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长安的距离|《不必向长安》又双叒与读者见面了

文化   2024-08-05 18:48   江苏  




关注《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这本爆款书的朋友们可能知道,自2024年3月底出版以来,应广大读者朋友的呼吁,我们在各城市、各书店及市集举办了多场图书分享会、读书沙龙、作者见面会等等,场场气氛热烈,比如:

4月13日·南京·先锋书店南博店

                 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

4月23日·镇江·金山学院

5月12日·杭州·普通读者书店

5月17日·北京·做書市集

5月18日·北京·建投书局

7月6日·苏州·诚品书店

7月13日·上海·乐开书店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上周,《不必向长安》又开辟了新的打卡点:武汉!而且有两场!








8月2日晚上19:30-21:00,《不必向长安》在视觉书屋与读者见面了。知名书店策划人、“平行诗歌节”创始人刘海蒂作为主持人出席,与本书作者金哲为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我们与长安的距离"的对谈。



西周初至唐末的两千多年间,长安十三度成为中原王朝的首都。虽然后代皆未定都于此,但人们却早已习惯以“长安”指代京城,成为了一个精神坐标。长安,它是繁华和秩序的象征,承载了关于功名与富贵的梦想,时至今日依旧释放出令人难以抗拒的引力。在沈周生活的明代,亦不例外。

沈周 《竹林茅屋图》(局部)


而在当今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我们与“长安”的距离有多远?在生活压力巨大的今天,沈周的生活态度是否对我们还有着借鉴的意义?在我们的身边,奋力前往长安与从长安归来的人们现在都生活得如何?我们与长安的距离究竟有多远?两位老师给出了他们的思考与体悟。



8月3日下午14:00-16:00,湖北美术馆也迎来了《不必向长安》及作者金哲为。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悠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人物的艺术创作、文学创作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见证,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传承。沈周,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艺术巨匠,他以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以及深邃的人生哲学思考,成为明四家之首,留下无数经典之作。

虽然天热,但湖北美术馆观众如织,报名入场的听众们也展现了极大的热情,金老师现场分享的内容将大家带入了沈周生活的明朝。听众们在互动环节提出了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直到散场,还意犹未尽地互相讨论、探究。作为《不必向长安》的第10场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对沈周、对中国古代文人隐士的生活哲学产生了兴趣,在繁忙的生活中觅得一处安歇之所。


明 佚名 《沈周半身像》


沈周 《写生册》之《猫》


沈周 《卧游图册》之《仿吴镇山水》





作为湖北美术馆“艺荟空间·阅读悦美”艺术图书推广项目的合作伙伴,苏美社在美术馆3楼的艺术图书公共阅览区也有专属空间,致力于与湖北美术馆一起为武汉市民们提供更优越的阅读体验。

期待《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能够来到更多城市,与更多读者见面!







图 书 简 介


本书于2024年3月底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多次登上豆瓣图书“艺术设计类图书”一周热门榜,两个月内首印售罄。本书上市后获《三联生活周刊》第三届行读图书奖3月书榜、中国出版传媒商报3月好书、《新京报书评周刊》4月好书、凤凰好书4月榜、探照灯好书5月人文社科原创佳作书单等榜单推荐。



这是一本体例独特、视角新颖的艺术家小传,明四家之首沈周的“生命之书”。


作者以沈周晚年名作《卧游图册》为叙事线索,结合沈周及友人诗文集、地方志、画史笔记等大量材料,深入挖掘这位吴门画派宗师、一代隐士不为大众所知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对生活中那些微末主题妙趣横生、暗含哲理的阐发与感悟。



书名取自沈周诗句“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清醒却多情、细腻又旷达的沈周,在领略其高超艺术造诣与创意的同时,体味平淡日常的趣味横生,共享一份古今共通的情感,收获短暂的休憩与治愈。






|购书链接|







文字 | 美术中心

制作 | 西林

校对 | 十一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新书速递、精选书摘、粉丝互动、图书促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