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读书没用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学术   科技   2024-04-23 14:35   上海  


大家好呀,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刚吃完午饭刷完碗,突然就很想来写点什么。(一定是因为刷碗的时候不能玩手机,所以进入了心流模式)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宣扬读书无用论,说书读多了,人都傻了之类的话。我劝你别信,你要是信,你就是真傻。

据我长期观察,靠自己白手起家的大佬基本都是读书狂魔,不仅是在成长期爱读书,在功成名就之后也会保持每天若干小时的阅读习惯,很多高手甚至不满足于国内的书,会直接买原版书甚至读论文。

要知道我们国家的书相比于国外是很便宜的,而且去图书馆的话还能免费蹭空调喝热水,不要太舒服。在这样得天独厚的阅读环境下,国民读书人均八本这样的数字还是挺可惜的。

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看,读书也是让我受益良多,但很可惜的是,在职业成长最为关键的几年,我读书并不多,那时候我可能也会下意识陷入到“读书无用”或者“至少不是多么关键的大用这样的想法里。借着读书日这个机会,今天就来剖白一下我的心路历程。


01

事情是这样的。

大概七年前,我做过一阵读书大号的写手,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选书,读书,写稿,改稿。

高强度看了上百本书之后,对畅销书祛魅了,因为发现基本的道理都差不多,已经发展到看目录都能知道要讲什么,全书几无新认知。

而且不是那种烂大街的书哦,还是那种豆瓣8分以上的畅销书,书写得也挺好的,并不是注水书,只是我对【个人成长】这方面的书看得太多了。
所以我后面偶尔也看书,但并不会把看书作为日课严格执行,顶多就是挑自己感兴趣的看,而且经常半途而废(当然如果是有意识地半途而废,其实也不算啥问题)

今年,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刺激下,我又开始高强度看书。我发现我今年看书时的心态大为不同,不再对那些旧认知不屑,而是感受到“汗流浃背”,因为有些道理我明明早就知道,但却不能充分践行,每次读到这种段落我都感觉有位恨铁不成钢的前辈在善意骂醒我。

你肯定也听过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拜托,这是当然的啦!听到与做到之间的鸿沟,很多人一生都无法跨越。

所有,我现在再去看书,就不一定是为了获取新认知,而是见贤思齐,复盘知行不一的时刻。

希望下一个七年,我可以成为更新版本的读书人。

02

再说说我现在对于读书的态度:

1、把读书作为日课,每天必读,哪怕5分钟,不可能抽不出时间。
2、对读不下去的书,果断放弃,(哪怕别人都说它好,)阶段没到不用强求。
3、读到一半如果有想法,就停下,记下来,或者去行动。读书本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珍惜灵感到来的时刻。
4、发掘适宜读书的场景和匹配的书,比如坐地铁适合读篇章稍长一点的书,睡前适合篇章短一点的书,如果当天有大段时间,要争取3小时左右完整时间读完一本书。
5、读书要勤做笔记,因为想法是可以通过写下来变得更清晰的。
6、笔记要争取转化为行动,比如一个新项目的todo,或者在生活中进行一次小小的实践。
7、对于那些“早就知道”的道理也要抱有谦卑,看看是不是自己有什么盲区,检验自己是否知行合一。
8、不要追求时长,不要炫耀时长,读书是自己的事情,不要为了虚荣心而动作变形。
9、把书中的道理,更多地用于约束和提升自己,而不是指责和挑剔他人。
10、有条件的话,把相近类型的书放一起集中阅读,更容易达到“通透感”。


03

最后,想分享一下我最近的读书成果,下图是我最新一期关于富人思维书单的播客:


这期节目,我和pocky各推荐了四本书,实际上这里面我看过7本(只有一本讲省钱的我自己本身就很擅长所以没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7本里任何一本,好好看并好好执行,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强的正向改变。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能获得确定性的好事儿可不多,读好书就算一件。

今日份即兴写作完毕~ 期待你留言给我安利你最近读到的好书呀!



 

— 你可能还想看 — 

乌素是谁?

拖延症患者如何提升行动力?

分享实录 | 一张方格纸,如何治好读书困难症?



— 乌素的课程&专栏 — 

右滑看更多 

 
 




乌素
工科女中最爱讲段子的PPTer。 专门生产妙趣横生、清新脱俗的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