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令人意外的公司,毛利率75%碾压片仔癀,却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文摘   财经   2024-09-11 06:00   山东  


华熙生物,挥别高增长时代。


医美企业曾一度被认为具有高增长、高毛利、集采免疫的独特属性,其成长性不亚于贵州茅台、海天味业、美的集团等业界公认的大白马。


可惜如今,曾凭借玻尿酸一炮而红的“医美三剑客”——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却集体失速,告别高增长时代。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1.行业增长失速


2024年1-6月,我国化妆品类实现绝对量销售额2168亿元,同比仅增长1%,几乎原地踏步。7月绝对量销售额245亿元,同比减少6.1%。


这种大环境下,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等龙头也不堪重负,医美行业的苦日子还在持续。

 


2.玻尿酸处于红海赛道,竞争日益激烈


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透明质酸原料市场规模将达到52亿元左右,整体规模并不算大。


再加上艾尔建美学、Q-Med AB、LG Life等国际玻尿酸龙头利润领先,肉毒素、胶原蛋白等也在分食市场。


反观国内玻尿酸三巨头,爱美客、昊海生科的业绩尚有增长,而营收规模最大的华熙生物失速最为明显,陷入营利双降的困境。

那么,华熙生物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华熙生物的业务涵盖了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等四大领域。


公司主营业务是功能性护肤品,有润百颜、夸迪、肌活、米蓓尔四个核心大单品,是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2023年营收占比61.83%。

 


另外,公司还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制造商,2021年公司在全球透明质酸市场的市占率44%位列全球第一


如今,原本业绩一路高歌的华熙生物似乎陷入困局,财务基本面表现最为直观。


那么,华熙生物到底怎么了


1.营收利润双降


从业绩端看,2024年上半年,华熙生物净利润仅为3.42亿元,同比下降19.51%;实现营收28.11亿元,同比下滑8.61%。


不仅如此,早在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业绩就开始下滑。而受业绩影响,相较于高峰期,华熙生物的市值已经蒸发超1200亿

 


相比之下,2024年上半年,爱美客净利润11.21亿元,同比增长16.35%;昊海生科净利润2.353亿元,同比增长14.64%。


受行业景气度影响,这两家公司增速均有所放缓,但业绩表现显然优于华熙生物。



而且,对比三家公司的盈利指标,华熙生物明显被爱美客碾压


2019-2023年,爱美客、昊海生科的ROE均呈现下降后回升的趋势,爱美客的ROE更是在2023年达到30.09%媲美茅台。


反观华熙生物的ROE则是一路下滑,从2019年的24.59%降至2023年的8.31%,公司盈利能力远落后于爱美客。

 


2.营销过高,研发过低


现阶段,功能性护肤品是公司第一大业务,而在这个领域,竞争也相当激烈。


珀莱雅、贝泰妮的销售费用率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华熙生物在营销上砸的钱是最冤的。

 


近年来,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持续狂飙,2022年甚至高达30.49亿元,占当年总营收近一半,远超同期的珀莱雅(27.86亿)、贝泰妮(20.48亿)。


其中,线上推广费17.22亿元,占销售费用近60%。


不仅如此,2022年华熙生物研发费用仅3.88亿,约为销售费用的十分之一,2023年有所增加,但差距仍然较大。

 


过高的销售费率,不仅挤压了能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研发费用,还击穿了净利润。


珀莱雅早在2020年底就开始减少头部主播依赖,自建直播渠道,而华熙生物的营收“滑铁卢”就已充分说明,过度依赖主播营销,只能换来虚假繁荣。


3.业务优势不再,存货堆积严重


华熙生物主营业务疲软迹象明显,护肤品业务2023年营收同比减少18.45%,毛利率下降4.44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公司四大品牌营收全线下滑,其中米蓓尔、肌活同比下降高达16.81%、29.62%。

 


目前的护肤品赛道,不仅有贝泰妮、敷尔佳等高潜力企业,还有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巨头,这种形势下,华熙生物的产品竞争力并不是很强。


而在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上,公司也没有形成盈利优势,或许与研发投入有关。


由于核心业务疲软,公司库存情况十分堪忧。


2022年起,公司存货开始大量堆积,截至2024年上半年,存货高达11.94亿,创同期历史新高,存货周转率下降至0.62次。

 


要注意的是,护肤品的保质期一般在3年左右,近3年公司的库存持续走高,这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还使企业的经营风险骤增。


还有一个风险是,华熙生物的内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自上市以来,华熙生物的股东累计减持套现超过4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2022年底,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被爆强制低价收购员工股份,对公司声誉造成重创。


此外,公司内部管理问题还表现在员工效率持续下降。


2019-2023年,公司员工人均扣非净利润从34.08万元降至10.54万元,员工人均薪酬也从2021年的32.77万降至2023年的24.52万,令人堪忧。


最后,总结一下。


华熙生物的重营销、轻研发策略,让公司的经营重心逐渐跑偏,核心业务逐渐丧失了原本的竞争优势。


再加上管理层的一系列操作,让本就处在行业增长疲软、竞争加剧环境下的华熙生物,承担了更多非必要的损失。


给大家推荐个很牛的短线题材公众号「股通宝」,分享最前瞻的题材方向,最深度的题材分析。做短线,就看股通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最后,别忘了“在看”。

您的在看,是我创作的动力。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浪哥财经
挖掘成长逻辑,解密上市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