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着急,我们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给大家找一个公平合理的解决办法……”
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勐卡中心法庭,佤族法官艾共正用佤语耐心地调解着一起经济纠纷。她向当事人双方解释法律规定和条款,话语沉稳而有力,充满了亲和力。
“当遇到佤族群众来法庭咨询或者调解时,我们都会用佤语和当事人沟通交流,提升亲切感和信任感,也有利于矛盾纠纷的化解。”
勐卡中心法庭是西盟县法院仅有的一个派出法庭,管辖勐卡镇、新厂镇、力所乡17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社区,辖区内居住着佤族、拉祜族、汉族等多个民族。针对多民族聚居情况,勐卡中心法庭以强化诉源治理为着力点,把庭审现场搬到村村寨寨、田间地头,用群众听得懂的“乡音”进行政策宣传、法治宣讲、法律服务,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时,法官们都会用熟悉的民族语言与我们沟通,让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与温暖,也深深体会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一位村民说。
自2021年以来,勐卡中心法庭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持续加强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调解委员会的信息通报和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提高案件审结效率,如今法庭已审结民事案件214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194件,调撤率达90.65%、巡回率达100%。“我们用实际行动彰显司法温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走进西盟县法院,格外醒目的民族团结标语、丰富多彩的宣传栏映入眼帘。在“江三木洛”调解室,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团结氛围。
西盟县法院通过定向委培、招录“双语”人才、强化“双语”能力等方式,加强培养和选拔民族法官队伍。同时,法院还在各行各业,各乡(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增补人民陪审员和特邀调解员,进一步充实审判力量,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推动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我们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并实践‘双语审判’模式,保障和维护法律赋予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推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境稳定。”
截至目前,西盟县法院共有人民陪审员55名,其中少数民族群众49名。2020年以来,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212件,占全院一审普通程序案件数的45.20%。56名特邀调解员入驻在线调解平台,在线调解案件467件,调解成功428件。两支队伍在公正裁判案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普法宣传、推进“四高四区”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力量。
“我们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度关注少数民族群众各方面的司法需求,在诉讼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窗口文明服务,设立‘民族团结双语岗’,由熟悉民族政策、热爱民族工作的法官干警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接待服务,消除基层群众语言障碍,切实满足各民族司法需求。”西盟县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西盟县法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总结形成了“一面旗帜凝聚民族团结合力、‘两支队伍’共护民族团结之花、三个载体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的“123”工作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推荐阅读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 法槌起落间,他将司法为民践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