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示了人体衰老在分子水平上的新机制

文摘   2025-02-01 06:30   美国  

最新一项研究揭示了衰老在分子水平上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基因突变与表观遗传修饰之间存在关联性,提出逆转表观遗传“时钟”,可能仅缓解衰老症状而非解决根本问题。抗衰老或缓减衰老很难简单“干预”见效果。关注详情!



关注长寿医学和抗衰老最新资讯,专业人士了解更多长寿医学和长寿诊所项目,扫码加入专业微信群(实名+机构名称):

扫码加入长寿医学专业交流群

(群规: 实名+机构)




阅读文摘


最新一项研究揭示了人类个体衰老在分子水平上的新机制,为抗衰老提供了新方向。

目前的主流衰老理论:随机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修饰(表观遗传“时钟”理论)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认为,逆转表观遗传“时钟”,仅能缓解衰老的症状表象,而非解决根本问题。

研究人员分析了近1万人的基因组数据,发现基因突变与DNA甲基化(一种表观遗传修饰)之间存在可预测的相关性。一个突变可能导致广泛的表观遗传变化,而非局限于突变发生的位置。这种现象表明,表观遗传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而非独立的驱动因素。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体细胞突变是细胞衰老的根本原因,而表观遗传变化只是其结果,那么,逆转衰老将比预期更复杂、更多变。这或许将改变我们对衰老机制的理解,从程序化过程转变为随机、累积变化影响的过程。

业界人士评论,未来的衰老和长寿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体细胞突变与衰老表观遗传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开发新的抗衰老疗法。目前抗衰老疗法多数是徒有其表,没有触动其根本。


关注我们,获取生物医学前沿最新资讯



全球医生组织
全球医生组织作为生物医学国际合作引领者和推动者,旨在为医药健康及公卫专业人士提供国际合作资源和渠道,为大众提供可信服的科研进展和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