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中的岩韵,也称岩骨花香,是种很奇幻的感觉。喝过岩茶的人,或多或少能懂一点,似是而非,不好说清楚。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须得喝茶人细心体会。
清代乾隆皇帝在《冬夜烹茶》诗里写:“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其中“清”、“香”、“骨鲠”、“回甘”这些词现今常被人们用以描述岩韵。
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同样以“清”“香”“甘”来形容岩茶。“活”是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冽;“甘”是回甘时间短而快,清爽甘润;“清”是茶汤清纯不杂、清快舒适、叶底清丽明亮;“香”是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香之感。
此外茶底醇厚,无明显苦涩感,啜之有骨,持久不变,也是评鉴岩韵的标准。虽然听起来很玄乎,但只要细细品味,以上所描述的这些口感,都能在一泡好岩茶中体会得到。
近代茶人林馥泉描述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岩谷坑涧所滋,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具体的品质表现为:清新幽远者为上品,水色橙黄、清澈鲜丽,入口有一股浓厚的馥郁芬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甜可口。
这个被众多茶人赞赏的“岩韵”,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有这样的韵味?岩韵,所需的环境条件1.良好的地利条件是岩韵的基础武夷岩茶当中,“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生长在碧水丹山、坑涧幽谷的岩茶,独特的环境滋养,是造就岩韵的物质基础。
武夷山土壤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土壤,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丰富,PH值为4.0~6.0。正如陆羽《茶经》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其中烂石为武夷岩茶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武夷山山岩谷地,涧水常流,植被繁茂,土壤透水性好、水热条件优越,茶树在大量漫射光照射下,茶芽生长旺盛,内涵丰富。生长于这样的自然环境的茶叶,所制造出来的武夷岩茶,岩骨显露,山场特征明显。
武夷岩茶品类虽多,但并非所有岩茶,都有岩韵。通常正岩核心山场的岩茶,是最具岩韵的武夷岩茶。岩韵,对生长环境有着近乎极端的要求。最硬性的要求,是它的山场环境要在正岩内,越靠近核心产区,岩韵越明显。而岩韵这一特点的形成,与山场的环境密切关联。山场环境,是一系列微小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温度、光照、降水、气候、土壤、海拔等。这些因素,一个都不能忽视。
2.精湛的制作技艺凸显了岩韵武夷山独特的地理条件赋予了武夷岩茶“岩韵”之“岩骨”,而武夷岩茶“岩韵”之“花香”则需要精湛的制茶工艺才能形成。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引录王草堂《茶说》:“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这种经晒、摊、摝、炒的制法,即属乌龙茶制作工艺,至今武夷岩茶的制法还延续着这种传统工艺。2006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夷岩茶精制环节的焙火工艺则塑造了武夷岩茶独特的香型。依据不同的品种与做青程度,焙火的温度和时间有所不同,火攻的程度大致分为高火,中火,中足火,低火,足火等。不同的火攻也会塑造不同的香型风格:轻火的武夷岩茶香气清幽,滋味鲜爽,品种特征显露;中火的武夷岩茶香气馥郁,花果香显露,耐泡,岩韵显;足火的武夷岩茶火功香显,滋味浓厚,耐泡,叶底蛤蟆皮显露。
岩韵的标准当地两位泰斗级茶专家张天福、姚月明的茶学论文先后明确记载“岩韵”之词。张天福在《乌龙茶的审评》中认为“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似费解释,但其品质特征具备如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
第一,品种香显(如水仙、肉桂);
第二,茶汤里也有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
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犹存,齿颊留芳。”
岩韵形成的条件也并不是单一的岩土,而是与品种、栽培、制作、品鉴等均有密切关系。2015年修订的福建省地方标准《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中把“岩韵”定义为:武夷岩茶独特的生长环境、适宜的茶树品种、优良的栽培方法和传统的制作工艺等综合形成的香气和滋味,表现为香气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润滑甘爽,饮后有齿颊留香的感觉。”韵味,该如何去品?在品味武夷岩茶的岩韵时,需要结合品种工艺个性,做综合性的感受。
通过一杯岩茶,感受其岩韵,可以参考岩茶评审时的感官鉴定,要领包含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三看:看干茶、看汤色、看叶底;三闻:干闻、热闻、冷闻;三品:品滋味、品火功、品岩韵。
三回味则是品茶过后的感受,一是回甘,满口生津; 二是齿颊回味甘醇, 留香尽日; 三是喉底回味甘爽, 气脉畅通, 使人心旷神怡。茶友们在喝茶的时候,不妨借鉴这套品鉴要领,细细感受岩茶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