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杨冬,在得知母亲叶文杰是策划三体文明侵略地球幕后主谋后,又发现了人类物理学可能是一场骗局,双重打击摧毁了她的信念,最后选择了自杀。在后来,汪淼去拜访叶文杰,两个人聊到了“科学恐慌”的话题,叶文洁说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科学恐慌”,当科学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就会陷入科学恐慌,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物理学没有不存在,只是我们认为的物理学,可能不存在。”
关于三体世界中的哲学问题我们不展开讨论,而在这段情节中,大量的科学家发现物理实验遇到了瓶颈,隐约发现物理实验被人为干预了。而干预物理结果的,正是《三体》小说的三体文明的质子。是一场“高维文明”对“低维文明”的科技干预。这个情节,像极了如今的“政治”对抗“经济周期”。而且,这个剧情不仅仅在我们国家上演,美元、欧洲,都是如此。一场破坏性超过1929-1933年大萧条的经济崩盘可能将在2024年降临美国,但目前,这场所谓的经济崩盘并没有到来。美国也一直坚持“中国不崩溃,美国不降息”的终极法则。直到8月23日,美联储鲍威尔发言称“政策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具体节奏仍需依据未来的数据相机抉择”。
“美联储降息或促使中国企业抛售1万亿美元的美元计价资产,从而推动人民币升值至多10%”
其实,在2022年的时候,也有学者预测人民币将贬值到10,如今还是在7出头徘徊。
从经济层面上看,当美元降息周期来临,美元计价资产的确会逐渐被抛售,但这些资金是否回流,这得看国内的政策和经济活性。我们有没有可能选择“加息刮骨疗伤”?很显然这种概率很小,我们的结构性问题积累比较多,也需要降低实际利率,以时间换空间。
但,我们正在老龄化,一旦步入老龄化,谁给我们时间?这是一个挺严重的问题。通俗的讲,趁着美元降息周期,我们选择加息就是在短时间让如今的实体经济及债市快速偿付债务,让如今的青壮年,加班加点还债。我们选择继续降息就是把时间拉长让青壮年和实体经济逐渐修复资产负债表,但有可能修复完我们就进入老龄化了。
因此,一方面持续降低周期利率,一方面持续内卷可能还是常态化。而在美元降息期间,又在国内资本经济预期较冷的背景下,由国家或地方加杠杆,加大投资增加就业,一定是下一个经济主旋律。
学习强国,走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