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阿根廷的风土地貌跟中国真的蛮像。
而在国土的西北部,还同样都有...
在去阿根廷西北之前,网上能看到的中文游记大多来自台湾旅行者。他们对此间的形容原本让我无比神往,类似“壮观、独一无二、太特别了、好看到爆炸...”的溢美之词无限拔高期待。等我真正来到这里,才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
宝岛同胞们还没有机会来祖国的甘肃张掖玩!!!
从秦岭太行向西,黄土高原连接着青藏高原。阿根廷西北部安第斯山脉间,同样是高原,学名阿塔卡马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毫不逊色。
高原区主要在两个省,萨尔塔和胡胡伊省。萨尔塔是西北名城,地位相若我们的古都长安,极度美好的回忆值得单独为她写一篇传。除此之外,还有一串儿镶嵌在缤纷峡谷中的可爱小镇。
普尔马马尔卡Purmamarca颜值相当在线,也是这路上我最中意的一个小镇。坐落在庞大的火红岩石山脚,仿佛一块巨大的招牌。当地人简单粗暴地取名叫七色山,倒是忘了问这是不是他们的神山。
不禁感慨镇民祖先眼光好,挑了这么一个宝地定居。
LP上形容这里是“宁静而绝世的小镇”,或许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这么说是准确的,可惜小镇现在已成为巨型旅游集散地。
满街挤满了各国游客,游荡着卖纪念品的小商贩,巷口奋力揽客的拼车司机,你期待的遗世独立实在遥不可及。
只有爬上对面的小山头,才能静静欣赏地球之瑰丽,我都开始怀疑这咒语般的普尔马马尔卡镇名,在印加语言中是不是“上帝作画的颜料盘”的意思了。
向远绵延,更有褚红、银青、褐黄无穷无尽,具体RGB非油画专业博士不能说全。
在布宜买了一套精致的明信片,大概是类似“阿根廷十景”的主题,爱不释手。正在街头瞎逛时,突然发觉跟前很眼熟,掏出来一看,不能说完全相同吧,也是一模一样了。
算意外的惊喜加分。
从普马一路往北,纵贯150公里间,乌玛瓦卡峡谷(Quebrada de Humahuaca)连接着安第斯山脉和玻利维亚高原。
Quebrada在西语中原意有“破碎、打碎”的意思,我觉得用来形容此间的土地真是恰如其分。所名即所见。
荒凉又贫瘠,老天用刻刀在地表使劲雕刻。印加老妇人脸上的皱纹,和黄土高原头裹白布的老农同出一源,都来自生活的这片大地。
乌玛瓦卡镇的年轻小哥问我前两天在普马的七色山看得还不过瘾吧,我带你去看十四色山。
在碎石路上颠簸着上了4000多米的海拔,小哥自豪地向我展示来自胡胡伊的伟大瑰宝——十四色山。
我说,哈,就这?
真是小看了来自中国的我,啥大场面没见过。怪不得有人说,我们的自然景观丰富程度稳稳在地球排top3。
其实平心而论,还是挺美的。棱角鲜明的山峦间丰富色彩层层叠叠,就像...特别好吃的瑞士卷。天奇地巧不算过誉,都怪这天气烤得我焦躁,耐不下性子认真领悟。
还好不收门票。在南美旅行一圈,正儿八经付过钱的景点就四个,马丘比丘、伊瓜苏、百内和莫雷诺冰川,这可都是世界级的大景点。其他的最多就几块钱的小意思。在国内苦门票和区间车久矣。
大地的颜色来自不同的矿物质。阿根廷是个矿产丰富的国家,当年三个邻国就为硝石资源狠狠干过一架,直接帮玻利维亚省下了海军建设费用。
矿产的开发也让原住民和中央政府矛盾重重。在首都国会门口,常年驻扎了来自胡胡伊的“信访”百姓。
山谷间扭曲的公路让人想起本已走完所有弯路的盘龙古道,哪知在世界的这头接着绕。
来一趟这里,等于把张掖、延安和喀什都去了,不亏!
还有阿根廷的“茶卡盐湖”呢!
在两省交界有一处极大的盐湖,大到本地人懒得想名字,干脆就叫“大”盐湖(Salinas Grandes)。具体有多大,世界排第二,仅次于隔壁邻居家的乌尤尼盐湖。
盐湖里的一处处湛蓝小泻湖水。不过网红小火车和秋千呢?这可都是商机啊。
来盐湖必然要留下一张被恐龙袭击的照片。我本以为不久后就会去到乌尤尼,就想着到时候再拍吧。但无情的意外中断了我的行程,可见世间事都要把握在当下!
即使只有一条小水沟,那也是天空之镜。
对于喜欢人文摄影的旅行者,这里是一块藏宝库。峡谷中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万年前,而印加帝国也曾经统治过这块区域。
很难想象当时的人类是如何开拓出一个个定居点,又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留下独特的文化印记。
小镇蒂尔卡拉Tilcara是阿根廷“周口洞”,一个最古老的人类居住地。每日早晚行走在狭窄的鹅卵石街道,和当地人一起去买面包。
镇上房屋也如同这里的土地,色彩多样温柔。特别是墙上的壁画,宛如露天的民俗博物馆,每一幅都让你和这块土地走得更近一些。
自驾的人,可以到达更偏远的山区,那里还保留着更传统的风俗。我没有车,只能背着包和镇民一起挤在破旧的当地巴士往来其间。
热情的西北人,还欢迎我们免费去他们的酒庄参观品尝。每家酒庄的酒标都如此可爱,想以箱为单位的往家买。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又到了说拜拜,下一次,我们会在地球的哪个角落相会呢?
阿根廷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