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阅读素材工作坊,始于2020年,由此成为草场地创作群每年创作基本动作。
2024年,阅读素材工作坊第⑤季,将于7月3日(周三)晚上开始,并固定在每周三晚8-11点(三小时),预计进行15个周三晚上。
报名参与有17个作者:章梦奇,胡涛,哈比,张盾,李新月,洛洛,庄炜,郑忞,郭旭宏,邵玉珍,高昂,危友华,刘晓倩,刘通,戴旭、王凯、郑鹤松。
方式:目前以关键词为指向,由参与者自己选择素材。(按照自己对关键词的理解延展发挥,关键词不作为限制素材选择,只是提供一种思考角度),每轮结束后共同讨论确定下一轮关键词。第十一轮阅读关键词「背景」,主持人:郑鹤松。
每位参与者认领一次工作坊主持工作,并负责:
a.每周六前收集汇总参加者素材信息,将素材列表并发送至邮件组,并写一段对本周关键词的理解;
b.工作坊期间,决定素材分享顺序,把控时间与;
c.工作坊后,抄录整理工作坊文字稿。
阅读素材工作坊,开放旁听,感兴趣者后台留言✏️。
参与者
🔦 1、郑鹤松
第十一期素材::众人效法《The Bible》行神迹奇事
时长:20:45
认知:拍摄这个片段的时候,我有了多年前刚刚拍摄奇观时的“兴奋”,我拿起相机就知道,这一定会是一段好素材,几次阅读时,好到我自己都不知道放在哪里使用。它的好不是我拍摄的好,而是所有人与一触即发的情景,都那么恰到好处,当经历了这么多轮,我觉得,这段素材放在背景里作为一种语境,或是一种现象,或是代理人、众人的意志延伸。它极具不真实与荒诞,甚至有一种魔幻,这段素材的出现正是信仰它本身在这个时代的荒诞与不真实。
🔦 2、旭宏
第十一期素材:白天,在加州某海邊,我坐在帳篷裡拍向大海,外甥女和外甥在海邊挖沙坑。
時長:6分鐘30秒
認知:帳篷圍成的圓形之外是沙灘和大海,似乎像是一面「假窗」,而我身在帳篷內,似乎與大海有距離。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旭宏这几次都提到他的“窗”,他的窗和孤岛一样,都是旭宏的一部分,从拍摄奶奶和空隙的素材,直到“特写”拍摄窗外室内的人,我想,似乎旭宏都在逐步展示是什么困住了自己,而这个假窗之外的是什么,从这个素材我想旭宏试图一步步的走的更远一些,看出假窗之外的世界,现身孤岛之外,却感觉孤岛之外依旧是孤岛,假窗之内还是假窗的孤苦宿命。可是我觉得旭宏是不是可以在往前走一点,真正的穿过假窗,真正的走出孤岛,再回看孤岛与假窗就有了更深的意味。(一点拙见)
🔦 3、王凯
第十一期素材:阅读19岁给父亲拍的一照片
时长:5分钟左右
认知:我选择和父亲的一段私语作为一种“背景”,它也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一种过场。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凯凯选择这张照片,我猜想他试图去开始阅读父亲的世界,从前面几次素材来看,似乎从边缘逐渐进入王凯的腹地,与母亲的关系重建,自我世界的梳理,以及王凯这次的选择的照片,以“过场”作为王凯独白的示意,我试想王凯会如何在文字语言中阐述,这会是我们理解王凯对于自己打开的方式。之前我说到,王凯带有“暴君”性质,是出于他对创作与理性的思考,我想我说出来是带有褒义的,褒义带来的是理性的思考最终落实在生活之中的阻力,或是阻碍。我想这都可以与王凯更深进入探讨,抱歉,这段超出阅读素材的落实,而是创作之外的关心。
🔦 4、洛洛
第十一期素材: 三线建设博物馆.坦克.舞
时长:3分40秒
认知:我理解的“背景”这个词有很多含义,如舞台背景,照片、绘画、摄影中的背景,这是我能理解的背景。还有我想尝试理解的,如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准备分享的这段素材,是我在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门前草坪上的即兴。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我觉得它主要是官方介绍攀枝花因钢铁而形成一个城市的地方。现在这个博物馆门外旁边摆放起了坦克、飞机、一列绿皮火车和一列蒸汽火车的车头。门前有了草坪,修建了一个如高瘦花瓶形状的纪念碑。夜晚散步的人们、狂欢的音乐,我在如怪兽般的博物馆旁边和坦克大炮下的舞,我尝试理解这段素材,这是我所处时代现实生活中的环境背景之一。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关于洛洛姐生活的背景,其实我也不清楚,偶有从邮件中窥见一些,洛洛依旧回到“侵略占领式”的方式舞蹈,我想洛洛姐从上次生活般的擦柜子的素材来看,已经试图去理解各位伙伴给的建议,但是洛洛姐是不是还需要更明确,更多现实生活的真实铺开,与“侵略占领式”的舞蹈之间的往返切换,如果实现的话,这会是影片非常有效且独特的方式。
🔦 5、郑忞
第十一期素材:我和父亲整理家信,我随手抽出一封信,打开是我爷爷1986年5月我高考前夕写给我父亲的,我爷爷在信里对我父亲谈起他对高考和专业的建议。
时长:5分30秒
认知:我第一次读到这封信,我不认识我爷爷写在信纸上的笔迹,就问坐在旁边的父亲,爷爷写的是什么,我拉着父亲一起阅读我爷爷的信。这段素材我同时拍了两个角度,一个摄影机对着我,另一个对着我父亲,我选了对着父亲的角度。多年后重新读到我爷爷的来信,我父亲对这封信的第一反应是两个字:教训,说完他起身离开了,我对着父亲空着的椅子,继续念爷爷的信。最后决定选这个角度的素材,就是发现父亲离开了,我读信的声音没有停下来。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我想这段素材应该是上次素材后面的部分,我在想忞姐的素材如何构建起来,这中间穿插了很细碎的素材,与儿子亲密关系,轻松好笑的家庭氛围,与朋友酷似“男权”的位置等等,也是有非常可读的空间,例如我上次困惑与儿子的关系,铺开来忞姐现在所组建的家庭关系网与原生家庭的回忆,再以此与父亲的现实展开,逐渐的拉开了关于忞姐“恨”的反面,或是郑忞的选择,如何成为郑忞。忞姐说到:背景,不难理解,难的是阅读和提交哪一种背景,对我来说。我想,这也是我开头的疑问,素材都非常有可读的空间,可是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背景来串连起这些素材。
🔦 6、刘通
第十一期素材:倒影中的一家三口和楼房
时长:2分
认知:看到了“全家福”里的底色,我的感觉这像是一种“背景”,从画面上的角度来阐述影片的背景,这可能会是“C面”的一角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通哥这次的“全家福”作为来阐述影片的背景,我的好奇是,通哥用“全家福”的话,是用的哪个部分,或是“全家福”在影片中可以辐射的有效范围,所以我很期待通哥的这次素材,这将给通哥的很多画面有了定向和瞎瑕想。以及上次梦奇提到关于通哥拍摄的方式的问题,我也觉得值得思考。通哥上次说拍自己的时候信手拈来,或许这是通哥作为全家福的特写,而将镜头扩大,背景是什么,主体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产生了什么意味,我想这比特写有更多的思考和考量了。
🔦 7、高昂
第十一期素材:朝军老爷走入镜头,在电线杆的地方倾倒烧火灰
时长:5分钟
认知:有意识的拍摄者在拍摄画面时会考虑画面中看似不重要的背景。与关键词远近不同,远近强调的是前景和背景之间的关系。而背景是加强画面的表达。讲朝军姥爷的故事,离不开焦邢庄。这个画面是一个大景别。朝军老爷缓缓走入画面开始倾倒烧火灰,烧火灰在风中飞扬。他如何成为被遗忘的人,与焦邢庄如何成为被遗忘的村子相似。这个画面的背景有庄稼有破旧的房子。庄稼种在宅基地上,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有一天政府突然给我外婆打电话,对她说,政府可以出钱帮她把老房子扒掉。还可以另外给她3000块钱,外婆说可以,但是因为挖掘机不能走到外婆的房子那边,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后来我才知道,如果同意政府把房子扒掉并得到那3000块钱,你就不再拥有自己的宅基地。很多村民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把字签了,但并不知其中缘由。焦邢庄这片土地上,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这样没头没脑不清不楚的事情。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理解朝军老爷离不开理解这个村子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因为这是朝军姥爷故事的背景,是一个人在历史浪潮中的生存现状。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高昂今年的素材几乎每一个都很有分量,比前一部影片更沉稳,拍摄的素材阅读起来的意味,一点点的铺开关于朝军姥爷个人的命运,延伸至村子的命运—遗忘。从上次的告别来看,朝军姥爷的死亡也是高昂的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来告别、来铭记。从以往各个素材的认知来看,高昂的写如此认真,越来越清晰关于这个素材的本质,从素材拍摄的具体事情发生和自我的认识都是如此细致,这种细致是她对自己和所理解所看待的朝军姥爷有着浓厚的凝视,重新看待他所生活的背景,他的日常遭遇,以及遗忘带来的历史转身。
🔦 8、危友华
第十一期素材:康溪坪13组组长危善周给我看村里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工程布局图,向我说明情况。
时长:5:08
认知: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外流,农村人口的老龄化,传统农耕方式种田效益低,导致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将农户分散的小面积田地集中起来,改造成大田,才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提高生产力,用更少的人工创造更大的效益。国家为了粮食安全,推行退林还耕政策,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农改”势在必行。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友华哥这段素材的文字太像某段新闻稿了,文字的内容含量很高,我不知道影片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也想知道,友华哥会不会在意我们的建议,我真的觉得可以尝试没有对白的素材,来作为后面几轮其中的一段素材,我们来尝试阅读。因为我不确定5分钟的素材会不会有你所说的认知的部分。
🔦 9、庄炜
第十一期素材:拜拜的老阿姨骂老哑
时长:5:15
认知:这个素材三个月前拍,当时第一直觉拍到老哑和邻居妇女之间的关系,感受到妇女们对老哑介乎责备和关爱之间的态度。接续着前面几轮的素材,我想,我也可以更意象地理解:我感觉这个村子,有处于垃圾堆里的一座神庙,有老哑和妇女们,他们在某种共同的发呆、务虚之中。是不是能够构成影片的背景,使我的做可以成为前景?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为什么阿嘴的最后是疑问句,我想阿嘴的今年素材提交一直都在尝试,我觉得也不错,把素材工作坊当成寻找影片的方向,试图从自己搬迁之后的生活环境中开始发觉自己,包括自己搬迁后心态变化,正如阿嘴自己写到童年的富足的另一面是空白,那现在所有的尝试与经历都是阿嘴的眼光折射出来的独特目光。
🔦 10、章梦奇
第十一期素材:蓝房子前,老嘎与村人院中聊天
时长:3分
认知:关于“背景”,找了一圈都没有选到合适的素材。备选的有三段,第一段是老嘎在屋后的垃圾聚集地里收拾可贩卖的废品,天空划过军用机的巨响,老嘎背着手抬头看向天空,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她初生的战争时期。第二段是老嘎的鸡,是她日常生活的背景和背景音。第三段是老嘎屋内空间,是一种单纯的物理背景。但这三段反复看过来,我越来越怀疑背景这次之于老嘎的意义,如果说那些曾经的战争、斗争年代是她的生存底色和背景,那到了今天,她身后的历史“背景”逐渐消散而去,而她的存在又根本没有进入这个所谓的智能化当代社会,对于老嘎来说,她的现实背景是由什么组成的?在一个小时前我拍了一段,似乎更适背景这个词,也和我也关联起来:因蓝房子而产生的此时此地此景。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梦奇这次写到,她挑了三段素材,反复对比,似乎无法就此给老嘎换上背景的说辞,最终在18:18的时候,微信先私信提交了这段素材,并抱歉说自己交的晚了,梦奇对自己是有要求的。我察觉梦奇总是很敏锐的捕捉素材,但我想这个不仅仅是天赋或是敏锐,也是不断的训练和写作再加上她独特的敏锐,得以不断地提升和思考。她的认知里这次写到了怀疑,我想这是所有选素材都会有的纠结,我们的选择真是最合适,或是自己阅读后的展示吗?在这里,梦奇写到她选择第一段素材的缘由,老嘎的出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最后选定的这段,将背景彻底拉回与自己的联系,我想这段认知可以看到这个思考的过程,对我十分有益。将背景的意义彻底的切开,从被拍摄者的了解与自我的困惑,延伸来回于我所在的位置。我也十分好奇,梦奇会在这次影片创作中如何对老嘎进行展开,似乎这次的素材可以窥探一二。
🔦 11、邵玉珍
第十一期素材:老姑夫,翠荣,志生,松山剥棒子。聊天那天拉棒子的过程。老姑夫聊党员开会签字。
时长:4分24秒
认知:截止到这个视频,今年的种地结束,是一个完整的种地过程。明年我们就不操这个心了,老姑家的地租出去了,还没有正式写合同,如果租不出去,我们也不单干了,我把这块地托付给了旁边种地的荣华,说和他家的地绑定在一起,和他们联合经营,荣华愉快的答应了。我今年的素材,【种地】占了总素材的一大部分,最后一部分是【收秋】是这框素材的最后,是【种地】这个过程的结尾部分。起因是老姑家的口粮确权地的种植,以前的拍摄场记是这件事情的前因,我理解是【背景】。这段素材为这些人在一起剥棒子聊天的画面,老姑夫是这块地的唯一的一位“地主”,因为是3口人的地,那两个人已经不在了。老姑夫也是这个素材框里首次露面的人,他才是【种地】这一场的主要背景人物。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邵阿姨的素材总是实打实的硬东西,这次邵阿姨写了关于片子素材情况,似乎把种地与秋收两个实际的行动作为区分素材的使用和因果关系,而这则素材的是整个“因”之中的重要人物,也是种地素材“种”的实际行动者,我所理解邵阿姨说所的,由于有了姑父作为背景,后面围绕“种”与“收”所发生的事情便顺理成章了。
🔦 12、哈比
第十一期素材:在洗衣店裡,有一個關於數字的好消息
時長:14分05秒
素材認知:
修改前:店裡的小賭怡情,連兩晚都有收穫,剛好這兩晚爸爸都去廟裡服務,並直觀地認為那是神明給的工錢。我的信仰接連著父母親而來,就某程度來說,是存在著付出與回報的交換關係,做好事不見得有現世報,但起碼積陰德,並且相信有高於人的存在,而這存在或許也可以小到稱為良心。
修改后:店裡的小賭怡情,連兩晚都有收穫,剛好這兩晚爸爸都去廟裡服務,並直觀地認為那是神明給的工錢,他自認可以贏更多,但被困在廟裡無法分心,他脫口說出的「剛剛好就好了」是多年前四叔在廟會裡說過的話。神佛與數字從小跟我一起長大,他們彼此牽扯在一起,可讀解為凡人的付出與回報,亦是神明的預知未來與暗藏玄機。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哈比发来了新的认知,我看出来两次的阅读角度和心境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我在这里贴出来两份认知,看出来哈比从洗衣店的“小赌”联系到上部片子中的四叔,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与他们的牵绊,与自己在其中的观察。第一次的阅读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感受与认知,而第二次的提交更深入的联系起关于亲密的附近,而不仅仅在自己的感觉,通过洗衣店作为景深或北京,打开家族叙事与自我的关联。
🔦 13、李新月
第十一期素材:八姥爷和在哈尔滨五十多年没见过的姑姥视频通话
时长:5分30秒
认知:八姥爷说想看看姑姥什么样了,托我打视频电话,姑姥是姥爷的亲妹妹,她生于1948年,文革后成为工农兵大学生,上佳木斯医学院,毕业后在哈尔滨省二建做医护工作,后来调到哈尔滨锅炉厂医院做大夫直到退休。算起来她18岁离开吉林德惠老家上大学的话,就是1966年,1968年太姥姥太姥爷和所有孩子、儿媳在哈尔滨拍的全家福像是一个新的起点,他们脸上带着朝气、自信。八姥爷的父亲和姥爷的父亲是亲兄弟,家里就这两兄弟,相差两岁,两兄弟的父亲在他们5岁和3岁时就因病去世,后来在他们都结婚之后也依然在村子里没有分家,住在三间大草房里,所有孩子叫哥哥“大爷”,叫弟弟“二爷”,“大爷”也就是我的太姥爷。也就是说,八姥爷和姥爷这一代在童年有过几年共同记忆,后来分隔农村城市,在太姥姥太姥爷在世时,他们之间保持着一些来往,九十年代之后,我出生的时候,就没什么联系了,在我去村子的时候,姥爷和八姥爷都不知道对方是否还在世。
因为我的突然返回,产生了连接,在这通视频电话里看的到彼此的生疏,视频中的姑姥在她的家中,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的家,竟然和姥爷的家的客厅一模一样,装修、家具、电视、沙发都是一样的。坐在我旁边的八姥爷身处的背景是他的家,1999年在三间大草房的原址新盖的平房,当时我在那里住不到一个星期,两种背景对我来说都是生疏的。这两种背景好像代表了离开和留下两条道路,我可以连接什么?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新月发出了疑问,我可以连接什么?我想这是很好可以在看完素材之后交流的问题。但是我预读到新月写在邮件中,她自己讲述与阿嘴一样的现实处境,当身处在新的地点但却充满着回忆的故事,她自己讲到自己的身体位置的与梦奇、胡涛、小倩的区别。我想,新月到村子其实是去,而胡涛、小倩、梦奇则是回,我想带来身体位置必然缘故。我回驻马店和去爷爷的故乡,我想这是与自己经历相关的,我想记忆的交织是相互的,甚至是超越时间的,以新月的身体作为载体,去到那里。
🔦 14、胡涛
第十一期素材:奶奶葬礼上,我放映拍摄村庄的片子给村民看。
时长:
认知:素材阅读接近尾声,会想到这之前的分享和后面的分享会有什么样的链接,下一轮的关键词是“背景”,就想到了这一段素材。这段素材拍摄于2022年年末,画面前景是熙熙攘攘的村民,画面的背景是荧幕,荧幕里有活着的或者死去的村民;这是奶奶的葬礼,院子里从未如此的热闹,从那以后,院子逐渐荒凉。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从那以后,院子逐渐荒凉。我主动带入了个人情感,和老人一起生活过的我们都有着相同的情感。胡涛将背景悬置在一个节点之上,院子的荒凉与个人的情感,荧幕上的生与死与现实的熙熙攘攘,虽然不用类比来渲染,但是已经感受到胡涛即作为创作者与个人情感一起凝结在影片中,似乎清醒的认识到所有周围的发生,我回溯到前面的素材,胡涛拍摄了院子的荒凉,我想看完这个素材,回想起院子的荒凉,更能体会胡涛的身处与情处。
🔦 15、刘晓倩
第十一期素材:在月明爷爷家给他们看之前拍摄他们的素材
时长:5分
认知:对于“背景”一词,这两天想了很多,把所有的素材重新搜罗了一遍,以物为背景,或者人为背景,或者各种情形为背景,我选择的这个是以被拍摄者看视频中的自己,这个过去的他们自己是背景?还是现在的他们自己是背景?都是同样的人,同样的空间中,只不过时间的前后发生了变化,自己成了自己的背景?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倩姐上次拍摄白家山的山作为特写,似乎能看出倩姐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后来梦奇说到可以拍一座山拍20分钟,我也很惊讶,所以我很难预读,我尽可能尝试一下。倩姐上次因为惊喜的拍摄到生与死的同时发生,以此联想白家山的平静和沉默,村委会前聚集的谈论生死的爷爷,与街道上席地而坐的妇女,白家山像是一个巨大的背景,时间才仿佛是主角,没有人可以获得青睐,平静与沉默掩住了这座山的周围,仿佛只能看到这座山,无论在哪里都只能看到这座山,而周围是什么,一无所知。而倩姐的似乎不断的注视山之外的人,那座山成为了辨识村庄的坐标而已。
🔦 16、戴旭
第十一期素材:我和外婆在家视频我妈
时长:12分钟
认知:我妈的老家作为她的一种背景存在
💡主持人-郑鹤松预读:戴旭坦诚写到自己最近的状态,稳定下来的去分辨自己,与母亲“五花肉”站在一起的视角来看背景,看待母亲过往的经历与逃离,我想这对戴旭来说是有更重要的意义与重新审视,只是这次,不是孤身一人而是与“五花肉”一起。
预读
郑鹤松 | 预读
阅读素材工作坊已经进入到第十一轮了,我想原计划的十五轮作为收尾的话,大家还有4轮就结束了本年的素材工作坊,但是大家就会各自进入的轨道铺设与影片的剪辑中了,在预读之前我想讲一下自己的个人感受吧。我想所有的素材我都会非常认真的筛选出来,如果是第一次的预读素材工作坊是感受式参与进来的话,今年的第二次我有了更多的预谋和主见,但是依旧在其中有失败的素材挑选,——“遗传”,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我未找到词语中关联或是展开的部分,在后来的看素材的过程中,依旧可以看到可以作为“遗传”的片段,我十分懊悔,如果我再静下来心来慢慢发现,或许就会看到这段素材。
所以从那之后,我对素材的挑选几乎是苛刻的,也是有所进步的,逐步逼近自己所理解的和所想展示的,尤其是在“特写”的那一期,我十分纠结两个片段,一个是小姨的特写的哭泣镜头,而另一个是我所指关系的特写,但是考虑我片子的走向,是从小姨代理人的身份辐射开来,那这段关系的特写是更有推进作用的,再往后面的关系发展从而落脚在我的命运指向与小姨的关系联系,而哭泣的镜头,我想在之前的影片也有,我更需要展示逼近影片“核”的部分,大家对这次的分享都谈论了很多自己的阅读。
所以我想谈的是,我的遗憾带来的是我的损失,因为每一次我都精心挑选和阅读的素材都会被大家看到,被大家延伸出来阅读,甚至带来了比小姨更适合的名字“代理人”。我们都有局限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所以我们的阅读素材是对自我的审视与发现,试图来对抗自我的局限,吴老师说对别人预读和阅读是更难的能力,预读和阅读别人,既要了解别人又要建构发生的可能,所以极大的在影像中探究自己的眼光,事一件极度考验的事情。当听别人的阅读的时候,是一种新的交换与分享,所以我保持自己必须发言,这是对自己的提升和交换。新月在上一轮的时候对大家提出来了问题,梦奇也设想了大家的创作,所以我想这是唯一一次做主持人的时候,也是倒数第四次的机会,借此我也很好奇,想问一下各位小伙伴,大家进行到现在有何感受呢?
关于“背景”
这个词非常中性或是非常混沌,和前几期的难度来说看似降了很多,但实际上如果自圆其说是很容易的,如果是在自我轨道的铺设中去设想,想要更加准确,或是清楚自己的意图来展现背景,也不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倒数第4轮中出现这个契机中,可以非常好的让我们把前面的素材累计或是串连起来,让前面的素材具有更深的景深,或我们还可以以什么样的视角与方式来阅读。
背景如果从画画中理解的话,过去的绘画都会有主体,大多数是人,而有限的画布中要展现出与主体相符合的环境,或是对主体的补充延续是需要不断设计、创作才能完成的,属于在主体确定后的后期补充或同期完成背景的部分。而在照片中,我记得小时候总是会有画布在拍照者的后面,或是选择在什么背景前去拍摄,这是属于前期挑选而确定的。而舞台和音乐与照片类似,都是同期或后期完成背景的部分。而艺术的创作总是变化,背景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主提与背景的关系也可能调换,背景或许也会成为主体的部分。
除了这些,背景还承担人事物的背后的隐藏信息。例如,我们提到具体的人“川普”,提到具体的事“奥运会”,提到具体的历史“抗战”,提到具体的时间“9·11”等等等,这是我们共同生活和学习所建立的客观知识或信息,而这些背景在不同的语境下会呈现出不同的信息捕捉,或是理解。所以背景在具体的叙事中,承担着主体的另一种性质展开。
在一些影片的拍摄之中,背景有意无意的成为了更主要的隐秘表达,甚至超越主体成为更深刻的部分,或是创作者刻意的安排。所以这么看待背景,已经从最早的主体的辅助和陪衬,逐步转移成为表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最重要的部分,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影片所展现的底色,而这些都是创作者的精密安排。
王凯 | 预读
背景,有时表示一种给定的设置,如果是这样,背景就是果,就是一上来就让人注意的东西。
还有些时候,它只是注意力的一个环节,如果是这样,那随着注意力的调整,会发现背景后面可能还有背景,且指不定有多少够———它只是下一个背景(果)的前景(因)。
再有些时候,背景,可能不会很确切地出现在上述这种信誓旦旦的因果律里。它或许根本没有多少存在感,它像一阵短暂的沙雾,或是夜间人们沉睡时的一场一声不响的细雨,它只是个过场罢了,难以抑或不必去捕捉和细数里头的沙砾或雨数。
郑忞 | 预读
背景,不难理解,难的是阅读和提交哪一种背景,对我来说。
从整部影片的叙事来看,我的回忆我的审视是叙事主线,我与老公、儿子、父亲、母亲、爷爷等家人的关系,以及我与朋友的关系,共同构成我的主要社会关系,依附在我身上不同的社会关系,从不同角度定义了我是谁,界定了我的不同身份,反映着我的不同存在方式,是我之成为我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
展开其中一段关系,呈现关系中的细节,众多细节组合起来,又构成了一段关系的背景,一段关系的背景相较于整个家庭背景或者社会背景来说,是一个局部的信息,呈现什么样的局部,为什么突出这个局部,从更广义的“特写”角度来看,突出局部的特写,在整体叙事中承担什么作用?
上一轮阅读“特写”的工作坊现场,梦奇问,我提交的特写素材,要凸显或放大什么,好像不那么清楚。梦奇的提问让我反思,为什么我觉得在我的叙事中特别重要的时刻,我没能通过一条素材清晰地呈现出它的重要性?我理解除了拍摄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事件发生的背景信息,借着阅读“背景”,我把那一天拍的全部素材再一次拿出来阅读,试着捋出事件发生的前后线索。
这段素材拍摄于2022年5月18日,正值上海封城期间。武汉自2020年封城解封后,对疫情的管控从没松懈,疫情期间去医院就医需要24或48小时核酸报告。按照医嘱,我父亲的糖尿病需要半年去医院复诊一次,因为疫情,我们特别担心他去医院复诊增加感染病毒的几率,糖尿病人感染康复的机会很小,所以,父亲去医院复诊的时间一推再推,拖了3年没去医院复查,我发现他身上又出现了血糖超标引发的肢体病症,那一天早上带他去医院做检查,回家后遵医嘱测血糖。
测血糖的前后拍了很多素材,有医院里拍的,也有从医院回家后拍的,其中一段回家测血糖之前,我们刚刚从医院回来,我妈问我和我爸在医院就医的情况,我们谈到疫情期间医院住院的情况,只允许病人一个人住进病房,家属不能探视,对父亲来说很不友好,他不愿住院。
另有几段素材拍摄于测出餐后血糖23.9以后,我和父亲、母亲之间围绕血糖监测和吃药发生了很多对话,其中一段父亲随口说他晚上没有打胰岛素,我当时就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他早上在医院告诉医生他每天晚上打7个单位的胰岛素,医生根据他的血糖超标检测报告,认为每天7个单位的胰岛素药量不够,建议每天打12个单位的胰岛素,但医生同时警告我,要密切监视注射12个单位胰岛素后病人的反应,胰岛素过量引起低血糖,低血糖有可能导致病人长眠不醒。我和父亲对话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他根本没有打胰岛素,他给了医生错误的信息导致医生开出了错误的处方,如果按照医生早上写的医嘱,晚上睡前打12个单位的胰岛素,我父亲第二天早上有可能因为胰岛素注射过量,躺在床上再也醒不过来,他将为他隐瞒的事实付出生命的代价。
血糖23.9,是一个转折的时刻。父亲一直认为他出院后血糖控制得很好,七年前他轻微脑梗跌倒住院,血糖是24,他知道血糖23.9的后果,也可以说,他被这个数值吓坏了。我突然发现父亲擅自更改了复诊医生的医嘱,我突然发现他厌恶生病厌恶吃药,控制不住甜食的诱惑,这个发现促使我思考父亲擅自更改医嘱的动机,思考父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究竟提交哪一段背景素材?测血糖之前还是测血糖之后?上一轮素材阅读,梦奇的反馈,让我留意到我自己在阅读素材时忽略了,但是实际上对于认识我自己、认识父亲很重要的一个细节,父亲测血糖的过程中,我一直提醒他针尖要消毒,我反问我自己,为什么要盯着针尖消毒?因为我了解父亲物尽其用的性格,他用过的东西都不会扔掉,想尽办法重复利用,我的下意识反应,指向我不信任他会扔掉血糖仪上用过的针头,我担心他重复使用没有消毒的针头导致指尖感染。
想到这个差点被我忽视的细节,我决定背景素材,提交测血糖之后,我和父亲之间就血糖和吃药发生的对话,父亲无意中说出他晚上没有打胰岛素,我想看看伙伴们能在这里读出什么,看看我能不能在伙伴们读出的信息之外,读出更多关于我,或者我父亲,或者我和父亲之间,被我忽视的信息。
戴旭 | 预读
背景,作为画面的一部分,会想到环境的存在。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环境之中,造就了这个人不同的存在状态。有的被记住的背景变成一座碑的存在,有的被遗忘的背景变成逃离的对象。
从这两个视角我在想怎么来提交这次的素材。最近被架在一个悬空的状态,这个感觉好像有种没法休息的表现。无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都有点隐隐的焦虑感在作祟,感受力也随之下降,可能从我妈的姐姐来个旧找我妈玩开始,到现在,一直匆匆忙忙往返个旧又去了大理然后又去了北戴河,拉到了某种临界点。不过这次再见梦奇、吴老师、新月、嘴和胡涛哥,好像都不同于以往,很实在的就是几个人谋划着省钱大法以及涛涛实打实的教授摄影技巧。
人好像要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比较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够辨析自己所处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能够判断自己应该在此时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大姨妈来个旧的时候,要扮演一个不要觉得我妈好欺负的人,在大理的时候要扮演一个对于当地环境能感同身受的人,在阿那亚的时候一边扮演一个能摄像的人,同时大家也很理解我让我在行程之中再扮演一个能够完成线上工作的人。这个扮演并没有贬义,而是在辨识背景之后所做出的行动。
这种在不同空间快速切换的过程中,背景的变化变快,好像到了此刻有点不知道要扮演什么了。顺着想到我处在一个什么背景之下,更大或者过去更长的时间下的背景是什么?是这家书店的工作吗?隐隐试图将自己作为背景存在的我,这个背景应该是书店空间的景观;是新冠之后试图将自己变成不受任何新冠行为影响的正常人吗,之前坐在书店门口值班见到人起身的肌肉记忆,坐在高铁上摸一下口鼻怎么没有带着口罩的下意识,这个背景是仅存在手机里面的健康码和行程卡截图;更大一点想到了五花肉,今年6月回重庆的时候,这个地方作为她的背景存在,逃离的老家,在手机视频上谋面的五花肉的妈妈,站在五花肉视角下的两地。
好像这次再回重庆才看到这个地方的落后,这种落后不是全然生活条件的落后,对比20年前回的我妈重庆老家,已经从村子变出了几栋高楼,但是那个变化在10年前回重庆的时候已经成型,现如今一直没有变化,对岸在修建高铁站,也是从10年前就开始许下的承诺没有实现。但是更多的时候看到一种她自述的「相处不来」,混沌的家庭和亲友关系交缠,放大出我理解到她想要逃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这个她身后的背景不是一个过去式的环境,而是同步在她命运一样的存在。
郭旭宏 | 预读
「背景」具象來講,是畫面裡主體背後的環境,具有一定信息性,令觀眾知道主體所在位置;抽象來講,是主體所處的環境(經濟、政治、歷史、文化等等),是形成主體現狀的背後原因。在創作來講,「背景」也是我現實所處環境的「真窗」與理想的「假窗」,它們如何共同構成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塑造一個人的成長。
哈比 | 预读
如果就紀錄片而言,背景可看作是底色,從我的敘事軌道來看,我的底色是父母的洗衣店生活,它讓我的相似之處有跡可循,我的相異之處又能明顯看出。
危友华 | 预读
我理解的背景有两层意思,一种是画面主体身后的环境,一种是镜头前画面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是原因,画面是结果。
编辑:章梦奇
草场地工作站
一个创作者聚合的开放社群
村民影像计划|民间记忆计划|母亲影展
纪录片|剧场|工作坊|读书会|放映|瑜伽
更多内容请关注:
Bilibili: 草场地工作B站
FB小组: Caochangdi Workstation
新浪微博:草场地工作站
豆瓣: 母亲影展
抖音: 母亲影展2023
参与活动请🔍小助手:CCD-Workstati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