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倒了,徐阶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朝廷首辅,朝政的管理者。继严嵩之后,他成了帝国的实际管理者。
其实后世很多人会质疑这样一个问题,徐阶和严嵩有什么不同?严嵩贪,徐阶也不干净;严嵩的儿子受贿,徐阶的儿子占地;严嵩独揽大权,徐阶也是。
表面上是一样的,实际上是不同的。不同就在于徐阶真干事情。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那就是:严嵩怠工,徐阶干活。”
这段内容摘录于《明朝那些事》。
不禁进一步好奇,他们之间到底还存在哪些不同?
立场和行为:
• 严嵩被认为是奸臣,但他始终如一地忠于皇帝,即使在政治斗争中使用了一些手段,他的忠君思想是始终如一的。
• 徐阶则被认为是贤相,但在实际行为上,他为了迷惑和攀附严嵩,不惜将家族迁往江西成为严嵩的老乡,并将孙女许配给严嵩之孙,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权谋和妥协。
对待异见者的态度:
• 严嵩和徐阶在对待异见者的态度上有所不同。严嵩在政治斗争中表现出了较为强硬的态度,而徐阶则更多地采取了隐忍和策略性的手段。
个人道德和行为:
• 严嵩虽然有贪污的名声,但在个人田产方面,据史料记载,严嵩的田地数量远少于徐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徐阶在个人道德上的问题可能更为严重。
• 徐阶虽然有清廉之名,但实际上他的家族拥有海量田产,数量远远超过严嵩,这与他表面上的清廉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手腕和策略:
• 在攀登首辅大位的过程中,严嵩和徐阶都采取了主动构陷的方式拉前任下马,显示出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相似之处。
• 徐阶在严嵩得势时,为了讨好严嵩,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孙女,显示出他在政治斗争中的残忍和不择手段。
后世评价:
• 严嵩的奸臣形象从明朝中期开始便深入人心,而徐阶则被称赞为“贤相”,有着“明朝头号政治家”的美誉。
然而,仔细考察二人的为人行事,我们很难找出忠奸之间的明显界线。
接受复杂的灰度的认知,是成长的开始。
读历史丰富我们的认知,那是不是对现实中的贪官就能理解了呢?
并非如此,对现实中的贪官,最明确的态度必然零容忍。因为他们践踏的是当下社会的规则,与我们每个鲜活的老百姓息息相关。
只有维护这个规则才能让整个社会组织更良性发展。
无论是谁,不实事求是,不遵守规则了都该接受相应的惩罚,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