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钱学森,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他是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奠基人。
学生时代,也曾听老师讲过,钱学森回国时的艰难,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从来没有细细查过,直到看到这本《钱学森传》,才真正了解钱学森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意义。
早年的钱学森学习是顶尖的,36岁已经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正教授,而且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想回到祖国的怀抱,但因美国的阻拦,这一回归整整迟到了五年,回国后,钱学森先生又用5年时间,让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导弹科技发展之旅。
那么,看完本书,我们又能从这个伟大的人身上学到什呢?
首先是炽热的爱国精神。
在得知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第一时间整理好了所有的笔记,准备随时回国,谁曾想被美国诬陷美国的共产党员,被监视,被软禁。
即便如此,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在五年里,时刻准备好三只手提箱,随时做好了回国的准备。在万般阻拦之下,想方设法写求助信,借助国家的力量,排除万难回到中国。
回国之后,第一时间投身中国导弹事业的研发,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
此刻想想,钱学森所做的事情是多么的伟大,假若中国的导弹事业和人造卫星等技术没有走在世界前列,那么此刻我们能有如此安稳的生活吗?
落后就要挨打,在任何时候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外敌的入侵。
其次是严谨的学习态度。
钱学森在德国考察期间,一直是工作笔记不离身,对考察的过程做了详尽的记录。不仅如此,每天晚上八点多钟到夜里十二点,钱学森一直在书房学习,这种习惯保持了六十多年。
在帮助苏联寻找坠落的人造卫星残骸时,钱学森经过详细询问,在手心上画画算算,就精准地算出卫星真正降落的地方,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从手心上的神机妙算不难看出,钱学生的数学才能有多厉害,这背后的熟练程度可想而知。
钱学森的字迹如同刻蜡板一样,一笔一画从不潦草。英语手稿更是写得非常之清秀流畅,一个个数学公式非常严整,一幅幅图表非常规范整洁,即使小小的等号也标准得像使用直尺画的一样。
可见其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何其认真。
无论在学习生涯,还是在后期导弹研发阶段,钱学森总是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没有丝毫的马虎,这种严谨的学习态度不得不让人佩服。
还有一点是知错就改的勇气。
钱学森的第一任秘书张可文,有次发现一位北京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在见钱学森的时候,两个人谈话十几分钟,钱学森没有让那人坐下,还质问那位副教授“连这样的问题都不懂?”
让对方极其尴尬,张可文察觉后,对钱学森说:“树有皮,人有脸,人家到底还是一个副教授,不能那样对他”。
钱学森听后,没有说话,但此后再也没有让这样的情况发生过,他虚心接受意见,即刻就改。
还有一个就是新疆建设兵团的青年郝天护在阅读《钱学森书信》第一卷时,发现一个方程推导有误,写信给钱学森,钱学森第一时间回信,并承认自己的错误,推荐郝天护指出错误的文章第一时间在《力学学报》上发表。
再有就是大胆的创新精神。
钱学森说:“创新是科学的灵魂。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踩着别人的脚步走。这种因循守旧的人, 就像老是围着碾子打转转一样,永远不能走别人所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别人所没有创造的东西。一部科学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科学创新史。”
中国研制导弹的步骤:先仿制,后改进,再自行设计。
这就告诉我们,何为创新,并不是照抄照搬别人的技术,而是在理解他人方法、思路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创新。
面对失败,钱学森说:“我们不要怕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再重来。经过挫折和失败,会使我们长才干,变得更加聪明。取得成功,对我们是锻炼;遭受失败,同样可以使我们得到锻炼,而这种锻炼则更为重要,更为宝贵。”
“东风二号”初次发射失败就是最好的例子。初次失败后,钱学森就提出“把一切事故消灭在地面上,不能带着疑点上天!”制定了严格的地面检测设备制度,后来也成了中国火箭、导弹研制不可动摇的原则,一直沿用。
最后我们看看钱学森本人。
钱学森本人非常低调,在各种名誉接踵而至时,坚持四不原则:不提词,不好为人序;不接受采访,不同意出传记;不出席各种应景活动;不担任顾问、名誉顾问。
钱学森是坚强的人。在晚年,被“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锁在轮椅上,被“腰椎楔形骨折”锁在病床上,即便如此,他仍以一颗不停思索的脑袋,以顽强的意志力,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关注着时代的步伐。
钱学森有各种各样的剪报,那是钱学森的资料库,信息库。制作剪报的所有程序钱学森全部亲自完成,只在晚年视力实在不行时,才交给儿子打理。
钱学森的一生,是极其伟大的一生,极其不平凡的一生,极其具有高价值的一生。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病逝于北京,终年98岁。
2009年10月,我还是一名研一的学生,对于钱老的离世,并没有多大的印象,但此刻,我深深理解,为何此刻我能安然地过好每一天,正是因为有钱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
跟他们比起来,我们遇到的问题已经不能称之为问题。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余生到底该如何做,我想答案就在一本本伟大人物的传记里。
品他人的人生,思考自己的余生,愿你我的余生,都成为一个有价值,有贡献的人。
作者简介:雨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女子,有女汉子的性格,也有南方女子的细腻。爱好写作的工科女;热爱环保公益的志愿者,爱好阅读、朗读的性情女子。微信ID:tingting-860310.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下图公众号。每周更文1-2篇,说不定那句话就触动你的心灵呢?
PS:在此,特别感谢宝宝姐推荐的书籍,获益匪浅。
往期传记链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