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什么值得读
2月份的假期让脂肪迅速地回到了肚子上。
《龙头蛇尾 - 明代中国与第一次东亚大战》
《龙头蛇尾》
[美] 石康
豆瓣评分:8.1
2023年底,韩国院线上映了一部抗日神片「露梁海战」。在电影的结尾,朝鲜的水军都督李舜臣被流弹击中,但是命令下属不得公开自己的死讯。其替身一直在猛击战鼓,在战鼓的「魔法攻击」下,日军的主要将领岛津义弘叠加了惊恐面具,并且抱头痛苦倒地。这么雷人的剧情,颇有手撕鬼子的神剧风采。考虑到露梁海战的战果,客观上大明&朝鲜联军的No.2和No.3均战死,同时围歼日军的军事目的也并没有达成。日方的小西行长部成功突围,岛津义弘部战损200余艘倭船(战损约三分之二),但是成功撤回日本,岛津势力一直得以保留到了德川幕府时期。也难怪,露粱海战之后,大明,朝鲜和日本均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甚至在大明的官方记载中,石曼子已被击毙。(当时明军多称岛津为“石曼子”,《明神宗实录》及相关史书中皆用此名,乃“岛津”的日文读音“しまづ”转化而来的。“沈安度”“沈安道”“沈安顿吾”等名字的出现,乃是朝鲜人读“岛津”发音不准所致。)在对内猛吹这一点上,东亚三国倒是出奇地一致。
万历朝鲜战争,在大明的官方说法里属于「万历三大征」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和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万历三大征前后耗费财政约一千多万两白银。其中又以万历朝鲜战争花费最巨,约七八百万两(另有观点认为,约一千四百万两更合理)。这场战争的参战方不仅包含了大明,朝鲜和日本,甚至还包括了辽东的女真人,以及在大唐时期被称为「昆仑奴」的雇佣兵团。也就是说,在朝鲜战场上,是能看到黑人的。这场战争在朝鲜的资料里被称为「壬辰倭乱~丁酉再乱」,在日本的资料里被称为「文禄~庆长之役」。大明,朝鲜和日本三方各自的官方记载也大有出入。客观上,1598年之后,日本并未继续染指朝鲜,直到三百年后的清末1884年,日本借由朝鲜王妃(闵妃)与大院君(国王李熙的生身父)互相争权才再次野心毕现。另一方面,朝鲜王室在1598年之后,对大明再造番邦的感激,也一直延续到了满清入关之后,大明衣冠得以保留(甚至还采用崇祯记年),甚至后来朝鲜使团来北京搞外交的时候,还有前朝的老人对着大明衣冠长吁短叹。近代历史学者黄仁宇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认为万历三大征只是晚明文人的「历史虚构」。因为在大明的官方记载中,大量的吹嘘,瞒报,谎报充斥其中。各级文武官员基于自身的利益,在官方记录中留下了大量的春秋笔法,也向万历传达了大量的错误情报。也难怪万历皇帝,在整场战争中都显得脾气有些急躁,经常直接给予前线「便宜行事」的特权,有时甚至亲自出面直接强力弹压言官们对于前线的弹劾。
对于万历朝来讲,「倭寇」并不是一个新鲜物种,因为早在嘉靖时期,戚继光平倭的战斗中就已经积累下来了早期的接触经验。在地面战斗中,避免白刃近身肉搏,以「鸳鸯阵」为主,进行多层次打击,这样极大提高战损比。在海面战斗中,充分发挥大明水师的技术沉淀,火铳和大炮都优于日本的关船。甚至很多战斗中直接利用大明福船的体型优势进行物理撞击。经过戚继光抗倭的技术检验,大明的官僚体系对于造船的原材料,比如杨树,槐树等进行了有计划的种植,砍伐和储备。尤其是大明水师使用的木材,无论韧性和硬度都远远优于日本的关船。而日本一方由于其构成大多为浪人,野武士,没有办法对大明的军事实力给出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传回日本的经验多是大明的地面部队常常一触即溃,尤其在白刃近战中,表现更为战力低下。这是因为在洪武皇帝时期确立的军户制,运转到嘉靖时期已经是名存实亡。这些浪人接触到的明军,多为军户后裔,平时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地组织训练,其军户的名额更像是给地方官员贡献空饷的操作空间。这一点在宋怡明的著作「被统治的艺术」中有更为详细的表述。秀吉基于这些零星的错误情报,也助长了其对大明军事力量的轻蔑。
以后世人的视角来看,秀吉发动这场侵略一定是疯了。因为秀吉喊出的战略目标是在朝鲜快速通关,然后直取天津进而拿下北京。接着覆盖整个中原地区,最后兵锋直指印度。在秀吉的构想下,关白位居宁波,天皇移驾北京。因为当时日本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集中和宁波进行。在当时日本的工商界,Made in Ningbo 就是优质的进口商品的代名词。我们可以先给秀吉算算账,看看秀吉一共能调动多少资源。我们参照幕府时期对全日本土地初步统计来看,整个日本土地全年的粮食产量大概2500万石的大米,整个日本大概约3000万人口。一石大米大约刚好够一个人吃一年。至于为什么用粮食产量而不用土地面积来进行计算是因为日本土地多丘陵山地,粮食产量并不平均。根据幕府的规定,一个10万石的大明,在战争中需要提供火枪手350人,弓箭兵60人,长矛兵150人,抗军旗的20人,骑兵150人和步兵2150人,粗略算下来总约3000兵力。也就是说就算2500万石分封成了250个大名,一共能动员的总兵力约为250 * 3000 = 75万人。当然这只是人丁丰沛且风调雨顺时期在纸面上的最乐观估计的峰值。实际上在秀吉时期,秀吉并不能完全指挥得动所有地方大名,比如德川家康。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在秀吉时期,因为日本自身的内战状态并没有完全结束(秀吉死后又继续爆发了关原之战,后续一直打到大阪冬之阵和夏之阵才算正式进入幕府。也正是在大阪夏之阵中,真田幸村率赤备奔袭德川本阵,险些成功。这守城经历也被后世的小说家演绎为了「真田十勇士」这种浪漫化的YY),日本的总人口并没有达到德川时期的三千万。此时仅仅大概在一千两百万左右。所以秀吉在第一次入侵时,出动了总数约为16万的地面军队,后面还有14万左右的预备役。这近30万人的部队已经是秀吉当时能动员力量的极限。而当时整个日本职业军队大概在56万左右。这种动员能力是当时的欧洲所不能比拟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日本的地理特性,不需要在边防和关隘处布置军队,实际上日本本土被外来力量入侵也是要等到美国水师提督佩里的黑船来袭。而本土遭遇外来军队的攻击甚至要到二战时期的东京轰炸了。其二是经历过战国时代残酷征伐,各大名对于对各自的封地内也都是采用极限压榨的模式,恨不得要算计到每一个人头。
至于秀吉发动这场侵略的原因,三方学者的观点各异,甚至日本的观点随着后来服务于明治维新之后的对外扩展侵略的政治需要也一度出现了反复。结合三方观点,秀吉的发动这场侵略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使用武力扩张获取更大的自身利益,从秀吉指派几个军团的首领就能看到,几乎是清一色的秀吉的势力。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岛津义弘,福岛正则,小早川隆景,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羽柴秀胜和细川忠兴,九鬼嘉隆。武力扩张获取的利益可以彻底改变对日本本土的实力对比。秀吉肯定不想只维持一个纸面意义上的统一,五大老的各怀鬼胎才是他彻夜难安的地方。
其二,对于刚刚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日本来说,这五十几万的武装力量并没有办法一次性妥善安置。实际上,只能通过采用对外扩张的方式,让武士有用武之地,才能妥善维持国内的安定。换句话说,上面的一众武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封地。如果大哥不能带着他们继续满足自身利益,必要时换个大哥也不是不可能。
其三,重新组建一个东亚帝国和与之配套的国际秩序,这样的成绩才能让出身寒微的秀吉为自身的后世获得更为稳健的统治合法性。
时间线
1592年
5月 日军登陆釜山
6月 朝鲜国王宣祖携朝鲜宫廷逃离王京
7月 “龟船”首战;宣祖退到明朝边境的义州
8月 明朝援兵在平壤被击溃
9月 朝鲜乡间“义兵”蜂起
10月 沈惟敬和小西行长谈判停战50日
11月 李如松出任东征提督;宋应昌出任经略
1593年
1月 明朝援兵入朝
2月 明、朝联军收复平壤和开城;碧蹄馆之战
3月 日军退入王京
4月 日军求和
6月 明使赴日
7月 日军血洗晋州秋 日军大部撤离;固守釜山周边;明军大部撤离
11月 宣祖返回王京
1594年
1月至12月,明廷争辩和议条款无果
1595年
1月 日使内藤如安终于赶赴京师
2月 万历帝决定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
夏 李宗城率明朝使团抵达釜山
1596年
5月 李宗城逃离使团
7月 明使前往日本
10月 丰臣秀吉会见明使,拒绝“册封”;秀吉下令二次进犯
1597年
2月,倭船登陆东莱夏 日军北上;李舜臣官复原职,准备海战
9月 南原陷落
10月 明、朝联军稷山奏捷;李舜臣鸣梁海战奏捷
1598年
1月至2月 明、朝联军围攻蔚山
4月 日军开始退兵夏 明、朝联军多路齐下进攻
9月 丰臣秀吉去世;明、朝联军继续进攻,日军撤退
12月 露梁海战标志战争结束;李舜臣战死
如果仅仅采信大明的官方史料,很容易得出一个看起来的有道理的结论是「天兵一到,倭寇自退」,但是结合朝鲜的史料和日本的史料来看,大明的天兵在正面战场实际上吃了很大的亏,军纪也时不时地出些问题。最终决定整个战争走向的是双方的后勤补给。大明的国家机器开动起来之后,物资,兵员一直在向前线输送,尤其是大明的财政,在战争初期显现不出来的财政的重要性,但是当战争进行到后半段时,大明的财政能力慢慢在战场上转化为了一枝独秀的持久战斗力。而日本的后勤补则需要日本由海运输送到仁川和釜山等港口,再经由港口的「倭城」分发给各自部队。但是给由于朝鲜出现了一名天才级的水师将领李舜臣,不停地在海面对日军进行持续打击,尤其是在闲山海战中,充分发挥朝鲜水师的火炮和机动优势,以「鹤翼阵」迎敌,意在全歼日本水师。最终战果是82艘倭船被击破64艘,朝鲜一方未失一船(两方的记载基本都认可了这一点)。而正是李舜臣不停地在海面取得优势,使得日本的海上补给被切断。电影「闲山:龙的出现」讲的就是这场战斗。
虽然这场战争号称打了7年,但是在开战的第二年,就已经就进入到了战略相持的阶段。接下来就是一场匪夷所思的议和。在大明的角度讲,一直都不是追求全歼敌军,而是迫使其撤离朝鲜为首要目标。尤其当辽东将领李如松收复平壤之后,军心大震,紧接着要继续南下。在光复平壤的战斗里,李如松并未击毙小西行长(当然最后露粱海战也没有击杀掉小西行长)。在朝鲜的史料里记载是李如松与小西行长打成了协议,为了减少双方的伤亡,放走了小西行长。在日本的史料里记载的是小西行长在夜色掩护下安然脱身。宣祖大王回到平壤后,明军随即南下,意在克复王京。李如松为了增加追击速度,并未携带火炮部队,而是仅率领骑兵南下。在碧蹄馆附近,李如松部队被日军包围,李如松才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重围。此时日军的将领是小早川隆景。双方激战于此,史称「碧蹄馆之战」。日方的资料认为,此战中朝联军损失了38000人。有非常明显的夸张的痕迹。因为平壤之战后,日军另一名军事将领黑田官兵卫正在向秀吉请命,请求罢免小西。所以日方的资料同样参杂着政治目的,比如将李如松形容为「斗志全无,一蹶不振」。而李如松给北京的军事报告里则着重渲染了克复平壤的光荣战斗,几乎没提碧蹄馆之战的失败。
客观上,碧蹄馆之战后,中朝联军没有继续选择快速南下,因为经过战场初期的军事接触,双方都开始调整战斗方式,明军将核心战术定义为「其他多兵种配合护送火炮到战略要地,且保留骑兵,不轻易冲锋」,日军的核心战术为「躲开对方火炮,并集中己方铁炮远程骚扰(即火枪)」。所以就出现了胶着的战斗前线,只要明军的火炮部队运送到位,日军就南撤。同时在撤退路线上又埋伏铁炮部队对明军进行狙击和骚扰。前线的消耗开始凸显。万历皇帝责成兵部继续增兵,筹粮。日军小西行长部减员60%~65%,小早川隆景部减员44%。中朝联军向王京推进的过程中,不时派出小股部队着重打击日方的屯粮点。而在王京附近的幸州山城,此时由朝鲜部队把守。加藤清正和锅岛正茂想在此处浇灭朝鲜部队起势的势头。算是侧面拖延中朝联军克复王京的速度。但是幸州山城的守将权栗,利用幸州山城的有利地形,结合弓箭手和火器部队,充分动员幸州山城的居民,击退了日军连续的9次突击。尤其使驻扎在王京的守将宇喜多秀家负伤。史称幸州山城之战,壬辰三大捷之一。但是大明和朝鲜的议和也就在此时拉开大幕。
这次议和闹剧一直持续到1596年(此时1593年),双方的代表均展现了议和主要靠骗的核心风格。北京朝廷接到的前线战报里,日军已经全然知道自己错了,「悔祸之深,一心只求封贡」,还有记载说丰臣秀吉「痛哭流涕,自怨生长于小国,兵力寡弱,无力入明,委实可悲。扼腕切齿,左右匍匐哭泣」,但是实际上丰臣秀吉认为自己才是胜利的一方。面对着小西行长带来的大明使团,提出了七个条件:
和亲,就是万历帝将公主嫁给日本天皇。另外一个版本是册封秀吉成为明国国王。
割让王京南部和东部的四道,划汉江而治。
两国恢复通贡。
明、日两国大臣互换誓词,永远保持和平。
按照日本习俗,朝鲜送去一位王子和数位大臣作为人质,表明善意。
被俘的朝鲜王子二人及陪臣移交给沈惟敬。
朝鲜誓言永不破坏和平。
这7个条件即便在当时信息不发达的通讯下,看起来都无比荒谬。尤其是将公主嫁给天皇这件事,对于儒家文化圈而言,这种「和亲」政策只能让人联想起来大汉与匈奴的过往关系,是作为国耻而铭记的。而更为荒谬的是作为谈判代表沈惟敬擅自将这条修改为「册封」,还有日本史料记载的是,小西行长告诉丰臣秀吉,太阁殿下会被册封为大明皇帝。这显然更荒谬,但是秀吉欣然答应。双方在议和期间,日军各军团合兵(宇喜多秀家、加藤清正、小西行长、毛利秀元、小早川隆景、吉川广家、伊达政宗)进攻晋州城,朝鲜军民展开了顽强抵抗,城破之后日军便展开了血腥的屠杀,后来的统计认为一共遇难了六万人。时至今日,韩国依然举行晋州南江流灯庆典(진주 남강유등축제)来祭奠壬辰倭乱时遇害的晋州军民。因为壬辰倭乱中,这些流灯是战斗中将士们的信号灯。
晋州南江流灯庆典
北京方面对待议和的态度也是出现了两派意见并争吵不休,万历皇帝提出了5个条件,后来缩减为3个:
日军全部撤出朝鲜
册封秀吉为日本国王,但是不得通贡
日本发誓不再侵扰朝鲜
这三个条件在加藤清正那里就被讨价还价为了「割三道以属日本,则罢兵还国」。信使惊讶地发现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长似乎根本没有进行统一协调,甚至互相还给对方拆台。在北京,万历皇帝和大臣对日本的使团代表内藤如安进行了盘问。其中尤其以秀吉的身份最为令人啼笑皆非。“汝之国已称天皇,又称国王,不知天皇为是国王乎?”内藤回答:“天皇即国王,已为信长所弑。”明朝尽管答应册封,仍然心存犹豫。朝廷讨论了册封足利氏的先例,并将丰臣秀吉与俺答汗作了对比。礼部进一步澄清此事,结果发现丰臣秀吉既非日本国王,也非幕府将军,这个消息引起一片喧哗,若秀吉连本国的合法统治者都不算,如何能册封为日本国王?另外在日军撤出朝鲜这一关键条件上,小西行长根本无法节制众人,像加藤清正部依然一直在朝鲜本土劫掠。甚至出现了大明派往日本举行册封仪式的正使李宗城失踪跑路的事情。丰臣秀吉一方在给前线的书信里一再表示自己是胜利的一方,而且对于和谈的讨价还价更加不耐烦。因为此时秀吉政权出现了一个变量,那就是多年无子的秀吉忽然老来得子,也就是著名的丰臣秀赖,其母为浅井三姐妹之一的茶茶,也就是后来大河剧里总出现的淀殿。
黑线代表夫妻或亲属,红线代表杀掉
以尖嘴猴腮闻名于世的丰臣秀吉,竟然得到了一个相貌俊秀的继承人。而早先为了继承丰臣政权而收养的养子丰臣秀次(原来是丰臣秀吉的外甥)就变得无比尴尬。而此时的秀次虽然顶着「关白」的头衔,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掌握实权。尤其在丰臣秀赖出生之后,秀次性情出现了极大的变化,更加暴虐无常,其恶行包括但不限于在禁止杀生的比叡山鹿狩,铁炮试练中射杀无辜农夫,夜夜酗酒后徘徊町中,随意斩杀行人,将盲人双臂砍断,母女并奸,剖开孕妇肚子等等。所以秀次也被称为「杀生关白」,最终在秀吉的压迫下切腹,并且秀吉将秀次的妻妾子嗣三十九人全部诛杀(意味着所有和秀赖抢位置的潜在继承人被团灭)。因为秀次本身也是政治联姻中的棋子,所以妻妾多为名门之女。正是这个灭门决定也为后来很多家族决定支持德川埋下了伏笔。另外关于「杀生关白」的这些恶行,实际上也存疑。因为无论丰臣秀吉还是德川家康均既有动机又有能力给这位曾经要继承大位的「关白」泼粪抹黑以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尤其秀次的社交活动中经常有当时著名的短歌艺术家,双方饮酒唱酬,也没有留下秀次暴虐相关的记录,而且其辞世歌传达出来的哀婉与无奈似乎并不像一名嗜血的屠戮狂。
月花を心のままに见つくしぬなにか浮き世に思ひ残さむ
- 豊臣秀次
多提一句,丰臣秀赖和茶茶的结局是在大阪之阵战败后,母子二人在大阪切腹。当然在文艺作品的YY中,秀赖跟船出逃东南亚,过起衣食无忧的仙人生活。
回到大明和日本的议和这个时间点,明朝的使节来到大阪,秀吉和出席的要员换成了大明的礼服。丰臣秀吉翻译的日本僧人并未按照小西行长威胁的那样,隐瞒下诏书中明文不准朝贡的语句。(同时也有一种当时没有现场翻译,后来丰臣秀吉又找僧人来替自己翻译一下的说法。)这样一来,真相大白,丰臣秀吉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原来一直蒙在了鼓里。根据《日本外史》记载,秀吉听完册封诏书,勃然变色,起身脱去冕服,一把扯过册书撕碎,且咒骂:“吾掌握日本,欲王则王,何待髯虏之封哉?且吾而为王,如天朝何?”僧人试图平息太阁的怒火,告诉他这是中华自古以来的对外之道。秀吉召小西行长至前,厉声责骂。小西行长诿过于另一位家臣,甚至声称有书信可证明他的指控。无论当时的真相如何,日军发起了第二次入侵。大明,朝鲜和日本之间的各自的战略并不相同。而且日军自身的战略目标也非常摇摆,一方面加藤清正宣称要借道朝鲜直取山海关,进而攻入北京。另一方面,日军在朝鲜并不急于北上,而是持续蹂躏朝鲜半岛南部。现实情况很有可能是秀吉和他的部将之间的目的并不一致。秀吉麾下的一些大名,尤其加藤清正,一直渴望征服并吞并南方三道,本质上是给自己谋取更大更富庶的土地。秀吉可能只是想让日军蹂躏朝鲜,挽回面子的同时,展现武力。所以第二次入侵和第一次相比,无比的血腥残暴。
海面战场上,李舜臣在双方议和期间被贬为普通士兵。虽然大家宣称是因为朝鲜的宣祖大王中了日本的反间计,实际上更有可能的是功高震主的武将在朝鲜一直都没有太好的结局。就像崇祯皇帝凌迟袁崇焕,所谓反间计,只是借坡下驴。而日军的第二次入侵,几乎全歼了朝鲜水师。只剩下了十多艘板船。简直是朝鲜版的裁员裁到了大动脉。所以奇葩的一幕出现,朝鲜著名水师士兵李舜臣临危受命,重整朝鲜水师战船12艘,于鸣梁与日军激战,根据朝鲜的记载,击毁日军战船333艘,并斩杀日军大名「来岛通総」,一说被斩首,一说是淹死的。根据日军的记录实际上133艘全部被歼,史称「鸣梁海战」。
在地面战场上,大明调集物资粮草兵员和火炮,在王京集结,最后兵分三路南下驱逐日军。就在此时此刻,杨镐登上了历史舞台。杨镐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因为在1619年未能击败满人入侵而备受指责。就在20年前,他在朝鲜任职期间也引发了争议。不过,朝鲜史料指出,杨镐在挫败日军的攻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说他“才兼文武,精敏沉毅”。经略朝鲜事务时,杨镐指出:“心定则气壮,心乱则气夺。”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史料也称赞杨镐赏罚严明,推行先攻后撤的战术,令日军疲于奔走,并进一步对日军过度伸展的补给线造成压力,由此扭转了战局。谁能想到二十年后的萨尔浒之战,身为辽东巡抚的杨镐,率领明军最后的家底在萨尔浒战败。最终在崇祯二年被处斩。
明军的战略部署是一路进攻蔚山的加藤清正,一路突袭南方的小西行长,最后一路进攻釜山。而正是在蔚山的攻防战中,中朝联军大败。根据日本的记载,斩杀中朝联军6万余人。这个数字过于夸张,李如梅给出的报告里认为伤亡在3000-4000左右。结合更多的战场报告,这次战斗损失应该大概在两万人左右。显然是一场明军的大败,但是总督邢玠和杨镐谎称此次为大捷,斩杀了倭将120人,倭兵1200人。全员还得到了嘉奖令。而围绕着蔚山之战,在明朝的后方已经吵成了一锅粥。因为前线的报告前后不统一,言官旋即对前线展开弹劾。万历皇帝也不得不派遣言官丁应泰来朝鲜核实,因为丁应泰的立场过于坚定,即积极弹劾,所以又加派兵科给事中徐观澜探查究竟兵员损失几何。换句话说,万历皇帝其实此时根本不了解前线究竟折损了多少兵力。实际上,此时的地面战斗又陷入了战略相持的阶段。而打破这种相持的是明朝大规模扩建的水师。
陈璘,明朝的水师提督,朝鲜的史料认为其无足轻松,多亏了李舜臣气度宽广,他才被认可。但是陈璘在大明 的威望非常高,尤其是他此前在广东同海盗作战的经历,似乎并不可能是一名被李舜臣指挥的将领。还有一些史料认为,这二人之间的芥蒂源于陈璘一向以军律严明著称,毕竟海战必须要多船配合才能打出暴击。他对朝鲜军队缺乏训练,纪律松弛的现状非常不满。而朝鲜一方则厌恶陈璘总是试图要求他们合作,所以在朝鲜的资料里对陈璘表现得不屑一顾就说得通了。接下来的露梁海战,就回到了本文的开头。有一派主流观点认为,其实是因为秀吉去世,才导致日军撤退。但是撤军的命令实际上是在秀吉生前下达的。这非常好理解,因为按照这种消耗速度,即便是扶起来幼子丰臣秀赖,其军事家底儿也要被打光了。实际上,在撤军的诸多原因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日军实际上非常忌惮朝鲜的水军南下,这样可以直插日本的长洲,萨摩。秀吉不得不考虑为本土留有足够的防御力量。一旦大明和朝鲜联军盘踞在对马海峡,并以此为跳板,那么整个日本狭长的国土形状很容易被进攻,同时很难互相兼顾。而作为战争最大借口的「通贡」也并没有达成。甚至德川家康在丰臣秀赖切腹之后,写信给朝鲜,说他已经为朝鲜报了仇,另外德川家在这场东亚大混战中也并没有出兵,以此来讨好朝鲜。最后也只是在釜山建立新的「倭馆」,进行着非常有限的贸易。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万历三大征,在「明史」中,万历三大征是掏空国家财政,进而促进大明灭亡的重要原因。作为「明史」编修总裁的张廷玉甚至写下了「明之亡,亡于万历」的核心观点。但是如果将万历三大征的财政因素视为明亡的核心理由是有失偏颇的。万历皇帝可以调集巨大的资源,打赢三场大仗,实际上正是大明并没有病入膏肓的证据。但是,随后万历皇帝的怠政,整个官僚集团几乎停摆,国家的官僚阶层陷入了常年的人事内斗,而数量最大的统治阶层,即南方大地主,对这些远在天边的战事并没有那么关心。皇权说到底并不能指望着皇帝自己拎着大刀出去砍人或收税,皇权的意志需要靠官僚集团实施执行。而皇权与官僚集团的互不信任导致的国家停摆才让大明迅速衰败下去。这就像极了老板跑路的大公司,管理层忙着拉帮结派内斗抢资源,基层员工集体摸鱼站队,毫无产出。最终摇摇晃晃,被人一脚踹塌就是迟早的事儿了。
后记
读书带来的乐趣总是体现在现在读的内容和以往读的内容建立起来的联系。观点相异也好,互相印证也好。好些年前,花了几个月的功夫看了好多日本的资料,同时也举行了一场分享会「电影中的日本战国」,上个月集中看了明代的辽东政策和满清崛起入关。而这两个领域的交叉点就是这场万历朝鲜战争。如果说历史真有什么教训,那就是,人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说谎,甚至是系统性的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