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分享:自媒体可复制路径,祝你新年升级影响力!
学术
职场
2024-02-25 13:57
上海
今天这篇文章是《提钱退休》一期单口节目的文字稿,从找到平台、找到表达欲、提高ROI三个维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自媒体可复制路径。2024年来啦,希望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在新的一年里升级影响力~以防有一些同学可能还不熟悉乌素,我先简单快速地结合今天的分享主题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首先我是一个播客主理人,大家在听的《提钱退休》就是我的一档播客。此外我最近还做了一档新的博客,叫做《天生我财~》,这两档节目的数据都还算比较不错。《提钱退休》我们用了八个月左右时间,全网突破了5万订阅。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这些APP都有过首页的刷屏。《天生我财~》上线第一期就登上了小宇宙新星榜第三、锋芒榜第二,10天订阅突破1300。第二个身份是公众号作者。我在15年的时候开始写这个公众号,当时的成绩也还可以,一年左右时间订阅突破了1万。虽然我现在算是一个比较佛系的作者,但是这么多年积累下来,也有两百多篇的原创文章了,之前也会有一些比较出圈的新媒体系列的教程。第三个身份是小红书的创作者。咱们的听友可能知道我之前有分享过关于小红书的20+1条暴论,做了一个有1600+小伙伴订阅的《小红书冷启动SOP》付费专栏,这些都是因为我自己在做小红书时摸索了一些规律,所以希望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最近还在做一个讲小红书私域转化的高客单产品,成为了一名线下课主讲人。那这些就是关于我做自媒体相关的一些履历的介绍~但这些成绩其实都不是很重要,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点,反而是去年7月份的时候,我们播客评论区有一个小伙伴给我留言。他说他当时大四在学校听了一场PPT的培训,就发现这个人这个名字好像很熟悉,问是不是我。当时我还是一个学生,在学校内做了一个关于PPT的小分享。我现在已经早就不是学生了,但是我还是在做分享,我现在也不怎么讲PPT了,但是还是会在网上分享自己学到的一些经验。这种隔空的对话感、宿命感,让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分享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那对于大家来说,我也非常推荐大家做自媒体或者说做分享,为什么呢?《纳瓦尔宝典》中有提到杠杆这个概念,比如代码杠杆、媒体杠杆、资本杠杆、人力杠杆。这些词其实不难理解,比如说代码杠杆,就是挑一行代码或者做一个程序,可以成千上万的人都去使用,就很好去放大你的一个影响力。媒体杠杆,包括传统媒体、现在的自媒体,其实都是让更多人能听到你的声音,听到你的表达。像我们做播客,一次录制可能有几万人听过。资本杠杆就是钱生钱。人力杠杆是比如说当老板雇了个员工,就可以撬动人力的杠杆。刚刚所说的这些杠杆,其实都是能够放大影响力的。但是很显然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哪个杠杆是最容易获取的,很显然就是媒体杠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说有个人天天围着你说自己的家长里短,这些事情其实你也不是很关心,那你会不会愿意继续听他说话呢?我相信大家都不愿意,对吧?如果还有一个人他也在说话,但是他分享的都是你想听的,比如怎么升职加薪,怎么提钱退休,我相信大家都很关心这些话题。所以影响力获得的核心就是分享,而不是强塞。
关于分享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利他,所谓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如果我们想要在自媒体上去做一些表达,或者希望在互联网上提升自己影响力的时候,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用户思维,也就是我们要站在接收者的视角上去看这个东西对他来说是不是有需要的。而不是说我今天就是想说点啥,我今天就是想吐槽个啥,这样就不是用户思维了。很多人说做自媒体就当朋友圈来发就行,我不是很认同这个观点,不是说当朋友圈来发不行,而是如果真的当朋友圈来发,效果并不好,因为没有在这个用户思维上转换过来。举个例子,正好是前段时间要做一个设计图,我需要找一个外包的设计师,这个外包的设计师我之前是没有合作过的,但是这个图我要的非常着急,我就经历了大概不到20小时的时间跟她磨合,让她出一张张图,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压力还是挺大的。那我就很想要去分享一下过去这个20小时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想要在我的星球里面去跟大家说一下这个过程,想说不到24小时做张图,好辛苦什么什么的。但是我写着写着觉得不对,我星球的用户凭什么要听我分享这个小故事呢?这个事情对用户来说没有任何的价值。所以我写着写着就转换了一下视角,换成了,如果大家以后有很紧急的要跟陌生的设计师配合,该怎么样去快速的判断这个设计师靠不靠谱?我分享了几个点,第一个就是要先去问设计师要一个作品集,去看一下TA过往的设计风格是不是跟你的这个需求匹配。第二个就是你可以跟TA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看TA是不是能够很好地理解你的需求。第三个就是你要做一个demo,我们千万不要等到成品最终出来才发现这个不是我想要的。而是我们在开始制作的时候,就要快速地先跟设计师确认一下风格。大概就是这些。通过转换一下内容,这个小故事就变得对大家比较有用。这些点其实本身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我在表达的时候,我就在考虑这个内容怎么样转化成对于他人来说有用的信息,这个就是用户思维。还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吐槽某件事情。比如说心情不好,我就碰到一个糟心事,可能就会向我吐槽。我相信大家也都会有这样的时刻。但是我后面就发现,如果说只是单纯地吐槽一件事情,你就是把别人当成一个情绪垃圾桶。这个就是没有人有这个义务去听你这些怨念,对吧?别人都不爱听这,所以我就会对自己有个要求,就是我要让我自己的吐槽尽可能的搞笑,就像说脱口秀一样,尽可能的幽默一些。这样的话对于听的人来说,至少还有一些快乐的价值。这也算是一个用户思维的小例子。希望这个小例子能让大家对于分享这件事情怎么去做有一些小小的启发。那接下来我就从找到平台、找到表达欲、提高ROI三个维度来跟大家详细分享一下我的自媒体可复制路径。在我准备这场分享的时候,也收集了很多大家的提问,我发现很多问题都很有代表性。比如说有个问题是说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做自媒体?平时不爱说话、比较内向的人适不适合做自媒体?这个做自媒体的有没有 i 人?就是 mbti 里面的第一个字母。我自己其实就是不爱说话、比较内向的人,我是可以几个月不出门也觉得非常的舒服的 i 人。但大家看我在播客、以及其他平台上,表达还是比较多的。那 i 人适不适合做自媒体呢?给大家打一个强心针:没有什么人不适合。只是我们可能暂时还没有找到自己最match的那个点,尤其是内向的同学。你们要知道网红博主其实大部分都是比较内向的,他们把平常没有表达出来的一些点放在这个互联网的平台上。对我自己来说,我就是一劳永逸地把这些话都说了,我就不需要反反复复再去说了。当然了有一些短视频平台的需要比较强的表现力,这个可能是 e 人会比较适合。但像我做播客、写公众号、做小红书图文都不需要出镜,那这些平台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比较舒适的安全区。内向的同学也可以考虑一下这些平台。找到自己适合的平台,就没有什么不能表达的喽。那我们到底要选哪个平台呢?大标题里写了“要找到我们的本命平台”,什么叫本命平台?说到平台大家脑海里肯定会有很多画面,就比如视频号、播客、小红书、公众号,国外还有tiktok、youtube、ins等等。这些平台到底哪个才是我们的本命平台呢?说到这里,可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有一期节目叫关于自媒体的20+1条暴论,其中有一条说的是要做哪个平台就先去哪个平台浸泡。其他的内容我今天不会再去反复地解释,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扫码收听这期节目~今天还是再格外强调一下这一条:要做哪个平台就先去哪个平台浸泡。因为如果说我们想要去做一个平台,但是我们平常都不用这个平台,那你就直接放弃就行了,这个肯定不是你的本命平台。如果说你觉得这个平台挺适合你的,想要去尝试一下,那我们首先就成为这个平台的用户。所以今天我不会给大家一个标准答案,不会跟大家说小红书很适合、大家都去做小红书,这个不太可能。因为本命平台一定是我们自己去用过,而且非常如鱼得水的平台。小红书,对于一些直男同学来说,可能就不是那么的如鱼得水,对吧?我们小红书专栏的群里面就有很多小伙伴是直男同学,平时都不怎么用小红书的,就非常不理解自己做的内容怎么就没人看,那小红书对于他们来说就不是本命平台。但是对于一些本身就很爱刷小红书的姑娘来说,小红书就可能非常适合她,她都不需要怎么去研究,随手一发就火了。能不能找到自己的本命平台,差别就是这么大。那是不是爱刷的平台就是我们的本命平台呢?也不是的,我们还需要转换一下创作者的视角。当我们作为用户时,是在非常被动地去接收我们收到的消息,平台给我们推什么,我们就去看什么。但如果说我们是一个创作者的话,我们就需要主动地去搜索,现在什么东西最火、大家都在关心什么。另一个区别是用户看的内容都是他喜欢的内容,但是创作者看的内容就不只是看自己喜不喜欢了,还要看我关心的、我关注的领域。有什么区别呢?比如说我自己作为一个用户,我非常喜欢手工,我去刷小红书的时候,就很爱看手工的作品、教程什么的。但是我作为一个博主,我就不能只看手工了。我得看看职场相关的,得看看创业相关的。这个其实就相当于是我关心、关注的一个领域,关心、关注和喜欢是不同的。作为用户,我们经常会觉得这个东西怎么莫名其妙地就火了,看不懂。但是当我们成为创作者,对于这些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也要去尝试去分析,而且这个分析是要带有一些验证,带有一些假设地去分析。我们分析完之后,下次看到类似的事情就可以去得出一些结论,或者说去做一下验证。发现这个事情确实是这样的,一件事情火了,它背后是戳中了用户的某些情绪,是踩中了大众的某些共鸣。那我们就可以去分析,这其实就转变成了一个创作者的思考角度。大家其实不用太去纠结什么具体的平台适合自己,可以先静静地去想一想,你平时最爱用的是什么平台,最爱刷的是什么平台,可以先尝试着用创作者的视角先去理解这个平台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到这一步,说不定你就发现了你的本命平台。刚刚说的这些可能对于大家来说还是有一些抽象,所以接下来还是从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来切入,我们来说几个具体的平台。说起公众号,说实话它就算是我的本命平台。因为我是15年开始做的公众号,现在24年,已经做了很久了。那24年我们再去看公众号是不是一个好的平台,或者说是不是适合大家做冷启动的平台呢?我觉得不能算,至少不算是最好的平台。因为大家也能知道,现在图文的流量被瓜分得非常厉害。即使是在微信内部也是更多地把重心放到了视频号上。公众号整体阅读量的下滑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公众号不是一个好的增长的平台。但是公众号它还值不值得运营,值不值得维护呢?我觉得他还是有这个价值的,为什么呢?一方面公众号读者的心智跟其他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是很不一样的。在我的读者或者说我的用户群当中,有非常多都是公众号的读者,他们跟着我跟了很多年,粘性特别高。而且因为公众号都是长文,能习惯看长文的用户,都是有比较好的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这样的用户在整个互联网上都算是质量比较高的,包括播客其实也是一样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公众号其实是一个挺好的内容承载的平台。还有一个点是,虽然公众号现在非常难增长,但是如果我们做了其他的平台,比如说做播客、做小红书,公众号就可以作为一个汇聚流量半私域。我们现在经常说私域流量很重要,怎么样从公域转到私域呢?其实公众号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中转站,一个能够去承接公域流量的一个平台,这个可能稍微有一点点抽象,但是这个信息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说实话大部分的平台都不希望用户流失,都希望用户能够留存在自己的平台,但所有的博主都希望用户在自己的手里,那天然就会有一个矛盾,所以就是双方各退一步,博主不要直接把用户往微信导,平台也觉得你放一个公众号还行、还能接受。这就是我们说的把公众号当作一个中转站的平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有余力的情况下,公众号还是值得一做的。而且从创作的角度上来说,创作小红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人会有点浮躁,经常想去刷一下,看看小眼睛有没有长、有没有人评论。但是写公众号的时候,整个情绪会比较稳定,因为你知道发出去流量就是不行,就是没人看,万一有人看这个是算是幸运,但是大部分大概率来说应该是没什么人看的,所以大家创作公众号的时候情绪就非常稳定。以上就是我对于公众号的一个看法,就是相对比较客观的去呈现一些我看到的现象,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的标准,看看是不是决定要投入。大家知道,一些有流量或者本身就有知名度的人,他们在做播客的时候其实不怎么需要宣传,不怎么需要努力,对吧?比如说过年的时候,李诞做了一个播客。我当时算是最早就知道那批人,看到他做这档播客的时候,应该才不到10个订阅,之后隔天他就好几万订阅,播放量也是好几万。而且还是过年这种流量其实不是很好的时期,那这个咱们普通人怎么比?没法比。所以我们今天在讲的其实是关于普通人怎么起号。不过说回话说回来,我自己也不能算是完全零基础的,我毕竟有公众号的积累。但是我接下来要分享的这个方法,确实是普通人都可以做的。一个非常核心的一个要点:你要做哪个平台,一定要去关注它的机制。比如说大家做播客,可能很多同学都是发在小宇宙,那对于小宇宙这个平台我们就要好好的去关注一下新星榜的上榜规则。因为新星榜能在新播客冷启动时给予扶持,能够上这个榜的话,就能够获取一些公域流量。关于上榜规则,我在之前的文章有分享过,这个上榜规则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字一个字,把每一个要点都吃透了,就像做题家一样,非常仔细认真地读题。如果说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下方图片直接阅读~我觉得声音它很像是在播客当中的一个视觉呈现,就像大家问文笔和排版的好坏对于做公众号的影响。对于大家来说,肯定是声音好听、普通话标准,在播客上会比较占优势。但这个事情它并不一定是内容的核心,如果说你的内容质量非常的高,是能突破这个壁垒的。但是回到我们刚刚说的那个话题,我们在去找本命平台的时候,一定是去找我们获得正反馈最快的平台、去找最适合自己的平台。我做播客也是因为我有朋友说觉得我适合做播客,当时我也听了一些播客,我就发现大家声音确实都很好听,很多都是学播音主持的,我这种根本都不算什么。但是可能因为我还是分享了一些干货,所以确实还取得了一些效果,算是获得了正反馈。咱们对于自己的判断,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准确的,可以先去试一试,在这个市场上去拼搏一下,不要妄自菲薄。比如说我自己,其实我之前都觉得我自己讲话声音特别幼稚,我自己是不太爱听的,没想到大家喜欢。所以这个咋说呢?就是有时候还是得试一试。总的来说,起号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个平台它对于新的品类的推荐机制,或者说它倾向于给哪些内容流量,这个还是挺重要的。这个应该也是很多小伙伴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如果说想问小红书如何高效冷启动,这个直接看我的专栏就好~ 我的专栏用了非常详细的篇幅,非常系统的框架,把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各种踩坑的点都写清楚了。小红书容易踩坑的地方真的也太多了,动不动就违规。而且有些内容就是你会发现别人怎么发出来了,我怎么发不出来,对吧?
因为它的平台规则也是不断地在进步,不断在演化的。之前可能没有那么多人在看这个内容的时候,发也就发了,但是时间长了,平台觉得这个导向不好,它就会限制,这也是新媒体为什么卷就卷在这儿,就因为变化非常快。小红书又是这两年流量比较大的一个平台,所以它的政策变化、规则变化就会更快。但是小红书上最关键的其实不在于要去做粉丝数,而是你要如何在小红书上变现。
小红书其实个人的玩法和企业的玩法是非常不一样的。个人的话很多人还在想,我要做网红,我要做博主要接广告。但如果是企业在做小红书,就不用追求数据的多少,不用去追求粉丝量,其实更加追求的是精准用户的获取,因为小红书的推荐机制真的非常神,神到什么程度?我前两天去看毛东老师的脱口秀专场,我都没怎么刷相关的信息。但是我看完这个专场当天的晚上,我就刷到了我们同一场其他一个观众的笔记,而且这个笔记他才不到10个赞,就说明他刚刚发出来我就收到了。这个真的有点吓人,它的推荐机制真的太敏感了,非常的容易圈到一些很精准很细分的流量。但这个事情它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大家可以好好地琢磨琢磨,尤其是已经有了自己产品和用户的人,可以好好地去想一想怎么去利用小红书。好的,关于平台我们就先分享到这里。大家可以去围绕自己的本命平台和刚刚提到的一些平台去做一些研究和分析。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自己没什么好讲的,还会觉得自己没有特色没法做自媒体。关于这个问题,我就想灵魂拷问一下,这么想的同学你是真的没有特色吗?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问题,它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你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什么特色,另一个是只是谦虚一下、其实觉得自己还是有特色的。这两种情况是不一样的。我相信在看我们这篇分享的同学,至少都有一个特色或者说一个优点,就是爱学习。别人可能在玩游戏刷剧,但是咱们在看分享肯定是爱进步,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特色。还有一些同学觉得自己没有特色,很有可能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就所谓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没有特色的人有可能只是比较谦虚,还没有发现自己的特色。那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多跟自己的小伙伴聊一聊,多去对外表达,有可能就能发现了。如果经过这一步,有些同学还是觉得我没有特色,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那这个时候也很简单,咱们就自我提升,在小红书上就有一个赛道非常有意思,叫做养成系赛道。这些博主他可能是在用户的见证之下逐渐变得越来越好。比如说有些博主是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不会收拾自己。但是他想要去提升自己,他就会发笔记”听劝求建议、求改造“。这种其实就是属于成长型、养成系的博主,这也是一个方向。还有些小伙伴可能觉得自己不爱读书,但是又很羡慕那些读书博主能出口成章,该怎么去提升自己呢?那咱们就做一个读书博主。虽然说我也经常说读书博主不挣钱,但是咱们做自媒体也不一定是为了挣钱。有的时候如果说能够通过做自媒体去提升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那这个读书博主该怎么做?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每天读个20页的书,把这些观点整理出来,用我们前面提到的用户思维,把它转化成对于其他人来说有用的信息。这个就是一个起步的方向。所以大家不要把做自媒体这件事情想那么的复杂,觉得一定要有一个非常超群、非常出众的特色,才值得分享。不是的,我们可以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当中去发掘自己的特色。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而是要不断通过外界给你的反馈,你才能更加全面、更加清晰、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比如说我一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文章写的真的很精彩,我的教程写的真的很生动。结果我评论区都是说你这个排版真好看,你是怎么排版的?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的特色不是教程写得好,而是排版排得好啊。所以我就去做了跟公众号排版相关的一些咨询和一些课程,我当时其实还挺困扰的,就是怎么大家都在说我的排版呢?但是因为说的人实在太多了,我才知道这个真的是我的特色,以及大家确实是有这个需求。说到自媒体这件事情,我之前还有一个比喻,就是我觉得自媒体就像是种地。尤其我现在每天起床,我就把我的各个自媒体平台打开看一看,看看我的播客有没有留言,看看我的小红书有没有关注,看看公众号有没有人回复等等,就像一个农民伯伯一样,每天去我的田里转一转。然后就会发现这个笔记爆了,那边有一个正反馈,就相当于看到我自己的地里长出了果实一样,非常的开心。但是我发现这个种地的比喻,大家不是很感冒,年轻人不爱种地是吧?所以还有一个比喻大家可能会更加感兴趣,就是做自媒体就像刮彩票。我们说自媒体像刮彩票,但是前提是我们要去刮,对吧?种地也是一样,就有成果的前提是我们播种了。所以我们要去行动,我们要去获得世界的反馈。当然也有可能没有反馈或者有一些负反馈,但这个都不重要。当你开始有正反馈的时候,你其实会有一个很明确、很正向、很强烈的一个感受,就是这个事情好起来了。当你发现你进入到了一个正反馈、正循环的时候,都不需要其他人说,你自己就会有这种天然的动力,就会愿意去表达。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是迈上一个正轨了。但在此之前我们千万不要停止尝试和探索,碰到一些负反馈的时候,你就想“连刘亦菲都有人不喜欢,我凭什么?”就好了!这个小方法是对我来说非常有用的~我发现有的小伙伴还没有开始做自媒体,就已经在考虑怎么坚持输出,这真的是很超前的一个意识。我自己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我是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的。
先说一下什么叫ROI,以防有小伙伴不知道。ROI其实就是投入产出的比例。投入少、产出高,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ROI比较高。我们肯定是希望没怎么努力就中彩票了,对吧?花了两块钱就中了大奖,这个ROI就是超级高。投入我们希望它尽可能的少,那投入有哪些呢?大家可能会想到,主要是钱、时间、精力,这些都是比较显然的投入。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会很容易忽略的就是情绪。因为在我的小红书交流群里面,我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大家并不是在上面花了很多的时间,而是在上面花了很多的注意力,大家会被这个数据的好坏牵动情绪。我就会跟大家说,你要用一个渣男的心态做小红书,不要投入太多的感情在上面。因为总是去看,你就会数据焦虑,这也是一个无形的消耗。看起来好像没有花很多的时间,没有花很多的精力,也没有花很多的钱。但是因为有这个情绪的影响,它就会非常影响的状态,这也是一个看不见的成本。所以我们在投入的时候要放平自己的心态。然后其中一个做法就是我们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不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某一个平台上或者某一个事情上,这个就是投入。关于产出这个部分,我把它的含义给泛化了一下。我们过往可能会觉得做自媒体就是要搞钱,就是要当网红。其实也不是的,有些小伙伴他来找我咨询,他就会很明确地跟我说,他做自媒体并不是为了挣钱,他就是想找到一个表达的出口,或者说就是想交朋友。很多做播客的同学其实也是这样的,想要通过播客来以声音会友,找一些嘉宾来聊聊天什么的。这个友情其实也算是一种产出,包括还有一些可能是一些资源的产出。比如说即刻上有个小伙伴,他在作为实习生的时候,就非常愿意在即刻上自我表达,去分享自己实习时候的一些思考,包括求职找工作的一些经验等等。那他的这些内容就帮他获得了很多潜在的一些机会,比如说会有一些工作机会、一些链接合作的机会,这个其实也都算是产出。所以咱们计算自己的投入产出比的时候,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更开阔一些。不一定局限在这件事上就是花了多少钱、挣了多少钱。解释清楚了ROI是什么,我们再来看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相信会解答你的许多疑惑~Q:如果数据好的内容不是自己真实想要表达的怎么办?是数据重要还是内容重要呢?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个困惑,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要问我们自己,我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就像我们刚刚说产出它是有很多不同的维度的,你要的是数据,还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或者是获得自己内心的平静,这些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觉得什么事情更重要。举我自己的例子好了,对我来说我觉得我要表达的东西是优先的,就算我表达的东西数据不好,我不会气馁,我会去找一个更好的表达方式,更好的切入点,更好的展示方式。但是我不会为了数据去说一些我不相信的东西,我不会说为了数据去违背自己的价值观,违背自己的底线,这个是我的做法。但是肯定会有人跟我是不一样的,肯定会有人会觉得数据更重要,数据优先,要的就是数据上的反馈。他的表达他是愿意往后靠的,可能会为了数据更好去变换一下自己的表达。这个事情我们不去纠结对错,其实更多的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个事情我们在说完了ROI之后,相信大家也不难意识到,一上来先不要搞那么多设备,尤其是做自媒体,它其实对于设备的要求是没有那么高的。我做播客就是拿iphone,没有说拿什么很专业、很贵的那种设备,音质也还可以,是够用的。包括我写文章,我也不需要买一个很高端的笔记本,甚至我有时候就拿手机写就可以了。我自己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之前在想说什么时候可能会做做短视频、做做直播什么的。我就开始去研究布光、拍摄,什么摄影机、补光灯、反光板等等我都研究了一下,研究着研究着,我就把它们都放到购物车里了。但是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自己不是说了要提升ROI嘛,就是不要一下子这么重地去投入,所以我就没有买上面的东西,这个还是很容易忘记的,有时候上头了就认为得先把设备买了,让自己看起来专业些。其实不是的,我连短视频都没怎么拍过,我要这个大几千块钱的设备干啥?没必要啊!所以朋友们,咱们新手上路最先考虑的一定不是需要哪些设备的这个问题。设备只是一种手段,核心还是内容。关于降低成本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我们要对于自己要创作的方向保持关注,并且在平时就要记录当时的灵感。举个例子,因为我自己对讲脱口秀非常感兴趣,所以也会去了解很多脱口秀演员创作背后的过程。比如说我非常喜欢鸟鸟,我就了解到她在准备脱口秀稿子的时候,会在平时就把突然想到的一些点记在备忘录或者记事本上。反观我自己,我也想讲脱口秀,但我没有这个记录的意识,偶尔想到了一个还不错的点子会记一下,但是因为我的主业并不是这个方向的,所以并不会长期持续地去积累,这跟人家差距就会拉得越来越开。但是我自己也有我自己的方向,我会用 flomo 去记录想到的、可以做分享的一些点,包括我在即刻上,还有我的知识星球里面都会去做一些碎片化的、比较即兴的一些表达。这个其实也都算是我的一个素材库和灵感库。我们去搭建这个素材库的过程,就可以让我们有一个长期持续的输出。而且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当你很关注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整个世界好像都在在围绕这个事情给你一些信号。对于创作者来说,灵感就是最宝贵的。当我们能够好好把握住这些灵感,我们创作的成本就能够降下来。那这篇就是关于如何在新年升级影响力,自媒体可复制路径的三个部分的分享~祝大家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都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提升影响力!同时也欢迎大家收听我的全新个人播客《天生我财~》,在那里和大家聊聊如何更好的经营自己。大家有什么建议和问题,也欢迎在评论区和我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