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你好,我是蓁蓁~
小时候,班里总有这样的同学,每天背着带补丁的书包,但却天天乐呵呵的,在放学的路上疯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让他烦恼。
如今,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是生活条件更差了吗?显然不是!
现如今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没日没夜地工作,但却忽视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其实,一个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家里穷,而是父母的“反复提醒”!
无形的心理虐待
“你总是这么粗心大意,连书包都整理不好!”
“说了多少次,吃完饭要收拾碗筷,你怎么就是记不住?”
“这道题又做错了,你怎么这么笨!”
这些话你是不是经常对孩子说?有时候,一天能反复很多次。
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做了父母之后,立刻就变唠叨了!
我们的本意是想要纠正孩子的错误,促进他们茁壮成长。
却不知道,当这种反复提醒,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虐待。
心理学研究表明,持续的负面反馈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儿童的成长,受到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态度与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
父母的反复提醒,会让孩子相信:我就是这么粗心大意,我就是记性不好,我就是不够聪明。
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将一个简单的信息,转化为一种深刻的信念。
而孩子可能正在深受其害!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指的是孩子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如果无论孩子做什么,他都会得到父母的反复提醒,指出错误,过不了几天,孩子就会放弃努力,变得消极被动。
因为做多错多,还不如少做少错!
学会点燃火焰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
父母首先要有一双发现亮点的眼睛,孩子每天都要做很多事,其中总不能都是错的吧,挑选出孩子做对的事情,夸奖他,这是父母的智慧!
心理学中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当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若随后给予积极的奖励或刺激(即正强化物),则该行为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会增加。
所以我们越是夸奖孩子的优点,做得对的事情和行为,这种愉快的刺激,越能促进孩子再次做出类似行为,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别告诉我你找不到孩子做对的事情,快好好观察观察孩子吧!
学会使用密语
如果孩子确实会经常重复犯错,那家长就要深思了!
重复性错误,往往提示着孩子不具备改正错误的能力。
别总觉得孩子是故意的,就是不肯改,其实在我们看来很容易的事情,在孩子那里可能就是天大的事。
必要的时候,可以坐下来,跟孩子好好聊聊,为啥这个问题,就一直克服不了呢?
究竟难点在哪里?跟孩子一起想办法,统一战线一起打败坏习惯。
如果一定要提醒,记得尝试把反复提醒,更换成“密语”。
跟孩子约定好密语,或特殊手势,用来提醒他改变某种行为,这样效果会更好,而且不会给孩子造成更多心理负担。
比如“妈咪妈咪哄”,提醒他坐端正;
拇指食指比心,提醒他要有礼貌,主动打招呼;
“代表月亮消灭你”,提醒他不要拖延。
这些密语或姿势,是我们跟孩子的小秘密,当看到这些提示时,孩子会更愿意去纠正错误。
写在最后
别用反复提醒击碎孩子的自信,别让负面评价锁死孩子的自我评价。
当父母真的不容易,但我们的一点小改变,就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是不是也很有成就感呢?
快去跟孩子讨论一下,你们想要设定什么密语吧!(#^.^#)
我是@蓁蓁心理抚养,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家庭教育干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