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修法:种子翻腾与座下观照、见性与保任 第221-237问

文摘   2025-01-23 15:22   河南  
【元音老人问答集】

二、修法

(三)种子翻腾与座下观照、见性与保任 

221问:“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究竟起念不起念?  
答:照即是用,即是念念不停留。无念之可念,无起之可起,法尔显现,自然应缘。

222问:我们平时保的就是这个灵知吗?  
答:对,就是保这个灵知,而不是保空,不是守住那个空境。念头来了不睬,不睬就是灵知。

223问:我们做事时也要了了分明吗?  
答:对啊!我们念咒时听得清清楚楚,也是了了分明,咒不清楚就不是了。不是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个了了分明。到一定的时候,“啪!”一脱,脱的时候还是了了分明,什么都没有,唯一真性现前。

224问:《六祖坛经》说:“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这两点怎么矛盾了?  
答:“看心观静,不动不起”,这是压念不起,故大错。现在叫你观照,是叫你看着妄念的起处,不跟它跑,而不是压念不起,故不相同,没有矛盾。
225问:平时用功无非是息妄显真,但《圆觉经》说:“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这似让人无法把持。所以弟子在平时观照和静坐观心时,总觉得左右不是,不能确定具体方法,又怕念起,又怕犯压念的毛病。  
答:让你观心,不随念去,就是不起妄念。平时不故意起念头,不向外攀缘,而当妄念起时也不执著妄念。念起即觉,不随逐、不压制。只是了了觉知,不起分别。这就是“于诸妄心亦不息灭”的用功方法。


226问:下座后,对境生心,为境界所转,当如何用功?  
答:下座要时时观照。这个更难,因为人都是跟着境界跑。刚刚下座时还有个定境,知道看着自己不要乱动。可是,在事情上一做一滚,就忘记观照了,跟着境界跑了,与平时没打坐时一样的乱七八糟,这就不好。所以,我们上座的时候要死心塌地地心念耳闻,下座的时候要绵密观照,不要忘记。但是我们在境上也容易忘记,和几个朋友一谈心,什么事情一做,马上就乱了。念头来了,要赶快拉回来,观住自己。一定要做这个功夫,否则就不能上路。功夫到后面,观熟了,就不要观了,再观就多事了。所以,先下手要“观”,做到后面就不要“观”了,把这个“观”字忘掉才能进步,功夫才能上上升进。再更进一步,连“忘记”也没有了,那功夫就由“有为”进入到“无为”了。功夫就是要由“有为”渐渐地进入“无为”。无为一下子是做不到的,开始一定要有为地观,就是有心地做功夫。到了后来,无心做功夫,什么功夫都没有了,就更进一步了。

227问:有人认为,心中心法下座后的观照没讲清楚,而台湾禅师来传的观照有下手处。他认为观照即是法法平等,不起分别。做任何事,均要清楚,每个细节都不忽略。在观照中,当下即了,要念念不停留,如有停留即有不清楚处,即是妄心。  
答:真没讲清楚吗?如果初观心的人对样样事都清楚,这是观境而不是观心。观心者知境本虚而不将心循境;知心本空而不住心,心境两空,当下无念。正无念时也不执著于无念,而当念起时也不落于有念,有无皆消,当下灵觉。而此灵觉之性,非心非境,全体是空。正于空时,却又了了分明,全体是假。空假不二,更无分别取舍,正于此时,正观历然矣!这不是如实观照吗?
难道要如此人所说,将吃东西的味道留在心中或将同房的淫乐长期藏贮在心脑中,才是观照吗?假如这是观照,只是魔王的观照,是下地狱的观照。再说,讲这个观照已是多余,已是钝置了行人。本来大家都是佛,只要醒悟,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就是当人的佛性。起念就是妙用,用不着照空,才是真正的禅法。
此人叫大家每个细节都不忽略,这是“不起分别”吗?这不是着相吗?细品食味与淫乐,还要将食品经过咽、喉、肠、胃的情形体会出来,这是“当下即了”吗?既要念念不停留,又叫人将淫欲念发展扩大到身体各部和一切生活中去,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魔王说法,就是这样矛盾百出。

228问:有人在一些地方说某某人开悟了,他的说法对不对?  
答:理解不是开悟,懂点道理就说他开悟了,不要用功了,那是大错特错。理悟,遇到事情还是透不过去,没用。如苍蝇见血,马上叮上去了,见境就动心了。如是这样的话,临济祖师只要说一句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说三句?禅宗也说法身边事、法身正位、法身向上
从前古人根基厚,一点就知道了,继而又绵密保护不肯放松。现代人保护不住,跟境界跑。他的错误在后边,叫人不要用功了,不要打坐了。应该绵密保护,功夫要上上升进,觉受增长。认识本性是第一步,绵密保护是第二步,离开保护是第三步。因为保护也是执著,忘记保护不容易。要把忘记都忘记,这是第四步。我早就对他说,不要得少为足,要小心谨慎,好好做功夫。我问了他好几个问题,他都答不出来。永明延寿禅师的《宗镜录》上说,证明开悟有十条,第一条就是所有的语录、经文,能一目了然,一看就懂,他做不到。

229问:能时时在观照之中,粗的妄念没有。细的妄念生起时,是不是不随之流转,而看得清清楚楚?  
答:观照还是多此一举,讲到做功夫当然可以。但到最后,是无功夫可做的。

230问:打坐念咒,身体不要化空,只要体认这了了分明的觉性,即是见性。  
答:这只是理解,不是亲证。  
问:光靠理解,认定这能听能写的算不算见性?  
答:这都是理解,不算亲证本来。

231问:我认为行者在疑团未破之前,或摄心归一,遇大手眼,见机直示心源,“噢”的一声,根尘脱落,入现量境,这是真见性?  
答:果真根尘脱落,了了不昧,当然是真见性。

232问:修法念咒至能所双亡,虚空粉碎,身心化空,了了分明,生灭灭己,寂灭现前,有此境界,才是见性,才知如何保护!  
答:对!

233问:理上明白缘起性空,色空不二,而心境没有消融,是否见性?  
答:没有见性。

234问:不知以哪一种见性为准?  
答:当然是亲证本来为对。

235问:当一个人见性时,是否要完全根尘脱落,都要爆炸吗?  
答:心中心法做到一定时候,就会根尘脱落。但每个人并不完全一样,有的人不是爆炸。其实我们一念断处就是那个境界,只是力量不同,而证悟到的本性是一样的。无念时,身心世界都没有了,但有知觉在,这灵知就是本性。功夫到了,自然就到那个地方。

236问:脱开时,外界的声音听得到吗?  
答:入定与脱开时没有区别。这时没有声音、时间,一切都没有,只有一个绝对的真性。我们有了这功夫,反过来就是神通发现,如天耳通,他方世界下雨的声音都能听到。

237问:是否每个人都要爆炸?爆炸是否有声?  
答:各人体质、根基、习性不同,不是千篇一律的。爆炸不可求,更不可等。有的人爆炸是有声的,有的则不然,只要能所脱落即是。
【未完待续 下节《问答集》修法:其他:238-265问】
《问答集》
佛法有无量法门,指导行人背尘合觉,明心见性,然后由悟起修,打扫积习,了脱生死,成就菩提。心中心密法是20世纪20年代崛起的无相密乘。初由大愚阿阇黎传世,世人尊称为初祖,再传至王骧陆上师,三传至元音老人(李钟鼎居士),世人尊称为二祖和三祖。此法仪轨简单,修法方便,以三密相应法使根尘脱落,进入无相、无住、无念的自性三昧境界,是无相密乘中别开生面的上乘修法。

元音老人由禅而密,大悲心切,广利群生,依据大藏经秘密仪轨《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二卷,唐菩提流志译)灌顶传法,学人遍于大陆、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现在,老人虽于96岁时坐脱立亡,安详圆寂,学人为了重温遗教,纪念大德,乃拟将收集的已经编纂成册的各地函札谈话,并经过老人亲笔修正勘定的《问答集》付梓出版。集中对修证方法,悟心要领,特别对悟后用功,保任、除习,都有详尽开示,体现了老人慈悲恳切的作风与广利有情的悲愿。此书的出版,可称为《佛法修证心要》的姊妹篇。老人所说,都是对机施教,应病与药,善巧方便,指示学人。希望读此书的人勿执文字,勿落言诠,举一反三解粘去缚,直趋菩提。谨略序缘起,愿与天下学人共勉之。

徐恒志 
2000年3月25
元音老人

李钟鼎(1905.11.23—2000.02.05)法名元音,生于安徽合肥市,无相密心中心法三祖大阿阇黎。
著有《略论明心见性》、《悟心铭浅释》、《碧岩录讲座》、《禅海微澜》、《心经抉隐》、《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等皆汇集在《佛法修证心要》中。另著有《中有闻教得度释义》、《恒河大手印浅释》、《心经讲义》、《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楞严经要解》等。

心中心三祖《元音老人传略》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文案、图片、动图、视频等,来源或转载公共网络,【西湖晚烟】综合汇编。

原创】仅为文字整理原创,相关素材经过人工收集汇编整理、剪辑、或软件降噪、清晰度处理等,仅做公益分享,严禁商用!

部分转载推送的文章、视频、音频、图片等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不便等,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感恩原作者、相关编辑、整理人辛苦付出,祈愿一切功德回向给原作者!同时回向赞助,转发、流通,见闻,随喜者及普皆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原内容谨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学识,能力有限,如有不足,错误和不妥之处,还望广大善友多多指教和指正,同时也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善友共同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有广告请忽略:文中广告为腾讯广告智能推荐,非本公众号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西湖晚烟】公众号、视频号。

西湖晚烟
【西湖晚烟】旨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个人修身,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不涉及宗派,严守中道! 赞无增,谤无减,空中鸟迹着云天,太虚饮光消契阔,幽谷回声话晚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