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名单

2024-11-12 18:23   北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以下称“双一流”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

“双一流”建设2016年正式启动,8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但“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数量与我国数以千计的高校、数以万计的学科相比,还是比较有限的。

下一步,在扩大“双一流”建设规模、加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方面有哪些考虑?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回答专题询问时表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已经明确,将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教育部坚决贯彻落实,将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研究具体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回答专题询问时表示,适时将一批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办学质量过硬的高校纳入“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行列。 

中央资金继续加力支持

扩大“双一流”建设规模,需要实打实的投入,资金从何处来?

据介绍,2016年以来,我国通过中央引导专项和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累计投入1667亿元,支持建设高校自主统筹安排使用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资金901亿元,用于建设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郑栅洁介绍,今年以来,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两重”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667亿元,支持高等教育提质升级。其中,在支持“双一流”建设方面安排了379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一起启动实施优质本科扩容工程,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扩招1.6万人,进一步扩大优质本科学位供给。

“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力支持这方面的工作。”郑栅洁说。

今后一段时间,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经历快增、短平、陡降三个阶段。人口阶段性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布局、投入都是一个挑战,既要满足孩子们“上大学”的需求,又要尽量减少学龄人口达峰后的资源闲置。

学龄人口达峰前,为了满足孩子们“上大学”和“上好大学”的愿望,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供给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郑栅洁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一起,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重点,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从五个方面入手,继续加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

一是建设新宿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在调研中有反映,许多高校包括“双一流”高校现在学生宿舍不够、条件也不好,还有很多6人间甚至8人间,学生和家长很不满意。有必要积极支持高校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多种方式尽快补齐学生宿舍这个制约高等教育资源扩容的短板。

二是建设新校区。布局建设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新校区,支持高校扩大办学规模,为新增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扩展空间。

三是建设新大学。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省份新建若干新型研究型大学、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尽快形成优质学位供给能力。

四是建设新平台。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布局一批重大教学科研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为高校持续提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创造条件。

五是建设新学科。引导高校适应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健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适配的机制。 

“我们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一起积极研究适应学龄人口变化,加强高等教育资源的前瞻布局,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既确保满足学龄人口达峰前的需要,又尽可能避免学龄人口达峰后可能出现的资源闲置浪费。”郑栅洁说。

促进多元资金投入

“双一流”建设需要有稳定持续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在“双一流”建设投入方面有什么样的安排?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在回答专题询问时说,财政部门一方面强化保障,从2016年首轮建设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各类专项资金1667亿元,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又安排了900多亿元,带动地方、高校统筹各类资源持续投入,有力支撑了“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优化管理,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赋予高校较大自主权,各建设高校可以在规定范围内统筹安排使用“双一流”引导专项资金,有效激发了高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

郭婷婷说,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将坚持把支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安排各类财政性资金,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持续稳定地保障“双一流”建设。同时进一步突出重点,支持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支持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加快拔尖人才培养;长周期稳定支持青年教师高水平自由探索,建强专业化教师队伍;支持启动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深化科教协同育人。 

财政部还将促进多元投入。通过完善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积极引导和促进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优化实施捐赠配比政策,发挥各级教育基金会的作用,引导和激励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也鼓励高校积极争取各类资源投入“双一流”建设。推动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指导高校用足用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校地、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吸引地方、企业等加大投入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不管是在资金使用还是教育治理方面,都将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一、培训收益

本课程围绕当前政府投融资领域重点和难点,授课老师通过政策实务讲解、案例分析、答疑互动方式,帮助参会领导和代表获得以下收获:

(一)最新国家财政、金融和投融资政策的解读

(二)35号文背景下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的实务和案例

(三)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存量债务化解和投融资合规运作

(四)盘活存量资产、提升国有资产治理能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申报及谋划实务

(六)PPP新机制和特许经营政策及操作实务

(七)新政下“三大工程”合规运作及金融支持实务

(八)新导则下EOD项目实施及案例

(九)重大产业投资项目的投融资谋划和决策分析

(十)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整合升级和市场化转型

二、培训对象

各级政府发改、财政、环保、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林草、文旅等部门工作人员;城投公司为代表的各类融资平台公司相关人员;污水垃圾处理、城乡供水供气供热、仓储物流、新能源、环保及建筑施工等企业有关人员;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专业人员。

三、拟邀师资

张朝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投融资系列总裁研修班客座教授。

林晓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特聘授课专家,中国投资协会项目投融资专委会特聘专家、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王小文:住建部海绵城市试点考核专家,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战略与管理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研究中心主任。

温来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鹏:财政部政策实验室宏观经济部主任、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干部学习网特约专家。

中央财经大学PPP智库专家,中国政信(政务)研究中心专家,中能国和产业投资发展集团合伙人首席专家。

吴亚平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原主任、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社科院大学投资经济系教授、博导,中国社情民调百名经济学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长期从事经济和投资形势分析、投融资政策和政府投融资管理研究,参与投融资政策法规研究起草。

四、培训时间与地点

2024年11月15日—11月18日  合肥市 (15日全天报到)

2024年11月22日—11月25日  海口市 (22日全天报到)

2024年12月05日—12月08日  无锡市 (05日全天报到)

2024年12月13日—12月16日  武汉市 (13日全天报到)

2024年12月20日—12月23日  成都市 (20日全天报到)

2025年01月10日—01月13日  厦门市 (10日全天报到)

五、收费标准

A.3880元/人(含培训、资料、电子课件、场地及培训期间午餐、结业证书),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B.5880元/人(含培训、资料、电子课件、场地、证书及培训期间午餐),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中国投资协会颁发《投融资规划师》证书,需提供申报表、二寸白底免冠彩色照片、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等电子版材料。

报名方式

电联或添加元老师微信好友索取word格式文件通知,填写报名回执表回复元老师。
报名联系人:元老
报名电话13832649285(同微信)


经典文章推荐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学习专业知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专项债信息通
【专项债】关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我方可提供从项目梳理与筛选、包装与策划、项目可研、实施方案、财务评估报告、法律意见书(简称“一案两书”)、专项债绩效评价(简称“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价)等综合服务。详询邵老师:1820130448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