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陪餐有感——就餐中的教育洞察
12月4日 星期三 多云
在二年级食堂值日,监管孩子们就餐的经历,如同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充满挑战的画卷,在我心中掀起层层波澜,也促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午餐的铃声仿佛是一场喧闹音乐会的前奏。孩子们排队进入食堂时,欢声笑语与嘈杂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分发餐盘时,几个调皮鬼把餐盘当作了打击乐器,敲得叮当作响。我这边忙着制止这几个,那边又有新的“状况”冒出来,真可谓“按下葫芦浮起瓢”。这让我不禁反思,对于孩子们过剩的精力,传统刻板的约束是否过于强硬和僵化?或许,我们可以尝试采用更具趣味性与创意性的方式,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秩序。比如,将安静排队、文明取餐巧妙地设计成小游戏或者小竞赛,让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既能满足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岂不是一举两得?
分餐环节,挑食现象如影随形,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难题。大多数孩子对青菜之类的蔬菜不屑一顾,看到红烧肉却两眼放光,还吵着要多分几块。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可以多管齐下。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食育课程,组织孩子们走进学校的小菜园,亲身体验蔬菜从一粒种子到端上餐桌的全过程,让他们参与种植、浇水、采摘等环节。通过亲身实践,孩子们能深刻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从而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各种食物。其次,邀请专业的营养师为孩子们举办生动有趣的讲座。在讲座中,可以播放妙趣横生的动画、展示直观形象的图片,讲述一些因挑食而引发健康问题的小故事,让孩子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在食堂设立“美食小冒险”区域,每周精心推出一道由不同食材搭配而成的新菜品,鼓励孩子们勇敢尝试。对于那些敢于尝试新食物的孩子,给予小贴纸等小奖励,激发他们对新食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就餐过程中,也是状况百出。有的孩子像饥饿的小狼一样狼吞虎咽,汤汁溅得到处都是;有的则边吃边玩,饭菜凉了都毫无察觉。我在一旁不停地提醒,却感觉自己的力量如此渺小,难以改变现状。这不禁让我思考,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就餐习惯方面的缺失。学校与家庭本应是教育孩子的同盟军,那么如何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呢?是否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或者有经验的家长分享科学的育儿经验,尤其是在生活习惯养成方面,给予家长们具体、实用的指导和建议,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另外,我还留意到有个别孩子性格内向,总是独自一人默默吃饭,不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互动。这一现象犹如一记警钟,提醒我关注孩子个体差异的重要性。在集体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为这些特殊的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支持与关爱,是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是安排友善、开朗的小伙伴陪伴他们,还是精心组织专门的社交活动,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融入集体生活呢?
今日的食堂值日,绝非一次普通的管理工作,而是一次深入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深刻反思教育方式的宝贵契机。我深知,每一个看似平常的就餐场景,都蕴含着教育的无限宝藏与挑战,需要我们用一颗敏锐而细腻的心去挖掘、去探索,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更加坚实、宽广的道路。
END
文字:于平平
编辑:丁雨茹
审核:仇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