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AI将取代95%的教师

文摘   2024-09-22 20:45   四川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刘嘉教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大胆预言:未来,AI可能会取代95%的教师。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心惊胆战?别急,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刘教授的这番话。
刘教授认为,AI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能力,将远超人类教师。他以Chat-GPT为例,这款人工智能程序在2022年底一经推出,就以其惊人的能力震惊了世界。
它不仅能回答各种问题,还能进行复杂的数学和编程问题的解答。而最近,OpenAI公司更是推出了新一代的o1模型,其解决问题的准确率比现有模型提升了5到6倍,甚至在解决博士级别的科学题目上,准确率超过了人类专家。

这不禁让人思考,AI的飞速发展,对于教育界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刘教授的话,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未来的教师,可能不再需要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因为这些,AI都能做得更好。那么,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刘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教师的工作重心,将从“授业”和“解惑”转变为“传道”。这里的“传道”,指的是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帮助他们理解这个世界,培养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和目标。换句话说,教师将成为引导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递者。

这样的转变,其实已经在悄然发生。国内的AI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比如百度推出的文小言,它支持问问题、陪聊天、写文章、画图片和下任务等多种功能,其背后的文心4.0大模型,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AI是否应该进入课堂,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AI不会淘汰教师,但会取代那些不利用AI的教师。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它强调的是教师与AI的合作,而非对抗。
让我们回顾历史,1975年,当计算器开始普及时,许多数学教师担心学生会因此丧失基本的计算能力。但最终,计算器成为了教学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上。今天,我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只是主角从计算器变成了AI。
美国国家数学教育咨询委员会曾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计算器,以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将AI融入教学,提升课堂质量,培养学生应对AI时代的综合能力。
当然,教师对AI进入课堂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阅读和写作一直是核心,而AI的介入可能会改变这一切。有教师担心,如果学生过度依赖AI,他们将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从“是什么”的教学法转变为“为什么”的教学思路。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模式,成为新知识的构建者,并合理利用AI工具。
项目式教学法是实现这一教学思路的有效途径。例如,萨乌瑞吉纳大学的政治科学与国际关系教授查德·雷蒙德分享了他们的做法:鼓励学生基于项目式教学开展课程设计,并融入AI生成式工具的使用。学生需要选择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现实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文学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现有的文学作品改编到新的背景中,挑战他们的文学分析、创意写作和环境建模的能力。在心理学课程中,学生可以为特定群体制定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并进行可行性测试。
这些案例表明,通过项目式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AI工具,而不是完全依赖它们。同时,团队合作的引入,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和统筹策划能力,促进跨学科的大型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教师和学校需要探索如何将AI融入教学,提升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谨慎对待AI的使用,避免其削弱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个AI时代,教师的角色将更加重要,他们将成为引导者,帮助学生适应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世界。

欣儿甜甜
提供对各种情感和心理状态的解读,实用的心理健康建议,分享真实的情感故事,有趣而深入的情感测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