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雅馨丨文化自信视野下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研究

文摘   2024-11-07 20:03   吉林  






本栏目由团委编辑部策划,每周为大家推送一篇发表在《博硕文苑》中的优秀论文。同时,邀请老师、原文作者以及文章编辑分享自己的感悟,助力同学们把握文章写作脉络,攻克论文写作难关!

今天推送《博硕文苑》14期的一篇文章:《文化自信视野下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研究》,作者是吉林大学2022级研究生章雅馨。


文化自信视野下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

系列节目研究

章雅馨


摘 要: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凭借优质的文化节目内容“出圈”,它突破了传统文化节目单一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对传统文化符码的深度解读和传承开发,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自信。系列节目建构出新的视听场域和文化记忆场域,同时建立了新的文化参与模式,引导大众真正参与和体悟传统文化,扩大了文化节目的影响力并提高了附加效益,为媒体探索文化节目的制作与传播方法提供了借鉴,更为推动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实践与大众日常生活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河南卫视;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中国节日系列节目


2021年2月,具有浓重国风特色的河南卫视春节晚会成功“出圈”,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文化节目受到大众的热论与青睐,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首次举办春晚的河南卫视借此大获成功,受到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河南卫视接连推出元宵奇妙夜、端午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亦都受到了广泛的正面评价。系列节目充分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符码,在缺少“流量”加持的情况下依然能以高质量的文化节目内容出彩“出圈”,这给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启示,更为文化自信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例证。

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深厚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自信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真理性与价值的坚定认同、对其独特性的归属以及对于文化发展前景的自信,这些都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传统文化的继承除了精确的学术梳理与深入研究外,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和认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与发展。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正是对包含传统文化现代性发展在内的文化自信理论的践行。它既在大胆启用与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容中体现了充分的文化自信,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找到一条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进而推动文化自信的新道路。

一、走向大众:文化记忆的场域建构

传统文化走向大众要契机,需要获得大众同时、同向的注意力转向。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能得到广泛关注,离不开它将传统节日作为节目立足点与文化传播契机的选择。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记忆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稳定性。文化记忆理论的创立者扬·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不同于摹仿性记忆(人在行事中习得)、对物的记忆(在物中反映自身)、个体交往记忆(人们与同时代人共同拥有的回忆),它是对意义传承的记忆维度。在历时性角度,它与日常生活存在距离,是超越代际的群体认同;在共时性角度,它超越了简单摹仿的方式,不局限于具体实物,成为文化内部的传承。对一般的集体成员来说,文化记忆需要通过参与日常生活之外的特定集会获得。仪式是特定集会的重要形式,“仪式属于文化记忆的范畴,是因为它展示的是对一个文化意义的传承和现时化形式”。节日和仪式带给群体重复获取文化记忆的途径,有助于他们对文化的认同、传承与再生产,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得到强化,仪式的重复也自然成为传承文化的过程。传统节日积淀的特有仪式有助于人民获取文化记忆、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如果能加以发掘和利用,将加强文化上的传承与连续。

然而,节日文化记忆在中国逐渐式微,最具典型性的是大众对传统节日态度的变化。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与西方的文化渗透冲击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参与和身份认同。电视媒体试图通过节日晚会留住仪式感,这在互联网兴起前还有所收效,但在当下,人们被内容丰富的短视频渗透着日常生活,已经难以被单一的歌舞表演吸引,传统的晚会节目逐渐被抛弃。

文化记忆因其稳定性、传承性与可发掘性,可以成为弘扬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着眼点。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在充分继承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的文化记忆场域。场域是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重要社会学概念,布迪厄认为场域是具有内在对抗力量、由社会成员按照一定逻辑共同建立的形构,是尝试消解二元对立的存在。在场域中,结构不是完全客观的,它包含着内在行动者的主观因素;个体也并不完全主观,因为个体在结构影响下形成了无意识的思考与行为倾向。文化记忆场域是承载、唤起、重构文化记忆的现实空间和象征空间。具体来说,河南卫视正是通过特殊文化符号建构了文化记忆的象征空间,承载、唤醒与重构了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记忆,达到文化共享与归属感传递的目的。

首先,在表现内容上,系列节目对传统节日的原始习俗进行深入挖掘,突破了大众对传统节日的狭隘认知。例如“端午奇妙游”将民众祭祖、祈福、挂艾草等节日习俗融入主线剧情情节叙述中,让观众通过画面直观领略节日习俗与日常生活的交融。其次,节目着重营造参与感,促进观众的集体文化记忆唤醒。一方面,打破传统晚会单一形式而采用“电影+综艺”这一新的叙事模式,传统晚会节目更多是通过舞台表演调动观众的感官,而系列节目多采用电影叙事结构,在节目中融入叙事,在叙事中穿插表演。观众不仅是在节目外观赏表演,更是进入到节目的叙事空间中。另一方面,节目塑造了具有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鲜明人物,这些人物具有文本多义性的特征。这既加深了观众对古人的了解,契合观众心理诉求,满足了观众对真善美的期待,又使观众能在丰富的人物文本中对照自身,获得文化认同感,激发与节日的心理连接。最后,节目着重营造集体感,通过表现人们的共同情感增强感染力。当代,物质维度的节日习俗逐渐式微,传统节日更多成为一种精神维度的情感连结,传统文化符号背后的情感象征性意义在节目编码中起到重要作用。系列节目充分进行情感书写,表现了亲情、乡土情、山水情、爱国情、爱情等多种情感类型,以此引导观众的深层心理共情。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立足于传统节日,不局限于对传统习俗的机械灌输和教条再现,而是通过深入挖掘内容、创新叙事模式、书写集体情感等方式建构了新的文化记忆场域,这是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文化认同就是文化身份认同,是对本民族文化地位的自觉和肯定。观众在节目塑造的新的文化场域中唤起共同的文化记忆,不断维护场域的稳固性,这样的双向促进也使文化自信更加走向大众内心深处。

二、走向实践:对中国传统美学符码的传承与重塑

符码是符号表意中控制意义植入与解释的规则。符号学家艾柯认为:“同语言学符号一样,影像符码也是任意的、非理性的、程式化的,也是人为约定并独立于现实之物的电影‘语言’。”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中国传统美学符码被大量运用与呈现,在场景塑造、人物设计、意蕴表现等方面都呈现出浓重的民族烙印,具有独属于中国文化的意境之美。节目还对传统美学符码进行解构与重塑,通过与现代文艺和技术的接轨,实现了题材、内容、风格、思想的当代表达,推动文化自信由理论走向实践。

在场景塑造方面,节目通过色调、光影、景致的搭配虚拟了古典美学中对意境的追求。作为中国古典美学重要审美理想范畴的意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持续继承和发扬。有学者认为,意境主要包含言志缘情、气韵生动、自然山水三个层次,突出个体在天人合一的追求中实现精神的自由。端午奇妙游舞蹈节目《祈》采用水下拍摄的方式,舞蹈演员身着以青、红、黄为主要配色的艳丽服装,动作、神情生动自然,将洛神形象动态呈现出来。舞蹈动作还模仿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裙带飘旋,灵动十足。背景色以水的蓝与阳光的黄为主,画面中除舞者外只有粼粼波光和上浮的气泡,这样的留白既突出了舞者的主体地位,又使节目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七夕奇妙游中的《龙门金刚》以洛阳龙门石窟为背景,通过3D立体画面展现了佛像的多种姿态,场景开阔,在开与合的构图中彰显威严力量,在实景与特效的转换中传达磅礴气势。

图1 端午奇妙游《祈》

图2 七夕奇妙游《龙门金刚》


在人物设计方面,节目制作除在服化道上借鉴了传统美学符号外,还通过对形神关系的把握表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唐宫夜宴》中静止的陶俑成为动态形象的“唐小妹”,表演者身着对襟齐胸襦裙,裙上的花纹是唐代流行的宝相花纹,梳着双垂髻,眉间是用金色和红色颜料所绘的莲瓣花钿额饰,脸颊一抹斜红,酒窝处点缀胭脂(面靥),这都是传统妆发艺术的重要表征。演员参考舞乐人俑的姿态,展现唐小妹从陶俑中穿越出来,好奇地游历于莲鹤方壶、妇好鴞尊等文物间的情景,从准备妆发到赴宴表演,整体诙谐可爱、生动有趣。这些设计既保留了具有传统特色的服装、发型、妆容,又通过演员的神态、动作为人物增添了新意与生命感,外形与性格的完美契合,也体现出节目组对古典美学中人物形神关系的独到理解。

图3 《唐宫夜宴》人物妆造


在意蕴表现方面,河南卫视还重视对情感体验和哲学思想的传递。优秀的作品不仅停留在视觉感官享受中,而应让观众在作品内外获得人生体味和生命感悟。例如经过改编的《五世请缨》,致敬了在中印边境冲突中至死捍卫国土的四位烈士,表现了中华民族英雄世代传承的爱国精神。除此之外,节目还表现了对宇宙的关照、对生命起源的思索。代表作品中秋奇妙游《和》,运用了围棋、太极、八卦的意象展现了对“和”的哲学思索,万物负阴抱阳,以维持平衡,这是中华民族历代一以贯之的哲学追求。

除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符码的传承,河南卫视还致力于对此进行重构与现代阐释,在传统与现代、熟悉与陌生中找到结合点,让传统文化符码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也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践行方式。首先,变静止为灵动,赋予文物生命活力。《唐宫夜宴》将静止的陶俑塑造成活灵活现的唐小妹,让历史与文化“活”起来。在元宵奇妙夜中,唐小妹穿越到现代,与其他文物对话互动。在符码重构过程中,节目制作者格外重视对传统艺术的动态展现。《丽人行》中仕女图上的女子走出画卷,《祈》赋予了洛神动态的形象,这都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画作中人物的魅力。其次,节目形式变单一为丰富。传统的晚会节目往往以单一的舞台表演形式为主,这已经很难满足当下观众逐渐多变的审美需求。河南卫视创造性地将诗、画、乐、舞结合,例如清明奇妙游节目《春暖花开》中,既有山水画,又有河南自然景观实景拍摄,既有现代歌曲,又有传统诗词。最后,节目讲述变“过去时”为“现在时”。河南卫视并不拘泥于对传统文化的照搬式讲述,而是努力实现变陌生为熟悉,发掘融入现代生活的讲述方式。端午奇妙游、重庆奇妙游采用故事串联节目的方式展开,将节日风俗隐藏在剧情中,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化为日常场景片段。除此之外,节目还融入了抗疫、抗洪、边防等当代话题,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意识形态融合,既为激活传统文化提供助力,也发挥了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

总的来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对传统美学符码的传承、阐释与重构中,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较好平衡,既实现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又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实现新的开拓与发展,推动文化自信真正走向实践。

三、走向互动:建立新的文化参与模式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唤起大众参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当下,人们不是不需要节日,而是不再拥有创造、享受节日仪式的环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逐渐将由传统血缘共同体的伦理关系维系的节日,向全民集体狂欢模式转变。互联网的发展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助力,河南卫视正是通过建立新的文化节目参与模式,使得传统文化成为大众自然而然的主动选择。

首先,河南卫视通过多媒体交叉互动式传播方式拓展了节目的传播圈层。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但这也为电视媒体的转型和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创造新的文化增长点,也能加速文化自信的发展进程。系列节目在哔哩哔哩、抖音、新浪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同步直播,在各大平台都获得了近千万播放量。节目多次以“河南卫视把传统文化拿捏了”“河南卫视让沈眉庄温实初he了”等话题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引发广泛讨论。

其次,在系列节目中,观众不只是节目内容的消费者,也在文化消费中参与着新文本的生产,获得了混杂性的身份。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其中必然存在着创造者与接受者的身份划分,也存在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力量分野。当“向下”的力量过于强盛,大众只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时候,文化发展的活性也难被激发,传统媒体在这一方面的弊端较为显著。而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不再局限于单向传递,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创作的权力和途径,创造者与接受者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关系,在这样的影响下,人们参与文化的主动性得到提升。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猎盗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中,认为粉丝是“积极挪用文本,并以不同目的重读文本的读者,把观看电视的经历转化为一种丰富复杂的参与式文化的读者”。观众对节目的喜爱或者不满促使他们积极与媒体互动,他们对于文本不再一味地接受,而成为建构与流传文本的积极参与者。在交流传播方面,大众通过留言、分享逐渐形成了以系列节目为联结的网络社群,在各大平台,都不乏观众对节目解读、评价、期待的内容。在内容制作方面,网友的二次创作视频是观众参与文本的例证。通过互联网平台,节目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促使了大众参与到传统文化中。

最后,在节目内容的基础上,河南卫视还设计与开发了“唐小妹”“河大卫”等IP形象,实现了节目制作的可持续性以及文化产业化对经济的良性带动。唐小妹形象最初出现在2021年春晚《唐宫夜宴》节目中,凭借憨态可掬的神态“出圈”。河南卫视充分利用了这一形象符号,后续系列节目中有唐小妹的真人演绎和AI动画,节目之外还有河南博物院唐小妹的手办盲盒和作为河南卫视记者的小妹剧本杀店体验活动等策划,唐小妹形象的IP化在这些创意活动中得到了实现。系列节目的成功还促进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节目中的实景拍摄场地洛阳九洲池、南阳医圣祠、开封清明上河园等成为“打卡地”,河南也推出了“唐宫夜宴酒”,实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带动。经典IP可以进入电影、音乐、旅游、动漫等各个领域,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开发。打造经典IP,也是实现传统文化真正长远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可见,河南卫视不仅在节目内容中大胆启用传统文化,也在节目之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编织新的文化网络,在最终效果上触及到更多的群体圈层,这既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推动了文化自信在大众范围中的广泛与深入落实。

结语

 文化自信自提出以来,一直引导着我国各项文化工作,在文化自信理论的正确引导下,广大文化工作者在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创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既在大胆复兴传统文化中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自信,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发展,摆脱了教条式的再现,找到了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的新模式,为文化自信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方向。文化自信的实现需要对传统文化符码的深度解读和创新开发,需要建构新的视听场域和文化记忆场域,需要引导大众不断参与进文化中,也需要通过文化产业实现与经济的交互发展,推动文化走向实践、走向大众,实现大众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流动过程。随着个体文化自觉的提升,各类媒体的努力,在理论指导下对文化实践进行细致探索,建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日常生活的新途径、新方式,让文化自信成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才能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文化自信政策落实触手可及,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

参考文献

[1] (德)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美)亨利·詹金斯著.郑熙青译.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李显杰著.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4]赵毅衡著.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薛富兴.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J].文艺研究,1998(01):22-31.

[6]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146-150.

[7]邱柏生.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对待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2(01):14-19.

[8]刘慧梅,姚源源.书写、场域与认同:我国近二十年文化记忆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8(04):185-203.

[9]沈钰扉.作为符码的影像——艾柯影像三重分节理论评析[J].中国图书评论,2019(08):72-83.

[10]顾亚奇,张旭.传统文化觉醒:符码体系与视听场域的再生产——基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文化观察[J].中国电视,2021(07):30-34.

[11]冷凇,刘旭.文化自觉与产业崛起: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产业化路径——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J].中国电视,2021(07):35-39.

[12] 张国涛,欧阳沛妮.在中华美学精神层面寻得共鸣——解析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J].中国电视,2021(07):23-29.

[13]吴静.河南卫视品牌资产建构探析[D].上海大学,2014.

[14]罗绪春.中国文化自信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8.

专家评

       论文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破圈”这一新兴的文化事件为研究对象,将事件聚焦于文化自信,同时将文化记忆等理论运用到具体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现实性和理论性。但是,论文在宏观叙述方面缺少内容,对于节目和文化自信的关系论述还不够,论文结构设计有待完善。另外,对视听文本的分析能力还不够,像是一些画面、音乐的配合,或者是数字着色、子弹时间这种数字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进行详细精确的解读。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窦可阳

创作谈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凭借优质的文化节目内容“出圈”,一方面,它通过对传统文化符码的大胆启用、深度解读和继承开发,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为推动文化自信走向大众、实践与互动带来新的启示。

具体来说,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走向大众:文化记忆场域建构”中,我运用了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和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得出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充分继承和利用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建构了新的文化记忆场域,承载、唤醒、重构了大众对传统节日的记忆。

第二部分是“走向实践:对中国传统美学符码的传承和重塑”。在这一部分,我对系列节目的传统美学符码进行了分析。系列节目在对传统美学符码的传承、阐释与重构中,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较好平衡,这一努力也推动了文化自信走向实践。

在第三部分“走向互动:建立新的文化参与模式”中,我对河南卫视多媒体交叉互动式传播、参与式文化模式、文化产业化发展进行分析,河南卫视在节目之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编织了新的文化网络,在最终效果上触及到更多的群体圈层,这样的魄力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推动文化自信的广泛与深入落实。

——吉林大学文学院2022级研究生 章雅馨

编者谈

这篇论文通过对河南卫视“出圈”文化节目的研究,分析河南卫视中国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聚焦热点节目现象,选题新颖、角度精确,从大众接受、美学实践、以及文化互动等角度展开论述,同时巧妙地将文化记忆等理论运用到河南卫中国节目系列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创新性和前沿性。希望这篇文章能对读者们带来帮助和启发。

——吉林大学文学院2023级研究生 邢祺

文章:章雅馨

排版:邢祺

审核:王柳涵

指导老师:王林强


本期小编:张

本期责编:高紫娟

文传天下
公众号为吉林大学文学院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生团委及学生会公众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