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又摊上事了

创业   2024-07-18 16:13   广东  

作者 | 苏子秋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ID:pinpaigcbao)



1

 

农夫山泉又摊上事了。


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最新一期《选择》月刊中报道,为了检查市面上瓶装水的安全问题,他们选取了30款瓶装水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在测试消毒剂残余及副产品测试中,发现“农夫山泉”、“百岁山”两个品牌的瓶装水含有每公斤3微克溴酸盐。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表示,这一含量远低于美国、日本、英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订立的饮用水质量标准(每升10微克溴酸盐),达到欧盟适用于经臭氧处理的天然矿泉水和泉水的溴酸盐最大限值,即每升3微克溴酸盐。


换句话说,农夫山泉、百岁山的溴酸盐含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也没有超过欧盟标准。


图源:界面新闻

但香港消委会话锋一转表示,摄取大量溴酸盐可导致恶心、腹痛、呕吐及腹泻,严重情况还有可能影响肾脏及神经系统。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溴酸盐是矿泉水以及山泉水等多种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所生成的副产物,由于进入人体后会产生毒性影响,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

因此,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报道还是造成了大众对饮水安全的焦虑,并引发了农夫山泉和百岁山的负面危机,大批网友涌进评论区讨要说法。


农夫山泉一直以来宣传的“有点甜”,终于被网友抓住了把柄。



百岁山的忠实用户,看到新闻后也破大防了。



有网友表示,一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一个是“水中贵族”,人设似乎都塌房了。



不少人对白开水的爱又回来了,谁说“多喝热水”是直男语录,明明是最甜的情话。



而作为“实验室专用水”的娃哈哈纯净水,又成了这场舆论风波中的最大赢家。





2

 

玩归玩,闹归闹,说点正经的,农夫山泉、百岁山这次,属实有点无妄之灾了。


有人还从中嗅到了商战的气息,因为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有点“带节奏”,玩文字游戏。


农夫山泉、百岁山明明在要求更严格的欧盟标准上达标了,香港消委会非要特意强调溴酸盐的危害,很明显在制造焦虑。


至于为什么被港媒针对,不少网友猜测或许和今年夏天硝烟弥漫的水企“价格战”有关。


近段时间,靠着单瓶低至七毛左右的价格,农夫山泉的绿瓶装纯净水简直杀疯了。

为了抢夺市场,怡宝、景田、娃哈哈等水企被迫应战,常年徘徊在2元价格带的纯净水市场,被拉回到了1元时代。


图源:小红书网友

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终端渠道,即使低价,农夫山泉也有利可图,但对于其他水企,尤其是像娃哈哈、怡宝等主打纯净水的品牌,无疑是一场难打的硬仗。


目前尚不知“价格战”和“溴酸盐风波”是否有必然关联,但秉持雷厉风行的危机公关作风,农夫山泉发布致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律师函,指出香港消委会存在“适用标准错误、标准判断错误、明显主观误导”三大错误,并请香港消委会立即作出澄清、道歉并消除影响。


最新消息是,香港消委会已经回应称,已经收到农夫山泉律师函,重申产品均可安心饮用。

图源:农夫山泉

而这样的舆论战,在农夫山泉的发展史中并不少见。


百度百科中,就有一个关于“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的词条,详细记录了2023年《京华时报》在27天的时间里以连续67个版面、76篇报道称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的事件。


回顾整个事件,会发现面对《京华时报》的负面报道,农夫山泉每次都给予强有力的回击,并把《京华时报》告上法庭,索赔金额由6000万升至2亿,农夫山泉还公开指责华润怡宝为幕后策划者一事。


图源:百度百科

整个事件最终没有定出孰是孰非,但这种强硬的危机公关态度,属实是农夫山泉的一大特色了。


这种做法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比如年初面对“农夫与蛇”的网络声讨,其《我与宗老二三事》以及向20个网络谣言的回应,都算得上在大众怒火上浇油,一次次将自己置于风暴中心。


但此次给香港消委会的律师函警告,农夫山泉得到了一定的舆论支持。



不过,要说农夫山泉的销量是否会受到此次舆情的影响,其实不在于其产品是否达到标准,更要看消费者自己的判断标准了。




3

 

不得不承认,从报道时间来看,香港消委会非常有“心机”地选择了一个可以让农夫山泉致命的时机。


其一,上周的“油罐车混装”风波,大众正对食品安全问题丧失信任,在消费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际,将农夫山泉和潜在致癌物“溴酸盐”关联在一起,很容易混淆是非。


其二,年初至今,农夫山泉遭到重创的口碑还未重建,短视频平台为了博取流量,大多会断章取义进行负面引导,加剧负面传播。


其三,是时常被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更容易使大众被“带节奏”。


就比如此次涉及的饮水安全问题,可能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前段时间,消费质量报、消费质量网就联合开展了“2024桶装水消费调查”专项活动,通过走访四川的桶装水配送站发现,一些贴牌生产的小品牌桶装水,出厂价低至3元/桶左右,但厂家为了降成本,会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导致产品质量存在重大隐患,不合格项目包括了铜绿假单胞菌、亚硝酸盐、大肠菌群、界限指标、溴酸盐等多个方面。


图源:消费质量报

而就在笔者撰文过程中,又看到了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中吃出疑似鼠头异物的报道,以及成都某消费者爆料称在黄焖鸡米饭外卖中吃出老鼠。


图源:中新经纬

都说食品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山。在社交媒体时代,当一件件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通过手机屏幕曝光出来,消费者很难再去理性判断,只能用抵制来发泄愤怒,宁可冤枉三千,也不想放过一个。


而对企业而言,只有不断在食品安全上加强管理,才能够赢得口碑,即使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造谣,也可以身正不怕影子斜地辟谣。


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千防万防,防不胜防。

这里只能送给大家八个字:擦亮双眼,自求多福。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

MORE
往期精选

“内娱平民王子”卖咖啡?吓坏了瑞幸、星巴克!

巴黎奥运会各国队服曝光,中国队“最难评”。。。

为了自证清白,鲁花主播一个动作震惊网友

小米紧急辟谣!网友: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穷鬼三件套”涨价,蜜雪冰城却被骂惨了



本文首发于品牌观察报(ID:pinpaigcbao)

广告案例精选
广告圈超头媒体!200 万+广告创意人社区,热门话题及案例抢先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