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丨《汉帝国的目光:语词、观念与语言考古学》

文化   2025-01-04 00:01   浙江  

内容简介


汉帝国东有越人,南有楚人,西接印度与西域,北邻匈奴。本书以汉帝国的周边民族为切入点,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审视汉帝国的复杂性和立体感,汉帝国与这四方文明的互动和互鉴,使汉帝国焕发出丰富而多元的面貌。书中尤其关注匈奴对汉朝的深远影响,通过破解当时的语言,不仅揭开匈奴的神秘面纱,还为理解汉帝国出现的新语词和艺术元素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书从政治、艺术、医学、地理等多维度重构汉帝国的全球史意义,通过考古学和语言研究,讨论匈奴语言、汉代楚语、西王母、不周山、扁鹊和华佗、挽歌和绝句起源、越人等主题,带领读者进入汉代精英眼中的多语言世界及其背后的世界观,逐步重构出汉帝国精英所看到的多元复杂的世界,从而展现一个全球史视野中立体鲜活的汉帝国。


作者简介


叶晓锋,温州乐清人,1981年3月出生,2011年在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进入温州大学工作,现为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上古出土文献、音韵学、汉语方言学、丝绸之路语言比较研究。先后主持了两项国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丝绸之路沿线语言比较视野中的上古汉语词汇研究》(2017年),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汉帝国的目光:语词、观念与语言考古学》(2022年)。发表C刊论文10多篇,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21年获得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奖。


目  录


与时间对望:寻找困在语词中的汉帝国(代序)

 

第1章 语言考古学视野中的汉帝国

1.1作为考古学方法的语言学

1.2语言考古学和古代文明

1.3汉帝国与语言考古学

 

第2章 汉帝国的奇迹和隐秘:来自南方亚洲的悄语

2.1引言

2.2刘邦的母语:以刘太公为线索

2.3相如、卓文君和《白头吟》

2.4贾谊和《鵩鸟赋》:亚洲南方的哀鸣

2.5都督、祭酒、阳灵和安都:南方亚洲的权力和神圣符号 

2.6余论

 

第3章 匈奴的王族的起源:近东闪含民族的时空旅行

3.1引言

3.2孤涂

3.3阏氏

3.4居次

3.5匈奴语言与达罗毗荼语、闪含语之间存在对应

3.6余论

 

第4章 头曼的谜底:太阳、祭司、国王以及护身符

4.1引言

4.2头曼名称(D-M-N辅音组合)的世界史

4.3头曼名称的变体(D-M-R辅音组合)的世界史

4.4头曼名称的变体(D-M辅音组合)的世界史

4.5头曼名称的变体(M-N辅音组合)的世界史

4.6头曼与太阳、祭司、国王、护身符

4.7余论

 

第5章 金日磾的隐语:匈奴万神殿迷宫的入口

5.1引言

5.2金日磾和琐罗亚斯德教

5.3匈奴帝国官号和人名的印度教元素

5.4匈奴帝国神圣空间闪含民族宗教元素:龙城与蹛林

5.5余论

 

第6章 蒿里和挽歌的世界史

6.1引言

6.2蒿里和闪含语言里的qabra“坟墓”

6.3汉帝国语言文化里的闪含语言借词

6.4汉帝国和匈奴帝国之间的语言接触

6.5蒿里、汉代的挽歌和近东挽歌

6.6余论

 

第7章 西王母的世界史

7.1引言

7.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中的西王母

7.3 Uma和西王母的语源

7.4西王母、Uma女神和夏娃(Hawwāh)

7.5作为地理名词的“西王母”

7.6余论

 

第8章 汉帝国医学话语中的全球文明脉动

8.1引言

8.2汉代竹简里的敝昔与扁鹊

8.3华佗与东汉佛教进入中国

8.4司马相如与消渴症

8.5余论

 

第9章 不周山的世界史:丝绸之路的神山和山地民族

9.1引言

9.2古代世界中的神山和神石名称语源考

9.3丝绸之路山地民族和海滨民族名号语源考释

9.4余论

 

第10章 汉帝国:语言、考古和文明的多维度重构


参考文献


代 序


与时间对望:寻找困在语词中的汉帝国

当时间这座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汉帝国作为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奇观,悄然诞生。作为一名卡尔维诺的忠实读者,我被《看不见的城市》中卡尔维诺虚构的与忽必烈的对话深深吸引。这部作品中,卡尔维诺借马可·波罗之口,向忽必烈描述了一系列虚构的城市,这些城市各具面貌。在阅读汉帝国的文献时,我经常遐想,我能不能是汉武帝的马可·波罗或卡尔维诺?
在这场穿越时空的探险中,汉帝国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汇聚,更是一个充满历史想象与语言现实交织的多维空间。每一段史诗般的记载,每一个古老的语词,都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个立体的汉帝国。在这里,汉武帝的历史传奇与史官的书写、经师的阐释、读者的阅读接受交错,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历史画卷。
在那漫长而曲折的丝绸之路的语言景观之旅中,我的目光逐渐沉浸于汉帝国那层历史的迷雾之中。在追寻那些时间长河中漂泊的语词和知识的过程中,我仿佛成为了一位穿梭于古今之间的旅者,与那巍峨而神秘的汉帝国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本书名为《汉帝国的目光》的书,无疑承载了我的凝视与遐想,但我更希望它能成为一扇窗户,由此,我的读者可以一窥汉武帝以及汉代精英们眼中的世界图景。它是一次旅程,一次神游。通过语言考古学,我试图抵达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汉帝国,探索那些被历史书写又被历史遗忘的帝国往事与真相。
汉帝国遗留的诸多语词背后藏着许多未被完全揭示的故事。就像卡尔维诺笔下的马可·波罗,我在历史的迷宫中穿梭,试图捕捉那些逝去的影像和声音。在这些历史与语词的碎片中,我发现了语言的力量与脆弱——它能构建宏伟的帝国,也能在瞬间将一切化为虚无。基于误读的语词的阐释,可以赋予读者一个想象的帝国,也会消解一个真实的汉帝国。
通过这次神游,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汉帝国,也在某种程度上触摸到了时间的灵魂、历史书写的本质以及语词的困境。

温州很小,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从这里向世界出发。
这是我经常跟学生们说的。
12年前,我从复旦博士毕业来到温州大学,也正是那时,开始从熟悉的汉语方言、音韵学和汉藏语转身,进入新的领域——丝绸之路语言。直到现在,我还能回想起刚开始学习印度梵文的激动和挫败交织的情绪,这种情绪也是我的学术探索常态。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学术让我有如此多的受挫感,世界上也没有什么比学术让我感受如此多的惊喜、如此多被光点亮般的欣喜。温州和中国是我故乡,世界是我的另外一个故乡。每一次出发,我都不停回望中华,每一次回归又被远方的乡愁牵动,憧憬着再次出发。
温州是个很有趣的地方。温州人,自古以来,就如同游牧民族,四海为家。在公交车上、地铁里,甚至高铁上,他们的话题游弋于世界各地——南美的热情、匈牙利的古韵、俄罗斯的辽阔。这在外人眼中或许是天方夜谭,但对温州人而言,这是日常。他们的生活,仿佛重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风貌。
我的表哥在上海,姐夫在山西,堂哥远在广西。这样的分布,宛如古时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每逢佳节或危机,他们从四方云集,共商家族大事,同舟共济,探讨未来的发展机遇。这种生活方式,与古代游牧民族的生存境遇相似,平时四散漂泊,却能在关键时刻迅速聚集,共同面对挑战。这也是我阅读古代游牧民族历史时经常会有的一种似曾相识的恍惚。
但在这样的生活背后,温州还有另一种平淡的状态:定居生活,或农或海,谋食于山海之间,收入相对微薄,却代表了温州农村生活的另一种状态。这两种生活方式,共同绘制了这个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图景。
在古代的天幕之下,漂泊与定居俨然构成了一幅历史的双面绣。匈奴,以四海为家,漂泊于天地间;而汉帝国则如一位耕耘者,扎根于亚欧大陆的东部。这两种生活状态,一如南方与北方的永恒对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模式。游牧民族的自由漂泊与农业社会的稳固生活,这不仅是地理上的差异,更是两种生态模式和生计方式的竞争。在这历史的轮转中,不存在对错,只有时间的悲歌。
圣经里有一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太阳之下,并无新事。”温州的日常,是历史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奶奶是虔诚的佛教徒,妈妈坚信基督教,而姑父是个充满歧义和矛盾的资本家,三伯父则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温州,就是一个微缩的历史舞台。温州的多元日常,也是我许多遐想的出发之地:除了汉帝国之外,也有佛教、近东文明、马克思、语言的巴别塔。

公元前后的亚欧大陆东部,大汉在南,匈奴在北,汉帝国是农耕文明,而匈奴帝国是游牧文明。在研究汉帝国时,我不仅在探讨历史,也在寻找自己村庄的影子。村庄与帝国,似乎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奇妙的对应。
汉高祖刘邦开启了汉朝这一重要篇章。汉朝的崛起,是楚国视角的延续,同时也标志着南方亚洲叙事第一次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南方亚洲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也具有语言和文化意义。相对而言,我们对南方亚洲的语言与文化关注更多。这是因为,我们的师友中,有许多来自亚洲南方的民族,能与他们同学共事,本身就是绝佳的南方亚洲的人类学考察和学习。
以南方亚洲作为背景来审视汉帝国开创者及其帝国的历史特质,我们试图从这个角度解读其背后丰富的历史语境。例如,不周山的神话,以及汉代众多的神山、仙山,都是在这个视角下的新解。对亚洲乃至欧洲神山、圣山名称的归纳,不仅可以启发对历史的重新理解,更可能是观察早期人类迁徙历史的一个崭新视角。从南方亚洲角度挖掘汉帝国的历史特质,是本书重点之一。
匈奴帝国的研究,最初源于我和金文兵老师——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磾后裔的讨论。通过历史语言学的亲属名词比较,我惊奇地发现,匈奴王族与希伯来、阿拉伯等近东人族群竟有着不可思议的亲缘关系。一般认为,近东的闪含民族到唐代才开始进入中国,根据本书的研究,至少可以上推到战国。匈奴是汉帝国的一面镜子,借着匈奴的线索,建立汉帝国和近东文明之间的关联,我们进而发现,闪含语可以解释汉代许多突然涌现的神话专名和语词的语源。
西王母的神话,一直是汉代历史的焦点和难题。她究竟是谁?她的故事是中国本土的传说,还是来自外界的影响?从全球女神历史的角度出发,综合考察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女神,特别是近东的女神,我们试图探索一个更有全球史意义的答案。
从我幼年开始,妈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身体一直不好,我经常陪着她求医问药。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许多医德高尚的医生。由此,我对中医甚至医学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在学习印度梵文时,我开始了解佛教和印度医学。现在回头看,这是一种遥远的回响。
通过语言学考察古今的医学和身体、疾病知识,本身是一种探索实践。我发现,扁鹊和华佗,分别对应梵文中的两个词语:bhishag(医生)和vaidya(医生)。扁鹊和华佗在汉代历史叙事中反复出现,解读他们,不仅是语言学比较的乐趣,更是佛教、西域医学与华夏医学交流的见证。从丝绸之路交流的角度看,这也更能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身处西边的秦国医学水平为何最高。
这些发现成为了我本书研究的重要章节内容。

《汉帝国的目光》这一书名,是对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及其杰作《遥远的目光》的致敬。
在这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汉武帝这一神秘而迷人的历史人物始终牵动着我的思绪。历史书籍通常将他描绘为一位伟大的中国帝王,但我对此有着更为丰富的想象。我时常想,汉武帝究竟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他会几种外语?除了史书所记录的,他的眼睛还捕捉到了哪些我们现在才能理解甚至还不能理解的景象?汉赋中众多名词的解释,可能仅是后代学者的诠释,或者说,汉武帝所看到的,远非仅此。
我的思考深受福柯的影响与启发。在本书的写作中,我尝试从文本和档案的层面剥离出实际的历史真相,揭示汉帝国意识形态的构建过程。汉武帝身上存在一种历史的悖论。一方面,他独尊儒家,赋予了儒家书写和阐释的权力;另一方面,儒家知识分子和史学家在记录汉帝国和汉武帝时,不可避免带着自己的意识形态滤镜,加之他们的视野远不及汉武帝宏阔,这让所有的记录在书写之初便注定了只能是管中窥豹。而儒家对夷夏之辨的重视,使得他们普遍忽视外语训练,这又导致史官经常望文生义,这种书写、剪裁以及误读使得汉武帝的日常和视角与历史事实产生了脱节。
在探索汉帝国的过程中,我心中经常涌现一个疑问:汉武帝是否通晓外语?从司马相如的汉赋和众多汉代历史文献的纹理中,可以窥见他对多种语言的兴趣。因此,我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试图还原汉帝国那些错综复杂的名词和术语,希望能够在跨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后,重新捕捉到汉武帝真实而深邃的目光。在长安城的高处,他究竟看见了什么?他的宫廷文人如何描绘这个世界?后代经师又如何阐释这个世界?
汉赋中怪字和奇字繁多,应该是当时汉帝国与外语接触的写照,犹如越南的字喃,但这并未阻碍汉武帝和他的精英们对司马相如之作的鉴赏。当汉武帝初次阅读这些作品时,他的兴奋和欣赏显然反映了他对这些异质语言的熟悉和理解。然而,我们现代的学者即便依赖古代经师的注解,也常常感到困惑,难以洞察其真意。
由此看来,汉武帝及其时代的精英们无疑掌握了众多外语,这在对抗强大的匈奴以及张骞凿通西域之时变得可能而必要。这正是汉帝国的全球性的明证。当时的汉帝国是开放而包容的,只是后来负责注解的经师和文士或许未能获得同样深入的史观、语言以及博物学训练,导致对汉赋的解读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产生了误解。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成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既是一种伟大的荣耀,又充满了宿命的无奈。历史的重量,往往由后代的史家以他们的理解框架加诸他们身上。这些理解中,既有接近真实的洞察,也不乏误解与曲解;既有史家的主观因素,也有史家的外语训练不足的客观限制。再伟大的历史人物,都需要被书写被阐释,而书写和阐释对于他们而言,一是不屑,司马迁早说过,史官对于皇家而言是倡优蓄之;二是无暇,因为伟大人物主业不是经师,有自己的事功。于是他们将书写权力交给了史官和经学家。有趣的是,史官和经学家的史观、博物学、语言训练经常不及汉帝国的精英们,你很难想象一个记者能全面了解一个伟大政治家的世界,双方各自的训练和工作太不对等。因此许多记录,注定是一知半解。温源宁写过一本回忆录,题目为《一知半解》或《不够知己》,这个题目其实也同样适合用来描述汉代书写者的窘境。因此,面对被书写和阐释,伟大历史人物经常呈现出一种荣耀背后的无奈。
字符霸权是指字符对历史的垄断和扭曲。在古代,字符和文字常常演变成误解的源头,形成了对历史人物的一种字符暴政或字符囚笼。它的荒谬和无奈不仅困扰着历史本身,甚至让拥有书写权力的王者如汉武帝也不得不屈服于这种囚禁。站在长安城之巅的他,所见所感的世界,经由史家和文士的笔端,往往被简化、扭曲,甚至完全失真,使得历史的真实面目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本书所希冀的,不仅仅是一次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探索,而是一次历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我们试图利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打破字符所施加的封印,解封那些被字符霸权束缚的逝去帝国的声音。在本书中,我们将挑战字符霸权,以揭示历史的真实面目。我们尝试通过历史比较语言学,让汉帝国时代被囚禁于书写字符背后真实的声音和意义重新涌现,抒发它们自己。
自幼时起,我就对童话和古代的精怪故事抱有浓厚的兴趣。小时候,我特别着迷于那些巫师和魔法师的故事,他们念着神秘莫测的咒语,在这些咒语的驱动下,阿拉丁神灯被擦亮,囚禁于阿拉丁神灯之中的精灵再次被唤醒。
直至今日,我仍然深陷于这类童话或民间故事的魅力之中。本书写作也是对古代魔法故事和童话的一种致敬。作为一名语言学家,我的愿望是,通过语言的力量,重建一个帝国,让这个帝国的真实面貌或者更全面的一面呈现在未来的读者面前。我们试图从文字和符号的囚笼中解封那些被封印的历史人物,就如从阿拉丁神灯中释放出神灵一般,让他们的真实面目——他们的伟大、瑰丽和矛盾得以复现。
因此,本书的宏伟目标是通过语言考古学的全景素描式还原,挑战和解构这种字符霸权,揭示历史的真实面目。这种重建历史的方法,虽然只是一次尝试,但它试图开启一扇崭新的探讨历史真实的大门,并热切期盼和邀请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起参与这一论题。我们希望能够为历史的真实、为逝去帝国的未被听见的声音,揭开新的篇章。

温州有很多有趣的热爱学术的老师,王小盾老师经常和我会有一些很有趣的学术讨论。多年前一次聊天,王老师突然问我心目中的理想的学术是何模样?我回答说:“有立体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有时会想,王小盾老师如果再次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会回答:“辽阔。”法国的伯希和、苏联的巴托尔德、德国的马夸尔特、美国的劳费尔身上都有这种气质,我太渴望我的学术作品有朝一日能有辽阔的气象,虽然这本书肯定存在很多不足,距离这些大师也很遥远,不过我想说,我已经竭尽全力了。
此前写书,都没有前言或后记,是因为自觉微不足道,这是我自己的固执和忐忑。年过四十之后,发现人生难得少年意气,感恩更是必需。
在这本书的序章末尾,我愿将深深的敬意和无尽的感激献给我的老师——金文兵老师,感谢你二十年前点亮了一个八零后青年的学术理想,也给我呈现了无比奇幻和美妙的玄想,这让我选择了以学术为毕生志业。时至今日,历尽千帆,我仍然觉得学术十分美好。我将另一份深深感恩献给金理新老师,上古音研究的天才,我知道金老师在语言学上对我的学术期待,虽然距离尚远,不过这份期待让我一直不敢懈怠。我还特别感谢我的老师以及好友金溪,感谢你给我打开了艺术学和考古学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更为广阔和深邃的世界,本书的写作缘起之一源自一起读汉碑的时光,这么多年一直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我期待这本书能不辜负这份友谊。
我还要向潘悟云老师、杨剑桥老师、王小盾老师、马贝加老师、杨永龙老师、方一新老师、沈卫荣老师、王丁老师、王锋老师、张翔老师、丁治民老师、徐建委老师致以特别的感恩,感谢学术之路上一直以来的提携和勉励。
这本书的出版要特别感谢顾莉丹老师,本书写作、立项和成稿都离不开她的鼓励和支持。
我还特别感谢我的学生张超、周锋、冯瑞平、李欣栗、王秋园、辛燕、鲍晨彤、谢蝶羽,没有你们辛勤的付出,这本书可能还要等很久。
最后我想以此书献给我的三伯父叶华春同志,一名优秀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我儿时的英雄!感谢他和他的传奇给少年的我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我太迷恋被理想点亮和激荡的感觉了。三伯父离开我们二十年了,时隔多年,我更懂三伯父和他的战友们了。年华易逝,转眼间我也不再年轻了,我感到幸运的是,我依然是理想主义者!
叶晓锋

民族史
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汇聚中国民族史研究领域的资讯,记录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