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死潘金莲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武松?| 读书边角料

文摘   社会   2024-12-30 10:30   安徽  
边角料系列,只聊小事

是武松。

01

有关潘金莲的过往,原著中是这么介绍的:“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记恨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像潘金莲这样的出身,把贞洁看得很重,且不愿依从张大户,是很难得的,那是对更高阶层女孩的一种向往。可生活迅速就告诉她:你不配。

作为对她的惩罚,张大户把她送给了武大郎,这是一种惩罚,也是羞辱。本来潘金莲已经认命了,跟着武大做炊饼过生活,但是一束光亮透了进来。

这束光,就是武松。

02

武松的到来让潘金莲欣喜。

但这种欣喜,是以禁忌的形式摆在面前的。潘金莲主动尝试并被武松拒绝后,这事儿其实就该过去了。毕竟,潘金莲不是没有羞耻心的人,所以她自己也嘱咐武大,让他不要去兜揽武松,省得来家尴尬。

但武松没有。

武松对他人其实是没什么同理心的。看到弱者被欺凌,鲁智深会忍不住冲上去打抱不平,林冲也会掏俩钱帮帮忙,可武松对此是无感的。

孟州牢房像地狱一样,拿犯人的生命当儿戏,管营的施恩父子和武松交好后,武松也没替里面的囚犯说过话,他并不太在意别人的死活和心理感受,他是冷二郎武松。

出差之前,武松特意来到哥哥家,除了劝哥哥日常出去做买卖小心、不要与人争执外,还当着哥哥的面给潘金莲敬酒,说“嫂嫂是个精细的人,不必用武松多说。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岂不闻古人言:篱牢犬不入。”

简直就是指着脸骂了。

03

所以潘金莲愤而离去。但此时她的恨意还是对武松的,和武大也仍在正常过日子,没有多大的冲突,属于凑合凑合还能过的那种。

因为就在王婆用计初期,潘金莲对给王婆做衣服这件事,对丈夫也是毫不隐瞒的。

有天王干娘请她吃了东西,武大说这样不太合适,潘金莲第二天就听了武大的话,跟王婆说,“却是拙夫分付奴来,若还干娘见外时,只是将了家去做还干娘。”

说明那时候武大夫妇感情还没完全变坏。

等到被西门庆王婆设计并沉浸其中后,因为得到了更好的,潘金莲就再也看不上武大,所以武大捉奸失败又挨了窝心脚后,金莲也没有觉得怎样,只是机械式地照顾他。

虽然没有感情,但也没有杀心。

04

本来潘金莲只是想和新欢逍遥快活,不想看顾武大,可武大在金莲已经不念旧情的时候突然又搬出武松,说“你若肯可怜我,早早服侍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觑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

这话一方面平添了自己的懦弱无能,让潘金莲更加无法忍受跟他在一起;另一方面,拿武松威吓的话,又激发了潘金莲的憎恶——她之前可是被武松当面拒绝还骂过的,已经对他完全祛魅,再也没有好印象。

于是,她听从王婆之计,一不做二不休,计划和西门庆做长久夫妻,直接药死武大。这么看的话,武松是最后一根稻草么?

显然是的。


干脆读书
每次取一瓢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