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杓关节脱位最佳复位时间是什么时候你知道吗?

健康   2025-01-12 06:30   北京  
       

环杓关节由环状软骨的环杓关节面、杓状软骨底面及环杓侧肌和环杓后肌、环杓韧带等组成。该关节面浅,关节囊松弛,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脱位。环杓关节脱位包括杓状软骨脱位( arytenoid dislocation)和半脱位(arytenoid subluxation),杓状软骨脱位系指杓状软骨与环状软骨关节面完全分离的状态,而杓状软骨半脱位是指杓状软骨环面在关节囊内失去正常解剖位置,但与环状软骨杓面仍有部分接触。据文献报道,杓状软骨可向任何方向脱位,但是以前脱位( anterior dislocation)和后脱位( posterior dislocation)最为常见。



1、病因



环杓关节脱位多因气管插管损伤(插管或拔管)、颈部外伤引起,其中气管插管更常见。麻醉喉镜上挑会厌时,可牵拉杓会厌皱襞致杓状软骨向前方移位导致环杓关节前脱位;未看清声门而盲目插管时,其尖端或通管丝误撞杓状软骨,也可导致环杓关节前脱位。麻醉过程中,气管插管远端弯曲而向后外后挤压杓状软骨时,或拔管时气囊仍部分充盈,均可造成杓状软骨向后、外移位,致环杓关节后脱位。除此之外,胃管、胃镜检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操作也可能导致杓状软骨脱位。剧烈咳嗽也是导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原因, Nerurkar N等曾报道了一例胃镜检查后两天因剧烈咳嗽导致双侧杓状软骨脱位、声门狭窄的病例。原因可能为胃镜检查导致环杓关节的直接损伤、环杓关节松弛,最后剧烈咳嗽诱发杓状软骨脱位。



2、临床表现



环杓关节脱位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嗓音障碍,可表现为手术、外伤后的声音嘶哑,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以气息声为主,除此之外还伴随发音疲劳等现象,音域、音高均受限。嗓音障碍程度与环杓关节活动受限程度相关。后期患者检测声带代偿发音时,嗓音可以好转。部分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症状,但环构关节脱位患者一般不伴随有呼吸困难。



3、诊断要点



(1)有喉气管插管史,胃镜检查、下胃管等咽喉部相关侵入性操作。

(2)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3)喉镜检查:早期可观察到患侧杓状软骨黏膜充血、肿胀,患侧声带运动差,声带振动存在,黏膜波规则,声门裂呈不等腰三角形。后脱位者杓状软骨向后外侧移位,杓状软骨声带突和声带水平高于健侧,声带拉长(图1)前脱位者杓状软骨向前内侧移位,声带突和声带水平略低于正常侧,声带变短。后期随着健侧声带代偿,发音时健侧声带内收超越中线靠近患侧声带,声门闭合改善。

(4)影像学检查:杓状软骨脱位在螺旋CT轴位像上,表现为两侧状软骨不对称、患侧杓区软组织增厚、声带固定、梨状窝及喉室腔扩大,以及3D重建图像侧位上两侧杓状软骨不完全重叠,前后位及俯视位图像上两侧杓状软骨不对称。


图1左侧环杓关节前脱位(a 开放相;闭合相)



4、治疗方案及原则



(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环杓关节脱位患者,应及时进行环杓关节复位治疗,即环杓关节拨动术,可在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下操作,该方法能使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关于闭合复位的时机,Hoffman等认为伤后一个月内复位效果较好, Sataloff等报道在伤后一年复位仍有较好的效果。Talmi等认为一旦确诊为杓状软骨脱位,若病情允许应及时治疗。但也有学者认为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超过48小时就有可能发生环杓关节纤维化,使声带固定于不当位置,从而失去最佳的复位时间。


有临床研究显示环杓关节脱位后,13~26日进行关节拨动,嗓音恢复的周期越短。作者认为伤后应尽早做环杓关节拨动术,最好在一周内进行,而且每周行1~2次,直到关节正常活动为止。或坚持做3~4周。


环状关节脱位方向不同,拨动方向也不相同。

①若杓状软骨向后外方脱位,将复位器置于患侧梨状窝底部,顺环杓关节运动轨迹向前向内拨动杓状软骨(图2)。

若杓状软骨向前向内侧脱位,将复位器轻轻置患侧杓状软骨前内方,在患者发声时向后外方拨动杓状软骨(图3)。

对经多次正规投动复位术仍不能成功者,可考虑采取声带注射、甲状软骨成型术、环杓关节开放复位术等治疗。


图2环杓关节拔动术(后脱位)。


图3环杓关节拔动术(前脱位)


(2)保守治疗:对于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进行嗓音矫治,有助于脱位关节的自动复位,或经对侧声带的代偿,声嘶和呛咳等症状均可消失,功能恢复至正常。对于手术治疗得杓状软骨脱位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前,也应给予适当的嗓音矫治,以避免代偿性功能亢进出现。此外,环状关节推拿按摩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声门闭合程度。


环杓关节脱位并不罕见,耳鼻喉医师,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熟悉掌握气管插管技术和方法,规范操作,做到预防为主、早期干预。而一经诊断环杓关节脱位,无论脱位时间长短均应尽早治疗,以取得良好效果。

END




我们热切期盼您的投稿!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entshikong@163.com


商务合作、加入耳鼻喉交流群、投稿交流等请添加耳鼻喉小助手微信:erbihoushikong(备注姓名、医院)


电话:132 4021 8072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经授权禁止平台转载(转发朋友圈、微信群分享等除外)。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代表ENT时空平台观点,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扫码加入学术交流群
每日更新/ 交流学习/ 有偿投稿
商务合作/ 专业团队/ 一站服务
长按添加小助手微信


点击此处“阅读全文”查看更多内容

ENT时空
分享耳鼻咽喉领域最新进展、文献指南、病例解析、会议/直播,为有理想的耳鼻喉医生搭建进步的阶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