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军:再说小人

文摘   2024-08-26 23:24   甘肃  


8月26日,七月二十三,星期一,晴


昨天读《论语》,说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做了一点解释和阐发。有朋友看了留言,说《论语》中多见“小人”,当时指普通百姓,并非道德低下的人。


这倒是事实,但时间应该往前推,在《诗经》和《尚书》的时代,君子是有地位的人,而小人是下层民众。《尚书》:“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诗经》:“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在这里,君子和小人,指不同的社会地位。但也不全是这样,君子有时只是对成年男人或丈夫的敬称,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到了春秋时,礼崩乐坏,《论语》中和君子和小人,除了身份地位的区别,也加入了道德高下的评判。比如《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君子的品德,就像风,小人的品德,就像草,风在草上吹,草必随风倒伏。


君子和小人的格局也不一样。比如《卫灵公》:“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是说君子要担大任,不做小事,小人不能担大任,只能做点小事。孔子告诉子夏:“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他希望学生有抱负,成为君子那样的读书人,不要成为小人那样的读书人。


君子和小人表面看起来就不一样。“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平和不骄狂,小人骄狂不平和。君子恭敬而安详,小人色厉而内荏。


而今天课文里讲的,正是君子和小人的义利之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们所看重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这可能就是境界方面的区别吧,小人见钱眼开,君子则视富贵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和小人更大的区别,就是对自身的要求不同。《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依循天理,追求上进,小人追求私欲,趋于下流。君子日进乎高明,小人日究乎污下。


而《论语·颜渊》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的表述,直接是高尚和卑鄙的区别了。



读《启功论书绝句》第十二:“笔姿京卞尽清妍,蹑晋踪唐傲宋贤。一念云泥判德艺,遂教坡谷以人传。”


启功认为,蔡京、蔡卞兄弟的书法,极尽清秀妍丽,其水平可直入晋唐,足以傲视宋贤,但因人废字,因为加入了道德的评判,他们从云端掉落泥塘,可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而苏东坡和黄庭坚就顶了蔡京兄弟的缺,书名流传后世。


宋四家是苏、黄、米、蔡,蔡本来是蔡京,因为他是大奸臣,就找了个姓蔡的顶缺,是蔡襄。



但因人废字的事,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比如董其昌和王铎就是例外。现代人学书法临古帖,基本离不开王铎,很少考虑他曾经做过什么。


现代学书法的人,也有不临古贴的,全凭自创,就出现了“江湖体”和“老干体”,只是拿毛笔写字,基本和书法无关,但网络上一片叫好声。真正的书法家写字拍视频,下面一片骂声,有的说可惜了宣纸,有的说写的比自己的孙子还不如。


书法也是审美,不具备审美能力,就出现了这种以丑为美和以美为丑的现象,这现象还非常普及。提高书法审美的办法,是专心临古帖,最不济也要读古帖,时间长了,就能走进去,起码能看懂了。


记得我第一次见褚遂良《大字阴符经》,觉得这字太丑,与《九成宫》《玄秘塔》《妙严寺》相比,差得太远。后来慢慢走进去,又觉得太美,临了好多年。上班后见到霍军老师临《大字阴符经》,他在字帖的扉页上题着一段话,隐约记得有一句是“初见此帖,未识其美”云。


还有一例,可以举出来,是我从微信短视频上看到的。寇克让先生在北师大教书的时候,有个学生曾经对他说,老师,我很喜欢听您的书法课,但是我不喜欢您写的字,寇克让先生笑而未答。后来这个学生大量临帖,书法水平和审美能力提高了,认为寇老师写得好。


记得有一次看书法展览,有人把我拉到一幅作品说,你给我说,你给我说,这幅字到底好在哪里?他都有点生气了。但三两句话是说不清楚的,即便说了,他也不会同意的,也就只好顺他的说。





马少军文墨苑
马少军,甘肃会宁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获国家级教育成果奖、甘肃省张芝奖、飞天文艺奖一等奖,出版有散文集《家在五里桥》、随笔集《都是我的歌》。在报纸杂志、专业网站发表200万字的文学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