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最近才有幸读了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起死》,还是受一位外国人影响——德国诗人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说:我最衷爱的中国作家是鲁迅,他写过一部作品叫做《起死》,深受这篇作品鼓舞,我斗胆着笔续写这个故事,并将其改编为一部歌剧脚本。
我读过的作品中,再没有比《起死》故事情节更多反转的了,戏剧性爆棚,说是小说,更像剧本,寓言,小品,鲁迅的幽默与深刻,在这篇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读完小说童心顿起,想看看到底多少个地方反转,于是在一张纸上肢解:庄子走进一片荒地土岗口渴了(鲁迅这时候的幽默不容错过:口渴可不是玩意儿呀,真不如化为蝴蝶。可是这里也没有花儿呀)——恰逢一水溜,手掬着喝了十几口(这么大的腕儿竟然喝这种水)——正想上路,看见一个髑髅(反转道具出现了)——庄子自言自语了一大堆废话后,决定求司命救人(本在情理中,关键这不是死人,而是死人的骨头)——司命没出现,众鬼魂冒出并反对,各种劝诫,庄子不听——司命出现后也坚持死生有命,劝说了半天,庄子不从——司命救下的髑髅是一条汉子,汉子杨大醒来非但不感恩,还说自己睡了一觉,丢了衣服、包裹和伞子,叫庄子赔钱——庄子费好大劲才弄明白杨大已死500年,说我是庄周,我救了你(鲁迅这时候又忍不住借庄子的口幽默了: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汉子发怒说,放你妈的屁!不还我东西,我先揍死你!——庄周情急下吓唬杨大,再闹,就请司命大神还你一个死!——汉子冷笑着求死——庄子唤两遍司命,司命没来——汉子揪住庄子连骂带打——庄子赶紧从道袍的袖子里摸出警笛吹响——巡士闻声赶来,一来就抓庄子——庄子说,是我吹的警笛——巡士说,你抢了人家的衣服,还自己吹警笛,这昏蛋!——庄子解释救汉子的过程——巡士不信,想带庄子到局里去——庄子说不行,得赶路去见楚王——巡士认出庄子,立刻热情万分,各种马屁,吓退了汉子——庄子告辞,汉子追上来要衣服,态度好多了,他只是不想赤裸着身体去探亲——巡士帮着劝了两句,庄周为难,说自己的袍子、小衫都不能脱——汉子不放人,巡士举起警棍吓唬汉子,再麻烦带你到局里去——汉子退到乱蓬里,庄子离开——汉子跳出来拉住巡士,同意到局里去——巡士不同意,说赤条条的,街上怎么走——汉子想借巡士一条裤子,巡士说只有一条,借了自己不成样子——汉子要求巡士赔二斤南枣,斤半白糖,怪他放走庄子,要和他拼命——情急下巡士摸出警笛狂吹。
这种从头笑到尾的文章不多见,这种读完了想立刻再读一遍的文章也不多见,这种对道教始祖“无生死”“无是非”“无为”等唯心主义观点调侃完令人陷入深思的文章更不多见。
故事取材于《庄子·至乐》中一则寓言。想起鲁迅那句话: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在这里,则是用庄子的言行,破庄子的哲理。庄子是理想主义者,有点儿男版圣母,见了纣王时期的骷髅都想救。庄子主张“无生死”。既然“无生死”,汉子死的好好的,干吗非得按照你庄子的意愿让人家有血有肉?所以这次救人动机很值得考究。没想到汉子碰瓷,这超出了庄子的预期。庄子怎么做的呢?最后被汉子缠得难受,竟然又想让汉子赶紧死掉。“无是非”也忒不分是非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更意外的是,汉子一时还死不了,我们可爱的庄子同志一下陷入两难境地,救过人来干吗呢?庄子茫然,汉子也茫然。汉子就差件衣服,庄子浑身是衣服,可他一条布丝都不能给汉子,他得体面地去见楚王,这样一来,汉子活着还不如死了有尊严。庄子提倡“无为而治”,民众杨大显然不买账,你庄子救下我叫我自治,关键我一前朝小老百姓,连遮羞都做不到,既然你想“无为”,干吗又“有为”,吃饱了撑的呀拿救我开心?
所以,文章中庄子同汉子的辩论相当于鸡同鸭讲,庄子的话再深情,汉子也不领情。
庄子代表哪个阶层呢?网上有说是统治阶级,有说是革命者,我都不赞成,我觉得鲁迅不想讽刺谁,也不想吹捧谁,他只是想说,人家庄子那么逍遥那么有影响力,想救民众都救不明白,我一介书生,竟然幻想着弃医从文就可以拯救苍生。救了这么多年,救出个什么结果呢?民众依然贫穷愚昧,国家依然看不见未来,我除了靠写几行字吹吹警笛,还能做什么?
《起死》创作于1935年12月,哪天不确定,而1935年12月9日,北平六七千名大中学生聚集到新华门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当游行队伍走到王府井南口,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皮鞭对付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当天有100多人受伤,30多人被捕。第二天全市学生罢课。这就是震惊中外、名垂青史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由此想起1935年2月毛泽东主席创作的那首《忆秦娥》,当时的旧中国正西风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说是从头越,谈何容易,词的最后一句是,残阳如血。
不知道为什么,读《起死》和读《唐吉坷德》的感觉几乎一模一样,初读捧腹,再读泪流满面,多少无奈和辛酸淹没在字里行间。塞万提斯用一个傻子去拯救世界,意在说自己曾经也很天真。鲁迅用圣人去拯救黎民,意在嘲讽自己,真把自个当圣人了?
鲁迅这种山路十八弯的荒诞表达,让我看到了一个战士斗争的曲折。在一次次反转里,鲁迅一人分饰两角,一会儿是庄子,一会儿是杨大,从头至尾,都饱含着他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面对昏睡了五百年还不如行尸走肉的髑髅,救还是不救?真救还是假救?救到底,还是救着玩?鲁迅的绝望还在于,当医生和当作家,凭一己之力都难以救国救民,必须依靠有权力的“司命”、“巡士”,“司命”可不是随叫随到,“巡士”更是自身难保。
而且,一切太慢了。
更让人难过的是,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去世,距离《起死》创作时间不足一年。
也就是说,鲁迅创作这篇小说时,年近六旬的他,加上肺结核等疾病缠身,恨不得一下子让旧中国起死回生,这种急迫的焦虑、孤独和绝望,促使他故作轻松地排演了一幕又一幕反转剧,希望在某个反转节点出现奇迹。
好在奇迹十四年后出现了。只是,先生无缘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