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城市

文摘   社会   2022-04-15 20:42  

看不见的城市是非常喜欢的作家卡尔维诺的一本书,里面描述了55个充满奇幻的城市。在这个动荡起伏的春天,上海突然也变成了许多碎片。


当平时看得见的那个淡定自信的繁华都市不见了,取代的是到处声嘶力竭的呐喊时,平时看不见的基层触角让城市变成了光怪陆离的世界。


01.

上海为什么会这样子?


很幸运的是,身边亲密朋友们的基本生活没有受到太严峻的挑战,但也有在大洋彼岸的好友因为家人急病煎熬一整周,更多见过面或神交的朋友在用各种智慧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

有人因为租住的房间只有热水壶,坚持了许久泡面,最后说“清水挂面真的不好吃”;有人用自嗨锅剩下的铝盒装在热水壶上蒸米饭;有人花了比平时高几倍的价格开蔬菜盲盒结果开到一批烂叶;即使富裕的朋友,买两个寡淡的西瓜也要花上500元,上一次看到这样的价格还是在大阪的精品超市里。

更别提网上看到的无法出门就医这样让人揪心的新闻。千言万语,所有人都会长叹一声,一个以高效透明著称的标杆城市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次让我们看到,当一个城市的系统被击穿后,物资保障和物流供应几乎没法满足两千多万人的常规需求。可以说,在愈发均一化的现在,任何城市都保障不了。

每个人的生活维度重新下降到社区,极大依赖于所在基层的触角。你每天能收到怎样的供给,能不能及时出去看病,是挤成一团还是井然有序然有序做核酸,老人们会不会被遗忘,如此种种都落在了最小的那个单元身上。偏偏并不是所有的基层触角都做好了准备。

举一个例子,在我们工作过的公司,总有那么几个同事让人觉得能力不够,做Excel简单公式不会,理解问题南辕北辙,效率低到令人发指。姑且算每个公司只有10%这样的同事吧,如果在上海有10%的基层触角这样失灵,影响到就是250万人的正常生活。即使在一个百万级人口的城市,也会有几十万人受到影响。

除了基层触角的失灵,更有黑化的触角在浑水摸鱼推波助澜,无疑更加加剧了社区生活生存的成本。我还记得许多年前刚来上海的时候,去居委会办租赁证明,那个中年老油条慢悠悠地点上一根烟暗示我给点好处才能盖章。

02.
事急从权,守护城市的底限

很能理解当前仍然在最前线努力工作的基层触角,身边许多在基层街道的朋友这两年也是精神紧绷、身心俱疲。当上级同时给你下达了两个几乎是冲突的KPI,1)要严格防止小区感染,最短时间做到清零;2)又要全力保障小区居民生活,然而又没有充足的人与物资源时,谁都会手足无措。

我想,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守护住我们城市的底限,不要让不可逆的悲剧发生。

看三个最简单的数字。截至昨天,上海确诊病例1.5万例,无症状29.2万例。在这30.7万例中,重症只有9例,其中8例是70岁以上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这说明了在大规模收治隔离下,即使是住在漏雨和未完工方舱这样条件的,发展成重症的概率也只有0.003%,由此造成的伤害非常低。

但另一方面,在更多的小区更多的人面对着更加紧急的情况,断了常用药物的老人、急需前去医院的病人、无固定住所断了食的务工者等。按照规定,确实需要符合条件的核酸、需要逐级上报等待安排,但是他们可能真的等不起了,每一分钟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

现在就像在战场,上报的记录只是淹没在千万条记录中的一条,也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及时关注所有记录,但每一条记录背后却都是一个人。战友受伤倒下,第一时间要做的是尽力把战友拖到安全区域,不是打电话汇报,也不是说“我也没有办法”。

孟老爷子说,“嫂溺援之以手”。当事情万分紧急的时候,请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再拘泥于死板的规定。让该获得药物的人获得药物,让该去看病的人出门和进到医院去看病,让饥饿的人吃上一口热饭。可能“擅作主张”会一时让上级感到不快,但担当却或许真的可以帮助触角里的每一个人。

作为一个基层的个体,我们没有办法影响国家这艘大船的方向,但我们依然可以守护我们自己小小的船舱不要进水。在大船慢慢掉头时,希望个体的担当帮助停止流血,停止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03.
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会需要什么?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这次让年轻人重新体验了邻里关系。说真的,年轻人无论怎么样,应该都能挺过去。除了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如果还有能力,如果所在的社区发生不如人意的情况,如果再面对同样的情况,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最需要被关注的依然是老人,特别是80周岁以上独居的老人们。如果你能知道你的楼栋里有哪几户是独居的老人,固定查看一下他们的状态,在他们有需求的时候通过网络帮助更有效率地处理问题,与他们子女建立联络,那就已经为他们披上了一层坚强的铠甲。


这次的痛苦经验让我们意识到,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实在太强了,在短期内我们坚持的动态清零政策会意味着更大规模更严格的管控,也就是可能只出现几例病例时,就会面临相关街区的封控。


当封控来临时,我们会需要什么?与朋友们探讨一番,总结出这样的D-day list。

如果家里有老人居住的话,可能会需要:

  1. 家用血氧仪:老人居家隔离期间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变化,自我判断需要就医的紧急程度;

  2. 常服用药物:如果日常在持续服用药物的老人,一定要多预备一些库存。当封控时,买粮油蔬菜的问题尚可容忍,但买药真的非常让人操心甚至束手无策;

  3. 非处方药物:主要是治疗鼻塞、喉痛与发烧的。有时候如果有症状,在家隔离配合这些药物,还没等到被拉走可能已经痊愈了。


而为了维持日常生活不至于太难忍受的清单就不那么严肃一些:

  1. 两周的主食:大米、麦片、挂面、冷冻食品和袁记饺子等等
  2. 维生素与纤维的替代品:一盒复合维生素片、若干大麦若叶粉包
  3. 至关重要的蛋白质:30个鸡蛋和两盒鲜奶(常温奶也凑合)
  4. 容易保存的水果:苹果和橙子,能在冰箱放很久
  5. 保持心情的肉食:几袋冻鸡翅或鸡腿和一个空气炸锅
  6. 让人快乐的碳酸饮料:无糖的可乐、雪碧、芬达或者气泡水
  7. 可以用来交易的硬通货:在封控前准备一条烟,即使不抽烟的人也可以随时用来交易。就是时候没用,也还可以卖回给烟酒店

有了这些,至少就不会太慌乱了。至于新鲜蔬菜水果海鲜肯德基,就交给每天的手速与运气。


北京有个出差经常去的地方叫平安里,上海也有一个大福里。错过了武康路和湖南路的春天,希望在上海的夏天里,见到喜爱的朋友们,平安且大福。

- The End -
基本上无害
贪杯 爱吃 好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