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桂彦
批评家、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博士生导师、教授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加速迭代与数字中国战略的纵深推进下,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己然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路径。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化重镇,重庆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对话既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诉求,也是探索数智时代艺术创新的关键实践。纵观艺术发展史,科技与艺术的辩证关系始终主导着艺术形态的演进逻辑,持续推动着艺术语言的范式转换。在数字化革命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艺术创作正经历着本体论层面的深刻变革:技术早已超越工具属性,转而成为重塑艺术本质的关键力量。从数字像素构建的视觉矩阵到人工智能算法生成的美学图景,艺术创作突破了传统物质性的藩篱,进入了一个由数据编码构建的流动的“后有机”空间,呈现出创作主体的去中心化、叙事结构的非线性化与传播介质的多媒体化特征。
本次展览既关注数字技术带来的形式创新,更致力于探讨数字时代艺术创作的本质与边界问题,以及艺术家主体如何在算法与数据的交织中保持独特的创造性表达。四川美术学院与大湾区青年艺术家的对话,不仅是地域文化的深度交流,更是对数字时代艺术创新的集体探索。通过汇聚高校学术资源与青年艺术实践,展览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对话空间,为数智时代艺术创新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和实践可能,同时也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创造动力。
展览现场
——
车建全
广东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
广州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内容是数字艺术的核心
数字艺术是数字时代的副产品,也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创作工具,任何时代的艺术媒介都是由技术决定的,艺术史背后就是一部技术史。数字文化的传播伴随媒体端的更新在中国已经成为日常,而数字文化的庸俗化却常常成为标榜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符号象征,这种符号从一线城市席卷二、三线城市,无数字不进步的认知形成了空洞性的泛殇。它在任何场景出现,并以视觉奇观式的功能存在,而过度的炫技和现成数据包的堆砌,只会让人感叹內容的空洞与苍白。
数字化和智能化及产业化的前提,是具有自我意识、独立开发与应用能力,具有全新知识背景和前瞻性的人才,他们是数字艺术发展的核心,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驱动,而现有的专业教育模式有待更新与重组。数字艺术家应该更加具有问题意识,把內容放在首位,把生命体验放在首位,才有可能在无限扩展的技术领域重新为人类定位自身。
展览现场
——
方敏儿
香港浸会大学研究助理教授
本次展览邀请了六组香港艺术家参展,他们来自不同文化与教育背景,但同样以新媒体作为创作媒介,并为为展览注入更多元的视角。这些香港艺术家借助新媒体艺术,从身份、生活和文化交融的角度重新诠释展览主题。作为国际化都市,香港的多元特性使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成为理解新科技与人类及文化互动的重要窗口之一。六组香港艺术家的作品不仅呈现了多样的文化背景,还进一步丰富了对科技在塑造个人与大众交互体验和感知方面的探讨。作品揭示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复杂性,反思科技与虚拟世界系统对生活提升的理解,让观众体会到数字世界的两面性。同时,艺术家们尝试在科技、艺术与人类的互动中寻找新的平衡,展示了科技界面与人类触觉融合的可能性。此次展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不仅是一场艺术与科技的学术碰撞,更是对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未来的思考与展望,作品不仅为观众带来不同的艺术体验,也激发了观众深入思考在科技全面介入的世界中人类自主性的重要性及对未来未知性的思考。
展览现场
——
吴方洲
澳门艺术博物馆策展人
跨媒体艺术如何彰显澳门的中西文化交融与世界遗产魅力
跨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多学科融合的创作形式,在澳门这样一个中西文化汇聚之地展现了无穷的潜力。这种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结合了多种技术与表现手法,如影像、音乐、装置、互动科技等,为诠释澳门的文化故事与世界遗产魅力提供了新颖且动态的方式。
(一)澳门的世界遗产如大三巴牌坊、妈阁庙和东望洋灯塔等,成为跨媒体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例如,艺术家可以通过投影技术在大三巴牌坊的石墙上呈现一场「时光回溯」的光影秀,将牌坊的历史与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以动态画面呈现。这样的艺术表演不仅吸引了本地观众,也让游客深刻感受到澳门独特的文化价值。此外,妈阁庙的海神传说也成为跨媒体艺术的核心题材。一些作品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让参观者体验妈祖庇佑下的海上贸易场景,感受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角色。这类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使世界遗产的故事更加鲜活且可参与。
(二)跨媒体艺术还善于结合空间与技术,利用澳门的城市环境作为创作场地。例如,在议事亭前地举办的光影艺术展,透过动态投影将广场的波浪形铺地转变为模拟海浪的艺术装置,象征澳门与海洋文化的深厚联系。同时,这些投影画面中还融入了葡萄牙与中国建筑风格的元素,展现澳门作为文化交汇点的特色。
(三)跨媒体艺术不仅在本地得到关注,也为澳门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声誉。例如,澳门艺术节常邀请国际艺术家与本地创作者合作,共同创作以澳门文化为题材的跨媒体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性,也为澳门的文化艺术走向世界提供了机会。同时,澳门的跨媒体艺术家也积极参与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例如,在威尼斯双年展或法国电子影像节等国际舞台上,澳门艺术家展示了以世界遗产为题的多媒体艺术装置,成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进一步提升了澳门的文化影响力。
结论:跨媒体艺术在澳门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中西文化交融与世界遗产的魅力。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和多元表现形式,艺术家们让这些历史与文化符号变得更加鲜活且有趣。同时,这些艺术作品也为澳门的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巩固了澳门作为文化创意城市的地位。
展览现场
——
李川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教授
人类表达思想的方法没有既定的模式: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行为……艺术表达的媒介发展也一直在突破:从绘画、印刷术、摄影术、电影、电视、计算机到互联网……从史前岩壁的涂鸦到颜料画笔,从相机到装置材料,从0和1的排列组合到虚拟空间的营造,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今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交互或虚拟生存方式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在今天扮演的角色已不像传统行业那样容易界定。互联网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可以说互联网是人脑的延伸,提高了人类处理数据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来说人类的进步体现在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上。计算机是互联网的一部分,也是人脑的延伸。
面对快速发展的科技,新媒体艺术要保持其创新性和艺术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1.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艺术家通过数字技术构建新媒体艺术空间,不仅能够表达内在情感与美学观念,还能在技术手段的制约下遵循科学理论的原则,使作品具有交互、沉浸和多感知性的艺术审美特质。这种融合不仅扩展了人们对空间意识的理解,还对观众的艺术体验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创新理念与设计: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需要摆脱对技术的依赖,更多地关注创作理念和思想。增加艺术的独特性和设计性。因此,创作者应注重理念创新,利用智能技术提升作品的文化高度和艺术感知。
3. 互动性与观众体验:新媒体艺术通过互动装置或虚拟现实技术,使观众能够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与作品产生实时交互,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艺术体验。这种互动性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还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推动了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4. 多元化发展与智能数据应用:在智能时代下,媒体艺术以创作理念和思想为出发点,实现多元化发展。智能科技的优势应被用于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内容,避免科技艺术形式的单一化。同时,借助智能数据开展艺术创作,可以为艺术发展提供更多的思想可能和创新路径。
展览现场
——
李芳
策展人、研究馆员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数天前,艺术家Ai-Da的作品《AI之神》经过27次竞价后,在苏富比终以约合人民币779万元一槌定音。从一经出道就在英国议会演讲再到举办个展,她仅用了5年时间。然而,站立在这艘忒修斯之船甲板上的并非仅此一种AI机器人……
呼啸而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着人工智能,数字时代前夜的灵韵凋零迭代为数字时代当下的技术高光,它凭借以算法为底层逻辑、以二进制为通用语言、以向虚而生为技术谱系,历经数据训练与算法优化,一举跃迁为现象级风暴。数智媒介深刻改变着社会的基本形态和人类的生存形式,正在消失的物理距离和媒介束缚羁绊着旧有范式。我们从只读式的话语秩序转向对话式的数据秩序,观看世界的方式跳脱于人类本位而被机器视角延伸。人类文明逐步被数字文明去中心化,似乎已经迎来奇点时刻。
“何以闪烁——四川美术学院与大湾区新媒体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发出的“何以闪烁”诘问主要基于以下思考:首先,艺术生成机制的光晕氤氲变幻,逐渐为数据编码、算法应用、观念输出的递归系统所笼罩,技术隔膜、方法壁垒与观念窠臼成为艺术创作面临可能失效失语境地的关键;其次,与以往有机人类的单向创造不同,新媒体艺术基于跨学科的综合范式,以数字化方式整合、创作、存储、提取和传播艺术信息,“人机物”三元融合的美学变量造就了无机AI与有机人类混合的双向生产模式;第三,学术疆界亦在变化,超文本的虚拟世界语言以从0到1、再从1到N的数位形式存在,挣脱了艺术原有的物质媒介层。
展览以“光晕变幻与代码赋魅”“数智进化与技术祛魅”“算法虹吸与具身返魅”三个版块作为学术观照与艺术展示的特定视角,艺术家们看似舍弃数字时代前夜的彼时灵韵,在遵从数据生存逻辑的法则里转以代码形塑数字光晕。从而,塑造出一种从解构到建构、从遮蔽到解蔽、从具身实践到智能嵌入的返魅新可能,呈现出创作时空的赛博格化、创作主体的去中心化、叙事结构的非线性化、传播介质的多媒体化以及接受群体的诸众化。
何以闪烁且以何闪烁?如果以历史后视镜的方法来看,未来的文化正在今天蔚然生长——以此彰显双圈青年艺术家为愈放光芒的中国叙事体系构建所作出的传承与创新,并探讨新时期数智赋能与艺术进阶的新范式。
李芳执笔于甲辰年初冬
展览现场
终 审:何桂彦
复 审:李 芳
初 审:李新颖
编 辑:李呢喃
排 版:曾雨馨
入 馆 指 南
友情提醒:
请关注四川美院美术馆公众号参观须知,提前预约入馆观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参观入口:美术馆东门(四川美术学院东2门旁)
参观费用:免 费
地 址: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南路56号
官方网站:https://www.scfai.edu.cn/museum/
服务热线:17784080200
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学术”获得《当代美术家》学术分享群入群二维码,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当代美术家》
创刊于1984年,四川美术学院学报,AMI扩展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学术期刊。
本刊全文收录于:
《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维普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长江文库
主要栏目:聚焦前沿、专题研究、史论新探、当代评论。
主编:黄宗贤
执行主编:韩晶
中文编辑:李一白
英文编辑:胡莉
新媒体编辑:李微
电话:023-6592 0210
地址: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A118《当代美术家》杂志社 401331
E-Mail: contemporaryart@vip.126.com
线上投稿通道已开通 欢迎投稿
来稿请通过《当代美术家》在线投审稿系统上传,网址:https://ddmsj.portal.founderss.cn
更多往期内容可登录当代美术家网站:
https://www.scfai.edu.cn/xbbjb/lscx.htm
欢迎订阅《当代美术家》
关于当代艺术现场更多资讯
欢迎关注订阅《当代美术家》公众号
或扫码订阅电子版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