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在帕劳潜水时,野宝遇见一群蝠鲼围着珊瑚礁转悠。身为“好奇宝宝”的我凑近观察,发现原来它们正在等待享受一项“服务”。
蝠鲼、海龟和鲨鱼等海洋动物和鱼类身上都附着有寄生虫,这让它们感到不舒服,因此常会前往“清洁站”进行身体清洁。
清洁站就位于珊瑚礁上,而清洁师则是居住在珊瑚礁中的隆头鱼、虾虎鱼等小鱼。这些小小的清洁鱼不仅可以清除它们皮肤和口腔内发痒的寄生虫和藻类,还可以通过清除死皮和细菌来帮助身上的伤口愈合。
集水疗SPA、创口修复和牙医等功能于一身的清洁站“生意”火爆,鱼多的时候甚至会排起长队,于是就有了开头我看到的那一幕。
顾客们解决了关乎痛痒的问题,而清洁鱼们每天享受着无数送上门的“美食”,足不出户即可解决温饱,这种“清洁共生“的关系可算是海洋中最佳的生存方案之一。
不过,这份和谐可能无法长久地延续下去,因为珊瑚礁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白化危机。
4月15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与全球政府间保护伙伴组织国际珊瑚礁倡议(ICRI)联合宣布,第四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正在发生。这意味着过去一年中,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区都出现了珊瑚白化的情况,且每个区域至少有12%的珊瑚受影响。
大规模的珊瑚白化被认为与海洋升温有关。全球平均海面温度从2023年4月开始创下历史新高,7月、8月和9月的纪录被大幅刷新。北大西洋东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太平洋以及南大洋的大片海域都记录到了异常的温热,并出现大范围的海洋热浪。
当海水温度较长时间高于正常温度时,珊瑚开始遭受热应激。过高的海水温度让共生在珊瑚组织中的藻类(虫黄藻)“出逃“,进而造成珊瑚白化和死亡。
珊瑚白化后未必会即刻死亡,如果导致白化的压力减少(海水温度下降),珊瑚有望恢复颜色。从历史上看,珊瑚在压力事件(海洋热浪或寒潮、疾病或风暴)之间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来恢复。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海洋热浪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珊瑚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其活性,从而导致成千上万依赖珊瑚礁生存的海洋生物失去栖息地。
对海洋生态系统来说,脆弱的珊瑚礁十分重要。珊瑚礁虽然占不到0.1%的全球海域面积,却是地球上25%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家,为它们提供食物、庇护、产卵和育幼场域。珊瑚礁还保护海岸免受风暴的影响,如果有健康稳定的珊瑚礁系统在海岸外围,就能减缓70%以上的海浪冲击。
珊瑚礁对人类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全世界珊瑚礁的经济价值达到每年2.7万亿美元,它们提供的众多生态系统服务直接或间接使大约10亿人受益。
珊瑚礁生态系统作为海洋的一个缩影。它的死去,也是海洋走向衰亡的前兆。人类需要共同努力,与海洋建立新的关系:不再无节制地耗尽它的资源,而是采取行动去恢复它的活力。
印尼米苏尔海洋保护区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这一天的制定是为了提醒每个人海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共同努力为海洋的可持续未来而行动。
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Awaken New Depths 唤醒新的深度”
想知道你可以做什么?扫码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可以获得保护海洋的7个技能。一起为生动海洋而行动!
野生救援《生动的海洋不能没有你》平面海报
本文图片来源:
Naja Bertolt, David Clode, Ryan Xing, unworldoceansday.org, Paris Ma
参考资料:
1. Cleaning stations – the natural world working together, emperordivers.com
2. The mutual benefits of ocean cleaning stations, divemagazine.com
3. NOAA證實:全球第四次大規模珊瑚白化 過半數珊瑚礁陷危機, natgeomedia.com
4. 公布2024年世界海洋日行动主题, unworldoceansday.org
5. 拯救珊瑚,财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