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财融通凸显文化传统
价值育人提升财经素养
11月30日上午,“五育融合”财经素养教育成都探索(价值育人·锦江专场)活动在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举行。来自中国教科院、北师大、南师大、上师大、成都市教科院一行专家与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近200多位教育同仁参与了线下研讨,近两千余人在线上同步参与。
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党委书记、副院长陈瑾,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谭文丽,成都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处处长刘科,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春春出席活动并致辞。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改革研究所副所长陈进主持此次活动。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捷在大会代表作题为《指向价值育人的财经素养教育实践》的主旨报告。学校在财经素养教育上锚定一个目标:财经价值观涵育;引入一种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建设一处空间:华润市集—里仁;变革一种方式:进阶体验学习;实施一类评价:全过程关注。主旨报告高屋建瓴、关注前沿、立足实践,提供了财经素养教育的典范案例,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肯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王春春研究员这样说:“从王书记的报告和我们今天看到的里仁市集,我们感受到了学校的系统设计。里仁市集的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也跟一带一路结合,充分展现了成都财经素养教育的水平,做得扎实、深入,体现成都现代化、国际化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的水准及担当。”
随后,成都市锦江区银杏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曾雪作题为《德财融通 乐创美好——指向财经素养培育的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主旨报告;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黄伟副校长作题为《基于中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财经素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主旨报告。
课堂是我们五育融合财经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财经素养价值观的涵育?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用学科融合、财经主题活动两种样态,来展现学校的实践探索。
田静老师在《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一课中,融合整本书与财经素养知识,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同学们深入感悟大商人陈嘉庚的生平经历,聚焦国家风雨飘摇时,他散尽家财创办学校、资助抗战等重要抉择,挖掘中华民族骨子里深深的爱国之情,以及大商人舍弃个人利益救亡图存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晓梅老师以“帮助”为主题作课例展示,从华润市集的盈利谈到捐赠话题,再到日常的帮助体验。巧妙借助不同方式展示的“帮助名言推荐会“,提炼出帮助的方法:看见、共情和行动。最后设计敬老院实践方案,升华帮助的意义:赠人玫瑰的余香,美好自己,美好人间。
两堂课例都体现了情境的创设、问题的驱动与德育性实践,契合素养形成的基本逻辑。
课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改革研究所所长助理李晓康老师和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肖慧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两位老师高度评价了今天的课堂。两堂课都体现了学校的系统思考,在学校的整体框架下层层递进,将每项指标落实到学生的具体活动中。课堂中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的时间是给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2
活动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财经素养教育中心主任郑葳教授和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朱曦教授,对成都财经素养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和课程体系的深度建设表达了充分认可,认为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从“价值育人”的角度来开展五育融合财经素养教育,视角新颖,极具特色,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和推广。
“快来看呀!快来买呀!我们店里价廉物美!”
“走,去那边看看!”
另一番热闹来自华润市集,孩子们讨价议价、挑挑选选的欢乐让冬的严寒无处可藏,融融暖意萦绕华润上空。
这是怎样的市集呢?学校把财经知识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立足场景美学系统、实践场所、生活情境,建立了“华润市集—里仁”,为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场域。
孩子们既是“小老板”,调研需求、设计商店、购置货物、售卖商品;孩子们又是“小顾客”,遵守秩序、按需购买、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孩子们还是工作人员,街区管理、钱币兑换、文明劝导、摊点规范。
“财经素养是包含财经观念、知识、技能及风险防范等在内的综合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不但关系到个体和家庭的福祉,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经济和金融安全。”下一步,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将继续在中国财经素养协同创新中心引领下,依据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带领华润师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知行合一,领悟“大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