培训师如何设计复合式课程方案,线上线下融合交付?
职场
其他
2023-02-15 16:12
天津
这篇文章开头,先提一个问题:线上课和线下课,哪个效果更好?在培训行业做判断,建议跳出自己的思维,而是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在2020年之前,企业培训以线下课为主;2020年后,大家断断续续居家办公,企业培训部门开始提出线上课需求。最近疫情整体好转,我接到的需求多数是“复合式培训”——因为客户觉得,线上课有更方便的学习环境,线下课能有更好的落地效果。所以,各位培训师和培训机构,需要设计复合式培训方案,如“30天训练营”、“3次直播课+2天线下课”、“5次直播课+社群辅导”等,线上线下融合交付。不过,据我观察,很多传统的机构和培训师面对以上需求,是懵的:- 有的把完整的课程硬生生拆分成线上和线下,导致学起来有撕裂感;
- 有的完全独立地开发了线上线下课,学起来又好像两门不同的课。
不过要说明一下,这篇文章不教你如何写完整版方案,只解决方案最核心的问题:课纲设计。你可以在本公众号回复“复合式培训”,下载《复合式培训课纲设计.doc》并打印出来,接着一起设计。第一步,你可以先把自己的课程做一个大盘点,所有知识点列在同一张纸上。第三步,面对不同的知识点,你要设计不同形式的课程,如下图:可能你会问:“怎么一下子就做出大纲了?具体是怎么设计的?”这是你课程最关键的模块,我们通常把这部分命名为“技巧”、“思路”、“方法”或“步骤”等。比如:- 《物流内训课》里,“仓储管理步骤”“物料需求计划”等是核心方法论;
- 《团队管理课》里,“团队建设思路”“执行力提升方法”等是核心方法论;
- 《商务礼仪课》里,“餐饮礼仪要素”“仪容仪表修饰”等是核心方法论。
核心方法论的特点是:不能跳过,必须从头讲到尾。你不能把“xx七步法”在线下讲三步、线上讲四步。所以,核心方法论需要用面授或直播的形式,关注学员反馈、提高知识消化比例。碎片化知识和上边“核心方法论”的关系,就像U盘与电脑主机——不影响整体,随用随取。- “标题设计的7个技巧”“正文撰写的3个框架”等,属于核心方法论;
- 而“小米公司的文案拆解”“文章发布后的群推广话术”等,属于碎片化知识。
碎片化知识可以单独学习,哪怕学员当场没有掌握也没关系,后续工作中需要时,可以直接查阅并应用。所以,碎片化知识可以用卡片的形式,在线上辅导时作为学习延伸资料,每天3-5分钟提升技能。例如我的《公文写作训练营》,周一和周四有直播,所以周二和周三分别在群里发一个知识卡片。第一,不出现运营空白,否则客户会觉得“连着好几天群里没动静”;第二,不增加学习压力,否则学员会抱怨“每天都有学习任务,下一期不参加了。”概述类知识也可以称为“入门级知识”或“基础知识”。在面授或直播时讲这些知识,不同的学员会有不同的反应:- 有一定基础的学员会说,“这个也要讲?老师没什么水平啊!”
- 但没什么基础的学员会说,“这个真好,我正好不懂。”
概述类知识,建议用网课形式,面授前或直播前发给学员,作为预习。比如《短视频营销课》,我一般会把这些视频提前发给学员:“工具类知识”顾名思义,也就是一些软件、表单等工具,便于学员上手操作。这类知识,建议也用网课形式。但是和前边“概述类知识”不同,这些网课在面授或直播课后再发给学员,作为复习和延伸。例如我在给一家保险公司培训后,把9款好用的小程序做了手机录屏,现场发给学员:这里你甚至可以设计一个“小心机”——给网课一个定价,随后生成免费门票,让大家0元学习。“实操类知识”与第一部分的“核心方法论”有关,通常是一些任务或练习,让方法论学习更落地。实操类知识建议用社群辅导的形式——布置一个小任务,随后收集大家的作业并点评;再布置下一个任务,再收集作业并点评......例如,给某家金融企业做课程开发复合式培训时,我把任务分成了8个关键动作,并让学员每周完成2个动作。收集大家的任务完成情况后,我在微信群里点评与答疑。再回顾一下上边的课纲,有没有发现,其实它就是严格按照这5部分设计的?在本公众号回复“复合式培训”,可以直接下载《复合式培训课纲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