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文学|张向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文摘   2024-09-06 12:25   上海  

2024年第1318期(总第4620

 微刊 故乡文学
主 编:陆相华  投稿:13816643239@163.com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胡新老师二三事

文 / 张向永

9月1日开学早晨刚要起床,打开手机看到教育局贺献仁主任推送的“胡新老师故居修缮竣工仪式”一则短视频,作为胡新老师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或者准确的说即使胡老师在世也不会有丝毫印象的学生却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出生于七十年代毕业于九十年代新惠中学高中生,感念那个既朴实无华又倍感兴奋的高中生涯,感念在新惠中学遇见以胡新为代表的一班名师,他们像一束光,散发着光,辉映照亮着我们。

我进入高中读书的时候,应该是新惠中学一个全新时代,各个学科都有教学上的大咖,数学学科上除王瑞林校长、林国华主任外还有刘树才、王化义、连兆基为代表的“三驾马车”,化学孙华新,物理张炳元,政治姜国志、刘振龙,历史孙国强,英语刘建华等一系列教师,胡新老师为代表的语文学科同样人才辈出。

初识胡新老师是在高一年级元旦,那时的我虽然老大不小,虚岁十岁有八,我的高一四班同学胡余呈在开学时自我介绍说的那句话非常经典:我们是顶着高粱花子上的高中。从闭塞山村走出来的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不是读书、就是干农活,有的孩子在进入高中之前连新惠都没去过,我家那时开个小卖部,虽然跟随父亲去过北票、锦州、沈阳等地进过货,因为与新惠没啥瓜葛,我在十八岁前也没去过新惠。在新惠街里住的学生心目中,用当时流行语来说:山炮一个。但即使这样,在我进入高中之前,就听初中老师说:新惠中学有个老师叫胡新,多才多艺,尤其语文教学方面神一般存在。至于后来的新惠中学“二胡一条鱼(於),外加房仁斌”说法,那是我毕业后多年才知道的事,但对胡新老师的神往却是在未升入高中时就已经在我心底扎根,升入高中就想一睹他的风采,想看看这位大神级的教师是何等神采飞扬。然而,胡新老师虽然任教导主任,但在诸如开学典礼等公众场合根本看不到他的身影,因为未曾谋面,所以即使在校园遇见,但也是相见不相识。

高一年级我的班主任是梁润锋老师,语文教师是父亲的故旧---曾经在一个营子住的邢文秀老师,胡新老师据说那时教补十一、十二班(不准确)。那年元旦,我们班级搞得很热闹,买了瓜子、糖、水果等吃食,因为是在高中过的第一个元旦,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大小子、大姑娘玩的挺欢:唱歌的、做鬼脸、说相声的,玩得不亦乐乎。在要曲终人散,逐渐疲乏之际,班主任梁老师告诉我们:大家再等一会儿,一会儿教导处胡新、张勤甫两位主任要来给各班拜年。时间不久,胡新、张勤甫老师就来了,视频中他的长子胡晓惠与胡新长相老师非常像,只不过胡新老师的脸比他的长子更方正一些,典型国字脸,眉毛很长,满脸祥和。张勤甫老师后来是高二分文理班时教我们数学,据说是吉林大学毕业的,她和胡新老师都是下乡知青。胡新老师一进教室,先拱手,祝贺我们新年快乐,说了一些祝福的话,说的话我已经记不清。说完后他和勤甫老师为我们高一四班清唱了一首《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 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新春来 新春来,虽然是清唱,没有乐曲伴奏,但音域宽广、歌声高亢、穿透力极强。

这是我第一次听《红梅赞歌》,时隔多年,我曾经听过降央卓玛唱的《红梅赞歌》,虽然有伴奏的加持,听起来也高亢婉转,但感觉总不如胡新、张勤甫两位老师清唱的韵味十足,其中原因也许是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或者作为一位五音不全的人欣赏力不足的缘故。后来听同班同学说,胡老师除了唱的好,二胡、手风琴、电子琴等乐器拿起来就能用。不仅语文课教的好,数学、英语都能教,胡新老师教学就像钱三强……没有专业,学校需要就是他的专业。当然,语文是他的强项中的强项。

正常来说,胡老师那时已经接近退休,不会再有交集,更不用奢望会得到他的教诲,但人生就是这样,在必然中存在偶然。作为一名屡败屡战、四处游荡学校不愿意收,教师不待见以考高中中专为目的的老复读生,在颇费一番周折后我插班到了在级文科七班,文科七班的语文教师恰巧是胡新老师。那时胡新老师已经卸任学校教导主任,并且听说属于退休后返聘。我是开学后一个半月才进的班级, 班级还是我在级时候的七班,灰瓦尖脊瓦房,但是学生完全不一样,我属于穿越。因为我复习生身份,轻车熟路找了一套桌椅,尕囚到教室西北角。因为是复读生,语文课本自己已经整了好几遍,另一方面自己语文、政治、历史成绩一贯还好,最窝心的是可怜巴巴的数学,咋整也是四五十分。因而,上课与我来说,除了数学课外,其它科目我都是以旁观者身份在观察,或者说是个看客,我细心的咀嚼每一位教过的老师优劣。胡新老师的语文课真的别具一格,虽然是高三,面对的是高考,但胡新老师从来不与学生讨论高考,慢条斯理清韵悠长的教他的语文,教学生如何读课文、如何读出抑扬顿挫,甚至让学生办校报。每节课他都会让学生读课文,当时班级有个叫张利敏女同学还有一个我现在想不起名字男同学,膛音非常正,胡老师经常让他俩范读,之后做指点评判。

若干年后我做了老师,教了语文思考:我们很多老师语文课为啥让学生厌倦,应该是缺少语文的情调或者语文味,学生学习语文了无兴趣,自然提不起精神。有了兴趣自然会水到渠成,不自扬鞭自奋蹄。就像我每天挤出一些时间写点小文章一样,是因为自己对它感兴趣。因而七班就成了语文课的另类:做题是所有毕业班中最少的,还津津有味读课文。现在想来胡新老师绝对是清流,绝对是素质教育先行者。个中原因是他广博知识和对语文学习独到理解。

胡新老师另一项绝技是《新华字典》使用,《新华字典》中的每一个字他都信“口”拈来,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解释的与字典一模一样,据说胡新老师曾经给我们示范,我们随意说一个字,他不用看字典的目录,随手一翻就找到这个字在具体哪页。他给学生讲《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和兰芝的爱情故事,对“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解读得淋漓尽致:向东南飞的为啥是孔雀?而不是大雁?为啥是“五里”一徘徊而不是“七里”或者“八里”。文章读得更是声情并茂、感人肺腑。一节课下来,全班学生对文章基本成熟读成诵,而且因为触动了一些女同学泪点,几个女同学课堂上竟然潸然泪下而至抽泣呜咽。当学生们对学习困乏时,他给我们刻印据他说每年农历新年要求自己孩子读的里克特的《两条路》,要求我们大声诵读: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至今我对这首诗还记忆尤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得师如此,当复何言。

关于胡新老师还有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件小事却充分彰显了一位教师的高尚情怀,学生把这件事称为“五分钱故事”。事情缘起是胡老师刻印试卷,年终与印刷室核对白纸钱,胡老师一学期给学生刻印的蜡纸不下百张,花甲之年的胡老师所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胡老师根据往年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后,算完账发现一个学生多收了五分钱,五分钱即使在九十年代也是微不足道。他在班级跟学生公布账目后,学生都没把五分钱当回事,第二天他从袋子拿了些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兴高采烈地说:“我把欠同学们的五分钱给大家发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生遇见胡新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一生荣光。斯人已逝,精神长存,胡老师作为敖汉教育的标杆和典范,吾辈虽经努力却也难望其项背,但仍需奋力奔赴。谨以此文纪念胡新老师并献给第40个教师节。

作家简介:张向永男,1979年出生,汉族,内蒙古敖汉旗贝子府中心小学教师,一级教师,奉行“徜徉于山水田园之间,寻找内心安宁和豁达”。

《故乡文学》 主编:陆相华

13816643239@163.com

故乡文学
散文、诗歌、小说等反映乡土文学的原创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