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红书上有一个特别流行的主题:重启自己的人生。
细细读来,那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遵循内心的线索,一次又一次结束即重启的开启生命里一轮又一轮新的挑战的过程。
如果借用重启人生这个有趣的概念,我想因为遇见两样“宝物”,我已经两次重启了自己的人生。
这两样宝物,一样是Coaching (教练对话),一样是Productize Myself (把自己产品化)。
借助Life Coaching的主线,我几乎重构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模式:
让我从“只能听到他人声音”的“虚弱”状态,走进了同时可以“听见自己 内心声音”的“慷慨”状态。我可以自己做决定,并承担做决定以后的责 任了。实现了“助己”。
Productize Myself,则让我的生命更往前精进了一步:
我开始把在coaching探索中,曾经极大的帮助过我,甚至彻底改变过我的解决方案,做成“粗糙的”产品。面向和曾经的我一样困顿且渴望突破的人,进行跌跌撞撞的发售。开始“助人”,走上了成就他人的道路。
关于我在一年27场life coaching后,翻转生命的有趣故事
欢迎聆听我和好朋友荔枝姐录制的一期播客
希望我们的谈话能给你带来一些快乐和启发
不加油电台 Vol.42 | 对错不重要,爱才重要 - 生命教练给她的启示
而这篇文章接下来的内容,我将聚焦和大家讲一讲关于我如何把自己产品化,尝试跑完第一轮商业闭环,实现商业变现的故事。
从一本书开始的产品化故事
这一段“成就他人”的新的道路,起源于去年6月,朋友给我分享的一本书:《纳瓦尔宝典》。
当当/京东/Zlibrary 均有发售
我第一次读就特别喜欢,着迷于书中提到的“用代码和媒体,来实现产品化”这个概念。
我和朋友在吃饭时反复讨论,这个产品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最终发现,产品化的本质在我们目前的认知里,是“杠杆化”。
即:一次生产,可反复出售,用巧力来撬动巨石。巧力是一次的生产和创作,巨石是无论我醒着还是睡着,都有用户被吸引来进行购买的操作,从而有持续的收入进来。
当我正在新奇的探索这个对我来说特别有启发的新世界时,2023年8月,我在朋友圈看到了溜达老师发布的“把自己产品化实战营 (第二期)”的招生通知。
就仿佛宇宙回应了我的好奇,用他智慧的手把我往梦想道路上推进了一步。
作为国内首个“把自己产品化”的训练营,在看完训练营大纲后,我就干净利落地付款了。溜达老师曾开玩笑的说,这个学生怎么这么简单粗暴,打开微信一言不发就转账付费了呀。
训练营结束,作为学姐,我申请服务下一期的学员。在服务社群的同时,开始发售自己非常“粗糙的”产品。
把自己产品化实战营 课程大纲
从去年10月至今,是我践行“把自己产品化”理念生活的第5个月。这5个月,我经历了在创作能力,客户发掘,面对拒绝,促进成交和社交媒体运营,各个维度激烈的拉伸。
从成果上来说,我有了自己第一批“真实”的高客单客户,极其荣幸有机会“扎实”的参与到他们若干重要人生议题的改变之旅中。
在营收上,我实现了从0-15万的商业闭环。对于“产品化”有了实践层面的体感和崭新的认知。
成为生产者:产品开发
我目前的两个产品,非常简单:
一对一教练对话套餐
(8100元/9次;4250元/5次;1500元/次;首次150元/60分钟)
支持IT专家型人才,从写文章,出书,销售和交付商业化课程开始,转型成为一人企业
(20%培训+20%咨询+60%教练,19800元/人)
通过公开分享和社群招募,一共有11位小伙伴成为了我的客户。预收款超过15万。
目前,大部分处于交付阶段,小部分处于用户深度访谈,设计服务方案当中。
关于产品设计,我现在迭代以后的认知是:
从客户开始,从手上现有的机会开始
当我厘清了自己的核心能力,目标人群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让这一小群人知道我是谁,在做什么,去和他们谈当前的痛点,以及他们愿意为解决这个痛点付多少的费用。
根据这些信息,我粗糙的做了第一个产品。从两个付费客户开始,进行了交付。当交付开始的时候,我的心就定了。
定位是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逐渐清晰的,成交是在交付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沉淀。
有了大概的客户方向,价格方向以后,就可以去找客户了。先有客户,再有更清晰的产品。
杠杆化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渐明确的
我曾卡在杠杆化这一步很久,没有行动。
我想一对一对话,不还是卖单位时间吗?我得做杠杆化的产品。
但实际上,在缺乏商业体感,没有社交流量的情况下,一对一对话,服务好手边一个又一个的付费客户,是最好的收集共有痛点的过程。做好这一步,才可能往下走,进入杠杆化。
同时,在探索商业化的过程中,我也看到很多成功的商业教练,就是一个客户20-50万/年的报价,只服务几个客户,也可以活得非常好。
是在做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设计出适合自己气质和理想生活方式的产品。
社交学习从来都是产品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包括主动加入一个大家都在做一人企业,生机勃勃的同行的圈子,最好圈子里的人,走在你的前面1-2步;包括选定1-2位产品化很成功,生活状态是你非常向往的老师,长期跟随,稳定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心力;更重要的是,精选自己目标客户群所在的圈子,去主动的曝光,贡献价值,让自己和目标客户的连接成为可能。
在能力和流量都不是自己优势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开始。
尽快跑完一次从发售到成交到复购的商业闭环,会给自己很大的信心往前走。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全局了。
保持不下牌桌,始终在产品化的游戏里迭代自己的认知和行动。我相信只要我们这样稳定的做下去,成功是可以提前锚定的。
成为传播者:借力社交媒体
前两三个客户,可能来自于你的一度人脉。
在成交了1-2个一度人脉以后,就要开始布局社交媒体,开始通过文字或者短视频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和故事,做好吸引和传播这一步。
我也是在实战营期间,新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和小红书账号。同时,很幸运的收到虎薇社的邀约,和其他22位背景履历各不相同的life coach(生命教练)一起合著了一本新书《第二人生》。
通过分享教练自己或者客户,如何通过教练对话,突破生命的挑战,开始新的第二人生的故事。这也是我们教练之间彼此借力,联合进行品牌发售的过程。
《第二人生》春节预读营 宣传文案
新书在春节期间,已经组织了一次150+人深度参与的预读活动。
很多读者给我们贡献了特别真挚的读后感,更加深我们做生命成长,长程陪伴这件事的使命感。
后期我们也策划了线上播客,线下签售会等一系列有趣的品牌宣传活动。
这一切于我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
但当我在实战营中,看到了产品化的全局 (生产-传播-销售-交付)以后,我深刻的认识到“传播”这一环节对于实现把自己产品化的重要意义。
心态打通了,做起来就有滋有味的。
009号文章 我的三次重启人生的故事
(包含“把自己产品化实战营”的经历)
我们的新书,目前正在预售。
也欢迎对真实的生命成长故事,对教练对话感兴趣的小伙伴,扫码购买。
无论是自己读,还是带领社群伙伴一起阅读,都是极佳的选择。书籍购买后,今年6月会陆续寄出。
20本社群购买链接
https://irsah.xetslk.com/s/2F8P37
(可以拷贝链接,发送到微信聊天框,在聊天框中打开付款)
单本可扫描下面的海报
直接购买
我是如何从实战营中获益的?
溜达老师的课程始终处于迭代的状态。
我第二期作为学员参加,到第三期作为学姐,服务社群的角色参加,发现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变化的依据,就是我们这群真实的在做产品化实践的学生,在和商业世界的碰撞中,给老师的提出的反馈和内容迭代的需求。
整个课程极具实操性。
对我个人帮助最大的部分,是溜达老师和她的朋友们不定期的分享。溜达老师总是能邀请到一些已经跑在我们前面很多步,或者1-2步的嘉宾,来和我们细细分享和产品化实践相关的主题。
对我影响极大的几场,包括郭晓文老师关于从0-1产品化心路历程的分享,粥左罗老师关于写作如何开始的分享,马徐骏老师关于如何演讲,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分享。
这些都帮助我以和风细雨的方式,自然的打通了很多“这也许很难,这也许现在还无法开始”的卡点,让我“动”了起来。
实战营另一个特别珍贵的地方,对我来说就是近距离目睹溜达老师是怎么跑通这条产品化路线的。
给我最大启发的是,溜达老师说她发布第一期产品化实战营的时候,只是用了一个下午发了一篇推文,做了一张海报,就这样直接开始了。
这当时给了我很大勇气。于是我也简单的做了一个产品,发了一个海报,在朋友圈风风火火的发布了。
结果,完全没有人报名。
好在当时的我,正身处在实战营中。所以通过和溜达老师的沟通,很快发现我的很多未经检验的预设:
比如,
1000多块的课程应该不算贵呀,
发在朋友圈招募个五六个人应该不难呀
...
和溜达老师深入沟通以后,我才了解:
课单价到达4位数的时候,客户购买这个产品,是需要对我有很大的信任,这个购买行为才会发生的;
溜达老师发了朋友圈,就可以有30-40个人报名单价近4000元的产品,是因为溜达老师之前在笑来老师的社群,已经扎扎实实的做了5轮关于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完整讲解。
高质量的持续输出,不计回报的对社群做贡献,在过往的几年,无形中帮老师积累了很多信任资本。
所以当产品发布的时候,从有意愿到购买发生,相对来说比较顺畅。
信任的积累,持续的贡献和流量,因为近身在老师身边,所以我很快发现了问题的卡点。
这让我更愿意平心静气地重新出发。一边短线聚焦,服务好现有的极少数客户;一边长线发展,布局传播,并接好由传播进来的潜在客户。
12节产品化的课程,我花费的时间相对是最少的。通常是我在跑实战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想要读些东西,听些东西,理理思路的时候,我会跳着去听一下课程中的内容。
这对我来说,是特别舒服的落地应用方式,分享给未来加入实战营的小伙伴,供你们参考。希望你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使用方式。
写在最后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话是:
真实社会,其实是适者生存,而非强者生存的社会。
适者里,包含了一种心甘情愿的柔软和妥协。
强者,则通常呈现的是一种刚硬和近乎完美。
适者在不理想的境况下,也能积极主动的盎然生存。比如,我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开始规律的进行公众号,小红书平台的内容输出,也即将开始拍摄短视频,分享观点和故事。
在这一过程中,我希望自己有一个适者的心态:
哪里有问题,就姿态柔软的去调整一下。坦然的接受自己从二三十分的状态和能力开始,在适应中进化自己。
在产品化自己的这条道路上,除了客户,没有比“只是去做”更重要的了。一切的思考,迭代,复盘都只能发生在“做”以后,基于结果来完成的。
让我们一起把自己产品化的故事持续的,好好的写下去吧!
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