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高发!5岁女童误食洗手液,突发性耳聋SSNHL的诊疗全解

健康   2025-01-27 06:31   辽宁  


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含酒精类洗手液已成为每个家庭的必需品。然而,许多洗手液都添加了儿童可能觉得诱人的香精,这给儿童安全带来了潜在隐患。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SSNHL)被定义为在72小时内发生的、至少影响三个连续听力测试频率、听力下降幅度超过30dB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今天我们将介绍一例五岁女童因误食酒精类洗手液导致SSNHL的病例,一起看看。


5岁小姑娘听力损失,线索直指洗手液

2021年6月,一位5岁女童因误食洗手液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被送至儿科急诊。据其父母描述,孩子对着洗手液喝了几口。该洗手液含70%乙醇(v/v),配有乳液和保湿剂,总容量150ml,患儿大约饮用了50-60ml。

入院时患儿情况稳定,生命体征平稳。考虑到误食时间及饮用量,医疗团队立即进行了胃部灌洗并开始静脉补液治疗。同时进行了全面的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和C反应蛋白等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暂未出现明显的器官功能损害。

然而,在准备出院前24小时,患儿出现了听力下降症状,这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医疗团队立即展开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专科检查。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患儿此前从未有听力问题,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正常,语言发育里程碑完全符合年龄特征。患儿无耳鸣和眩晕等前庭功能障碍症状,在听力损失出现前除补液外未使用任何可能影响听力的药物,也无神经系统疾病或发育异常病史。这些临床资料都提示患儿的听力损失与洗手液误食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图1:首次就诊时的纯音测听图

显示患儿双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听力阈值


类固醇治疗有效果,还是配备了助听器

针对患儿出现的听力损失症状,医疗团队立即进行了系统的耳科专科检查。耳镜检查显示外耳道和鼓膜形态正常,其他五官科检查也未发现异常。听力学检查包括了全面的听力评估方案,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显示双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

具体的听力学检查结果显示:纯音听阈平均值(在0.5、1、2、4 kHz频率下)右耳为55dB,左耳为52dB,提示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言语测听结果显示言语识别评分右耳为75%、左耳为78%,语言接收阈值右耳55dB、左耳50dB。声导抗检查显示为A型曲线,提示中耳功能正常,这进一步支持了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诊断。

考虑到患儿年龄及听力损失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特别谨慎。在充分评估获益与风险后,医疗团队决定给予口服泼尼松龙(1mg/kg/天)治疗,疗程10天后逐渐减量。为了密切监测治疗效果,医疗团队安排患儿隔日进行听力检查随访。随访结果显示,与首次检查相比,听力阈值总体改善约15dB,这提示治疗方案取得了一定效果。

图2:治疗后第11天的纯音测听图

显示经类固醇治疗后患儿听力阈值的改善情况

治疗11天后的系统复查显示,患儿各项听力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纯音听阈平均值右耳降至40dB,左耳降至36dB;言语识别评分提高至右耳85%、左耳90%;语言接收阈值改善至右耳40dB、左耳35dB。虽然听力较前明显改善,但考虑到患儿年龄和语言发育的重要性,医疗团队建议并为患儿配置了双侧常规助听器,以最大程度保障患儿的语言交流能力。

在随后的6个月和18个月随访中,听力检查结果与治疗第11天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未见进一步改善,但也未出现恶化。这提示了该类听力损失可能具有一定的不可逆性,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洗手液这个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儿童SSNHL是一种罕见的耳科急症,其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既往文献对儿童SSNHL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病毒感染(如腮腺炎、疱疹、巨细胞病毒)、血管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内淋巴积水、创伤和耳毒性等常见病因。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新型潜在危险因素的出现,一些非传统的病因也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表1: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的特殊病因及治疗情况汇总

本例患儿因误饮含70%乙醇的洗手液导致SSNHL,这种病因在既往文献中尚未见报道,具有重要的临床警示意义。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和文献复习,治疗团队认为乙醇可能通过多重机制导致听力损害:首先是影响耳蜗血流,尤其是引起血流灌注不足和潜在的缺血状态;其次是对前庭蜗神经节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从而影响听觉和平衡功能。这种损伤机制的特点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在本例中,即使经过及时的类固醇治疗,听力也未能完全恢复。

从更广泛的安全角度来看,洗手液误食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系统性损害,包括呼吸暂停、酸中毒、谵妄、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恶心)、神经系统症状(如咽部刺激、嗜睡、意识丧失)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提示我们在关注听力损害这一特殊并发症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其他系统损害的可能性。

毒物监测数据显示,这类意外并非罕见。2013年维多利亚毒物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5729例5岁以下儿童中毒报告中,外用消毒剂/洗手液位列第七位。

我们可以建议有小孩的父母家长在日常管理中做好以下几点:将洗手液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使用时必须有成人监督,采取适当的儿童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发生误食,应立即就医,我们在急救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听力变化,必要时及时进行听力学评估和干预,以期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


END




我们热切期盼您的投稿!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entshikong@163.com


商务合作、加入耳鼻喉交流群、投稿交流等请添加耳鼻喉小助手微信:erbihoushikong(备注姓名、医院)


电话:132 4021 8072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经授权禁止平台转载(转发朋友圈、微信群分享等除外)。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代表ENT时空平台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码加入学术交流群
每日更新/ 交流学习/ 有偿投稿
商务合作/ 专业团队/ 一站服务
长按添加小助手微信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查看更多内容

ENT时空
分享耳鼻咽喉领域最新进展、文献指南、病例解析、会议/直播,为有理想的耳鼻喉医生搭建进步的阶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