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4000场活动认识更多样、更丰沛的城市

乐活   2024-09-04 20:03   四川  



从2018年起,YOU成都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从事本地城市内容的生产。与其它媒体有点不一样,我们的做法比较贴实,一方面,我们偏爱扫街,像gai娃儿一样走街串巷,去发现城市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注意力聚焦在城市艺文,喜欢找些奇奇怪怪的人物和故事,作为选题。


六年下来,我们累积了非常多的内容,比如我们逛过100条小街,撰写过100场展览,采访过100位城中妙人,喝过1000杯咖,由此形成了很多专题,如百米小街、看个展、好个奇,并由此生发出出版物、落地展览,连续四年举办过独立书店市集、咖啡市集。


基于这些经年累月的发现、探索与记录,我们每年底还会举办一场成都生活美学大赏,盘点与致敬一年之中对本地美学生活作出贡献的个体与机构。


在这些记录的过程,我们发现对成都的了解与触达,还能深入,还可以继续下沉到城市深处,于是,2022年底,我们开发了一个文艺活动发布平台——YOU在场。





简单来说,这款公益产品是想助力本地的文艺空间、书店、艺术馆、复合空间完成运营的数字化转型,同时推进我们对于城市的观察、理解和沉淀。




一些数据



也许是因为成都文艺机构确实有着破壁的需求,也许人本身就具有参与艺文活动的内在需求,加上疫情过后,与活生生的人建立真实的关联,成为一种迫切的内心需求。


于是,许多机构尝试使用YOU在场来管理日益增多的活动;许多市民通过它看见城市的活动,并参与进来。


根据YOU在场的数据,2023年上新发布了3006场活动。全年文艺活动,月均达250场,周均62场,11月达到峰值329场。



这一年,有195家机构加入YOU在场,其中有50+文艺机构长期稳定的策划与发布活动,有30+机构,年均发布50场活动以上,其中浮于野独占鳌头,总共输出127场,一苇书坊、库闻书店紧跟其后。



到了今年,活动数量稳中有升,截至到2024年6月,上新活动1666场。


上半年,入驻机构123家,并从地方区域拓展至济南、深圳、上海、重庆、南充、乐山、遂宁等地。




数据背后的纬度



从数据与体感来讲,近几年,成都的艺文圈确实活跃,就我们不完全的观测,新的机构在不断产生,新的表达者不断涌现,新的需求在不断裂变,加入到公共交流中,并形成微小、有力、持续的影响,注入到地方文化与情感的再造之中。  


这个数据背后,有5个耀眼的维度。




01/

超级个体的出现



首先是自由个体的策划与输出,成为文艺,这方小池水的活水源头,其中最为闪亮当是风哥。


风哥是城市活动的创意人、策划人。他在2023年高频策划、输出系列主题活动,包括且不限于:白话文、90后、有朋自远方来、夜航船等等,去年6月入驻后,半年组织了69场活动。


像风哥这样的自由个体,不隶属于任何机构和组织,但凭借自身的偏好与链接力,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和公众性,给机构带去人气和流量。



在这个全方位利他的过程中,他建立起个人品牌,磨砺出策划活动的清晰思路与打法,形成一种可以效仿与传递的范式。


风哥并非孤例,像明星式的表达者不断涌现。


比如四川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大国手,全城各处组织免费开放麦,联络大批开放麦的好手,一起冷冷热热地搞幽默,广受大量年轻人的喜爱,场均爆满。



物理与法律双博士蒋金晗,常在各个空间举办古典音乐分享、法律讲座、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





02/

超级氛围的养成



超级个体的出现,不仅是成都良好文艺氛围的一个佐证,也促进了氛围,同时也是氛围本身。然而,机构的主理人才是本地文艺风向最为积极的营造者。


前两月,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的成庆老师,到成都旅游,远家创始人宁远做了接待,并邀请他做了一场分享。期间,宁远邀请了本地文艺圈的朋友宴请成老师。在饭桌上,成老师当场答应了几家书店的分享邀请。


     · 远家创始人 宁远




成都就是这样,有着良好的共享氛围,许多活动相互援引和支持,共同推出,并没有很复杂的流程,也没有周密的策划。


这样得以成立的原因,一是主理人自信的眼光与见识,二是信任分享者的能力与专业,三是都具有共享意识,觉得「好东西就该让更多人知道,而每个人都该吃好点」。于是,资源和信息就此流动起来。


这其中蕴含了灵活、流动、友好、主体判断,四大要素。


有了这样的共识与机制,各个机构的主理人,也形成了“雁过拔毛”的常规操作,只要有学者、作家,或有趣的人到了成都,旅游也好。路过也摆,一定让TA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在各个书店和空间举办多场活动。原则上,就是把人「薅秃」。


这种案例俯拾皆是,随手就可以抓一个,比如上几周,就有上海纽约大学的林垚到四川办事儿,路过成都,就被安排了连续4天,在四家书店做分享。




·新的变化


说到这,不得不提,新书推广在成都,有了全新的进化。过去新书营销,一般由出版社承担,或由机构发起邀请。这两者,要么需要付场地费,要么需要付出场费。


六月单读到成都做新书推广,则是几家书店共同承担成本。


六     月

单读推广


这个小小的变化的重点在于,机构有主动权选择参与与否,并且不设置出场费,成本平摊。最终,几方协力,以最低成本,完成了做最大限度的宣传



 ·官方发力


除了民间的活跃,成都官方每年也会推出多场重磅的文艺活动,比如欧洲文化季、蓉城之秋。


欧洲文化季是包含多场展览、音乐会、电影周的文化惠民季,由成都市政府联动欧洲驻蓉的领事馆共同推出的艺术季,所有活动都面向市民,且免费。


欧   洲

文化季


每年从4月一直延续到7月下旬,从国际视野与官方搭建,为本地文化生态输入了大量的海外活力。



03/

细分趣味的涌动



城市活力的涌现,离不开对时代议题的积极回应。分析过去一年的数据,我们发现大量活动,围绕着更为细小的趣味与需求展开。比如自由辩论、开放麦、城市步行和骑行、性别友善、宠物友好、衰老与死亡、心理治愈日益成为新的活动热点。



·性别友善


自来树下书酒馆,开宗明义打出性别友善空间的名头,成批量的性别友好空间出现在街头。


虽然都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但各个机构和空间,各有偏好与专精的能力,有的喜爱编织,运营庞大的编织社群,有的专长摄影,有的以调酒为媒介,相互识别与理解,共建具有安全感的小共同体。


性  别

友  善



·宠物友好


城市与动物的关系,这几年渐入日常视野,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关切与话题。


宠物问题,关涉到我们与动物、环境与他者,也关涉到如何看待世界与自身。更理性,更有抓手的方法,着手解决动物与城市的相关问题,深刻理解相关理论,并找到可操作的路径,成为一种需要不断讨论、演练与总结的经验。




·明亮的对话


去中心化的自由辩论「明亮的对话」,七月迎来了它的100期;并跟随社会热点的过程中,「明亮的对话」不断迭代,并分枝成新的版本,开出了青年版与少年版,分别讨论与应对不同年龄的热点议题。




· 社会焦虑


社会焦虑催发出各种疗愈团体,我们城市里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从业者、疗愈机构发起具有针对性的多样活动,共同奔赴这个棘手的人心问题。



04/

深度链接的粘性



正如我们的观察,运营良好的机构大都深耕垂类。


TA们组织的活动,完美贴合长尾理论和复利效应:也许是小趣味,非主流,但实际上,背后关联的人群,数量庞大,需求炙盛。


TA们似乎做一种社会实践:试图通过,理解同好,做深做透,从而建立起共识,形成信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推陈出新,激发新的链接与创造力。



·屋顶上的樱园:中年人的觉醒


比如我们看到屋顶上的樱园,长年致力于活动、餐食与文化的并进。即便在2022年,仍举办了71场活动,涉及新书分享、饭局、讲座、人类学观影会、读书营等诸多版块。


这种劲头一直延续至今。主理人燕姐可能认识80%以上的客人,在举办分享活动之前会通读和理解相关的书籍,再去做宣传。



七年前,机缘巧合,燕姐进入出版业,成为作家何大草的文学经纪人,并推出何大草写作工坊、两季颜歌小说线上工作坊


明月远家的主理人宁远,正是从何大草写作工坊,转变为作家宁不远。写作工坊同学的第一本小说合集也于今年出版。


迄今,写作工坊开出16期,就有人跟随学习了16期,其中的粘性,可见一斑。




这些活动,使得樱园形成了一种可食可饮,可摸可触的聚力。来往其中的人,把这里视为第二客厅,在此享用美食、分享交流、学习写作。可以说,这里成为许多成年人,中年觉醒的第一站。



·浮于野:链接年轻的读者群体


比较特别是例子是浮于野。浮于野是一家有着「蹦迪」传统的书店,它也是一家连接网络年轻人,最近最深的一个文艺空间。


每次活动,都可以看见到许多涂着黑唇釉、穿着鼻环的纹身少男少女。


这并不奇怪,但确实是其它文艺空间少见的混杂风景。



所以浮于野推出的活动,有着不一样的风貌,除开常规的分享与沙龙,还有各种PARTY,另外它还有民宿。


这些杂糅的异色,让它的诗性更为丰沛。



·玉林颂:建筑师群体的浮现


玉林颂是家琨建筑的新空间,并在2023年推出了第一场展览。之后玉林颂发起多场建筑分享。


同期UED、底图、捌楼捌号等以建筑设计为主题的机构,不断推出分享沙龙,不仅链接起建筑师群体,并使这个群体浮现于公众。




05/

优质资源的迥异



数据一再显示,机构不仅有自身的偏好,深耕的垂类,更有相应的资源,而她们链接资源的光谱与取向,是完全迥异而多元的。


比如白夜,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是「城市文化会客厅」,加上诗人、作家翟永明个人巨大的声誉、魅力与影响力,白夜的资源是超拔于诸多机构,TA可以引入王笛、徐冰和张永和等等文化大家,举办具有世界性视野的交流活动。




·高校资源


不同于白夜厚实的资源包,两家书店,白读/库闻则围绕在高校发展资源。白读的主理人毕业于川大哲学系,热爱文学,合伙人是资深的数字游民,所以驳杂的口味,衍生出驳杂的活动话题。


白     读

书     屋




老牌书店库闻,就更不用说了,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四川大学出版社,库闻书店一直是高校老师校外分享知识的据点。(合同到期的库闻,正在寻找新的场地。)



·大国企的资源


除了以上两种,我们也发现拥有庞大背景的大国企,也着手开发国有空间的内容生产,推陈出新。


比如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接手成都规划馆的余裕空间,建立儿童友好空间 ,围绕儿童作活动,并开展国际性的沙龙分享。




·商业资源


在成都,还有一类文化资源,很难忽略,就是城市运营商和百货公司,特别突出的是麓湖与SKP。


从很早以前,麓湖依托《麓客》杂志,就开启了文化营造之路。近几年,麓湖更是勇猛精进,通过A4美术馆、寻麓书馆、LOOKFOR、麓客社创中心、LOOKLIVE等等,不断引介各种文化资源,实现麓湖的文化调性,通过实际性的文化投入,完成麓湖的去地产性,去区域性,为城市的「南澳」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供应。



同样亮眼的还有时尚百货SKP,TA们从全国各地组织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质感一流,视野开阔,与其它的商业体拉开大差距,匹配起高端百货的文化需求与调性






一扇任意门



以上这些迥异的个体、能力、变化、渠道和资源,一同汇入了本地文化生态的河流之中,参与了地方文化的生产与再造


自成立以来,我们把累积城市的资源、观察与数据,作为工作的原点和归处,并以每天一个日更文章,去敲开理解城市与日常的大门。


过去500天,我们则用4000场活动认识了更多样、更丰沛的成都,看见了城市深处涌动的文化活力,看见了城市艺文活动有如一扇任意门,让我们、让参与其中的人,自由穿行,不受虚浮与无效信息的困扰,仅因着趣味和偏好,链接在一起。




● ● ●



编辑丨莉莉丝

图源丨YOU在场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YOU成都
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