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宝观察手记︱《寻护者》故事背后的人

百科   2024-08-09 10:30   北京  







“我觉得作为公益大使,王一博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使命。”——《寻护者》导演刘弘昭






前两天,我们从优酷纪录片中心获悉:


《寻护者》是优酷自设立播放热度以来,热度峰值达到最高(8504)的明星公益纪录片;也是近三年来,优酷播放排名第一的自然类纪录片。


这无疑是野生救援保护穿山甲项目的一座里程碑。


曾经,大多数人对穿山甲的印象只停留在《葫芦娃》里。


2016年野生救援刚开始做穿山甲保护项目时,搜索引擎上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这个物种的科普或保护信息,有的都是如何利用它们的肉和甲片。


八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这个物种从默默无闻到社会热点的历程。


“寻护者”陈月龙曾说过:“真正能触动人们去保护一种动物(的理由)就是他们喜欢。”


使穿山甲成为一个可爱的形象,让人们喜欢它,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幸的是,《寻护者》做到了。


野生救援公益大使王一博自然功不可没,他给这部纪录片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和热度。如果没有他的参与,穿山甲的命运不会牵动着那么多人的心。


不仅是王一博,李成、孙松博士、华彦教授、小师妹张圣和赵停,陈月龙……这些真实而鲜活的人物,都让观众不仅发现了穿山甲的可爱,意识到保护它们的迫切,更点燃了人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参与其中的热情。


不可或缺的,还有一个人。纪录片中一个她的镜头都没有,但每一个的镜头的背后都有她。


她就是《寻护者》的导演刘弘昭。


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寻护者》故事背后的人吧。

乌禽嶂 工作中的刘弘昭(左一)和摄影师毛毛(中)©WildAid




我叫刘弘昭,大家都叫我Louise。


我本科是学新闻的。新闻就是发生了事情,我们去报道。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人会接收到很多信息,但少有时间去反思这些信息背后的东西。


毕业后我认识了纪录片专业的学姐,开始对纪录片很感兴趣。


我原来以为纪录片是一个加长版的新闻。其实纪录片是对人、对社会的观察,从很小的个体折射整个大的时代,是一个大环境下某一类人群的展现。


记录片能赋予所发生的事情意义和更深的理解,我觉得它是比新闻更值得我去做的事情。


我做野生动物题材纪录片的契机出现在2021年。那年夏天,轰动全国的云南亚洲象北迁事件落幕。我担任了反映这个事件的纪录片《与象同行》的剪辑师。


我在城市长大,和自然离得比较远,只有玩的时候才会去大自然里。做那个片子对我的触动比较大,让我跳出了人本位的思想,看到了在人类生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之后我就对动物和环境多了一些关注。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穿山甲是一个濒危物种。所以2022年7、8月份,制片人问我有没有兴趣参与野生救援的保护穿山甲项目,我没犹豫就答应了。

乌禽嶂   刘弘昭跟着李成为拍摄踩点©WildAid


我是导演,不是穿山甲保护领域的专家。这个领域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的。但没关系,我就是纪录片的第一个观众。我其实是帮着观众在理解这个主题、这个故事、这些人物。所以很简单,我不知道什么,我想要了解什么,我就列出来。

红山动物园   拍摄陈月龙为放归穿山甲做准备©WildAid


人会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动物,我需要在观众和穿山甲之间建立情感连结。但穿山甲的形象单一,表情不那么丰富,身上有鳞片,还有点吓人,不容易共情。所以,我和野生救援对这个片子的定性是,它不是一部纯动物的纪录片,而是关于保护穿山甲人物的纪录片。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比如,当我们听到巡护员李成讲他遇见穿山甲妈妈在洞口等小穿山甲回家;孙松博士介绍说穿山甲的家是一室一厅,这是住宿的地方,那是吃饭的地方……我们会把这些投射在自己身上,因为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的,慢慢就对这个物种产生了感情,不再把它们当成客体,觉得我可以随意伤害它。


我记得倒数第二天拍小师妹张圣和赵停的外业。我问她们做这个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她们说就是想要在野外看到穿山甲。自己出野外这么多次,却从来没有看到过穿山甲,好像和这个物种之间隔着什么。当张圣说到“做保护的人拼命在保护,伤害它们的人还在伤害它们”时,我跟着她落泪。


透过这些人物,穿山甲不再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物种,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

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  摄制组享受片刻清闲(等待晚饭)©WildAid


拍这个片子让我很感激的是,野生救援也是做传播的,给了我清晰的方向,而我的工作就是完善这些想法。我和朋友说这样的甲方是“神仙合作对象”。


而且这个甲方还救了我一命!


拍摄之前在山上采点,有一个山坡非常陡。我往上爬的时候拉了一根不应该拉的树枝,脚一滑,往下坠了一段距离,不确定滑了多少米,被野生救援的张文婷从底下托住了。当时我整个人趴在崖壁上,但完全没有受伤。


那些路是巡护员经常走的,他们穿个解放鞋就如履平地,很厉害。

乌禽嶂   “案发现场”©WildAid


接这个项目时我就知道会有一位野生救援的明星公益大使参与,但不知道是谁。后来确定是王一博,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他一定会给纪录片带来很多关注度;同时也有一些创作上的担忧:如果他能参与拍摄的时间只有一天,成片将会太短。结果他给了我们好几天时间,沟通也很顺畅,该上山上山,能做的都做了,内容上挺丰富的,片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   拍摄给受伤穿山甲进行手术©WildAid


作为导演,我期待片中人物都能更轻松自在,哪怕拍摄安排得很紧,他们也能以最自然的状态呈现。王一博比较安静沉默,不会太外放,所以我让他多参与和感受,而不是多说。近距离接触穿山甲,对任何人来讲都是很新鲜的事情,我能感受到他对这些经历是充满欣喜和好奇的。


他在新生代中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能让之前完全不关注穿山甲的人来关注这部纪录片。我觉得作为公益大使,王一博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使命。

在乌禽嶂的拍摄完成,摄制组部分成员合影 ©WildAid



*以上内容根据野宝和刘弘昭的对话整理





直播预告


至此,“与寻护者同行”系列的所有内容都已呈现给各位,但是还有很多《寻护者》台前幕后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分享,导演刘弘昭在拍摄中最大的惊喜是什么?田原在拍摄中又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瞬间?在她们眼里,公益大使王一博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本周六8月10号,《寻护者》导演刘弘昭和野生救援WildAid工作人员田原,将作客 ANFFF动物生态未来影展《寻护者》线上座谈会,与凹凸镜DOC联合创始人——张新伟,ANFFF创始人——曹可岸,一起聊聊有关穿山甲的那些事。


扫描下图二维码预约直播吧~










穿山甲寻护者的故事 推荐你读一下这几篇


野宝观察手记|也许你无法像她们一样

但仍可以用爱保护穿山甲



野宝观察手记|为爱穿山的人



野宝观察手记|在这里,我看见希望



野宝观察手记|真爱,不在手里在心里





关注「野生救援WildAid」视频号

一起见证自然美好


野生救援WildAid
野生救援(WildAid)是非营利国际环境保护机构,通过“借传播来保护”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减少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加强海洋保护区执法和能力建设,减少海洋塑料污染,以及通过激励气候行动、促进消费端减排来应对气候变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