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爱结婚了
财富
2024-11-03 23:34
福建
前三季度结婚登记474.7万对,同比减少94.3万对;离婚登记196.7万对,同比减少0.6万对。对比最高峰2013年的1347万对,腰斩,几乎已是定局。这意味着,出生率持续下滑,老龄化社会距离我们也越来越近。因此,所有以人口作为基数的行业,整体规模都会调整。当然,这并不绝对。不婚不育的崛起,大体上是以经济基础作为解药的。尽管整体数据在下滑,但整体质量肯定是在上升的。因此,不管是地产还是教育,将更加集中化。看似萎缩的总量,实际上萎缩的是"没有价值的"的外围城市和NPC人口,看似萎靡的增量,实际上是增长的"高质量"的付费玩家。前些天,某市出台政策,故里适龄青年结婚,初次登记女方年龄在35岁以下,给予1500元的奖励。虽然不多,吃饭看电影买礼物开酒店,估计还是够的。政策精神是好的,但谁会为了1500元结婚。毕竟,如今的环境,没有大号带或者主角光环,很多人都走不出新手区。不仅如此,女权盛行,阴男崛起,是更严重的内核。有人说,结婚率生育率下滑,是全球经济体的通病:问题是我们目前的经济还没有触达到发达国家的门槛,特别是人均水平,而我们的生育率,已经是全球倒数了。在我看来,我们正在受到互联网的反噬。经济上,互联网带动的经济运转,给我们带来全球商品,但也打破了城市之间的贸易壁垒,以及线上线下的壁垒。有效的提升了商品效率,却也减少了流动壁垒。讲直白一点,虽然人人从中获利了,但是参与人变少了,分配逻辑自然也发生了变化。短视频、某书某博,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差和反应时间变少了。人们也能接触到跨越阶层的生活了,不仅如此,互联网也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鸦片,男女老少通吃。一个是继续保护如今的战略定力,继续潜行,让我们从制造业大国转型为高质量的科技产业大国,这种逻辑肯定是要以牺牲NPC为代价的。因为,如果我们保持人口大国成为发达国家,全球的资源可能无法支撑我们高质量的碳排放。还有一条路,就是非工作时间关掉居民互联网或者限制居民互联网,相当于新时代的"宵禁"。不用怀疑,就业、消费、生育率,都会回升的。少了互联网的BUG大梦,NPC,都会过好NPC的生活。但这条路,终究是走不了了,因为吃过人肉的狼,除了杀掉,没有办法让它忘记人味。资本,也是如此。
学习强国,走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