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写作最重要的是动笔之前……

教育   2024-09-18 13:37   云南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汪曾祺的孙女开始学写作文时,老师让她找些好词好句。
孙女在汪老众多作品里寻觅良久,最后抱怨道:“爷爷,你的书写得一点也不好,我根本找不到好词好句……”
汪曾祺只能苦笑着回应:“我的文章就是这样写的,都是大白话。”
汪曾祺的散文,对很多读者而言,一直像谜一般的存在。
简而言之,他的文字看似易读,实则不易读懂。
首先,他的文字大多是大白话,少见那种浓烈的抒情或者细致入微的景物描写。


最近我旅居昆明,沉浸式阅读汪曾祺的《泡茶馆》,突然有了心得,读到妙处时候,偶尔还能与汪老会心一笑。
我突然悟到,想要真正体会汪曾祺散文的妙处,先要充分了解他描绘的生活。
你若没到过昆明,就难以理解汪曾祺对昆明的思念、喜爱和深情是如何浸透在字里行间以及他那奇巧的构思之中的。
一、写作前巧妙构思
我曾和林彦老师聊过,过去我不太喜欢汪曾祺,觉得他的文章有些拉拉杂杂,东拉西扯,让人不知所云。
但现在,我突然读出了其中的幽默与趣味。小林老师说:“你能读汪曾祺,这是好事,他的文字其实不太好懂的。”
接着,他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汪曾祺写的《翠湖心影》。文章从一个牙齿很好的女子说起: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 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再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住在哪里?”“翠湖。”“爱吃什么?”“麻婆豆腐。”然后又讲到昆明图书馆里拨钟上班的刻板馆员…… 我听后,竟又有些失忆。
确实,我们对写风景散文的刻板印象是:
写翠湖不就得从翠湖的荷塘、月色、雨中,以及一年四季的风景入手吗?
但汪曾祺却从这样一段独特的典故开始讲述,所以乍看之下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这也说明汪老的书是需要反复阅读的。
有些文字,匆匆一眼扫过,根本无法理解其中深意,只有真正读懂了,才会发出会心一笑。原来他是在写昆明的风土人情啊,这便是汪曾祺这个有趣的老头藏在文字间的惊喜。



二、汪曾祺对小人物和日常的关注与热爱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就读时,于昆明生活了七年,这无疑是他人生中极为宝贵且充满光辉的岁月。
这段时光不仅给他带来了数不清的回忆,更让他将昆明视作心灵的故乡,无数次在梦中回到这里。如果说有一个地方是他的最爱,那一定是昆明。
当阅读他的《泡茶馆》这本书时,不难发现他对昆明的描述饱含着深厚的情感与热爱。他笔下的昆明人仿佛跃然纸上,鲜活地存在着。
例如《文嫂》中对昆明普通女性的刻画:
她的屋门总是敞开着的,她的一切行为都在众人眼皮底下。她靠给学生洗衣物、缝被窝维持生计,每天大盆大盆地洗衣服。她在门前两棵半大的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麻花状,洗好的衣服就夹紧在两绳之间,风一吹,衣服来回摆动。大太阳的时候,常能看到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茂盛齐整且干净)缝被窝,一针一线,全神贯注。为了避嫌,她从不把衣物送到学生宿舍,而是让女儿隔着窗户喊:“张先生,取衣服!”“李先生,取被窝!”
短短数语,写出了昆明劳动女人之代表文嫂的特点:人老实,没文化,却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这样一个勤劳的女人,发现自家养的鸡被院子里的“先生”偷了后,汪曾祺这样描写: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啊呀天哪,我寡妇无业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我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你叫我咋个整呀!”
以前读这篇文章,感觉不知所云,而在昆明浸润了几个月后,再读此文,却颇感亲切,有想笑、想哭、想骂的感觉,可谓百味杂陈。甚至我的眼前闪动出好几位“现代文嫂”!昆明女性勤劳、坚韧、固执又善良且令人心酸的一生便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又不是那种苦大仇深的悲情叙事。
当然,如果没听过昆明话,不懂“咋个整”这句昆明话的口语表达之内函,就无法体会这个词作为结尾的精妙之处。
这或许就是汪老骨子里深深的悲悯以及对底层人物的共情吧!


汪老对昆明的写作并非表面的抒情,而是深入骨髓的热爱、温暖包容,是对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小人物深入观察和理解之后,善良与爱的自然流露。在《泡茶馆》里,汪曾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昆明的日常生活,从泡茶馆的热闹景象到街头巷尾的宁静时刻,每个细节都彰显出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他笔下的小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无论是茶馆里的常客还是街头的小贩,每个人物都充满生活的活力和独特的个性。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观察与领悟,让汪曾祺能够如此生动且令人印象深刻地呈现这些形象。汪曾祺的散文就像一座宝藏,初看平淡无奇,实则内蕴深厚。他独特的写作构思技巧,打破常规的行文方式,以及对小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深度关注,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阅读汪曾祺的作品,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体验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世间万物细致入微的洞察与热爱。
这也告诉我们,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其中,像品味一杯香茗,慢慢咂摸其中滋味。而且,很多时候,只有我们亲身去体验文中所描绘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深意。
所以,朋友们,让孩子学会写作的秘密其实很简单:
一、多读好书,学会深度阅读
二、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要走万里路,去亲身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欢迎加入我们的写作群,一起在文字的世界里探索更多的精彩。


关于写作,我的理念是,写作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多读儿童文学,散文,经典,对人的一生都有裨益。家长与其鸡娃,不如一起多多践行亲子写作。一方面自己的内在丰润充实,终生成长,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何况,有多少成人并没有读懂儿童文学。
要想真正学好写作,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我会分享亲子写作以及名家写作,儿童文学、绘本读写方面的妙招,让您和孩子轻松爱上写作!
推荐阅读:
老舍:为何他最钟情的节日是中秋?
叶子紫:不读汪曾祺的昆明是缺乏灵魂的!




叶子紫让孩子笑着学写作
由作家叶子紫老师创建的亲子读写教育平台,专治小学生不爱写作文。 从陪伴厌学儿子写作以来,陪伴儿子一起把生活写成故事,出版了十四本亲子故事,还线上线下教学让5000+孩子,举办多场写作冬夏令营。 倡导 “读经典,玩写作”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