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寺和大红袍的绝世奇缘

旅行   2024-11-22 06:53   福建  

天心岩九龙窠是 “大红袍”产地,岩壁上遗留有天心寺和尚所作之“大红袍”石旋

“天心"二字一直被誉为“大红袍”是否正宗的标志,而当我们追溯“天心”二字与“大红袍的缘分时,才发现其实在武夷山的天心永乐禅寺,不仅是大红袍传说的起源地,而且还是乌龙茶制作工艺的起源地,可谓因缘殊胜,


大红袍传说起源地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是武夷山最大的寺院,佛教“华胄八名山

隋唐以来,全国寺院的收入除了靠香火和少量的施与,主要靠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武夷山的天心永乐禅寺由于偏居山隅,周边崖悬壑深,终年云雾缭绕,种植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种植茶叶成为天心寺的主要收入。


明初,福建籍举人雷镒进京赶考,途经武夷山因中署而昏厥于路旁,为天心寺采茶的僧人所救,并以浓茶入药为他祛暑.雷镒中考后立即回武夷山天心寺报答救命之恩,可方丈再三推辞说: “救施主之命的并非老纳,而是天心禅茶,你就报答这些茶树吧。”于是,雷镒脱下状元袍披在茶树上,并三磕九拜以表感恩。从此“大红袍”的故事不胫而走,传遍了大江南北,


靖难之役后,明朝大将胡潆来到武夷山,崇佛嗜茶的他被武夷山的天心禅茶所陶醉,他亲眼目睹了茶僧制茶全过程,聆听了举子报恩“大红袍”的故事.回京时,胡潆把天心禅茶带回并进贡绐皇上.明成祖正式诏封天心禅茶,为“大红袍”正名,降旨天心庵“精耕勤灌,嫩摘细制,世代相传,岁贡入京”,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


在天心永乐禅寺里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两块圣旨碑和一对石龙,见证着这一段茶以寺名.寺以茶荣的历史.“大红袍”由此无可替代地成了武夷茶的代名词.


发明乌龙茶制作工艺


武夷茶自宋元开始列为贡茶时,都是以被称作“龙团凤饼”的茶团或茶饼进贡.明初,朱元璋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颁令罢造龙团,改制散茶.但散茶对茶叶的色,香,味,形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茶叶制作工艺亟需改良.


明末,黄山僧人入住天心永乐禅寺,专事制茶,并引入松萝制法,以炒代蒸,做出来的茶叶虽然色,香,形俱佳,但略有苦涩之味,仍不尽理想.


1646年,清兵入闽,途经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恰逢采茶时节,疲惫的士兵们一时找不到住所,干脆就睡在刚采摘的茶叶堆上,士兵走后,茶叶已变软,部分叶片边缘发红,僧人们痛心不已,但又舍不得废弃,只好照常制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做出来的茶不但香高味浓,而且完全没有松萝茶的苦涩之味,原来,士兵们历经军旅劳顿,在茶青上睡觉时难免辗转反侧,这无意中完成了茶叶“做表”的工序,为茶叶起到了发酵的效果 而这恰到好处的 “发酵”正是后来乌龙茶制作的点晴之笔.


制茶僧们经过反复推敲和试验, 终于摸索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晾青、晒青)、做青(摇青、晾青)、炒青、揉捻、烘焙等五大环节。做青过程中,因鲜叶互相碰撞,叶缘细胞擦伤破坏,改变了供氧条件而发生轻度氧化并呈现红色。叶片中央部分则由暗绿转淡绿再变为黄绿,从而形成 “绿叶镶红边”的独特风采。


炒青后的杀青叶,由于经过反复揉捻,叶片由片状卷成条索,而被揉碎的叶细胞所渗出的茶汁又粘附在茶叶的表面,在冲泡时易溶于水,让茶气香高味浓 经过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叶状呈条索,形同乌龙,俗称“乌龙茶”乌龙茶从此问世.


随后,乌龙茶制法被武夷山的茶农们所沿用,经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武夷岩茶的标准制作方法. 武夷岩茶从此声名雀起.如今,武夷岩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夷岩茶的传播者


南明灭亡后,许多遗民被迫逃亡到江西上饶和武夷山一带,报国无门的志士们纷纷遁入空门,先后隐逸武夷山中.一时间,武夷山中的每个寺院几乎都有闽南僧人常住.他们普遍嗜茶,常在天心永乐禅寺举办茶宴,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成为传播武夷山乌龙茶的先驱.在闽南籍僧人的传播和推动下,乌龙茶制作工艺很快就传到了闽南和潮汕,直接促进了安溪茶和潮汕工夫茶的兴起.


茶禅一叶的天心寺


除了制茶传茶、天心寺早在唐宋时就有了一套以茶礼佛的仪规.每逢佛祖诞日,僧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浴佛节”,以茶汤沐浴佛身的“洗佛茶”,供香客取饮,祈求消灾延年 还时常举行茶会或“茶宴”,用以招待施主与香客 此外,如供奉佛祖的“奠茶” ,按照受戒年限先后啜饮的 “戒腊茶” 全寺僧人共饮的 “普茶”等等,名目繁多,后来天心寺还设置了专职的“种茶僧”、“制茶僧” 专职茶叶管理和制作,并设有杂兴,专负责烧汤烹茶.门前配有“施茶僧”,为施主,香客,游人惠施茶水,还建有茶堂 茶寮”,专门供僧人们讨论佛理禅道,切磋经论,招待施主宾客.


随着茶和佛的密切渗透,茶渐渐成了参禅悟佛之机,显道表法之具。诗僧贯休曾三度来访武夷山,拜会扣冰禅师,二人把茶当酒,说佛论禅;朱熹也曾在天心寺问禅于来访的大慧禅师.大慧禅师在焚香论茗中悠然吐纳,为朱熹指点迷津,从而为创立集儒、释、道之大成的朱子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今天的天心永乐禅寺继承农禅并举的传统,广辟茶园,以永乐茶坊为手工制茶基地,以天心禅茶居为窗口,继续着和武夷岩茶的累世情缘.


  天心永乐禅寺,是深藏于武夷山中的一座佛教名刹,四周古木参天,篁竹蔽地,鸟鸣蝉噪,意境深邃,步入寺内,恍如游仙,大有“天外天”的神秘之感,“平衍之处日葛香林,禾忝环匝,竹树森列,望之蔚然,犹濠濮间云。”。


  禅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是武夷山最大的寺院,佛教“华胄八名山”之一。初建时称为山心永乐庵。“山心”,指其地理位置而言,因名刹坐落于武夷山方圆120里的景区范围中心而得名。 

 

唐乾符元年中秋之夜,扣冰古佛在此望天心圆月而开悟,留下“天心明月”的著名禅学公案,后人为纪念古佛的禅学境界,改名为天心庵。874年和900年诗僧贯休两度在天心庵挂单,并与扣冰古佛品茶说禅论时务,二人羝足交心,相见恨晚,并写下《怀武夷山僧》等多首诗以纪念。

  

宋绍兴二十年五月,朱熹从江西扫墓回武夷,顺道拜访时居天心庵的道谦禅师,并在庵中向来访的看话禅大慧宗杲禅师问禅多日,适然启悟,感概之余,以诗《天心问禅》盛赞大慧禅师的禅学造诣和天心庵殊胜禅境。大慧禅师回径山不久也给朱熹致偈:“天心一晤朱元晦,相忘已在形骸外。莫言多日不相逢,兴来常与精神会。”

  明嘉靖七年,道士韩洞虚曾一度扩充构体。清康熙年间,果因和尚重兴这一寺院,易名“天心永乐禅寺”。此时,“天心”之寓意又进一步得到禅理的抒发,因据清《武夷山志》记载,天心永乐禅寺所坐落之天心峰居于武夷山之中,“犹天之枢极也,故名”。


  名寺耸立于名山之枢极,纵览总领群峰中的寺观庙宇。寺周围蕴藏着禅语“天心明月”和多处“无量寿佛”、“南无阿弥陀佛”的珍贵摩崖石刻,与天心永乐禅寺相映成趣,给人留下深邃的禅理遐想。清末,光绪皇帝的老师陈宝琛大学士赠送“福德因缘”匾额一块,现仍悬挂在寺中,颇为名贵。

  天心永乐禅寺鼎盛于清朝之际,康熙帝御书“佛”字刻在大弥勒佛雕像后的岩壁上,十米见方,堪称华夏第一。康熙年间,国师铁华上人法嗣果因禅师,领众修禅,大振宗风。光绪25年(公元1899年),鼓山德容大和尚奉旨主持重建,大兴土木,广增庙宇,弘扬佛法,禅寺由此鼎盛。

  据传,名刹香火旺盛之时,寺内有僧众数百人,钟鸣鼎食,磬钹和谐,香烟缭绕,梵音清越,游客亦多为香客,名山倍加扬其名。佛诞之日,香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武夷山道为之拥挤不前,盛况空前。


  名刹的建筑在明清之际就曾辉煌一时,当时寺庙的中轴线上建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法堂、库房、斋堂、禅堂、客堂、香客楼等,两侧建有三层重楼的钟楼,鼓楼和偏殿。文革中这座规模宏大、清净庄严的名刹几经尘劫,长期被占为民居,构体多被破坏。


  隋唐以来,汉地的寺院收入除了靠香火和少量的施予,主要靠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天心永乐禅寺由于偏居山隅,周边崖悬壑深,终年云雾缭绕,种植茶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种植茶叶成为主要收入。


  武夷茶自宋、元开始列为贡茶时,都是以被称作“龙团凤饼”的茶团或茶饼进贡。天心永乐禅寺便是名茶大红袍的祖庭,明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在赶考路上中暑,被天心寺僧以茶入药治疗,得救后中状元。为报佛恩,状元以红袍披茶树,始有“大红袍”之名。明永乐十七年,明成祖敕封天心永乐禅寺,封天心寺茶为“大红袍”。“大红袍”遂为万茶之尊,名扬天下。

  清顺治三年,天心茶僧研制出乌龙茶制作工艺,经久耐泡的乌龙茶为工夫茶提供有“米”之炊。“大红袍”被称为乌龙茶之祖、工夫茶之源,并渐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清咸丰五年,天心方丈赠予台湾学子林凤池三十六棵茶苗。在台被广泛引种,成为名茶“冻顶乌龙”。2006年“大红袍”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追寻先贤足迹
中国茶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精神文明层面,让我们细细品读,走进茶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