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燥邪来袭,早晚温差将逐渐变大,白天仍然炎热。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做到“三多三少”,把秋燥挡在门外。
众所周知,西瓜是很好的清热消暑的水果,可立秋后,经过一个暑热的长夏,人体消耗量大,特别是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这时应当少吃寒凉的水果,以免伤及脾胃,引起腹泻。
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可以多喝些三豆汤。例如,绿豆-清热解暑;红小豆-清热利湿;黑豆-健脾补肾;三豆汤不仅能清热解毒,还有健脾利湿的功效,正合立秋节气之用。
立秋饮食主张“少辛多酸”。辛味通肺,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易造成肺气太盛,出现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尽量少吃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故此季节养生滋阴润燥不可少。除了多喝水之外,可以适当食用胡萝卜、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可用麦冬30g、菊花15g,煎水代茶饮用。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效,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好保健饮品。
立秋之后,正逢莲藕上市时节,此时天气喝点莲藕汤,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秋季虽然是进补的季节,但此时不能盲目进补,因为此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因此吃肉要适当。尤其是那些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中风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太多肉食。即使身体很虚需要进补的人,也要循序渐进,最好是先调理,后滋补。
秋季属金,对应着人体的肺脏。肺为五脏六腑之上司,是“宗气之本”,而“立秋节气灸”能够有效调养肺脏,调和气机,对身体调养功效显著。
因此,在夏秋之交的时节,“立秋节气灸”可以帮助我们的肺脏适应季节的改变,预防秋季枯燥、减少秋燥引发的各类疾病。
立秋艾灸重在润燥养肺、调和脾胃。《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立秋养收,以顺应天地之气。艾灸关元、太溪穴、尺泽等穴可以补肾阳、滋阴润燥、护肺滋阴。
艾灸关元,以“秋收”顺序,收元阳,益真火,养肾气,以备冬藏。
艾灸此穴具有补益肝肾、滋阴生津的功效。
艾灸尺泽、肺俞、肾俞等穴位,有助于护肺滋阴。
在立秋这个时节,天地与人体之气逐渐由阳转阴,由火热转向金凉。借助艾灸这一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帮助我们更加和谐地顺应这一自然规律,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侵袭的目的。
文字 演示|杜小磊
编辑|蔡懿俊
审稿|朱 婴
针灸科医师
杜小磊
全日制针灸推拿学硕士,师从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陈跃来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前行,擅长针刀治疗肩袖损伤、肩周炎、狭窄性腱鞘炎、肘腕管综合征引起的手麻,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及内分泌紊乱,针灸及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周围性面瘫等,目前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
门诊时间:
周三全天、周五下午(延长路院区)
周一、周四全天、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平型关路院区)
针灸科
静安区中医医院针灸科目前共有医师4名,科室以针刺、艾灸、穴位埋线、穴位敷贴、针刀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周围性面瘫、中风后遗症、单纯性肥胖、失眠、内分泌紊乱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