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周报·原油】地缘政治导致供给将进一步减量,原油格局偏强

财富   2025-01-14 10:33   重庆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研究员:董丹丹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7387

期货从业信息:F03095464

联系方式:18616602602


2025年1月11日

主要逻辑

过去一段时间原油供给端持续减量,这种减量已经开始收紧了原油实货,1月10日美国政府对俄罗斯发动的新制裁无疑又增加了一重利多。

1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俄罗斯石油生产商、油轮、中间商、贸易商和港口实施新制裁,旨在打击莫斯科石油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俄罗斯石油贸易和印度炼油行业的内部人士称,制裁将严重干扰俄罗斯对其主要买家印度和中国的石油出口。事实上我们看到,2024年12月俄罗斯原油产量下降到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2025年1月6日俄罗斯海运出口降至16个月低点。随着美国制裁的加重俄罗斯原油仍有可能再度减量。同时伊朗的原油供应也可能受到冲击,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伊朗的核计划正走在一条可能不可逆转的道路上,接近无可回头的时刻;伊朗2024年冬季的军演次数较往年翻了一番。这些迹象可能也会引发美国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供给减量导致安哥拉2月的原油出口销售速度快于均值,供给减量导致基准油的月差快速攀升,供给减量也导致沙特上调了2月对亚洲的OSP。

原油需求端也有些许利好。冬季风暴布莱尔(Blair)来袭,带来的北极暴风雪使美国大部分地区陷入严寒,在首当其冲的中西部、东北部和德克萨斯州,居民纷纷打开暖气,取暖需求因此激增。彭博的天气预报显示截至到1月22日这些地区都会维持较低温度。极寒天气也可能会影响美国油气生产。欧洲许多地区也遭遇极寒天气。中国石油需求变动不大,炼厂维持偏低开工。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供给仍可能进一步减量,这将支撑油价。2024年12月欧美已经提升了对伊朗和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当前美国政府再度加码。俄罗斯是石油出口量高达730万桶/日,即使仅有50-100万桶/日的供给受到影响,也会导致全球缺口扩大;而当前全球原油岸上和浮仓库存均位于五年同期最低。我们认为需求的负反馈一时仍难以发酵,油价偏强的格局仍将延续。

 

后市展望:

多单持有,跟随止损。

风险提示:

重要经济体遭遇较大利空冲击,或OPEC+改变减产策略。



一、原油价格:结算价创三个月最高,

因美国加大对俄罗斯的石油制裁

1、原油价格及价差:月差与绝对值同步走高

原油期货结算价创三个月高点,多项因素利好油价,包括美国加大制裁力度以阻止俄罗斯出口原油。

美国对两家处理俄罗斯四分之一以上海运石油出口的公司实施全面制裁,保险公司和庞大的油轮船队也被制裁。有报道称印度的炼油商正在为这些制裁措施做准备。基本面形势、寒冷天气及俄罗斯海运出口下降支撑了近期原油涨势。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警告称涨势可能昙花一现。技术指标暗示原油期货超买,一些交易员警告称一旦特朗普上台,拜登的这些能源制裁可能被推翻

美国去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幅创同年3月以来的新高,且失业率意外走低,同时也支持美联储暂停降息步伐。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1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56,000人,失业率跌至4.1%,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3%。

周度看,Brent原油上涨超4%,WTI原油涨幅3.38%,SC上涨2.83%。

三大基准油的1-12月差和1-3月差周度均走高,三大基准油的月差均是Back结构,三大基准油月差周度的最高点均是1月10日录得。

Brent与LLS的价差从0.45美元/桶上升到1.28美元/桶,美国石油周度出口积极性开始回升。

Brent CFD1-6价差周度从0.68美元/桶上升到1.58美元/桶。

WTI相对于WCS周度走高,相对于LLS和Midland周度下滑。

按1月9日的SC、Brent收盘价算,SC与Brent的价差从2.06美元/桶上升到3.55美元/桶。价差周度略增。

2、成品油:全球柴油裂解价差走高,汽油裂解价差走低

1月10日当周,所有能源化工品相对于SC的裂解价差周度再次下滑。各个能化品裂差绝对值排序依旧是EB>PP>L>PTA>LU>Bu>Fu.

二、原油供应——地缘政治扰动,

俄罗斯海运出口降至16个月低点

1、原油产量:OPEC组织12月产量环比下滑 

路透调查发现,OPEC的石油产量在经历两个月的增长后,于12月下降,因为阿联酋和伊朗的下降抵消了尼日利亚和其他国家的增长。调查显示,12月OPEC石油产量为2,646万桶/日,较11月下滑5万桶/日,阿联酋的降幅最大,减少9万桶/日,油田维护是产量下降的原因,调查显示产量为285万桶/日。伊朗产量下降7万桶/日,伊朗可能很快就会受到即将上任的美国新总统更严厉的制裁限制。沙特和伊拉克产量保持稳定,尼日利亚超产数量最大。

官方数据显示,俄罗斯12月份的原油产量略低于OPEC+的目标。该国上个月的原油日产量为897.1万桶,与11月基本持平,而其目标日产量在上个月承诺的补偿削减结束后增加了3万桶。

2月份装船的安哥拉石油销售速度快于过去几个月,只有20-30%的下个月供应仍在寻求买家。在3月份原油上市之前2月份周期还有一周的时间。相比之下 12月周期 就在1月份供应即将开始交易的前一天11-12船仍在寻找买家。彭博报道,销售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亚洲需求改善。

俄罗斯的海运原油出口跌至202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最近的一次下跌将自10月峰值以来的跌幅扩大至54万桶/日。过去两个半月里,货运量的下降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西部的港口,而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离开乌斯特-卢加的货物数量下降,更是加剧了这种下降。

截至1月5日的一周,原油日流量下降了约19万桶,至288万桶,减少的原因是该国波罗的海和北极港口的流量减少。波动较小的四周平均石油流量也有所下降,连续第三周下降至日均292万桶。

《生意人报》1月9日援引知情人士讲话称,由于成本上升、油价下跌以及OPEC及其盟友,即OPEC+的减产协俄罗斯石油生产商2024年前11个月新油井开发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12.3%。根据能源部数据,在此期间,俄罗斯新开发6960口油井。俄罗斯第二大石油生产商卢克石油(Lukoil)新开油井数量减少近22%,该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数量下降10.4%至2480口。2024年,预计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油的产量自2023年的5.296亿吨降至5.18-5.21亿吨(1036-1042万桶/日),2025年大致相同。

1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俄罗斯石油生产商、油轮、中间商、贸易商和港口实施新制裁,旨在打击莫斯科石油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俄罗斯石油贸易和印度炼油行业的内部人士称,制裁将严重干扰俄罗斯对其主要买家印度和中国的石油出口。

美国能源服务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在其备受关注的报告中表示,本周,美国活跃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数六周来首度下降。数据显示,截至1月10日当周,未来产量的先行指标-美国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总数下降5座,至584座,为自2024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美国活跃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数曾连续四周持平。

贝克休斯表示,总钻机数较上年同期减少35座,或6%。

贝克休斯表示,本周活跃石油钻机数减少2座,至480座,为自11月以来最低水平;天然气钻机数减少3座,至100座,也是自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1月3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周度持稳于1360万桶/日。


委内瑞拉2024年石油出口大幅攀升10.5%,达到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委内瑞拉2024年石油出口量为平均每日772,000桶。委内瑞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国政府的放松政策,美国政府颁发了个人许可证,使雪佛龙和其他合作伙伴能够将委内瑞拉的原油运往美国。特别是雪佛龙公司,通过原油出口从委内瑞拉收回了巨额债务。


挪威海管理局1月9日表示,2024年挪威天然气产量增长6.9%,达到1.240亿立方米,创纪录高位,但预计今年该国天然气产出将略有放缓。NOD还表示,需要更多的勘探以及对现有发现和油田的投资,以遏制预期产量下降趋势“缺乏投资将导致石油活动迅速消失”。


2、库存:全球原油库存周度再次去库,欧美成品油周度累库

截至1月3日当周,EIA库存报告周度整体偏空,因石油总库存周度增加。美国原油库存周度下滑96万桶,其中库欣库存下滑250万桶,美国汽油库存上升633万桶,美国馏分油库存攀升610万桶,不包括SPR在内的石油总库存周度增加502万桶。

Vortexa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至少停泊7天的油轮运力降至4,802万桶,较12月27日的7200万桶下降33%。西非和北海地区浮仓增加,其余地区浮仓均下滑。

截至1月8日当周,新加坡成品油总库存周度下滑,其中轻质馏分、中质馏分均降库,重质馏分库存略增。三大馏分库存均变化不大。

截至1月9日当周,欧洲ARA地区成品油总库存整体攀升。汽油库存升至纪录高位,其余柴油、石脑油、燃料油等成品油则均降库。汽油累库主要原因是出口低迷,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量较低。

富查伊拉石油工业区(FOIZ)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当周,富查伊拉港成品油库存为1,761万桶,较上周增加207万桶,三种成品油库存均出现增加,且重质馏分油库存增幅最大。

1月10日当周INE原油库存持稳于640万桶。

三、原油需求:

美国遭遇冬季风暴,需求环比好转

1、欧美多地遭遇极寒天气 

1月3日当周,美国石油表需周度增加120万桶/日至1980万桶/日,其中汽油、航煤表需周度均增加,柴油表需略降。

美联储12月份议息会议纪要释放降息放慢信号,多位官员认为未来几个季度需谨慎行事;美联储理事Waller称相信通胀将继续迈向2%,从而支持今年进一步降息。ADP报告显示,12月美国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四个月来最低,薪资增长进一步降温。


美国去年1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幅创同年3月以来的新高,且失业率意外走低,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意外强劲的年份画上句号,同时也支持美联储暂停降息步伐。

美国劳工统计局1月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56,000人,超过接受调查的除一人外所有经济学家的预期。失业率跌至4.1%,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3%。

1月3日当周,美国炼厂开工率增加0.6%至93.3%。

1月10日当周,欧美炼厂毛利周度持稳,新加坡炼厂毛利周度连续第二周下滑。

2、中国原油进口受阻,炼厂开工周度略升

1月7日彭博报道,中国东部山东省的港口受到其母公司的敦促,禁止受制裁的油轮在其码头停靠或卸货。山东省是全球最大的伊朗原油买家所在地。

彭博表示,根据这一指示,在美国制裁名单上的船舶不应在山东港口接受或处理。由于信息保密,这些人士要求不具名。该港口的国有运营商此举旨在加强对贸易制裁的遵守,以避免任何法律或经济后果。这一指示是由山东港口集团有限公司1月5日当周发布的,该集团由多个港口组成。该公司在青岛、烟台和日照等为中国民营炼油企业服务的一些最重要的炼油中心负责运营。

中国购买了伊朗石油出口的大部分,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向了被称为“茶壶”的独立炼油厂。然而,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几个月来几乎没有进口伊朗石油,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原油在从这个东南亚国家的海岸进行船对船转运后,被重新贴上了马来西亚的标签。更严格的限制可能会增加这种策略的吸引力。

自2024年年底以来,对伊朗原油流动以及支持这种贸易的船只和实体的审查力度有所加大。这种贸易是伊朗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就职的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也誓言要采取强硬立场。最近几周,数十艘油轮、贸易商和船运公司被列入黑名单并受到制裁,这促使买家和物流运营商更加谨慎。

港口发出警告通知的原因,可能是去年12月至少有8艘被制裁的船只抵达山东港口。其中包括超级油轮凤凰号(phoenix),该船上月在前往日照的途中遭到美国财政部制裁。


据中国乘联分会的初步统计,12月份乘用车零售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1%至262.2万辆。12月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37.9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10%。2024年乘用车零售销售同比增长5%至2,288万辆;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097.5万辆,同比增长42%。

彭博新能源财经对百度数据的分析显示,在截至1月8日的7天里中国汽车保有量最高的15个城市的道路拥堵程度下降了2.7个百分点,达到2021年1月水平的125.1%。这种节后趋势反映了元旦之后旅行需求减少。

1月9日当周,中国成品油独立炼厂常减压产能利用率为62.41%,环比上周上涨1.09个百分点。本周数据波动包含产能年度更新带来的调整波动,若不考虑产能更新,本周数据为60.67%,环比上周下跌0.65个百分点。不考虑产能更新的数据将同步更新一个月。部分山东大区独立炼厂原料紧张,产能利用率有所下调。

主营炼厂常减压产能利用率为76.37%,环比上涨4.62%,主因1月开始两大集团整体提高了加工负荷,另外年初主营产能更新,基数下调。

3、其他国家和地区:印度12月汽柴油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印度石油部石油规划与分析小组(PPAC)1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与2023年同期相比,印度12月份的燃料需求增长2.1%。数据显示,作为石油需求指标的燃料消费量12月总计2,067万吨。

12月,印度汽油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0.8%,至330万吨;柴油消费量同比增长6%,至810万吨烹饪用气或液化石油气(LPG)销量增长5.8%,至278万吨,而石脑油销量下降22.7%,至107万吨。12月份,用于筑路的沥青销量增长6.6%,燃料油销量增长1.1%。

根据彭博终端的数据得出的时间表和隐含需求,1月7日至13日的全球民航燃油需求每周将增长1.4%。这将使消费水平达到674万桶/天,年增长率为6.8%。除东欧和北美外,大多数地区的航空燃油需求将创下每周增长纪录。

1月7日至13日中国国内航班时刻表将比前一周增加2%以上;同样,同期中国机场的国际航班频率可能增长近7%。

1月2日至8日期间,美国每日商业乘客数量同比下降近13%,与年初的季节性下滑相符。这是基于彭博新财经对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数据的汇总。

1月2日至8日,欧洲管制区每天的航班数量比前一周增长了近9%,基本符合季节性标准。

四、资金和地缘:IMF总裁-特朗普关税

威胁推高全球利率,中国经济面临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已经推高了全球较长期借贷成本。

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全球经济逆风,并且“实际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长期利率走高,”格奥尔基耶娃周五在华盛顿对记者表示。她表示,这发生在短期利率已下降的情况下,是一种“非常不寻常”的组合。

将于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誓言要对来自中国等对手,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盟友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引发了对供应链受阻将放缓经济增长和推高价格的担忧。IMF首席经济学家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10月警告说,关税和贸易不确定性可能会使全球产出减少约0.5%。

随着投资者权衡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潜在政策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债券收益率在2024年最后几周和新年伊始大幅上涨,美元飙升。

“毫不奇怪,鉴于美国经济的规模和角色,全球对新一届政府的政策方向有浓厚兴趣,特别是在关税、税收、放松监管和政府效率方面,”格奥尔基耶娃周五表示。她补充说,美国贸易政策对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将最为严重,包括许多中等经济体和亚洲地区。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美元走强“可能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低收入国家的融资成本上升”。她表示,周五公布的重磅就业报告等美国经济数据表明,美联储“有条件等待更多数据再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

IMF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警告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平淡。IMF去年10月预计今年全球经济料增长3.2%,该组织将在1月17日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进行更新。

推荐阅读:IMF下调全球和中国经济展望 警告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 (1)

格奥尔基耶娃暗示总体数字不会变化太大,称IMF认为“全球经济增长保持稳定”,但她指出存在明显分化。

“美国的表现比我们之前预期的要好很多,”她说。相比之下,欧盟“有些停滞”,印度“有点疲软”,而中国正面临通缩压力和内需低迷的挑战。

1、投机因素:1月10日当周基金净多持仓周度回升

据美国商品期货管理委员会每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31日的数据显示,非商业投资者在纽约商品交易所持有的原油期货多头持仓增加,空头持仓略降,净多持仓周度从24.7万手增加到25.4万手。

五、原油后市展望:地缘政治导致

供给减量,原油格局依旧偏强

过去一段时间原油供给端持续减量,这种减量已经开始收紧了原油实货,1月10日美国政府对俄罗斯发动的新制裁无疑又增加了一重利多。

1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俄罗斯石油生产商、油轮、中间商、贸易商和港口实施新制裁,旨在打击莫斯科石油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俄罗斯石油贸易和印度炼油行业的内部人士称,制裁将严重干扰俄罗斯对其主要买家印度和中国的石油出口。事实上我们看到,2024年12月俄罗斯原油产量下降到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2025年1月6日俄罗斯海运出口降至16个月低点。随着美国制裁的加重俄罗斯原油仍有可能再度减量。同时伊朗的原油供应也可能受到冲击,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伊朗的核计划正走在一条可能不可逆转的道路上,接近无可回头的时刻;伊朗2024年冬季的军演次数较往年翻了一番。这些迹象可能也会引发美国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供给减量导致安哥拉2月的原油出口销售速度快于均值,供给减量导致基准油的月差快速攀升,供给减量也导致沙特上调了2月对亚洲的OSP。

原油需求端也有些许利好。冬季风暴布莱尔(Blair)来袭,带来的北极暴风雪使美国大部分地区陷入严寒,在首当其冲的中西部、东北部和德克萨斯州,居民纷纷打开暖气,取暖需求因此激增。彭博的天气预报显示截至到1月22日这些地区都会维持较低温度。极寒天气也可能会影响美国油气生产。欧洲许多地区也遭遇极寒天气。中国石油需求变动不大,炼厂维持偏低开工。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供给仍可能进一步减量,这将支撑油价。2024年12月欧美已经提升了对伊朗和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当前美国政府再度加码。俄罗斯是石油出口量高达730万桶/日,即使仅有50-100万桶/日的供给受到影响,也会导致全球缺口扩大;而当前全球原油岸上和浮仓库存均位于五年同期最低。我们认为需求的负反馈一时仍难以发酵,油价偏强的格局仍将延续。



免责声明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关注“CFC能源化工研究”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
发布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研究成果,交流期货研究信息,促进期货研究服务产业,创造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