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一定要放下这颗“心”

百科   2024-12-29 06:31   福建  

在学佛修行过程中,由于种种习气和业障,我们的贪、嗔、痴、慢、疑之心,总会产生种种的虚荣心。以下几个方面,希望你能放下。看看你都“占”了几条?



 放下诵读经 文的多少

很多人喜欢把学佛时间的长短,念诵 经 文的多少等,当成是自己炫耀的资本,觉得修行的时间长,资历老;认为懂得的佛教经典多,修行的成就就会比别人大。

事实上,修行不是以学佛时间的长短来判定的,也不在于所知佛学理论的多寡,而在于我们能否将学过的佛法,实际运用到生活及修行中。

是否能够运用佛法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烦恼;能否改变习气,从容地面对生命中的逆境、违缘等等,这才是关键。

■ 放下自以为是的修行经验

学佛修行很容易产生我执,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接受不了别人的意见和见解,而去否定别人修行的方法和道路。同时,还喜欢用自己的经验去教导别人,生出我慢之心。

事实上,可能你学佛的道路是正确的,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修行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成就佛道的方法,如恒河沙的数量一样多。佛陀也曾留下八万四千法门,你所体悟的,你修行所得的经验,对于别人来说未必就是适合的。

■ 放下让别人认可的心

很多学佛人在修行的过程中,会执着于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比如常常会向别人炫耀,今天又读了许多的经书,念了多少声佛号,拜了多少尊菩萨等等,一旦得到一句肯定或者夸奖的话,就会欢呼雀跃;反之,则情绪低迷失落,觉得自己所做的没有意义和价值。

我们学佛修行,积德行善,都是为了自己能够解脱烦恼,得大自在,并不是为了别人而做。所以,不要执着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凡事直心而行,精进努力,随缘自在。

■ 放下与高僧大德结缘的“资本”

我们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止一位老师,做为我们修行路上的指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善知识。依止一位善知识,也是引导我们入佛门最重要的方式。

但是很多学佛人把依止善知识当成是一种另类的“追星”,拜佛一定要去名山、名寺,家中挂满了与高僧大德的合影,“我的师父是XX大德,可厉害了”,“XX法师跟我关系可好了”,“今天又见到了XX法师”等等,这已经背离了依止善知识的本意。

高僧大德的智慧和成就,并不代表你自己的境界,如果自己不认真修行,再多的光环仍是自欺欺人。


修行要放下虚荣心、放下面子
因为这个所谓的“面子”
就是烦恼的根本——我执
勤修善法,放下我执
用虔诚的心反观自我
勇猛精进、持之以恒
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
成就圆满

自在罗汉
分享素食、养生、佛教资讯、佛歌、佛教影视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