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了了
美食博主
今年新开了很多价格平价的小酒馆、小店深得我心。
港汇一楼内街黄金位置,有上班族、有居民,走过路过总不缺人流,该它一开就火得不行。很多人说它是133的平替,我觉得更像个505+133融合平价版。人均2-300的价格能吃到炭烤、海鲜、巴斯克…133熟悉的烤鱼、505熟悉巴斯克这里都能吃得到,而且明火炭烤,童叟无欺。
推荐三个菜:
相当喜欢炭烤东海甜虾,刚烤出来,巨巨巨好吃,我一个人一晚上可以消灭两盘。
甜虾配法国酸奶油
两口一个。空气感实足的面包上面铺满厚厚的酸奶油,酸奶里竖着一颗颗饱满的甜虾。入口瞬间甜酸交融,幸福感无以复加。
人多的话一起分锅西班牙海鲜饭,嘬几口海鲜,胃都是热热的。
很佛系的老板,却打造出了一家很牛逼的店。我对这家店的爱,一个月三四次是常态,有时甚至一周去两次。搞得有朋友问我是不是入股了,澄清下完全没这回事,纯属个人喜好。而且这大概是全上海偶遇朋友概率很高的店吧,记得别做坏事,不然风险太高。
新店比老店厨房大了一倍,所以可以做些大家不太吃的到的宁波菜,菜品量比原来几乎翻了一番。小小的下酒菜,不能说多精致,但对三两小坐的人极为友好。酒价不贵,开得晚(到凌晨1点),位置够方便,收留了很多热衷夜宵、喝酒的人。靠得很近的邻桌,能清楚听到隔壁八卦,一晚上也能喝成一桌新朋友。
江蟹生是一定要点的,不然可能你到的是一个假宁波馆子。
油淋呛河虾,用的是冷油,懂的都懂。香、鲜,一吃可美了。
他们的三臭,初级友好版我建议可以先从臭豆腐炒毛豆开始试起。进阶一点可以选“老宁波三臭”,里面有臭冬瓜、霉苋菜梗,很多人可能吃不了。终极版可以试试这个糟鱼,兼具发酵和臭合二为一,演变出一种奇特的鲜。
鱼菲
创意美食作家、国家高级西点师,
已出版《行走的厨房》
《烘焙日子的甜点》等美食书
人均200-300的Jellooo,上下两层设计,以地中海搭配北欧风为主。简约欧式浮雕搭配暖色灯光,像进入了古希腊掌管美学的神的宫殿,美的不可方物。顶部镂空透明玻璃,洒下的日光,无论是晴光雨色,皆给人一种天光沐心的神圣感。二楼半放下的帷幔,有种误入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对称之美。
布拉塔芝士沙拉
源自 SOLOLATTE 的新鲜布拉塔芝士,每日以纯正蒙古牛奶手工现制,呈现独特口感的柔软与丝滑,佐茴香风味泡菜,开胃。
招牌鸽子
精心风干熟成三天的乳鸽,佐以鸡肉慕斯及羊肚菌,搭配特调四川胡椒与洋蓟,5分熟度,鲜嫩。
融合法式浪漫与现代简约的独特场景,通过空间与光线的结合,餐厅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
牛骨髓绿麻婆豆腐
首创绿色麻婆豆腐,色香味独占一方,选用杭椒做麻辣汁,入口乳化感极强,拌饭一绝。
陈年菜脯青龙虾靓汤
见虾不见肉的陈年菜脯青龙虾靓汤,渍物带来静待时间的清鲜。选用萧山陈年菜脯,经过久晒之后散发独特的香味,搭配神农架西麓的天然矿泉水VOSS,清甜回甘。
鱼子酱鲜果玫瑰鸭肝塔
牛奶与米酒酒酿浸泡的鸭肝,做成冰激凌口感,搭配草莓,加入玫瑰果酱,点缀带有坚果香气的10年卡露伽鱼子酱,酒香中透着馥郁果香。
Rachel Gouk 郭怡君
英文媒体创意人 @ Nomfluence
2024年令人难忘的新餐厅——TING,主厨Frederic Jaros以甜品为灵感,证明了高级餐饮不仅可以富有趣味,还能展现创新精神。首版菜单在创意与口味上兼具,不仅构思新颖且引人入胜。此外,位于餐厅一层的面包店VERIE同样由Frederic Jaros打造,其维也纳风味糕点更是无可挑剔。
然而,2024年并非只有新餐厅的涌现,我们还可以在熟悉的热门餐厅中享受令人难忘的美食。例如,在主厨西山纯的带领下,Sage Gastro不断进步。他的菜品巧妙地平衡了创意与舒适,带来既兴奋又亲切、充满质朴气息的佳肴。
谈及推荐一家餐厅时,我始终优先考虑其所能带来的愉悦感和舒适度,而这一点在许多“经典老店”中都得到了体现。例如历史悠久的法式餐厅“Cuivre”、现代日式餐厅“High Yaki The Sea”,以及西班牙风味的“Pirata”餐厅,它们总是能够让人满意。Villa Le Bec则始终如一。Chef Nicolas Le Bec’s所呈现的经典法式菜肴,如松露意面和肉馅饼,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完美水准,这得益于他多年的专注与投入。这些餐馆提供的食物总是令人愉悦,而热情友好的氛围也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新的创新和方向方面,OHA 餐厅脱颖而出,以其探索不同地区全新季节性菜单版本而令人为之惊叹。他们最新推出的菜单灵感源自马来西亚古晋,不仅展示了他们卓越烹饪才华,也彰显了对创意与探索的不懈追求。
最后,两位客座厨师所推出的新菜单同样值得称赞,他们均来自马来西亚!(我本人也是马来西亚人,因此可能会略显偏袒。)来自北京MULU 餐厅的Addison Liew主厨,以及来自槟城GĒN 餐厅的Johnson Wong主厨,都为我们带来了独特而难忘用餐体验。他们以精致艺术化手法,将马来西亚丰富多彩的食材和风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
周周
一只脚站在旅行美食互联网,
一只脚立了屋里厢的灶披间。
如今餐饮市场“卷”得厉害,其实是我们对吃喝的要求已然变得更精细、更讲究场景。功能性消费与社交性消费的结合,再叠加上海“夜经济”的推波助澜,催生出一批将餐食体验与氛围感做的相当好的好去处。分享我个人常去的四家,既满足胃,又愉悦心。
Reply,是我下班后经常光顾的“秘密基地”。每晚亮着温暖的灯,像一位老友在等你。这里的调酒师一书先生,可爱又健谈。满墙的鸡尾酒单,连续几杯下去,很容易让人微醺。厨房更是宝藏,台味出品扎实。盐酥鸡的脆皮被热油炸得酥香扑鼻,猪血糕外焦里糯,甜不辣和花枝丸回味满满。喝到三巡,海鲜锅烧意面端上来刚好,胃暖了,此刻就像在海边度假。
朋友小聚,常选Mingo。这里犹如“客厅”,每次到访都让人舒心。点一碗颇具上海特色的葱油拌面,葱香四溢,和猪油渣大馄饨一起组成完美的“前酒标配”。志朋调酒很用心,Dry Martini冷冽克制,欢乐的Tequila Shot后劲十足。大家推杯换盏间,总是笑声不断。
“早C晚A”的绝佳实践地,非28aout莫属。这家早餐面包店,是我外卖列表的常客。可别小看老板Joey,这位在法国、日本都待过的厨艺达人不仅会烘焙,还挑得一手好葡萄酒。他做的香煎多春鱼Tapas,是配酒的绝佳选择。去年我和好朋友都选了在这里开派对,气氛自由自在。
最后压轴的是桥Pub,一家开在武宁路桥下的神奇烧鸟摊。从晚上7点到凌晨2点,这里灯火通明,两位上海“帅”哥守着摊头,食材新鲜,香气氤氲。炭火的温度刚好烤出鸡皮鸡肉的油香,搭配一杯精酿啤酒,瞬间洗刷掉一整天的疲惫“班味”。
四家店各有千秋,每次踏进,都像进入一段独特的故事。夜上海的魅力,大抵就在这里,一杯酒,一碗面,恰到好处地抚慰着生活的喧嚣。
管家
管家是一個註冊商標,
誤入美食的行當里⋯⋯
凡是来问我上海本帮菜哪家推荐的话,一定是福1039,也是我一年中去过次数最多的一家餐厅。无论是环境,服务,出品,都是我接触过的本帮菜里完美的,不仅仅在这里可以吃到传统的本帮菜的出品,还可以在出新的方面有自己的本事,当米其林服务奖给到他们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惊讶⋯⋯
在上海吃过的五次湘菜,都落在湘翁,起初以为很贵,其实不然,日常去吃人均一二百元完全可以吃到满意,丰简由人,若要点鱼头,价格就上去了,我建议三四位可以点小的剁椒鱼头,人多点大剁椒鱼头,好吃确实是好吃,价格也是跟随着⋯⋯
座落在田子坊的一家很小的bistro,也是上海一些西餐大厨下班之后会去的私藏小店,主厨海外的工作背景也是相当有实力的,为人低调,出品常常有惊喜,去过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还想着再去⋯⋯
阮雯
白羊座,美食工作者一枚
一家以林徽因与梁思成两位先生测绘的古建筑为主题的餐厅,发现它纯属路过好奇,就进去参观,结果惊为天人,不仅餐厅的房间设计是围绕古建筑,例如:飞檐、斗拱、藻井等,出品的菜也同样是古建筑美学菜,用餐同时会有一场两分钟的演出,讲述的是如果林徽因先生穿越到现代,会是怎样一番感慨。
很多人形容他们家是“上海的漂亮饭”,不过上海从不缺漂亮饭,漂亮不是值得推荐的理由,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要以东方文化点亮世界的初心,这是我在2024年中少见的餐饮,难得的真心,当真心推荐。
如果前一家是文化新起之星,那么这家餐厅对文化的重视已努力了二十多年,1877黔,黔香阁旗下的品牌,做贵州菜,建筑本身建于1877年清光绪年间,所以用年份来命名。黔菜出山,是他们从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努力的初衷,不太会搞噱头,酸汤就用野生小番茄熬,不会叫自己毛辣果来吸引眼球,每个菜都坚持厨师自己炒,不用预制菜,实打实的好吃,地方菜系太需要这种脚踏实地而且能支棱起二十多年的店,它的存在,就是对黔文化的输出,地表超强代言。
湯索
《名厨》主编,野生美食学徒
是餐饮圈大家期待了很久的餐厅。除了有好利来的殷实投资,更因为主厨Johnny的实力不容小觑。在曾担任主厨的餐厅,一路从一星摘到三星。
果然,开场即惊艳。跳过了新餐厅开业菜品完成度不高的阶段,不愧是蛰伏两年的成果,菜品的完成度,技术的娴熟度,出品的工整度,赛高。而且甜点的部分也毫不敷衍,法餐的甜点重要度可以与它的sauce比肩,Vivant的甜点好美打在了我的心趴上。
以前谈到亚洲的现代法餐,会以日本的法餐为尊。今天,可以骄傲地说,在上海有了可以与东京法餐比肩的餐厅Vivant。
当之无愧的传奇餐厅。今年的某个时候即将谢幕,作为吃过UV ABCD menu的人,想记下这间餐厅带给我的美味和感动。虽然在UV开业十二年来,前赴后继模仿它声光电风格的餐厅很多,但它永远不可替代。这不仅源于PP那个不知道什么构造的脑袋瓜,迸发出的奇思妙想,还有独属于他的法式的天真与诗意。
PP选择了一种传奇应该有的结束方式,咏叹且永存。
Peter Pan
美食评论家,资深生活方式撰稿人
今年说说印象深刻的两道汤品吧。
这一桌菜,地理不好的,还吃不明白。搜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放到了餐桌上,横跨了13个省,37个城市37道菜。
东海小杂鱼吊出鱼汤,已经鲜到掉眉毛了,加上新鲜西双版纳石斛苗,把獐子岛的大元贝汆熟,鲜上加鲜,甜味在嘴中萦绕。杂鱼冷却之后出了冻水加上普宁豆瓣酱,又呈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味。
百年石库门里的甬菜精髓,一桌菜脉络清晰,循序渐进的高级理念不是直接丢到你脸上,而是需要细细体验微妙不同的食材处理技巧带给你细微差别的精细度。
蚌肉薄片在清鸡汤汆熟之下齐了细微的褶皱,海宁礁石上采下的青苔和紫菜的口感完全不同,本以为润物细无声轻柔鲜甜的基调下,强烈的白胡椒辛辣味在九层塔的助燃下从味蕾扩散到四肢百骸,将味觉的复杂度顶至巅峰。
王典典
@典典吃喝教主 主理人
专职“不务正业”的业余博主
要说起上海正宗的广西菜,那非桂林板路莫属。作为我四五年的私藏食堂,桂林板路从各类小炒、热煲、煮粉到“off-menu”的猪杂和鸡汤锅,百吃不腻。
一份虎皮凤爪完全炖到入味的螺蛳鸡脚煲,咕嘟咕嘟地煮着锅中热气。酸笋煮粉汤味浓郁,酸笋不臭反而又鲜又香,猪肝、瘦肉、小肠等配菜满满当当。还有切成小块和笋干一起越炒越香的干锅血鸭,这里做可以烫火锅配菜的吃法。鸭血增添了食材的醇厚,但并没什么腥气。
酸笋在这儿可以炒十几种不同的下水和肉肉,我最爱的是酸笋炒牛肉和腰花,一个吃牛肉的脂香,一个吃腰花的脆感。还有黄澄澄的土鸡汤烫猪杂和嫩鸡肉,火热的不仅仅是盘中佳肴,更是伙伴们一起读秒涮菜的快乐氛围。
人均300+海鲜吃到爽的166是近期城中热门店,主打自选海鲜饭+冷热各式tapas,挺直了豪横食材商做老板的腰板。
tapas必选有炭烤东海野生甜虾,一口一只汁水溢出的鲜甜小虾,活泼生动;牛干巴薄荷薯条亦是绝美下酒菜,辣度提鲜、牛干巴增肥香,烫烫的粗薯条饱满绵酥;蒜香油浸牛里脊梦回巴塞罗那街边咕嘟着冒泡、站着猛吃下酒的ahijyo…
海鲜饭打底可选北部的干巴饭或南部的多汁饭,而海鲜则是可以从便宜的白虾、鸟贝、北海道扇贝,一路加到面包蟹、蓝尾龙虾、膏蟹、帝王蟹腿等等。推荐选择超大号蛏子王+脆脆的鸟贝或鱿鱼+一口一只宛如“嗑瓜子”一样的AOP蓝贻贝,最后一块巴斯克蛋糕收尾。冬日碳水,落胃舒坦~
Any味
百万短视频博主
大概因为是南京人,我一直很喜欢“食庐”这家新派淮扬菜,既有淮扬菜传统又有海派创新,并且物美价廉。
它的升级版“福庐”,更像食庐团队为了探寻和保护、继承更传统、精细、深远的老手艺,卸下商业外衣,自我修炼的秘密基地。
宝总泡饭
它只有三个包间,挂着金宇澄老师的画作,并且为《繁花》剧组制作了夜东京的“上海板前”菜肴,金鱼造型引发了高端餐饮圈的纷纷效仿,实际在食庐都已经做招牌菜好多年。
高端餐饮在2024集体唱衰,“福庐”反而更像一件大隐于市,甚至略“孤芳自赏”的作品,给它的主理团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养分,也给真正爱吃懂吃之人,一个放松感官,只为单纯吃饭的地方。
石磊
上海作家
「太太党人」公众号主理人
着有《上海饭局》《上海吃客》
白糜,就是白粥,糜字,绝美。潮府馆的一碗白糜,是上海滩的一种绝色。不过是水与米的白粥罢了,却熬得温润如玉,是宴席上白牡丹一般的存在,带一点点竹青色,白粥而有如此厚味,秀、润、清、雅,一碗俱全,实在是,清福里的艷福。
潮府馆的黄谦先生说,我在上海开潮州菜馆,菜单上有白糜,我原来以为不会卖得太好,想不到上海食客很接受,白糜一直是我们深受客人喜欢的一道粮食。然后黄先生讲了一句升华的,我很感谢上海人的海纳百川。
潮府馆一道珠瓜腩肉,真真俊美极了。主厨陈扑泉师傅说,珠瓜大约是超好的苦瓜了。四指宽的苦瓜,酿了一大切五花腩肉在瓜内,炖得缠绵,端上桌的时候,一派古玉的苍秀。刀叉切食,清苦得至肥至糯,太高级了。苦得肥糯的口感,殊为罕见,那种浑然天成,实在是优雅得不得了。跟这种亦飘逸亦沉郁的清苦比,任何直来直去的甜酸苦辣,都蠢笨庸俗得不可言说,绝赞。
潮府馆很了不起,是在门口大字写明:潮府馆拒绝预制菜。
Amy 神婆(王慧敏)
知名美食作家,国际美食榜单评审
美食探索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顾问
《风味人间3》美食顾问
公众号“神婆爱吃”创始人
林振国大师(Jacky)在美食圈是张学友一样的地位。菜单诚不我欺。取名“石上红梅”的这道应景大菜在民国的文人餐桌风靡,其实是沙鳗肚经过“沙爆”后越发雪白,且蓬松软糯,朵朵“礼云子”盛放期间,俨然一幅朱砂泼太白的大美画卷。不过我比较实惠,先吃为敬,只剩唇红齿白。
“豆豉王子鱼”酥香甘美,那其实是鱼王“忘不了”的幼鱼,来自佛山,与原产地马来西亚同宗同质。鹿筋与土鸡蛋这道借“猪脚姜”魂做出来的滋补神菜,真的让我脚踝都有了“出去走一走”的冲动。我决定不走了,巨大的清蒸青衣再等等肉会老(理由总是充分的)。再说,甫鱼炒滑鸡柳,与榄仁一起嚼,让时间都香到静止。
赖荣辉先生展开一张菜单时,我感觉是一席现代版的《红楼梦》荣府宴,全是奇珍食材。墙上作品来自崇古的当代艺术家邵译农老师,让人有穿越古今的错觉,有时间宽度的疏影养眼。宴会桌上觥筹交错,远看一红一白,红的是大金杯,白的是双鸡。叮当叮当,又叮叮当当,琴键般流动。
好食材,赖总真是如数家珍:永平鹅肝、诺邓火腿、五常榛蘑、抚仙湖虾、南海青衣、德宏小雀瓜、平远白辣椒、白鲷、澜沧江鱼、长白山林下参、海门羊肉、长在百岁山矿泉水隔壁的罗浮山糯米山药…我默默吃着第一次见的茂名藜麦菜,心想开出这张“美食地理”风的菜单,集结13个省37个地区的老手艺,果然还是要足够底气。楚雄黑毛猪与乐昌炮弹芋头,这两头看起来敦实壮硕的山林枭雄,谁知道吃到嘴里,口感是那么细腻温柔,芋头此时是入嘴化春泥。
Jocelyn华姐
Tastytrip创办人
美食视频及文字工作者
跟大家全世界一起吃饭
去年讨论很多的话题之一是「Fine Dining 已不存在」,对此我并不认同。金字塔顶端的需求永远存在,只是比例会有所调整。随着市场趋向正常化,炫耀性消费逐渐消退,Fine Dining 正从浮夸回归到质朴与真实。上海涌现了一批逆势而上的餐厅,例如 Sage、La Bourriche 133 和 R.O.W.T.,这些餐厅不仅展现了主厨的风格,也是上海“好”餐厅且获利的指标风向球。
Sage 是我「主厨去哪吃」单元的发现之一。这家小酒馆主打创意日常料理,主厨 Jun Nishiyama 用三重脆皮炸鸡腿和鰤鱼塔塔等菜品征服了无数食客。餐厅的热度让人惊叹,每晚翻台两轮,提前预订几乎是标配。Jun 的理念是用普通食材创造出出色的美味,这种简约的风格为 Fine Bistro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一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La Bourriche 133,主打摩登海鲜烧烤,以巴斯克传统为灵感,融合主厨李家伟的法餐背景。他对烧烤技艺的演绎细腻而精准,例如烤龙利鱼的焦香与鲜嫩,玫瑰岩龙虾的纤细肉质与轻盈酱汁,每道菜都体现了对食材的尊重。
而R.O.W.T. 则是一场意外的惊喜。主厨 Sean Yue 以广式法餐「Cantonese-inspired French cuisine」为核心,带来了如腰果露配鱼子酱、荠菜扇贝琼山豆腐、炭烤三黄鸡等极具创意又扎实美味的菜品。他的料理风格轻盈、温润,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
尽管艰难,但这些餐厅在逆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餐饮的核心始终是让客人享受一顿美好的餐,做到这一点的餐厅,永远不会过时。
Wenye
馋老呸的美食家梦
公众号 Foodie Boutique
2024 年又倏忽弹指间,这一年,吃喝变得自由又轻松,但选择却变得谨慎。
藏在大杨浦沿街铺的新开小酒馆仿佛一夜之间打入了沪上饕圈。原是爷叔的出手颇有海派老底子的味道,又押着繁花的余温,好一个交相呼应。李厨本是九十年代乍浦路酒楼出身,北上打拼二十载,却神奇存档了独属于那个年代的好手艺。清炒鳝丝,冰糖蹄髈,酱烧猪肝,是手势清爽的落胃本帮菜,而我却独爱用竹签穿起来的炸龙头烤,轻薄的面衣兜着滚烫滑嫩的鱼肉,说是本帮天妇罗之光,毫不汗颜。
11 月 20 日,上海米其林 2025 榜单公布后的第二天,UV 第 8 次蝉联三星桂冠后,Chef Paul Pairet 突然宣布:2025 年的某一个时刻,Ultraviolet 将会无限期暂停。也就是说这家开立了 13 载,带领上海霸榜各大国际榜单的餐厅,即将落下帷幕。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再一次体验 UV 的全息投影,感受服务人员饱满的情绪,迎来餐盘中映射的惊喜表情,始终印证着那句:The psycho taste is everything about the taste but the taste。
有 UV 在的时代,上海的餐饮之光是紫外线。
去年超惊喜的,莫过于驱车近五十公里去惠南镇吃的一枚意大利饼。显然,这一枚发面包裹纯肉的馅饼与意大利估计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但一枚饼,两代人,三十载,承载了许多人回忆的滋味。
韦嗯
「造洋饭书」作者
2024年的上海,给我整体感觉是小失望多过大精彩,虽然都有不少新店开业,但完全不似前几年,原来是“哇又开新店!我要去试试看!”现在是“哇还开新店?怎么这么勇!”,其实不只上海,只是上海浓缩了全国超新超全的消费场景,热闹与冷淡都会有放大效果。
当然问题也不在上海,问题就是我不想花钱了,特别是每次从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来到上海,都像倒时差一样,需要在心理上“倒饭差”—— 啊我真的要花这么多钱来吃这个「剁椒皮蛋牛肉塔塔佐德宏树番茄马苏里拉(¥198+10%服务费)」吗?
外滩西餐降价了,花800块可以面对陆家嘴吃8道菜(宝丽嘉),原来一座难求的日料店,现在一晚上加我只有4个客人(佐佐),高端贵店卷入消费降级潮,日常美食反而诞生不少小店,云南菜、江西菜、甚至广西米粉都能找到不错的。
上海依然是全国选择相当多的城市,百元有找或上不封顶都好,预算其实丰俭由人,排除掉约会、宴请、商务酒局这些场景,自己愿意反复去吃的店,才是超舒服的(快上菜吧!别说你那灵感和故事了)
Christy
《TimeOut上海》主编
资深媒体人
2024年有几道菜品令人颇为印象深刻,吃到的当下实属惊喜,过后依旧回味无穷,迫不及待分享给各位美食爱好者 ,毕竟识食物者为俊杰。
龚禧龚禧餐厅冬季菜单新推出的东钱湖虾籽煨鲜鱼胶,鱼胶取自二十斤以上的野生大鮸鱼,胶质厚而不过于油润,搭配东钱湖独有的河虾籽提鲜,口感软糯,鲜香浓郁。
1877黔的黄焖梵净山甲鱼·毛栗油条,以贵州特有的黄焖方式烹饪,让甲鱼充分吸收了浓郁的汤汁,贵州野生小毛栗的加入为这道菜增添了一份香甜与软糯。
本帮菜老店蝶园除了经典招牌红烧肉之外,蜜汁火方这道菜也是一口入魂,坚持老法技艺,反复用冰糖汁浸蒸至肉质酥糯,汤汁稠浓,甘鲜异常,甜润浓香,配以酥烤吐司片,回味无穷。
ORTENSIA的黄鰤鱼也颇有记忆点,熟成后轻微炙烤表面,用酸桔汁调味,再搭配腌制过的嫩姜芽和萝卜,用酸度调动鲜味,酸得微妙。
Toni
资深媒体人
生活方式媒体
《型物志THINGS》主理人
这两年我写了一个专题系列叫“餐厅开卷”,从餐厅的地理位置、投资规模到餐厅的新菜单更替频率、体验方式等等,即使是“寒冬期”,餐饮人们仍然积极甚至满怀赤诚,让我很敬佩。同时,我也接触到了一些高端餐饮的主厨,透过每间餐厅的环境、食物、器皿了解主厨的故事,或者说他们的审美已经成为与上海本地消费者生活方式同频共震的媒介之一,餐饮体验不再局限于“好不好吃”了~
R.O.W.T.虽然这家开在INS复兴乐园的fine dining不算新店,但去年秋季菜单让我印象很深。Chef Sean很用心也很聪明,从菜单的设计、菜品的呈现到招牌“鸭王”的创意,都兼具多重感官体验。在一众食器中,还有仿制光绪年间的粉彩牡丹花式秋操杯,好玩又惊喜~
HAI SHANG这是家长在我审美点上的餐厅,可惜去年年末时关了。餐厅主打一种“阴翳之美”,板前昏暗,明亮的开放式厨房上演的是一场无声戏剧。Chef Eddie是半路出家,透过丝瓜搭配巧克力这种“奇怪”组合,就知道他属于天赋型选手。从食材的运用、烹饪的方式到与食器的搭配,质朴与精致糅杂。用餐完毕后,会收到一张印着食客名字的卡片,里面藏的是当晚的菜单,仿佛用餐时的种种疑问被一一揭晓。
丁子沪
美食视频创作者
“2024年印象深刻的餐饮体验” 有2家。
用烙铁烫牛排,像从漫画里走出来的甘鲷立鳞烧。这家藏在黑石公寓里的宝藏创意菜,不光只有颜值,口味也经得起推敲。唯一的缺点就是门头有点难找。店里出了名的帅哥美女很多,适合年轻人聚会、约会。
推荐给同事朋友几乎0差评的港式点心粤菜馆。
记得第一家店开在芮欧百货楼上,吃到时候很惊艳:非预制菜,口味好,有创新,人均又便宜。会感受到从产品到环境的用心。在消费降级的趋势下,逆流而上,以物超所值的看着它开了越来越多的分店。
范范
资深生活方式媒体人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饭醉行
早就听说La Bourriche133虽然不便宜,但很好吃,吃过后果然名不虚传。它背靠著名食材供应商Jiarui Fine Foods,天然拥有第一手欧陆海鲜货源。主厨李家伟 Lee Jia Wei对很多人而言是个熟悉的名字,他从新加坡启航,一路乘风破浪,职业生涯就是一次次远航,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港口城市、不同的菜系之间穿梭,跨越各种陈规和定式。他曾靠摩登中餐拿到过黑珍珠二钻的荣誉,斯斯文文的,初时提出海鲜炭火料理,我还不明所以。实际上,他在La Bourriche133呈现的惊喜如同海浪一样层层叠加,更直接,更生猛。
螃蜞蟹膏配松软的布里欧修,中西配合得很完美,餐前面包有用响螺干做的起酥面包,配头水紫菜莳萝黄油,碳水就赢很大。呛梭子蟹配花菜泥,发掘到了宁波味道的另一面。四五斤重的巴斯克多宝鱼可遇不可求,帝王蟹脚黑松露意面和舒芙蕾是隐秘的王炸。
吃早餐最近也有新地方,Scilla隔壁的意式烘焙吧Madre是碳水动物栖息的地方,12点以前人相当多,刚开业的时候8点就排队。一杯香槟一块方披萨就能开启意大利的一天。
38元一块的素披萨太值了吧,薄底最是惹人爱,一口一个的泡芙,我喜欢牛油果口味的。但很多品种早早就会售罄,还是要早点去。
Ann Yu
餐饮品牌顾问
匙叉旅行创始人
这一年,外部环境充满挑战,却让我见识了上海餐饮业的韧性。在困难面前保持优雅与体面,也是一种上海精神。尤其是年末一批新餐厅的亮相,令人欣喜。
年轻的巴黎米其林餐厅Ōrtensia被年轻的上海老板带回家乡,选址在历史感十足的张园石库门。从装修到器皿,再到菜品,处处展现美感和用心。菜品调味细腻又平衡,尤其贴合亚洲人的口味。甜品大豆千层更是惊艳,是我心中的年度绝佳。
再来看Mercadito 166,这家是Mercado 505的姐妹店,刚在港汇开业。主打西班牙茶餐厅概念,既轻松又有趣。从早到晚都能在这里品尝一顿好吃不贵的佳肴。尤其是它的招牌派牙饭,浇头可以自由选择——几十种海鲜整齐排列在冰柜里,新鲜看得见。玲琅满目的tapas也相当诱人。
还有一个小惊喜是芮欧百货的地中海小馆TheFire。人均不到200元,却有超高性价比。从冷肉、火腿,到披萨、意大利面,全都坚持手工制作,无预制,吃得健康又安心。特别推荐他们的地中海一夜干烤鸡,用风干后的清远鸡制作,鸡皮酥脆,鸡肉多汁嫩滑,大口吃肉相当过瘾。
老朋友遇外滩还是心头好,依旧保持稳定输出。有些看似普通的小菜,反而更能体现餐厅的用心。比如一碗土猪汤灼枸杞叶,土猪肉香嫩有弹性,枸杞叶清香微苦却回甘,汤水清爽鲜美,简单却回味无穷。
董小小
《品鉴LUXE》内容总监
美食美酒撰稿人
不得不说,龚禧龚禧太好吃了,让我的祖籍宁波基因动了,从臭冬瓜、笋麸菜、宁波烤菜,到蟹骨酱、涨网活沙虾、活黄三鱼等海鲜再到年糕、汤圆等地道宁波小吃,应有尽有,听闻餐厅是做海鲜供应链起家,因此能够拿到高品质的一手渔货,凌晨急速返航送来餐厅烹调,其他如河姆渡茭白、余姚榨菜、笋麸菜、大头菜等都来自四明山脉。
推荐原笼蒸涨网活沙虾,非常弹牙,原汁原味,据说是鱼虾顺涨潮游入浅滩,待潮水褪去后捕捞的,24小时内从海洋直达餐桌;砂锅白蟹骨酱也是用的红膏白蟹,以宁波特色的骨酱做法呈现;青雪菜堂灼东海活黄三鱼,海钓东海活黄三鱼比较稀缺,用梅童鱼鱼骨熬汤,再加入青雪菜堂灼,鲜上加鲜。
此外,推荐吴兴路的弄堂里藏着的mini日式街区,一排三家姐妹店,风格略有不同,但都非常出片,和闺蜜去一次定能收获一套写真,从夏天拍到冬天,吃什么也不那么重要了,菜的颜值高适合当道具。蜂蜜草,主打早午餐,格调小清新,有点和风洋食品的感觉,偏甜美风;咕嘟咕噜,是主打日式锅物料理,布置了干花、竹篮和各种陶锅,偏森女风;中间是一家Gelato冰淇凌专门店,是小京都既视感。
amor27
一个被吃喝耽误的情感博主
推荐上海丽筵其实有些私心,因为做的是家乡南通菜。
南通依江傍海,淡水海产都丰富,菜式也兼收淮扬跟本帮,但大概是大部分江苏地方“小富即安”的特性,很少走出本地,上海专攻南通菜的餐厅不分大小,可能一只手都数得出来。
丽筵坐落在荣氏家族“裕通面粉厂”旧址,独栋两层洋楼,自然探索的是南通菜高端化路线。主理人家族的渔业背景,保证了传递启海的鲜活滋味(启东跟海门是南通下面两个县级市,主打海产品)。食材上花心思显豪横,醉蟹五两一只肥硕无比,南通除海鲜之外一大食材海门山羊肉是专门从一家农户收的,皮弹肉香,除了堂食还有礼盒外带。
菜系要往高端走,少不了跟粤菜结合,主厨林师傅出自利苑,又在上海唐阁团队中以副厨身份摘下米其林三星,烧味做得好,澳龙三葱爆得也香。
不过南通菜到头来还是要在小菜跟小滋味上见真章,自制香肠一口就有年味儿了,鲳鱼蒸得鲜美,藕盒炸得酥脆,万年芋艿又糯又甜,比起大菜来,我更喜欢这些家常味道。
JCs
一只脚踏在餐饮圈的广告人
相信读者们看到现在大概会发现好些重复的餐厅,我们的工作经常就是要在一起吃饭,趣味趋同也是正常,餐饮圈在24年过得风声鹤唳,很想多推荐一些自己觉得好吃的餐厅,因为有字数限制,我就这次尽量简化描述,多说几家。这几家餐厅是我24年帮朋友定位最多的餐厅,踩雷系数几乎为零。
淮扬菜非遗传承认周晓燕教授亲自执掌的店,菜色也是教科书级别的雅致,周大师复刻了一些没有烂大街的淮扬老菜自不必多说,连卤素鸡、烂糊白菜等家常菜都出神入化地妥帖落胃,每天现拆的蟹粉赏味期三个小时也是周大师的不二铁律。
顶着嫡系荣派川菜的名头,在陆家嘴重装再现的“海龙海鲜坊”船上,坐拥无敌外滩景,菜单打开价格却相当喜人,请客吃饭面子里子赚足。
融合了台州海鲜和福建山珍的精华,除了店家引以为豪的黄鱼土灶饭桌桌必点外,据说最近又因为一锅258元的用了9-10种好食材可供10人共享的蛋炒饭上了热搜,看起来因为好吃而成为网红也是有可能的。
杭州首店就是颜霸,开到目前炙手可热的上海荟聚,装修地更加弹眼落睛,没有女孩子可以在这里忍住不拍照,因为实在太出片,店里说上海的定价比杭州还要低,一座难求近在眼前了。
Vinie
美食&生活方式博主
永嘉庭新开的fine bistro, 一进门就像是去家里做客一样温馨,看满柜子的熟成肉就晓得老板对食材有要求,但竟没想到从布里欧修开始就一路高分。
滚了一大半儿菜单,塔塔、意面、鸽子、牛排…看似常规的食材却吃出了惊喜。
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式小酒馆,调味上也有类似东南亚风味的混搭,用高级食材做接地气的口味,在家里要吃得好也要吃得舒适。
除了海鲜和禽类值得推荐,这里的甜品也是星级水准,还能吃到Mr & Mrs Bund同款法式吐司。以及定价良心的勃艮第更是体现了老板的好品味。
每年秋天一定要吃的,就是福1015的蟹宴,今年在经典套餐基础上又做了升级。本就是功底扎实的海派上海菜,做起全蟹宴来也是逻辑完整,用量豪迈,每道菜能实打实地吃出大闸蟹的味道。
既有蟹粉排翅、蟹粉花胶、龙筋等传统高级食材,也有经典之上的创意,例如用醋饭和头水紫菜做的醉蟹塔、加了黑醋的蟹粉舒芙蕾等等。
起承转合衔接得很好,吃下来非常满足又没负担,再加上故事感十足的配茶,就像是和一个很久不见的老朋友聚会。
食家饭
美食作家、美食评论和自媒体人
糯米塘藕,白斩鸡,糖醋小排,油爆虾,红烧东海带鱼,红烧肉焅蛋。上海好人家里一桌家宴。味道正,浓油赤酱不缩手缩脚,食材考究肯落本。老板劳先生是一名吃客,自己天天要在店里厢吃饭的,品质可想而知。
老菜坚持传统味,也融合了日本金蚝炖的汤品,鲍汁鲍鱼。劳先生说,我的鲍鱼是全上海超好吃的。我也同意。
鸿祥里其实就是原来的六号公馆,环境一流,空间宽敞舒服,凡有港澳国外回来的亲朋好友,请客摆在这里,没有不称赞的。
上海味道的忠实守卫者。看到图中这张菜单,上海小囡都会会心一笑。
四喜烤麸,油爆虾,熏鱼,萝卜丝拌海蜇,烂糊肉丝,虎皮走油肉,清炒全蟹粉。不去追求无聊的造型摆盘,全是精工细作根正苗红的上海家常味。全家福砂锅里也是蛋饺、肉皮、咸肉、油面筋塞肉、爆鱼,每一样都是上海人的心心念念。
人均三五百的价格,既可以是阿拉的自家食堂,也可宴宾客,丰俭由人。
能把传统经典粤菜做得出神入化,又能有自己创新味道。真正难能可贵。
秋季菜单里一道清炒佛跳墙,真正艳惊四座。壹零贰小馆厨房自己泡发的牙勾翅、澳洲干鲍、黄花胶,以火腿汁与顺德大头菜为主调味,居然是用慢火炒制的方式使其融合、入味,味道华丽又不累赘,解构经典,超越经典。这道菜是我心目中的2024年年度菜品。
壹零贰小馆总厨徐泾业先生,荣获2024 The Best Chef Awards, 1Knife-Excellent 实至名归。
Yolanda若岚
资深美食媒体人
公众号“九吨姐”主理人
始终坚持奋斗
在吃喝第一线的文字工作者
一家开在年头,一家开在年尾,今年,是被小情调和小酒馆承包的一年。
作为一家宁波风味的小酒馆,三佰杯主打两个词,“地道”和“融合”。市井气息满满的装修风格让人倍感轻松,就如同回到家里一样自在。每一道菜品,口味都是地道的,不论糟、醉、霉、臭,还是小海鲜、小炒菜,都能立刻勾起回忆和共鸣:就是这个味儿没错!却又每一道都呈现得小巧精致,洋气又时髦,把Bistro这个词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得我心的是一道鸭舌,先卤后炸,外壳一层酥酥脆脆,香气四溢。嚼下去弹性十足,肥糯鲜美,又带点腊味的甘香,再撒上椒盐,一点点五香,一点点微辣,瞬间把味蕾和胃口全部打开,不服不行。
与之相对,Prakash一袭极简设计,大幅飘窗通透灵动,可以说是去除“班味”、放松身心的首选。掩映在新华路的梧桐与洋房之间,大隐隐于市,却又从骨子里透出宁静的质感,搭配暖色灯光,情调满满。菜品大都是西式,却亦能从中看到和风的影子。
特别喜欢一道烤春鸡,精选上海人喜爱的三黄鸡,多重香料卤制入味,先低温烹制再黄油烘烤,使其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出品时呈于精致木盒中,随着盒盖缓缓开启,袅娜的炊烟与烟熏香气一同漫溢而出,就像全身心都浸在暖融融的春光里,再料峭的冰雪都将在这里消融殆尽。
Bacon
资深餐饮工作者
2024年对餐饮最深的体悟就是“味道”与“本地连接”。餐饮市场的变化,最终形成的客人喜好,还是落到了“味道”,让人是否想再来。以及出品是不是和本地客人的喜好与用餐习惯能形成连接,而不只是单纯地用本土食材,本地调味这么浅层。
基于此,今年我尤其中意新开的La Jade和重新装修并更换大菜单的Coquille Seafood Bistro壳里西餐厅。前者是国内初代年轻西餐厨师的佼佼者Cielo(刘畅)回国后主理的板前西餐厅,将刘畅近20年在欧洲与日本的经历和技术,结合他对中餐食材、味觉和用餐习惯的理解,融合成独具个人风格的出品。在许多的新中餐餐厅里,刘畅将“中式”更深刻地融入到西餐中,让人眼前一亮。
另一家则是已开业12年,前不久刚完成重新装修和大菜单更换的Coquille。它的发展历程与上海精致西餐兴衰变化的时间轴重叠。但潮起潮落,他们的生意一直稳定口碑良好,个人以为最重要是两点。一是主理人John Liu的亲力亲为和沉得下心始终关注出品而不是借势拓展,二是包括Coquille和Scarpetta在内,出品始终贴近本地客人的味蕾喜好、用餐场景和情绪需求,而不是像有些精致西餐厅那样只活在自己的餐饮理想乌托邦世界里。
如今的Coquille打造了一个平行世界里的美食美酒构筑的舞台剧场,这种非凡的餐饮体验在如今的市场中显得特别吸引人。
飯飯
资深饮食媒体工作者
“飯局”公众号及视频号主理人
其实这家店的前身叫做“六号公馆”,想必这个名字对于一些“老饕”而言都不会陌生。老板从1980-90年代就开始大江南北寻觅美食,搜罗了不少经典和隽永的风味。随着市场对于平价消费的需求,六号公馆改制成鸿祥里,并且加上了“新上海菜”的后缀。所谓新,就是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本帮菜,而是会加入一些这几十年来上海食客喜爱和习惯的味道,例如这里的毛血旺,就是从和牛牛油熬制汤底开始,盘中融入了缤纷且精挑细选的食材。
当然,这里的上海味道也是经过老饕老板的调教,你会感受到一些《繁花》里的影子,也会充满着一些儿时的风味记忆,就像不勾芡的红烧肉,也像一碗漂着油花的老鸡汤。然而更重要的是,这里会有一些“妈妈会烧,但懒得烧的菜”,例如只掐尖儿的酒香草头,也像复古但充满情怀的“红烧划水”。
Miss蜜
生活方式种草博主
2024年能让我反复去过三次以上的餐厅,一家HAISHANG,一家Ortensia。
虽然是Fine Dining爱好者,却不喜欢过于稳定但无趣的那些老牌餐厅,能把食材与酱汁结合的出其不意,是打动我的初衷。有时候我会把外出吃饭当作2-3小时的旅行,那些巧妙的搭配和调味,让这趟味蕾旅程也变得更有记忆点。
Ortensia 这朵绣球花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绽放在上海的高端餐饮届。闺蜜聚会的时候我一个想到的选项/外地朋友来想要吃一顿美&有水准的饭我心中的答案。
磨合后的新菜单更是值得推荐:强烈的法日风格,潜藏着不少惊喜也许是昆布也许是提灯,不按理出牌却组合曼妙。
主厨尊重食物的自然生态,又大胆打破固有的食材搭配,如果你是保守食客绣球花不一定是你的菜,如果已经对常见Fine Dining套路感到麻木,Ortensia能吃出另一种意外之喜 (特别是调整后出了三个价位的菜单,在保持自己水准的情况下也能满足食客的消费习惯,不出意外的话2025年我最喜欢的依然是这一家。
陈绵泰 Brian
资深餐饮人,文旅设计策划人
威海路上有一家是隆路泰国船面。船粉又叫(船面)。起源于泰国摆船人水上生活的在船上做的粉。每家每户组合的香料低汤和牛,猪或内脏有略微不同。比如我最近在曼谷一家的低汤类似多年老卤,加上不多年长时间积累卤煮,低汤混合出淀粉感。威海路是隆路泰国船面又是另一种没有那么浓稠的低汤风格。对我而言一种曾相识,很熟悉南洋的风格口味,有点亲切。偶尔的解馋食堂。
以西餐手法融合中式食材都融合得恰到好。他家禽特别是鸭非常的棒。可能和Sean天马行空和松弛感有关,不会特意去炫技或过度耗时的摆盘,更科学去调戏食客的味蕾。
Peggy 林佩蓁
《Peggy真食旅》主理人
容禾餐饮顾问创始人
甲辰年,来自大江南北的地方菜系知名品牌进入上海的势头方兴未艾,耳目一新的食俗、食材、风味,为热爱嘗鮮的食客带来足不出沪吃四方的幸福感。
每回去北京必吃的”新京熹”,去年底开业以来和好几波朋友滚了遍菜单。一人一只仿乾隆时期的手工掐丝珐琅景泰蓝铜锅,涮老北京羊肉、应季时蔬,加上满满一桌老北京风味小吃,人均两百多。与当地原生牧民契作供应的内蒙古和宁夏盐池滩羊颇有特色,食材可溯源也更安心。
偏爱肉天肉地的肉老饕,推荐点上一米多长板的锡盟草饲带骨高钙羊肉和180天羔羊肉片,清水锅底吃的是羊肉的原味。”鲜切90天滩羊羔羊肉”,大刀手切每只羊取六两肉,大铜锅掐秒涮熟再拌好调料有滋有味。
每天晚上七点、八点请到专业京剧演员献唱,接待外国友人体验感拉满。
绍兴“醉玖兰亭”开到上海,以新六味: “酱糟霉醉臭腌”、绍酒、河鲜与腌腊搭配的千变万化,演绎传统绍兴菜精作新意境。
绍兴风味之魂--糟味,拚了牛腱、五花肉、土鸡、鸭掌四款做古越糟拼,干糟手法越嚼越香。招牌菜”醉玖干菜焖肉”将梅干菜和精品金华两头乌文火焖透,干菜枣红油亮,肥肉蒸得化开来了,晶莹剔透、入口即化,窝窝头夹着吃实在太绝。
霉臭爱好者不妨大胆尝“千刀肉蒸霉千张”,汤杓轻碰即碎,”香臭”直击天灵盖,媲美蓝纹芝士,据说店里有off menu提供臭臭plus+版。
张如城
ShanghaiCITY 主编
野生摄影师,美食爱好者
作为一个重庆人,对锅物有着天生的偏爱,锅里的汤汤水水从平静到沸腾,每次用筷子伸进水雾氤氲的锅里时,总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惊喜感。
欧阳餐室主打的鸡煲,姜汁锅涮湛江鸡或280天大扇鸡,听起来就已经让人垂涎。一块块鸡肉从锅里捞出,带皮皮脆,不带皮肉嫩,若是你嘌呤不高,再来一碗飘着鸡油的热汤,吹凉一些缓缓入口,浑身也就跟着暖和起来了。
吃完了鸡,还可以烫煮些其它食物,这也是我喜欢锅物的原因之一,丰俭由人。爱吃海鲜你就往锅里下点生蚝、六头鲍和墨鱼丸子,偏爱素菜你就煮荔浦芋头、菌菇和青菜。
想吃“鸡味”一定不要错过红葱头白斩鸡,肉紧皮脆,就着盘里微辣的红葱头,一口鸡一口红葱头,两种快乐轮番切换。
烧鸟也是店里的抢手货,甚至比不少专做烧鸟的店好吃,鸡生蚝、鸡脚筋、鸡心、鸡胗……吃鸡爱好者可以在这家店里吃到畅快。喜欢碳水的话还可以再来一锅姜茸煲仔饭,不要忘记锅底的锅巴,“唇齿留香”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雷斯林
美食爱好者,全平台同名
潮汕菜是我最爱的中餐菜系,而煮海又是我在汕头最爱的餐厅之一。几乎每次去汕头我都要去吃。
然后他们在上海黄浦江边上的趸船船头,开了家新店,叫【浦江潮】。
基本每一道菜都好吃,大到鲍参翅肚,小到猪油渣芥兰,都是在上海能吃到的绝佳潮汕味道。
餐厅风景也很棒,吹着江风吃饭,别有一番风味。
程兰
原SMG《淘最上海》
《淘最厨房》主持人、制片人
这是家3层楼,仅10个座位的Chef Table。主厨从小在意大利长大,松弛感满满,但年纪不大已经荣誉等身。座位头顶的星光灯亮起时,体验确实震撼的。
主厨年仅25岁时就被意大利Crema家族授为终身主厨,是首位取得「意大利官方FIC厨师协会」荣誉称号的华人,也是「意大利厨师联合协会」首位亚裔大赛评审。为了爱情离开了意大利,来上海开店。
吃完他的菜,我想起了米开朗基罗说:「我没有雕刻大卫,我只是把大卫从石头里释放出来。」我觉得这家主厨Dario也是这样,他似乎不是在烹饪,只是把好味道从食物中释放出来了。
这竟然是我爸,给我推荐的黄鱼面。黄鱼很嫩,我想夹起来拍个照,一夹就碎,极嫩。汤确实鲜,天然感很强。一碗7片黄鱼肉,这种小黄鱼很难养殖,基本上真是野生的。88/碗,我和我爸竟然都达成了「值得」的共识。
蛋香大排,蛋白给了很多空气感,蓬松不油,推荐。这家的红汤面可以,汤头和以前苏州胥城大厦的很像。
樹
自媒体《满腹论》主理人
生活方式撰稿人
即便都说今年上海餐饮环 境低迷,依旧还是有大批新店冒出。开在张园老洋房里的 Ortansia,走入其中就立刻被无数踩在审美点上的设计细节打动,花艺与光影、餐具的审美、在老洋房里分割出的空间感……在一众新店里辨识度极高。菜单是东洋美学与法式风格融合,出汁搭配牛肉塔塔、备长炭炙烤黄鰤鱼搭配醋橘果酸、盐麹搭配牛肉、酱油与豆乳……第一套菜单里的大闸蟹三吃能在上海的大闸蟹季里拥有名字,日法本来就更适合亚洲味蕾,这家新店大概会是今年逆市开店里的一支潜力股。
东湖路上的 Promise,在 2024 年末升级为 Promise Takakura,欧陆元素结合摩登割烹,实际试过还真有点意思。鲜为题眼,两种结构与美学碰撞一起,先被一道西式呈现的椀物打动,蟹肉与鲷鱼的一方“真丈”,嵌了酥甜马蹄,点缀柚子皮,出汁热烫冲入,底下是白玉芜菁,四周是香草花园,可爱在似椀非椀。
名物高仓卷,金枪鱼泥海胆鲑鱼子腌渍蛋黄和鱼子酱的以本伤人组合不算新奇,妙在高仓卷的一根细卷,虽淹没在丰腴配料中,咬到口中芥末紫苏与千本渍的清爽味觉立马展开了鲜味的层次,从一根细卷变成一道反转的豪华散寿司;一千出头的价格,除了好味还能吃出趣味的日欧融合摩登割烹,今年的上海,需要这样的餐厅。
月亮先生
旅行作家,纪录片导演
一个愿意一丝不苟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居酒屋是容易让人感到信任和温暖的。尤其在有限的空间里,还能有条不紊地安排出板前,半开放的10人隔间,以及一个圆形阁楼式的8人包房,紧凑但不拥挤,错落又不疏远。上菜的距离和动线都被精准拿捏过,确保每一道菜在端到面前时,都大约不离绝佳口感左右。
板前是相当热闹,轻松和容易迅速熟悉起来的区域。主厨基本都在这里完成刺身和烤物的制作。烤物的部分本在计划之外,后来是为了丰富佐酒的选择才添加的,没想到反而成了菜单上超受欢迎的品类。看主厨在面前近仅用手腕和指尖的微弱抖动来控制火候和调料用量的过程像一场安静的演出。细微烘烤功夫的结果就是,每一串烤物的香气和口感,都是复杂的,混搭的,立体的……几乎食材每个层次的味道都没有因为火候而被毁灭或者省略掉。鸽腿是烤物中的明星,几乎是必点的选择,但仍然建议多点几串烤物,从提灯、大肠到多春鱼……,口感和风味会有奇妙的跌宕起伏,戏剧感极了。一套尝下来风头有点盖过寿喜锅里配的M9级和牛。
另外要推荐一下茶泡饭,如果你习惯更为传统的梅子泡饭没问题,但也可以尝试一下这里的另一种做法。烤烟熏三文鱼碎屑、添一点点味噌,把口味勾到偏淡淡的咸香,再拌入一点芥末,口感瞬间就能昂扬起来,大快朵颐。就因为这一碗茶泡饭,邻座的几个陌生人在连番叫好声里顿时都熟悉起来了:典型的居酒屋场景,人们在这里是更容易熟络起来的。
闻佳
「艾格吃饱了」品牌创始人
去年一看,家里老人都潇洒出门旅游去了,上海的年夜饭大家也都知道啥情况,再好吃的菜给你一做几十份大锅饭也不好吃了。于是直接去了香港,过年期间居然机票酒店都便宜。
除夕订的晚饭是中环惠灵顿街的Andō,阿根廷主厨开的西班牙菜,结合他在日本工作的经验,拿了米其林一星。这是个很懂用酱油的外国厨子(别笑,在巴黎吃过二星大厨的酱油料理简直白眼哈哈),华南又比欧洲用起香料来更得心应手,一餐下来,吃得我们非常满意。
如果要说缺点就是厨师老哥明显在门门中环街市就地淘的餐具用的有点不伦不类,和摆盘一起不够雅致,但不影响整顿用餐和酒的体验,还是很喜欢的,会回访。
翌日在中环通往半山的步行自动扶梯边溜达,这里是香港最新的网红小店区犹如上海西区,咖啡、苏芙蕾、过年的小狗,点上点甜点咖啡坐路边晒太阳,绝配。
大家过年是否嫌时间太久?可以去香港溜达下。现在人家走路都比我们上海慢,不友好的人也都跑光了,uber 司机比内地人还爱国聊起来滔滔不绝非常友善,可以当周末一度两三天哦!
阿呆
美食爱好者
公众号“饭桶阿呆”主理人
2024年,新店大家都提过了。我想分享两家从他们开业以来,每年我都要造访多次,且常吃常新的餐厅。
醉东我从安福路老店,吃到如今的黑珍珠傍身。从招牌菜式到新菜,吃到每年等开海后预定Off Menu。
固定菜品越来越稳定,Off Menu越来越有趣。除去大众印象中的台州菜,沙蒜豆面,鲳鱼年糕,家烧黄鱼等传统菜品。微微发酵的腌冬瓜,酥脆的新昌臭豆腐,千里飘香臭黄鱼这些“隐藏菜单”更标志着餐饮业今后的可能方向:地域细分以及出色的土菜。
另一家造访最多的餐厅是泓0871。
春天尝百花,夏秋有菌菇,冬季宜滋补。云南这块神奇的土地,特殊的气候和垂直高度差所带来的物产,给予泓无数的可能和灵感。
泓的团队也非常卷,每季度二十来道新菜,但从不踩雷,甚至每年新菜都能做到不一样…(今年冬天想点去年的米血鸭黑山羊蹄,结果说那是去年的了)
2024,比起新店,我更钟情这两家值得反复吃的老店。
三三
美食撰稿人,摄影爱好者
2024年初开业的 SELECTION BY DU 是菁禧荟在上海的第四间店。北外滩双子塔的五十六层,俯瞰整个浦江两岸,一线位置了。其实这个连续八年米其林一星、黑珍珠三钻的餐饮品牌,完全可以在北京、深圳、成都之类的城市,任选一个地方开店。但是创始人还是选择在上海,这个卷天卷地的城市。倒也不是有多自信,而是新店要全身心的投入,时时刻刻驻店。不仅仅是每一道菜的出品,每一桌客人的客情,都需要有人时时刻刻关注,跟进,解决。
2024年菁禧荟的菜有很多变化,东海的海鲜开始多起来了,带鱼、鲳鱼、黄鱼和南海的花蟹、响螺一起上桌。新添了西式甜品,中西合璧。很多人说2024年餐饮难做,菁禧荟也是,大菜也想过降降成本。但是老板和厨师团队想的方法是,把花胶切小一些,价格降一降,又添了东海鹰爪虾胶与潮汕土猪腩肉,酿在意大利通心粉里,用镇店十年的海味高汤一起入味,结果成本依然不低。
新店新气象,食材可以新,菜品也可以新,不过对出品与品质的坚守,依然如旧。
Nicole
从业15年咖啡媒体人
Coffee T&i杂志主编
/大咖研究室 公众号
2024下半年开始上海餐厅经历一番洗礼,频频有宝藏餐厅离开的消息传出。我们也习惯慢慢减少出门聚餐,若有好朋友来沪,还能拿得出手的宝藏餐厅和咖啡厅,本人十分推荐以下两家:
复兴中路1321弄2号102室 ,这是一家需预约私房菜,没有菜单,只需要跟店主也是唯一的多才多艺的大厨cuicui 提前预约,她会根据人数和各人口味喜好提前备料,当天给你“变”出一桌美味佳肴!特别适合年底跟好朋友聚餐,年底公司团建的好去处。
值得一提,cuicui 是一位多才多艺有趣的老师,她的庭院式小洋房里在没有预约的时间,教授烘培蛋糕,料理课程,个人也自学咖啡,吉他,绘画等才艺~有趣的灵魂,烹调的美食也瞬间注入有温度的魂。小洋房的猫咪还是敬业的营业状态的小可爱~
要是说2024年年度咖啡馆新店,我相当喜欢去陕西南路上的Page Coffee,20平不到的小空间容纳近10个客座区,刚开业不久,我们常常周中去喝咖啡,店里也是几乎满座状态,店主服务很亲切且有温度,正如店名page 有动词呼唤的意思,呼唤朋友来家里喝咖啡的含义。店内常换常新的精品豆单,我只选“射手座”的豆子准不会踩雷。他们家特调咖啡是吸引我常去的原因,创造思路跟别家逻辑区别是有趣,不拘一格,你不会预料到咖啡里有黄油,香料,小米辣,花生等非常规食材出现在一杯咖啡里不突兀还很好喝!
从“海房子”三种番茄和牛奶紫菜有趣的味觉融合,到“季风”这一杯,你可看着像片场介绍小卡片描述,喝起来味觉感受有画面感:菠萝明亮酸质和椰子香气,紫菜淡淡咸味都把我带到海边沙滩,而“暖场”这一杯入口冷萃咖啡和茶感的清爽酸甜平衡感,已经很惊喜,而小米辣微微辛辣感是温柔淌流在尾韵,每一口都提醒你ENCORE(可再来一次)再喝一口,跟看完一部很棒戏剧,久久回味!~
张赫
TARGET目标杂志
-华东区渠道&市场总监
坐落在上海黑石公寓的Hide THE SMOKED ROOM,犹如它的名字一般,仿若隐匿于烟火喧嚣间的一处珍馐秘境,等待着懂它的食客知音前来探寻。
进入店内,中心顶部的七福神是沪上独一份的设计语言;搭配昏黄而柔和的灯光与木质内饰,营造出浓浓的慵懒惬意之感,私密又温馨,情侣约会、挚友畅叙均十分适合。
论及菜品,Hide的招牌特色在于其原火烹饪,采用直火、炙烧、熏烤等多种技法,让食材的原味与香气充分展现。个人超爱的一道是中华烤鸡翅,甜麻的川式风味与蜂蜜的甜香混搭,有着我们老北京传统烤鸡翅的味道。
另外一道“千金不换”的菜品,我推荐试试甘鲷立鳞烧。入口“咔嚓”,鳞片的轻薄酥脆惊艳了口感,紧接着鲜嫩细腻、入口即化的鱼肉裹挟着淡淡的鱼香与微微的焦香在口中蔓延,再搭配上特制酸口蘸料,一口满足。
此外,Hide独特的氛围和充满惊喜的菜品,也吸引了不少明星打卡。或者某个悠然的夜晚,抬眼间便能与心仪的明星不期而遇哦。
顾文瑾
《时尚芭莎》上海市场总经理
今年吃过超好吃的猪肉,是他家的糊辣椒炝焖从江糯香猪。
贵州从江的小香猪只能长到一百斤,保证了肉质的幼嫩。黔香阁的糊辣椒,多年前吃到就感觉惊艳,彼时搭配酸汤料吃羊肉吃鱼,入口轻微的刺激感能感受到味蕾在跳舞。这一次,糊辣椒用来炝焖,上桌前一勺热油加一把二荆条,把糊辣椒的香彻彻底底逼出来。绝香,竟又不辣。入口即化是基本操作,香味盈口,一直在口腔轰鸣,是老饕亦少有的美食体验。可以为了这道菜来吃这家店。
顺便可以去吃店里新推的冬季菜。全程用贵州水果刺梨(维C含量是秋梨的500倍)为主角串起。天麻刺梨汁,新鲜刺梨加银杏的花溪三年老鹅蒸汤,味型不止于贵州,非遗或传统食材又如此贵州。这家店在上海开了二十多年了,还在推广非遗食材,还在不断创新,老板也是有情怀和有坚持的人了。
这是我的定西路夜宵首选——简单点食堂在大世界开的新店。
老板是西安人,主营的西安烧烤被无数和西安有渊源的朋友盖章点赞认为正宗。店里的川菜竟然也是资格的成都街边镬气腾腾的小炒style。碳烤秦川里脊就是那个西安味儿,肝腰合炒和鱼香肉丝能赢大多上海的川菜馆子你能信?门厅里挂着的“长安”二字,配上一首马飞的《长安县》,就一瓶汉斯啤酒,一个属于老陕的夜晚在等待你。
婉容
资深美食工作者
Guillaume有个中文名字叫古雨润,08年我在北京莱佛士酒店遇到他的时候,他曾谈及他的烹饪梦想是将传统油腻的法国菜加以改良,变得更加摩登现代。而后他从北京去了澳门,再至香港,从一星到三星,十数年间他的梦想似乎早已完成。
而如今的上海新店倒颇有一些重返旧时光的意味。位于锦江饭店锦北楼的这栋1929年建筑,处处透露出怀旧的格调,亦如这里传统而老派的法式菜肴。略含胶质入口带着凉意的酥皮肉冻让人秒回巴黎。在蓬松的半块布里欧修上放上一小块香煎鹅肝,涂抹上一些柑橘果酱,一整块咬下去,柑橘的清甜包裹住鹅肝柔软的奇妙口感,如同咬下一大块软绵香甜的云彩。不能错过的还有煎蓝龙虾配土豆丸子,半透明的微红虾肉柔滑细腻,带着些许黄油的香气,再喝上一口来自主厨家乡卢瓦尔河谷的Pouilly Fumé,虽是冬日却感受到了夏日微风。
上海今年新开的法餐,论复古时髦,绣球花算是第一。餐厅首家开在巴黎16区,开业第一年便摘得一星,如今年轻的上海主理人将它带来上海,选址于张园。依托于过去的底蕴,却又处处散发着朝气,是我对于这家餐厅从装潢到餐具,乃至于食物的感受。
料理以传统法餐为底色,食材、酱汁又不乏就地取材的亚洲元素。从藏于“绣球花”薄片下的牛肉塔塔到肥美的炙烤黄鰤鱼,轻盈而富于变化,仿佛跟随主厨从亚洲乘坐一辆慢车出发,行至欧洲各处。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甜品也相当出彩,秋月梨与茉莉花茶,加入了一些随性炸裂的跳跳糖,优雅却又令人惊喜。
文森特别饿
美食生活博主
法国蓝带厨艺大使
这家店的设定非常符合我的偏好,西餐厅里只要能把海鲜和面包做好的,我都会想二刷三刷。所以从餐前的黄油香优秀的布里欧修居然配蟛蜞加上陈皮为料做的pâté,就定了一个非常美妙的开头。
海鲜只要新鲜,对于本身的风味有很大加成,所以难点就在于火候把控尤其是高温炭烤,让我更惊艳的是岩龙虾、帝王蟹和用西班牙油浸虾的方式去调味的东海大鲳鱼,都很精准得控制在刚好熟的那个点,让肉质的触感温柔细腻,这是相当不易的。
地主陆
餐饮顾问
2024超具质价比团购套餐
天一冷就想吃火锅,想起之前在深圳夜宵的卤水鹅打边炉,看熟悉的潮汕小店“潮品渔档”正好推了个卤水鹅打边炉团购套餐,我就下单去试试。
对照团购清单,我们一一验货:
鹅头连劲(颈):看这脖子的粗,就知道是只够年份的好鹅。直接吃,不用涮。
鹅掌鹅翅(大湾区习惯写成掌翼):耐煮,煮时间长才好吃,所以卤水锅开了之后先下掌翼,煮着。
鹅血:也需要提前下锅,煮一会儿再吃。
鹅肠:比鸭肠肥糯脆弹,涮的时间要比四川火锅略长,七上八下也是足够了。
鹅肝:不是一般的丰腴肥嫩,煮到变色再焖一下即可。
鹅胗:这脆爽,这大片的脆爽,不是小鸡鸡小鸭鸭的胗可以比的。
鹅肉:看起来像牛肉,其实是鹅肉,基本是鹅胸或鹅腿的肉,因为其它部位都去忙别的了,鹅身上已经没什么肉可以片。鹅是食谱非常干净的禽类,肉本身也干净,低脂高蛋白,更主要是口感好。
这些涮完,可以捞鹅血吃了,第一口时千万要当心烫,那种烫是直接烫到心尖上的烫,比心急吃热豆腐的烫还要烫。我就被烫到了,原地起跳转三圈,然后暗自庆幸:吃了那么多,我还能原地起跳。
鹅掌鹅翅也都可以吃了,你会同意我说的:煮够时间才会好吃。豆腐皮和生菜收尾,这套296元的卤水鹅打边炉,算是吃完了。
如果是两人食,我觉得你们是足够了;如果买了一套是三四人分享,建议可以加点其它涮品,比如花蛤、活虾、蚌仔,重点推荐我超爱的午鱼,皮下油脂绝了。或者团购波士顿龙虾,也就299,打边炉涮了只波龙,朋友圈发九图。
黄晴晴
大众食局主理人
资深媒体人
2024整体关的店多但是新开也很多,三月醉淮扬的清雅让人惊艳。
餐厅由周晓燕老师顾问,作为淮扬菜不遗余力的宣导者,能将菜品做的更地道和规矩,味道精准,个人很喜欢他们的一些淮扬经典菜。
主理人朱总几乎天天在餐厅,服务把持的很高,脆鳝家家有,但三月的脆鳝相当特别,微辣减甜,白蟹加了淮扬当地的芋头,自带丝滑口感,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姜片老鸭,几个鸭品种试下来还是两年多的高邮老鸭更适合,加姜片和福建五夫莲子一起蒸,莲子甚至快要抢了老鸭的风头;海参蹄筋配米饭,规规整整上来,也都是下饭神菜,这种大菜其实在大圆桌上相当镇得住场子,作为新开,三月的表现相当出色了,静安寺宇宙中心地段,开起来的都是拔尖的。
另外一家印象深刻的餐厅是新京熹,作为名厨段誉的火锅品牌在上海的试水,没想到一开业就打爆,大家都热爱北京铜锅涮肉,每次去都排大队。个人很喜欢这里的氛围,最主要的是点肉新鲜,尤其高钙羊肉,上菜时阵仗拉开,羊肉内有脆骨,嚼口脆爽,羊肉味正。冬天吃北京火锅,服务到位,有氛围,味道正,性价比高,唯一需要的就是希望开到市中心,但是貌似Iapm也开了,这倒是排解了排队压力了。
沫沫
沉迷吃喝到忘记更新的美食博主
带着温度的,都是解救人于寒冷的恩物。这时候,带着腾腾热气的食物便可以治愈一切。小店门头不大,在昏黄的路灯下需要费些眼力才能找到。店内虽小却很干净温馨,桌上架起一口土陶煲,五指毛桃甘蔗汤底清清爽爽,安心地守着锅内煮得咕嘟咕嘟,隔着升腾起的雾气,视线在墙上贴得层层叠叠的留言纸中渐渐失焦,整个人陷入放空的愉悦...直到掐着火候的老板麻利地把片好的鸡肉涮熟捞出,这才把游离于云上的心神拽回来,撸起衣袖全情投入地开吃。
鸡肉滑嫩爽口,搭配潮汕口味的姜蓉蒜泥油汁,带着依然烫口的温度,嚼得充实又满足。这位潮汕老板把他家乡风味的小食也做得相当地道,熟地黑豆蟹煲、盐焗鸡、牛肉粿条和萝卜牛腩也是必点的好味道。关键是营业到凌晨两点,绝对的宝藏宵夜了。
zulu
自由撰稿人、翻译作者
荃二、自然士多等生活方式主理人
2024年整体的感觉是虽然依旧困难重重,但大家似乎都接受了现实,并开始以不那么激进的方法着手去解决。这种状态也许不激情洋溢,但却让人觉得脚踏实地。
不少单品类的餐厅品牌让人惊喜,比如西岸梦中心BLOOMARKET里的Monguru,把传统观念里西北菜一定要一大群人才点得出菜的感觉完全推翻了。来自内蒙古乌珠穆沁和四子王旗草原的放养草饲羊鲜嫩多汁不膻,并且通过调味和呈现形式,西北菜也可以是开开心心的一人食选项。我爱他们的羊肉烧麦,无论是煎的还是蒸的,都汁水丰溢。
还有同一个空间里的JUJUBOY(猪猪男孩),有每天现熬的汤头、猪尾、猪杂、猪头肉等等超级丰富的猪肉部位、和打通了闽南川渝等地区的夜市小吃料理方法。胡椒猪杂汤通心粉,是每次必吃,那个汤头加上米粉质感的通心粉,清淡但有滋味,冬天里来一碗暖心暖胃。隐藏吃法就是一份煎烧麦+一份胡椒猪杂通心粉,很有上海传统小吃生煎配小馄饨的感觉。
另外,2024年里吃到了颇为惊艳的桂林米粉,一家开在浦东的桂柳菜餐厅——桂林板路。原来正宗的桂林米粉是没有汤的,上来是干拌,可以自己加各种小料,吃一会之后还可以自己去加汤,有点日本蘸面的style。这家店的米粉和锅烧都很惊艳,而且还有不少非常厉害的菜式,比如醋血鸭。
严之俊
媒体人
一年又一年,上海肯定不缺各类菜系的贵价餐馆,但这家开业一年多的店刷新了我对于精致餐饮的一些偏见。首先从环境和氛围上来说,133给人的感觉并不拘谨,菜色有很多分享类型,一顿饭吃着不用压力过大。
因为餐厅投资人本身就是做高端食材进口的生意,所以133的强项在于对各类海鲜等食材的把控标准以及主厨李家伟个人的想象空间。这里的菜品很难说是哪一个菜系,一切都从食材本身为根基而设计。每次吃完心里就一个字,爽。
haruru
时尚·美妆·生活方式博主
大众点评Lv8
上海有很多人祖籍是宁波,我也是其中之一。从小就特别爱吃“家乡菜”,甬府尊贵,上军实惠,我都很爱。去年的这个榜单我推荐了一潼今,今年则是「龚禧龚禧」。
店名很喜庆,既大气又可爱的感觉,装潢也同样是豪华中带着一些巧思。一进包房就见到一大堆食材铺在桌面上展示着:鮸鱼胶、黄三鱼、白扁鲳鱼、红膏白蟹以及各种新鲜蔬菜。宁波菜以海鲜闻名,龚禧的海鲜也都是当季时令。有些你今天吃到了明天再来就没了,纯碰运气,“龚禧”今天幸运的你。
有些菜好吃靠的是食材本身,有些是由大厨精湛的烹饪技术打造,龚禧龚禧则做到了两者兼备。一进门就映入眼帘的那些食材,每一味都化为了不得了的佳肴:东钱湖虾籽蚝汁鲜鮸鱼胶,肥厚但不油腻,让人入口不忘;青雪菜堂灼东海活黄三鱼,用活蹦乱跳的黄三鱼直接灼成,鲜得飞起来;老底子酱象山港白扁鲳鱼,原本鲳鱼是我很不爱的一种鱼,在这儿吃完我才知道是我没见过好东西;砂锅白蟹骨酱,实在是又鲜又香层次又丰富,昂贵的口感,我一口气配了三碗白米饭(真的!
除此之外,让我一直念念不忘的菜品还有:原笼蒸涨网活沙虾,当晚相当鲜的一道;红烧雷达网油带鱼,在我这里跟新荣记的黄金脆带鱼不分伯仲;余姚榨菜拌豆瓣,咸度和鲜度调配得刚刚好,三碗白米饭也有它的一份功劳。
「龚禧龚禧」现在在上海有两家门店,希望25年再接再厉,至少再开1家新店,三“禧”临门!
Holy High
生活方式博主
说来今年吃过的非常有记忆点的一餐,是在HAI SHANG。只是没想到,刚吃完一个星期准备约朋友再访时,就听到了它突然要关张的消息(还好,关门只是暂时,日后还会有新店,又可以期待了。)
主厨Eddie Huang,单看简历都觉得是个很有劲的人。昔日的职业高尔夫选手,不知怎的一股脑就扎进了美食的海洋,自此开启了主厨的生涯。喜欢他的菜的原因:表面看上去是严谨的风味呈现,但是调味中尽是大胆的选择。贯通中西的破格料理手法非常有趣,感觉吃这家餐厅,就是在疯狂啃食主厨的“脑洞”。天马行空的食材组合和调配,让每一道刚入口都不禁眉头微微皱起:这是加了什么,这又是做了怎样的处理,怎么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食物组合在一起竟会如此和谐。
虽说现在吃不到,还是想分享个我记忆中相当深刻的一道:牛奶冰淇淋与无花果西梅 5J火腿的冰火两重天。说实在的,不爱甜食的我真的很少吃到这么好玩又足够美味的甜品。主厨把涂抹了石榴原汁的西梅和无花果被灼烤至焦化到临界点,再搭配牛奶冰激凌和咸鲜油润感十足的5J火腿,真的太!妙!把牛奶脆皮像Crepe一样卷起来吃,这个奇妙的化学组合请再给我追加十份。
KimiWoo
餐饮媒体人/料理研究家
在今年的餐饮大环境下,要说一些深刻的体验还是有很多的。
让我记忆深刻的一条鱼,来自醉东off menu的咖喱鲳鱼,略带东南亚风的咖喱汁,一丝香茅和黄油的优雅香气恰到好处,把白鲳煎透却不过老,是需要一些功夫的,在我看来用油炒香过的葱姜蒜是灵魂之笔,感觉在多维度的味觉空间中穿梭漫游,爽绝了。
来自北京的鮨龍,可谓是2025年上海日料圈又一位高阶选手,当季的香箱蟹将内籽,外籽和蟹肉全手工拆除再填入日本柚子中,以蟹酿橙为灵感,上笼蒸制 后点缀上摩德纳香醋粒;爽口脆甜的油墨鱼,搭配上香港老店的自制菜脯, 两者的配合十分新颖;软壳小青龙是难得的珍馐,虾头部分做天妇罗,而虾肉裹樱花虾碎炸透,蘸虾油虾籽美乃滋,一虾两吃,无与伦比的鲜美。
NUITS的炭烤福建野生多宝鱼,经过3~5天风干熟成的洗礼后,鱼的鲜味充分浓缩。果木炭混合日本的备长炭,用猛火快烤,使多宝鱼呈现外脆里嫩的口感,汁水牢牢被锁在鱼肉中,汤汁用法国经典的传统鱼汤为底,再将柚子的柑橘风味融入其中,结合橄榄油、黄油、藤椒油三种不同风味的油和新鲜香草,使香气和味型变得极为丰富。
当然,几位主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见多识广的黄金味觉加上对食材的上心和对菜式的用心钻研,三位一体的坚固构成下,这菜不好吃才怪。上乘的本土海鲜加国际化的调味,这才是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应有的大气。
戴踏踏
知名食评人、高端餐饮品牌顾问
美食纪录片制片人
今年于我有两个关键字,就是“善待”和“分享”,在这个躺平都被拖起来卷的时代,善待自己就格外重要了,“分享”也是我一直很在乎的事,和朋友们分享美食美酒,分享旅途见闻,分享所感所知。那就推荐三家善待自己又能众人分享的餐厅吧!
开业13年的Scarpetta旧貌换新颜,菜式摒弃花哨的噱头,让简单的经典意餐得以演绎,极具性价比的手工gourmet pizza和pasta,以及化繁为简、原汁原味的传统意式风味,太适合和朋友们分享了。被大家昵称为“奶包子披萨”的主厨自制超大布拉塔披萨,在桌边剪开足有200克重的新鲜布拉塔,刨咸蛋黄和黑松露,清爽绵密的浓郁奶香与麦香充足的披萨饼完美融合,是我们的每次必点!
我爸妈相当喜欢的中餐厅,浙江菜向来很受长辈的喜欢,南麓荟馆那种小酒小菜小温馨,特别尤其适合家人朋友聚餐。他家有一些浙江小地方如丽水、衢州、建德的菜式我情有独钟,时令食材和口味的原产地化,非常有特色,几道独门菜式淳安风味烧甲鱼配手工饼、土烧千岛湖鱼脸随金华粉干、臭豆腐虾多士随帕玛森芝士、酸辣藕尖烧千岛湖鱼肚、萧山萝卜干酱蒸鲳鱼、遂昌冬笋小炒、香煎牛肉粒咸菜团……菜名已经报不过来啦哈哈。
Stone Sal 言盐西餐厅年终朋友聚会必食之一,超大分量,浓烈特色,在暴力美学中完成对美食最大的敬意。战斧牛排、灵魂拌饭,哪个不是需要和朋友一起分享才能光盘的。更有广受欢迎的off menu菜式直接上了常规菜单。最近的新菜,做了多种分量的选择,小桌也可以分享,压力不大哈哈!牛肉塔塔牛油果拿破仑、雪蟹腿瑞可塔芝士梅子牛肝菌塔、金枪鱼薄切鱼子酱,节日氛围拉满!
Cherie Zhai
资深媒体人,美食美酒爱好者
2024年依然默默在美食美酒的路上深耕,年末的回忆总是由那些和亲朋好友共同赏味的时刻组成。多年来一直爱吃的甬府、鹿园、新荣记、遇外滩依然强劲;今年吃的兰斋、九厨淮扬、Sage、Mona也是美味和氛围兼具,色味齐飞,成为我的心头好。
Trine是今年的惊喜,我喜爱的女主厨Abby Chen主理的“自然派”料理深得我心,TRINE的食物真正做到了自然平衡,注意到了食材的选择、杯盘的细节、氛围的设计都是用心实在,没有花架子,价格也是极为合理的,是值得常来的好餐厅。
洋葱红酒醋的贝尔湾生蚝,十分爽口开胃;烤多宝鱼火候适宜,柠檬黄油汁调味,清新不腻。贵妃蚌,搭配芒果薄荷莎莎,轻松巧思,又颇具层次,香茅椰子汁的处理很妙。
招牌熟成白鹭鸭,一鸭三吃很是惊艳,鸭肉火腿咸香润泽,无花果恰到好处地平衡了油脂,搭配上鸭肉清汤饺子同食,一口饺子一口汤,风味极佳。此时,分享式的烤鸭胸上桌,湿式熟成的肉质饱满多汁,食来津津有味。
新荣记又开新品牌“徽季”家常菜,蒲总说荣叔张勇亲自开菜单,改菜单,测试阶段邀请大家品鉴。道道皆宜,我选择了心爱的五碟打勾。黄剁椒鞭笋蒸腊鸭舌,烟熏腊味加乘爽辣剁椒,其韵也浓,其味也鲜。
香烩老川豆,其貌不扬却入口不凡的家常菜品,芽豆粉糯,葱香绵稠,意犹未尽;经典徽菜料理中必不可少臭鳜鱼,荣叔另辟蹊径,端出臭黄鱼毛豆腐百叶结,食来肉质幼嫩,鲜美俱足,西施飘香;刀板香火腿蒸溪鳗,鱼肉若蒜瓣,点筷即破,火腿香润提味,妙在分寸间。
梅干菜烧饼,是松脆完美的收尾。
Angela虞菲凡
Shanghai WOW! 餐饮主编
小红书:菲凡_天衣无缝
对大多数餐饮从业者来说,2024年都有些难熬……重重考验下,能撑过去的,或者还愿意投身于这片洪流中的,都是真勇者。
收集整理完上面朋友们的推荐,发现今年的 list 还是相当有趣的,除了几家重复率特别高的店以外,有不少私藏小店都被掏出来了,好多都没吃过,值得收藏!
翻翻自己的朋友圈,今年夸过好吃的有菁禧荟每一季的新菜,133 的海鲜,佐佐的蟹季套餐,绣球花的大豆千层,如院的糟蛋蒸白蟹,待月庭的广东小乳鸭,linglong 的东风鸡腿,CUCINA DI DARIO的海鲜汤,Fetishism恋物癖的物的 Nicki 手作,福和慧的西芹百合和每一季的配茶……
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都能健康快乐。喜欢的人要多见,喜欢的地方要常去!
55位资深媒体人,100间私藏餐馆
其中有没有你常去的那几间?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自己的私藏List
新的一年
让我们在心爱的馆子里偶遇吧!
点击小程序
获知更多餐饮资讯
![]()
点击视频
心诚则灵
Shanghai WOW! 视频团队急聘以下岗位:编导、摄像、剪辑、商务、制片,有意者可投简历及作品至邮箱hr@shanghaiwow.com,期待你的联系~
![]()
点击视频
心诚则灵
Shanghai WOW! 商务合作
微信号:YJ8181024
电话:18916597786
邮箱:rose@shanghaiw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