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庆前最值得庆祝的一件事:

文化   2024-09-30 22:08   北京  



先来回答一个问题:


如果让你找一个词形容现在的生活,你会选择哪个词呢?


我去搜了搜相关的问题和答案,许多人的回答出乎意料地一致:


快速。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快很快的时代。我们要追求先人一步,追求最快见效,追求立即能看到的结果。那些困难而漫长的事情,正呈现出一种“水土不服”。


但水土不服的不光是这种态度,还有人。


我们常常在后台看到读者的分享,你能窥见许多“懊悔”:


@Kila 放暑假的时候囤了一堆书准备看,但是现在开学已经一个月了,还没看完一本。


@梁启业 年初的时候办了一张健身卡,准备每天下了班运动一小时,截至目前,一共去了五次。


@落跑小卡 肠胃不好,下定决心要自己做饭不点外卖,没想到做了一个星期后就放弃了,开始研究哪家外卖更卫生。


心里知道这件事是好的,但更知道,“难而正确”的事是很容易放弃的。


网友运动员郑钦文回忆自己和老对手的对局时,她说自己从第一次对战就知道自己能赢,但她说:


“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


这中间所需要下的功夫,在这个追求立竿见影的时代,往往很难等到它的结局。


但可贵的是,仍然有人在坚持。




怎样才能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答案是:不要把它想得太难。


比如从一件小事开始:


@几乐 在高中的时候发现自己走路内八字,从那以后,每次都会有意识地强迫自己直着脚走路,不记得什么时候就改过来了。


@小沈 今年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是把烟戒了。20年的烟龄,断崖式戒烟,说不抽就不抽了。


比如从小的时间单位开始:


@如是我闻 每天在英语软件上学习打卡十分钟,现在已经坚持800天了。



@Leo 从二月开始坚持每天早上跑步运动半小时,现在体脂已经从30降到了24。


@Seabird 每天上班的时候,都会在电脑前贴一张纸提醒自己不翘二郎腿,现在已经坚持一年半了。


@瑞穗🍉 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都会花时间做一些公益项目。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是和同学们一起去山上探望一些空巢老人,给他们送些米面粮油之类的吃的。那里山很高,山路也崎岖,所以山上的老人们很少会下山。


到了山上之后,老人们都特别开心,不为收到礼物,只为有人来看看自己,跟自己聊聊山外的世界。



再比如,从一个念头开始:


@龙虾丸 从进大学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不会局限于此,于是一直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向,后来确定了「心理学」。


对她来说,「心理学」是一个她能克服三分钟热度并且大心理认可其价值的专业,于是下定决心提升自己的学历,想从一名心理学爱好者变成一名真正专业的心理学人。



@在下克拉拉 是一位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时尚行业工作者。有一次采访通草花传承人的时候,对方告诉她:


“我平时的工作室几乎无人问津,只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上了年纪的师傅会被请来拍照留念。”她开始思考,年轻一辈能为弘扬传统文化做些什么?


后来她选择了用采访、文字宣传的方式来弘扬传统文化。她说,“哪怕只有一个人因此受到启发,我也觉得自己的创作是有意义的。”



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一件事情是:


倾向于快速而简单的结果,是一种无法回避的本能机制。


但人类有趣的地方在于,我们天生的向往从来都不是追随本能,而是挑战不可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一点点帮助。而从小事做起,将那些“难而正确”的事与宏大的负担脱钩,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因为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迈出第一步,然后坚持第二步。




然而当克服了起步之后,真正的阻碍往往才随之而来。


我清楚地记得,身边有许多朋友选择放弃的理由,听起来都“无懈可击”。


我不想再减肥了,我为什么要亏待自己的身体。

就先学到这吧,生活不是只有学习。

这也不是什么坏习惯,不改也没什么关系吧。


许多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意志和信念,而是一个足够“值得”的理由。


一个可以在无数个试图放弃的时候,都能让自己必须坚持下去的理由,一个不会轻易被“享受当下”击碎的理由。


我想起@北漂清鱼 分享过的一个的时刻。


她2022年辞职后开始尝试做自媒体博主。


作为一个专业自媒体人,她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去尝试。坚持每一张图都实拍;内容方面不做那些同质化的爆款笔记,而是回归本心;坚持原创,老老实实做个人ip。


这样做的结果是,她的更新频次、涨粉,还有表面的流量都比同时期的许多博主慢。


但两年过去后,她收获了将近六万的粉丝,那些同期的博主很多都消失了。


每次想放弃的时候,她告诉自己的都是:

“数据会骗人,但内容不会。”


真的,一个足够坚定而正确的理由,会让我们在这个短平快的时代里,活得更好一点。


出生在山村的女孩@露露成长日记 ,不甘心被困在深山里按部就班的过完一生,所以对待学习格外刻苦认真。


她花费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提升自己,最后一步步从深山考上了211。



对她来说,这种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是一种毋庸置疑的选择。因为她又不得不走出去的理由,也有不得不坚持下去的动机。


@龙虾丸 坚持跨考了3年心理学的研,一战二战都没过校线,但她坚信自己一定要考上且一定能考上。


因为在花费了人生最宝贵的四年,才搞清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后,她没有可以挥霍的余地了。


她必须追求下去,也必须追求到手。


终于,在第三年也就是今年,她成为了一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


上岸后的她发了一条朋友圈,“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可盼望。”



互联网上从不缺少令人惊羡的叙事,但当我们认真去了解那些人的过往时就会发现,没有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


大家都是没有被命运的金手指选中的普通人,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大多都经历了漫长的蛰伏与沉淀。


就像纪录片《生活万岁》导演任长箴说的一句话:“生活是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村上春树曾在阅读一份《国际先驱论坛报》时,看到一个关于对马拉松运动员的专题报道。


有一位选手,自从开始跑马拉松,每次比赛都要在脑中回味: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这个选手正是靠着这句话每次坚持跑完马拉松42.195公里的。


在他看来,这两句话简洁地归纳了马拉松比赛最为重要的部分。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


“今天不想坚持,所以更要坚持,这就是长跑者的思维方式。”


我们说对于那些仍在坚持做着难而正确的事的人来说,在这个快速的时代会有一种水土不服。但幸运的是,也只有他们是最有能力克服这种“不服”的人。


不去设想宏大的目标,也不去放大懈怠的理由,他们只是在自己坚持的跑道上不断往前而已。


因为他们相信:


越远的终点就越值得追逐。


这意味着你到过别人没到的地方,你见过更多别人没见过的风景。


相信我,尽管时间在许多时候扮演着敌人的角色,但唯独在这件事情上,它会站在我们这边。




幸运的是,我们仍能看到有人在坚持做着难而正确的事。

在 中信银行 携手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于北京主展,其余18城市巡展的“极地来信”沉浸展上,你能看到这种“向难而行”的精神是如何在极地考察40载的时光中闪耀,又是如何在 中信银行 37年的金融探索之路上予以指引的。

正是这种“让财富有温度”的理念坚持,让 中信银行 成为了为数不多仍在坚持向这种伟大精神致敬,同时不遗余力地回馈社会洞察的企业,在国庆前夕用实际行动为祖国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要始终相信,“向难而行,远方自然会到”。



撰稿:清嘉
责编:许无

  晚祷时刻  

那些没人敢走的泥泞之路,

行走虽然艰苦,

却通向难以想象的、光明灿烂的未来。



 方向是对的,
 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

新世相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