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科技创新是医学进步的持久动力。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快速发展,医学科技创新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人工智能、基因治疗等技术在疾病诊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众多疾病的诊疗手段和方案在不断提质升级。这些技术是如何取得突破的?医师科学家们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它们的应用意味着什么?会给人们的生命健康保障带来哪些变化?
为展示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发挥医师科学家榜样作用,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即日起,健康北京、健康报推出《前沿访谈》栏目,深度采访北京市医学科技创新院士、北京学者等“领航”权威专家,解密前沿医学科技,讲述医学创新故事,展望卫生健康未来,大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ANSWER.
本期访谈嘉宾:周玉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冠心病精准治疗及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了冠心病微创介入治疗(TRI)的快速发展,创立国际经桡动脉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培训中心,推动了桡动脉介入治疗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首选方案;研发出首个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靶向药物,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主导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基因指导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确立基因指导的个体化治疗模式;研发和应用3D个性化仿生冠脉支架,并促进国产化,实现冠脉介入治疗的精准化;研发冠脉CT-FFR计算平台,显著提升了冠心病诊断的精度和治疗效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余项,SCI收录论文300余篇,总影响因子达2000分,获得专利30余项,主持制定冠心病诊断的国家标准及30余项国家指南与共识。
周玉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冠心病诊疗
“中国方案”解世界难题
Q1
研究显示,冠心病是全球第一位的死亡原因。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冠心病发病趋势和特征。
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剧以及冠心病诊断率的提高,大量的冠心病患者被发现,并出现井喷式增长。
冠心病发病率的明显提高与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息息相关,包括吸烟、高胆固醇饮食、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等可控因素。从整体来看,还存在两个不可抗拒的因素,分别是年龄因素和遗传因素。除老年群体高发外,我国冠心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劳动力人口健康。对此,应引起重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以预防。
Q2
在冠脉介入治疗中,此前国内大多采用大腿根部的股动脉作为穿刺的常规途径,与之相比,通过手腕区域的桡动脉穿刺具有哪些优势,目前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如何?
股动脉是传统介入手术通常选择的进入路径。股动脉穿刺后,患者需卧床休息24小时,并且由于股动脉处于人体较深的位置,加之股动脉内的血流量很大,外侧还有股神经伴行,术后对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较为困难,有少部分患者会发生局部穿刺血管后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血肿、神经损伤等,严重者会死亡。
相比经股动脉路径,经桡动脉路径具有很多优势。一方面,穿刺部位表浅,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并发症相对较少。止血后,无须卧床制动,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另一方面,桡动脉穿刺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20世纪90年代,荷兰在世界上率先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及支架术。桡动脉介入真正得到推广和认可则是在2004年以后。
成年人的股动脉直径通常为6~10毫米,相对较宽,方便穿刺,而桡动脉直径仅2毫米左右,甚至有些不到2毫米,再加上亚洲人桡动脉较细,桡动脉穿刺对于医生而言无疑是一项挑战。早期,我们也走过一段艰难的路程,由于当时医生普遍缺乏操作技巧,桡动脉穿刺时长可能达到几十分钟,甚至在手术中被迫放弃,重新改为股动脉穿刺。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一批先驱不断深入研究拓展桡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国家层面还出台相应的操作标准和指南,并系统培训全国专科医生,推动桡动脉介入治疗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首选方案。
如今,这项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并且应用广泛。全国90%~95%的冠心病介入治疗采用的是桡动脉介入治疗。同时,我国出版的相关教材也为欧美多国提供了重要参考。
Q3
血流储备分数(FFR)是心肌缺血评价的“金标准”,是临床判断是否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管内干预治疗的主要依据。您带领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冠脉CT-FFR计算平台在冠心病诊疗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血管造影(CTA)。虽然DSA和CTA能够从二维角度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但研究表明,血管狭窄并不一定意味着缺血,是否缺血还取决于冠脉的储备功能。FFR作为一种功能性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的功能状况。当血管存在一定程度的狭窄时,若FFR值正常,通常表明并未引发缺血,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但若FFR值较低,则提示确实存在缺血,需要进一步介入治疗。然而,目前的FFR测量通常与冠脉造影同步进行,属于有创检查,且需要使用药物,部分患者可能产生不适感,同时检查费用较高。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CT-FFR技术应运而生。基于冠脉CTA的影像数据,CT-FFR通过软件分析判断血管功能状况,既具备冠脉CTA无创、简单、安全的优点,又能达到有创FFR在冠心病检测上的高准确度。借助这一技术,仅需5~10分钟即可完成冠脉血管的形态与功能学检查,早期筛查出不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从而降低诊疗费用,减少患者痛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款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已取得国内首张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是冠心病诊断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新,或将成为冠脉介入手术的“看门人”。目前,该软件正同时在美国及欧洲药监部门申请上市。
Q4
除了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外,目前还有哪些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冠心病治疗的精准化?
血管形状一端大一端小,而传统的心脏支架都是柱形的。支架与血管不匹配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需要个性化的冠脉支架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支架生产厂家的模具单一,无法生产锥形支架。在此背景下,我们研发了一款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仿生完全可降解冠脉支架,目前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开启了冠脉仿生完全可降解支架的新时代,有望引领国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第五次革命,进一步推动冠状动脉介入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发展。
Q5
冠心病治疗目前还面临哪些难题?未来的发展将聚焦哪些方面?
首先,冠心病干预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其次,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心血管植入。因为植入支架后可能提高血栓的发生率,患者需要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而抗血小板药物容易引起一些致命的出血问题。目前的一些“介入无植入”技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治疗后冠状动脉斑块仍可能继续生长,面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情况,可能导致冠状动脉再狭窄,并且仍需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建立高水平的纳米靶向精准化诊疗制剂研发平台,探索借助纳米机器人进行药物靶向治疗。纳米机器人将作为吞噬体在抗血小板保护下进入血管内一口一口“吃掉”斑块再返回,整个过程类似“愚公移山”。
此外,纳米机器人还可实现局部药物输送。当前研究阶段,纳米机器人已成功实现吞噬斑块,但还面临如何安全收回的问题,相信未来几年内可实现临床应用。相比于激光、旋磨、支架等传统介入治疗方式,这种新技术可以帮助很多患者减少用药时间和出血风险。我相信这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科创领航 #前沿访谈 #系列讲座
来源:健康报
出品:健康北京政务新媒体工作室·健康报
编辑:刘嵌玥 张可心
审核:潘华虹 毕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