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
“经常性业务”
而不是 “售出即结束”
春节期间读凯文凯利《5000天后的世界》,里面说道:未来会趋向“工作和生活合二为一”的状态。
在上海拜访徐建国老师,他说:今后民营企业的出路,主要在于去做过去看着小、碎、散、low的业务,只不过要把它们做得“高大上”(指有创新、有品质、可持续)。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里说:经济泡沫之后,社会变得“个体化”。《第四消费时代》序言里提到: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重视“当下”、关注“社区”。
今天,听松井先生介绍SONY公司的故事和作分享,有一页PPT让我大开眼界,原来2023年时SONY公司电器销售收入只占总营收的19%,而音乐、电影、游戏产业的收入超过了半壁江山。SONY公司早就把自己定义为“科技公司”,而不是“电器公司”(只不过中国许多人不了解全面情况,有所误解)。
(图为SONY公司2023年各业务部门收入占比情况)
我问:SONY公司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始走多元发展路线的?松井先生的回答让我深受震撼,他说:SONY从一开始,就懂得实现持续增长的契机,是一定要做成“经常性业务”,而不是 “售出即结束”的业务,即使对曾经非常有优势的电器业务也要改革。
正如当年SONY与飞利浦公司合作开发了CD(1982年),敢于否定有局限的当下、走向未来,革了自身时下的唱片业务的命。SONY在电器设备如火中天的时候,SONY开始进入音乐产业。SONY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认为,做电器只是一次性买卖,但是做音乐和文化产业,却能够使客户频频反复地前来购买产品和服务,对电子产品业务带来好处,并使公司有持续经常的收入。
疫情后,我一位同事跟我说:我们要建一个业务,将来“晚上也在生钱”“躺着也能赚钱”。我说,好呀,当年万达就是觉得应该做经营性不动产长期运营增益业务,而不是一把一清 “买来卖去”的住宅地产,最终实际成为上一代地产企业中最接近长期成功的企业。
SONY开展“经常性业务”,例如音乐、电影、游戏等,绝不是拍脑袋、违背“专注”原则。不是做无关的多元化,而是基于原来业务的延展,并将多元化后的新业务与老业务相融相进。这样的多元化,基础出发点是让业务变成“为客户反复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业务”。盛田昭夫提出必须硬件和软件两个领域同时推进发展,才能实现长期发展。这样的业务发展,松井先生在介绍时甚至称之为“SONY的复活”(我理解应该是更新发展、持续发展的意思),以“经常性业务”,替代“售出即结束”的业务。
从SONY公司股票的历史K线图上可以看出, SONY股价有时高、有时候很低,体现着资本市场看好并重视重新实现增长的契机,看好公司把注意力、精力转型多做“经常性业务”,而不是停留在过去一时的优势,停留在“售出即结束”的业务(例如电子产品业务)。
正是“经常性业务”指导下的SONY,在“水平经济时期”(指经济无增长时期),不但规避着风险,还延展组合出持续盈利的业务模式,穿越周期、与趋势共舞,实现了不断发展!
做“经常性业务”,我们国内在很多领域称之为“运营型业务”,需要在运营管理上不断打磨、深钻,改掉过去资源型、机会型、顺坡型业务思维。或许,这正是今天我们的商业社会最需要的!
(图为刚刚建成开业时期的东京迪斯尼,当时的周边还没有什么酒店等“配套设施”。东京迪斯尼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使得东京迪斯尼在过去自开业后业绩增长了8倍,且大部分增长是在日本宏观经济几乎没有增长的时期完成的。正是对“经常性业务”长期精心的“运营”,东京迪斯尼成为了全世界最赚钱的迪斯尼。)
张诚
田园东方创始人兼CEO
● 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北大光华EMBA。曾任万达集团副总裁,主张在乡村振兴领域以城乡融合视角,实施跨产业规划、多业态运营。2012年首创田园综合体概念和方法论,开展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实践,创建田园东方等事业平台。
● 主要著述:《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综合体思维》、《田园综合体:操作系统与APP》、《在地村镇化》、《走向新市镇》、《田园综合体2.0》、《田园客厅的意义、功能与模型》、《又见田园—从田园综合体到乡村振兴》、《全域乡村振兴规划的概念、思路和方法》、《新田园主义概论与田园综合体实践》、《我看当代乡村现代化的四个阶段》、《全域乡村振兴运营》、《乡村振兴与经济振兴》。
走向新城镇
观察、记录、分享
城乡变迁的生发、际会与融合
又见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