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你还做B端产品吗?大厂总裁这么说…

文摘   2024-10-21 07:31   湖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产品参赵】第230篇原创

关注公众号 “产品参赵” 右上角置为星标

开启进阶之旅

关注后  回复 1 即抽取50份电子书

回复 加我进群 


————————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
1993年,电话、诺基亚进入我们视野
1997年,进入互联网时代
2001年,中国加入WTO,经济高速发展
2003年,淘宝成立
2004年,房地产开始上涨
2009年,校内网、QQ空间、开心网等崛起。
2010年,团购兴起、爆发了3Q大战。
2012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政策。
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
时代造就了一批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遇。
大约05年以前,能进入—家宝洁这样的世纪百强公司,是毕业生最美的选择。

而05年之后,更多优秀的毕业生,多会选择去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的红利,带动了人才红利。人才红利也挖掘了互联网的红利。
最终涌现出了很多世界级规模的产品,和神一样的产品经理。
(2017乌镇互联网大佬饭局)

此后每年,有大量的新人,通过社招或校招的方式,涌入产品经理赛道。
然而,当我们把探照灯指向现阶段,会发现,互联网行业和产品经理的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年的小甜甜,是否已经成了“牛夫人”?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一句“流量枯竭”,而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切身感受。

提到内卷,有人说,产品经理诞生之初,就已经是非常内卷的职业。
现在,更是!
随便想来几个原因:
(1)职位的权责相对不确定的,为左右逢源各路诸侯,要懂一点技术吧、懂运营、懂设计吧……重要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如何有效学习高回报的知识。
(2)光学习做事情还不行,被称为“工具人”,要有商业思维和市场感,才能确保整个团队方向战略正确。终有加班加不动的时候。
(3)每个公司的特殊性不同。不要认为自己一直这样做事的,就是对的。很可能换个公司。就从“CEO”前身,变为端茶倒水的。
(4)同样有35岁、996、985、211的过滤门槛。
因为还没看到行业周期的力量,所以人才还在多年的“惯性”下,持续涌入。
互联网领域依然是大部分毕业生期望的领域。
互联网公司的职位的热门程度,产品经理仅次于技术类。
新世纪以来,技术周期一直在上行,新技术一直在不断改造既有商业模式。
当互联网红利消失,证明这种技术缺口已经差不多了。

2024年也出现了大厂裁员,就是经济学理论的再验证:可以被创造的行业已经差不多了,现在互联网都是巨头天下,群雄逐鹿时代过去了意味着产能缺口逐渐在缩窄。
查理芒格说过的一句话,“宏观是我们要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地方。”

“选择大于努力”,内卷之下,产品经理如何给自己一个良性的发展赛道呢?
俞军说:做to B产品,是求稳的产品经理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互联网公司,或产品经理如何选择一个领域,其实本质上是看市场的需求。

01

需求就是机会

乔布斯说:“满足需求是平庸之为,引领需求才是高手之道。
但大多数人,能发现和满足他人需求,就已经难能可贵。
三百六十行,唯有互联网行业把“需求”两个字念出了精髓。
“需求”在互联网从业者每天的工作语中,频率可能是最高的。
甚至“用户就是需求的集合
那么究竟什么是需求呢?

凡宇宙种种,存在本身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对周围和自身的诉求:

  • 存在本身的需要;

  • 与外界关联之后的需要;

  •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下演化出来的需要……


有需求,就有被满足的渴望。
  • 满足的载体是产品;

  • 途径是交换;

  • 成本是价值;

  • 一切的处理者,是人。


从互联网角度把这些需求进行归类,真正有价值的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人的需求,和社会组织的需求。

二者并不是孤立的:通过人与组织的交互,比如上班,就形成了交叉领域的需求。
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决定了产品的边界。
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就出现了红海或蓝海。
从被视为2B元年的15年至今,在国内,2B行业的市值来看,仍远远低于国外。
这就从一定层面说明,国内的2B市场,潜力巨大,似乎就是“蓝海”。

简单分析2B发展滞后的原因,大致三个方面:

  • C端市场吸纳了用户、创业者。更容易出现高盈利。

  • B端市场环境尚在发展阶段,不容易标准化。

  • 投资人的逐利性。


02

B端产品“香”在哪里?

以前,仿佛不做App,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产品经理。
而现在,产品经理圈子里的B端课程和B端书籍推广明显多了很多。
是退而求其次,还是行业本身的发展具备了条件呢?
2B产品“香在哪里,主要还得从四个方面分析:

(1)流量红利消失
什么是流量红利期,就是狼多肉少,一窝蜂渴望使用产品。
从08年到13年,移动化带来的新产品把用户每周上网的时长,从PC时代的16小时,提升到了25小时,提升比例56%。
大约从13年,进入了流量的瓶颈期。
因为此后的五六年里,用户每周上网时长,累计也只提高了2.6小时。
这种客观的艰难所映射的瓶颈意味着,市场增量已经见底,巨头们早已完成了升级和装备,后来者少不留神就成了一道经验之菜。
这就迫使互联网创业者寻找新的方向。而互联网+也为B端吹起了一阵风潮。
(2)VC资本趋稳
资本在C端市场的金效率趋低,资本家变的谨慎,而随着2B市场的发展,必然愿意扶植线性盈利、相对稳定的B端市场。
(3)企业需要降本增效
行业本身的发展和壮大,自身也需要高效系统赋能,以求降本增效。并且这种诉求呈现规模化。
(4)人力成本的升高和计算机技术发展
人力成本的攀升,导致企业宁愿作为甲方花合理的加钱租用、购买,也不原因自己招人开发。同时技术的发展让这种分工、协作变得便捷可行。
2B产品与2C产品相比的显著特点如下图所示:

相对而言,to B是保守但稳定的业务方向。因为这个需求永远存在。
所有企业发展越好,所有业务规模越大,这方面的需求就越强烈。
此外,大企业也不会像to C产品一样只有一两家幸存,仅互联网就有很多企业和很多业务足够大,所以岗位容量多,选择丰富。
再者,做这些工具产品的方法和原理也比较相似,经验价值有一定可迁移性,所以如果离开一个大企业,还能去另一个大企业。

所以,做to B产品是求稳的产品经理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

03

如何做好B端产品?

如何做好B端产品?无疑是个很大的话题。
可以参考我在《TOB产品之美》一书中的赛道选择观点:!谨慎:24年哪些SaaS赛道,产品经理可能裁员?

本文尝试从产品选题、业务、用户画像等方面,做简单的个人意见分享。
(1)产品选题

在产品选题上面,需要结合自身的SWOT分析。
S:寻找对自己有利的领域,不仅仅是做产品,更是做服务。所以推广能力、服务能力、产品能力是三辆并行马车。
在前期可以从自有业务做起,慢慢推向其他公司。也可以采取孵化合作的方式推进。
O:关注自身的弱势,打造天然壁垒护城河。产品可以抄到,但IP和服务等是无法被抄袭的。
T:寻找朝阳行业和市场空间更大的方向。比如医药零售端容易被巨头垄断。但是做AI辅助延误研发,大数据预测药物选型、自动模拟蛋白靶向效果等,就是更加有生命力的方向。
T:注重良性盈利模式的培植。以启用自身的造血能力不至于在某些外部威胁中进退两难。此外可以寻求与强者联合。


(2)业务第一性

B端产品在细分上,包括2S、2G等。以面向业务的方式设定产品,这就注定带着业务的色彩。
行业壁垒导致不同意真正做到同理心:自身不是用户,主观臆想容易出错。
需要一定的业务背景;重视逻辑和流程,通用和个性化定制需求权衡。
B端产品的C位产品经理一定要了解业务。关于业务的调研可以参考另一篇文章以B端系统案例,解析需求调研5个方法
(3)用户的角色性

需求是用户的需求。B端的用户是一群带有角色的人。他们不是自然属性的角色,比如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会计、售后客服等。
B端产品的用户画像就不能采用无脑硬套C端用户画像、刻意为建立画像而画像、过于追求画像广度而不注重深度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用户画像的勾勒。
免导致与业务场景的关联甚微无法对垂直业务进行有效赋能、目标客户锁定出现偏差导致无法创造真正的用户价值,间接的导致产品无法创造商业价值等一系列问题
B端用户信息获取壁垒高。用户样本少、数据获取难、业务理解需求高、测试难进行。
不同职位不同权重,关心的价值不目标、决策权、使用人数不同。不同用户的具体使用场景不同。
付费者与使用者分离:老板付费但不用,员工用但是不付费。二者天存在迎合矛盾。

(4)B端产品的系统化

B端需求,虽然比较直接,但是更值得挖掘。因为一个诉求背后,可能就是一个业务完整链条。
强化通用的底层逻辑思维、架构能力、业务调研能力、实现机制理解等,可以参考一本后端产品书籍《后端产品经理宝典


当挖掘出所有的业务场景、用户故事地图的时候,这个轮廓才能被一点点形成产品模型,并最终完成闭环。

(5)B端产品的常见模式

  • 收费模式:

B端产品不能免费,因为盈利才能保证服务质量。客户也更容易放心。
收费模式不宜过多,因为替换成本高。
常见的收费模式:基础版免费,衍生功能付费;一口价买断;按时间、按数据量付费。
  • B端产品常见的形态:

本地部署的ERP:如药店的出纳软件、安捷伦仪器操作系统;
云端部署的如SaaS:如钉钉、Zoom、店小秘。
平台级别的PAAS:如低代码平台JEPaas简道云
非产品化的SDK:如法大大的签章接口、向芯的美颜、腾讯的鉴黄接口。
  • 重视服务和推广:

B端产品少不了一定程度的实施,因此服务是重点。
重视客单价,获客成本高,低频少用户,依赖续费。
(6)B端产品经理的日常


虽然俞军说B端产品相对稳定,但笔者认为B端产品经理比C端产品经理的要求更高。
因为除了强化产品设计能力、用户场景化通理性和换位思考之外,还要深谙行业知识、底层逻辑思维、架构能力等后端知识和能力。
目前市场上学习资料很多,但后端产品书籍不多。
如果底层逻辑思维、架构能力、业务调研能力、实现机制理解等方面薄弱的同学,欲进B端产品领域,可以学习后端产品书籍<后端产品经理宝典>。近期打5折



结语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节奏。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抓住了一波一波的机会浪潮。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他们都在自己的节奏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认真把握自己的眼前事。
美好的事物是自然地长出来的!

   END  





专家点评《TOB产品之美》上架后的大咖点评

发布会《TOB产品之美》新书发布会

看看下面这些资料


获取途径:加入星球

全场免费无限更新


——推荐——

点亮第一时间给您推新文章

产品参赵
垂直行业SaaS产品十年,书籍《TOB产品之美》《后端产品经理宝典》《产品经理修炼之路》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