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亿灰飞烟灭,中国中免,扛不住了!

文摘   财经   2024-09-25 06:00   山东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2024年中报一出,不少消费类企业都经历了“滑铁卢”:


华熙生物、爱美客,挥别高增长时代;茅台、五粮液的神话也在逐渐破灭。


而作为免税龙头的中国中免,市值更是一落千丈。


2023年,中国中免的市值降幅近60%,以2723亿的市值蒸发,排名国内第一。在2023年如此夸张的情形下,2024年中国中免还继续降了28%。


业绩估值,双杀不止。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中免营收312.6亿元,同比下滑12.81%;同期归母净利润32.83亿元,同比下降15.07%,与第一季度相比,降幅进一步扩大。

 

分销售类型来看,公司2024上半年的免税商品收入为217亿元,同比下降近10%,有税商品同比减少更是高达21.6%。


由此来看,中国中免的业绩似乎陷入了冰河期。不仅如此,公司在巅峰期市值高达8000亿,如今距离当时已骤降85%,仅剩1176亿。


与此同时,公司盈利能力也大幅降低。


2021年以来,中国中免的ROE呈大幅下降的态势,从37.33%骤降至13.12%,降幅高达180%,是近5年的最低水平。


2024上半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5.97%,从目前情况看,今年有可能会低于10%,这是一个很被动的局面。

 

那么,曾经风光无限的“免税茅”,为何会沦落至此呢?


第一,免税消费力疲软


2023年,中国中免在海南地区实现营收396.5亿元,占总营收的58.7%,2021年,公司海南地区的营收占比达70%,这是公司盈利能力最强、利润贡献最大的板块。

 

然而,2024上半年,公司在海南的两家主要门店情况都不太乐观,其中,海口国际免税城亏损达4.31亿元,三亚国际免税城利润率仅为5.3%,降幅超50%。

海南离岛免税业务的不景气,给公司整体业绩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海南免税业务如此疲软?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也许是因为海南的旅游人数下降了。但通过进一步数据看,2024年上半年,海南省港口和机场的旅客量达3568.45万人次,同比增长9.1%。


事实是,即便旅客数量增加了,离岛免税购物的人均消费金额和件数还是下降了。归根结底还是消费动力的下降,商品卖不出去。

 

2021-2024年上半年,海南离岛购物人均消费金额呈明显下降趋势,可以说是直接减半。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海南离岛人均购物件数为5.3件,相较于2022年的10件以上,也近乎是腰斩。


可见,消费力的锐减,直接导致海南离岛免税业绩下滑严重,这是中国中免陷入当前困境的重要原因。



第二,行业垄断红利下降


不同于其他行业,我国的免税业务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一家企业想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需要通过严格核批流程,正因如此,免税牌照具备较强的稀缺性。


中国中免早期作为免税行业的稀缺龙头,充分享受行业垄断红利,业绩、市值双双一路飙升。


随着近年来免税经营资质的放开,截至2023年末,国内持牌企业从原来的7家陆续扩展到10家,再加上京东、拼多多等跨境电商的火爆,削弱了中国中免的稀缺优势。


消费力的疲软、垄断红利的下降直观反映在订单情况上。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中免的合同负债为9.75亿元,是近3年历史新低,较2023年末下滑近20%。


总之,国内持有免税牌照企业还在增加,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消费力疲软,中国中免的苦日子还在持续。


第三 ,客源被出境游分流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开放免签,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中国游客选择出境游的人次也随之大幅提升,进一步分流了海南等国内景区的客源。


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游客累计在日本消费达到216亿元,占所有赴日外国游客消费总额的20%;同期海南离岛免税零售额同比骤降40%,销售件数也同比下滑41%。


中国中免的业绩和海南的旅游业关系密切,出境游的火热,对国内免税市场而言,而非是一种负面影响。


为了走出泥沼,中国中免也做出了努力。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对机场、口岸等下游销售渠道的拓展,以此来弥补过度依赖海南市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公司的销售费用飙升也证实了这一点。


自2021年起,公司销售费用率一路攀升,2024上半年高达14.83%。下图显示,公司2021年销售费用为40.32亿元,2023年增长至94.21亿元,相当于翻倍。


而公司销售费用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机场门店的租赁费。

 

此外,中国中免与北京、上海等机场签订了新的租金协议,下调了提成比例,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有助于改善盈利水平。


2024上半年,公司北京机场免税门店的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了200%,上海机场免税门店的收入也增长了近1倍。


这样看来,中国中免的自救初见成效,但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公司未来能不能打好这张牌,有待验证。


最后,总结一下。


短短3年,中国中免的市值消失了7000亿,这又何尝不是当前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变化的一种折射。


疲软的消费动力、行业竞争的加剧,在免税这种可选消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中免的悲剧,也是消费市场的缩影。

给大家推荐个很牛的短线题材公众号「股通宝」,分享最前瞻的题材方向,最深度的题材分析。做短线,就看股通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最后,别忘了“在看”。

您的在看,是我创作的动力。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浪哥财经
挖掘成长逻辑,解密上市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