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社会上遇到很多人,其中有一种人特别讨厌,因为他们好像有个固定的逻辑体系,不管什么事他们都能在自己的体系里自圆其说。
而且他们非常自以为是,他们对自己观点和言行合理性的挖掘是惊人的,他们最难以让人容忍的就是那套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逻辑,你不能有不同意见,不然你这个人就有问题。
还是罗曼罗兰说得对,“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人是这样,企业也是如此,很多企业都是在重复自己的惯性而不知,甚至是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但经过这100多天的巨变,不少人都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幼稚。
1
一个人按照80岁的寿命计算,二三十岁才到哪呢,我们不能按照二三十岁的经验走到八十岁。所以,企业也不能被自己过去的成功所局限住了。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一个企业要死过三次才算是成功。如果说百年基业的话,我们现在的企业才走多远啊,珠峰那么高,一个十来年的企业不过才刚摸到山脚罢了。
实际上,不管是人的成长还是企业的发展,都是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在华为发展到十年的时候,任正非就告诉华为人,“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具有自我批判能力。”
2
自我批判是改正自己“幼稚病”的良方,任正非表示,华为在第一次创业阶段是充满了活力和激情,但也充塞着幼稚和自傲,华为的管理还不规范。“只有不断地自我批判,才能使我们尽快成熟起来”。
幼稚是因为见识少,水平低,自傲是格局小,心量浅。我见过很多创业者,他们身上有各种闪光点,但只要骄傲自负,那事业基本是停滞、倒退了。
有的老板在公司有绝对的权威,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他以为这样是管理的水平,殊不知是自我成长的封闭和萎缩。其实,世界一直在变化,你选择“固化”自己的话,那你就等于自绝于世界,不能与时俱进了。
因此,老板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要善用自我反省和批判的能力,牢记“谦受益满招损”,做一个持续成长的人、企业。
3
“面子”的内涵是自我的脆弱,是狭隘自私,是幼稚,任正非就提出过一个问题: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稍有迟疑,就失之千里。固步自封,拒绝批评,忸忸怩怩,就不只千里了。我们是为面子而走向失败,走向死亡,还是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迎头赶上呢?
虽说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可谁在遇到面子问题的时候真能放下面子呢?“要活下去,就只有超越,要超越,首先必须超越自我;超越的必要条件,是及时去除一切错误。去除一切错误,首先就要敢于自我批判。”
人要先认识自己,然后还要超越自己,我们先有承认自己的幼稚和愚蠢,才有改变和成熟。企业的成功也是一个不断反脆弱、修正自己的过程。
4
不要固步自封,不要满足于自己现在的“成功”,一旦走上创业这条路,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知道,现在的水平不可能带领我们取得未来的成功。
为了让华为真正形成自我批判的风气,任正非就提出一个意见:一切不能自我批判的员工,将不能再被提拔,一切不能自我批判的干部将全部免职……
据当年的员工会议,当时华为每个部门的老大都要开会作检讨,大家在会议上彼此批评,指出工作上的错误,真实面对问题,然后找出解决方法。这极大促进了内部的团结和进步。
实际上,任正非认为自我批判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不断向自己进攻,从而找到“更有意义的奋斗目标”,“并通过竭尽全力地服务于他们和实现它们,使我们收获一个幸福、美好、富有意义的高尚人生。”
5
当然,自我批判很重要,但也不能搞形式主义,特别在企业里,形式主义意味着成本的升高、浪费。
还是要实事求是,而且“自我批判的不断性与阶段性要与周边的运作环境相适应”,这个适应过程,也就是企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最后,“很多人三十岁就死掉了,只不过七八十岁才埋”,我们都不要做这样的人,做人做企业都不能油腻,自我批判就是自我更新。
真正的成熟不是慢慢腐朽,而是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