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重点:
1、财务管理
① 货币的时间价值
② 风险衡量与风险报酬
③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管理心理学
① 管理的问题
② 管理的热潮
③ 有限的资源
④ 管理的界定
3、认识心理学
① 神经元、胶质细胞
② 神经冲动的传递和化学传导
③ 神经回路、神经系统
④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⑤ 人的信息加工: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
一、财务管理
1. 货币的时间价值
① 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即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获得时间价值的前提是把货币作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中,放入流通领域中,实现价值的增值。从性质上看,是在供应、生产、销售全过程中实现的价值的增值;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货币时间价值的两种表现形式:时间价值率和时间价值额
一般情况下,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利率表示
按照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
以实际价值为标准,利率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② 时间价值与投融资行为
③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由于有货币的时间价值,所以不同时点上的等额货币价值不等,在比较不同时点上的货币金额时,需折算到同一时点上
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金额的货币在现在的价值,即本金
终值:是指现在一定金额的货币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即本利和
④ 时间价值的图解
计算符号与说明
P(PV)-现值:即一个或多个发生在未来的现金流量相当于现在时刻的价值
F(FV)-终值:即一个或多个现金流量相当于未来时刻的价值
CFn-现金流量:第t期期末的现金流量
A(PMT)-年金:连续发生在一定周期内的等额的现金流量
r(RATE)-利率或折现率:资本成本
g-现金流量预期增长率
n(NPER)-收到或付出现金流量的期数
相关假设
现金流量均发生在期末
决策时点为t=0,除非特别说明,“现在”即t=0
现金流量折现频数与收付款项频数相同
⑤ 简单现金流量现值
现值的计算
P=CFn(1+r)^(-n)=CFn(P/F,r,n)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现金流量的现值与折现率和时间呈反向变动,现金流量所间隔的时间越长,折现率越高,现值越小
终值的计算
F=CF0(1+r)^n=CF0(F/P,r,n)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现金流量的终值与利率和时间呈同乡变动,现金流量时间间隔越长,利率越高,终值越大
⑥ 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
名义利率——以年为基础计算的利率
实际利率(年有效利率——将名义利率按不同计息期调整后的利率)
设一年内复利次数为m次,名义利率为rnom,则年有效利率为:
EAR=(1+rnom/m)^m-1
当复利次数m趋近于无限大的值时,即形成连续复利
EAR=lim(m→∞)[(1+rnom/m)^m-1]=e^rnom-1
⑦ 系列现金流量
A 年金 :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的时间(如一年)发生相同数额的现金流量
B 年金的形式:普通年金、预付年金、增长年金、永续年金
普通年金
含义:从第一期起,一定时期每期期末等额的现金流量,又称后付年金
普通年金的现值
P=A[1-(1+r)^-n/r]=A(P/A,r,n)
年资本回收额
A=P/[1-(1+r)^-n/r]=P/(P/A,r,n)
年偿债基金
A=F/[(1+r)^n-1/r]=F/(F/A,r,n)
预付年金
含义: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的系列现金流量,又称先付年金
预付年金的现值
P=A[1-(1+r)^-(n-1)/r+1]=A[1-(1+r)^-n/r](1+r)
预付年金的终值
F=A[(1+r)^n+1 -1/r -1]=A[(1+r)^n -1 / r](1+r)
增长年金与永续年金
增长年金是指按固定比率增长,在相等间隔期连续支付的现金流量
P=A(1+g)[ 1- (1+g)^n/(1+r)^n / r-g]
永续年金没有终止的时间,即没有终值
P=A[1-(1+r)^-n /r],当n→∞,(1+i)^-n的极限为零 ,P=A* 1/r
2. 风险衡量与风险报酬
① 定义
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在财务管理中,风险被定义为出现财务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更加广义地定义为特定资产实现受益的不确定性
风险是事先可以知道所有可能的后果的,并且每种后果出现的概率,而不确定性是指事先不知道可能的结果,或者虽然知道可能的后果,但不知道每种的概率的情况
由于风险投资可得到额外报酬-风险报酬,所以人们进行风险投资,而风险报酬有两种表示方法:风险报酬额和风险报酬率
② 单项资产的风险衡量和风险报酬
A 风险的衡量:需要使用概率和统计的方法
确定概率分布
期望报酬率(所有可能的收益值按概率加权平均)
K:期望报酬率
Ki:第i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报酬率
Pi:第i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概率
n:可能出现的结果的个数
方差和标准差
取决于两个因素:各种可能的结果与期望值的绝对偏离程度(偏离越大,对其的影响越大);每一个可能的结果发生概率越大,对其的影响越大
在预期报酬率相同的条件下,标准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小,风险也越小
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是标准差与期望报酬率的比值
V-标准离差率,反映了不同投资方案或项目间相对风险的大小,或每单位收益面临的风险的大小。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反之,则风险越大。可以用于预期报酬率不同的情况下的方案的比较
置信概率与置信区间:用于在概率分布为正态分布的情况下,随机变量出现在期望值X个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的大小
B 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两者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具体的公式为:
RR=bV
RR——风险报酬率、b——风险报酬系数
投资总报酬率可表示为:
RF——无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就是无通货膨胀时的货币时间价值,常用政府公债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系数就是把标准离差率转化为风险报酬的一种系数或倍数,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回避态度
风险与报酬的关系:R=RF +bV
对于风险报酬系数的确定,有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以往同类项目加以确定
由公司领导或公司组织有关专家确定
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确定
③ 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
同时投资多种证券叫政权的投资组合,简称为证券组合或投资组合,由所有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叫做市场证券组合
A 证券组合的风险
可分散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或公司特别风险,指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投资者而言,此类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消除
不可分散风险:又称系统性风险或市场风险,指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政权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投资者而言,此类风险无法消除
一种股票的风险由两部分组成:有所有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叫市场证券组合;股票的不可分散风险由市场变动而产生,它对所有股票都有影响,不能通过证券组合而消除
B 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
Rp——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率
βp——证券组合的β系数
KM——由市场上所有股票组成的证券组合的报酬率,简称市场报酬率
RF——无风险报酬率,一般用国库券的利息率来衡量
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① 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马可维茨提出,投资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必将依据两条标准来选择投资组合,即在给定的预期收益下选择风险最小的资产组合和在给定的风险下选择预期收益最大的资产组合的原则来选择投资组合
假定市场上存在无数的资产组合,我们把所有满足马可维茨判别标准的投资组合的点连续起来,形成一条光滑的曲线,叫做有效前沿
② 资产定价模型
A 假设条件
投资者可以以无风险利率无限制地借贷任意数额的资金,对卖空没有任何限制
投资者对每一项资产收益有相同的预期,追求单期最终财富的效用最大化
B 资本市场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出发点是在有效前沿以外加上一个新的投资项目,即无风险资产
未完待续......下节课继续......
二、管理心理学
1. 管理的英文是manage,原意是训练和驾驭马匹
2. 管理问题在于,如何协调有限资源与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① 所谓协调,就是使多个看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事物,如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之间的有机集合、同步和谐
② 协调方式总结
3. 当代管理热潮: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国家管理、基层管理、银行管理、仓库管理等,真正的管理不仅仅限定于与工作有关的管理,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建构一个管理思想,比如家庭管理、时间管理
4. 管理工作的表现形式
5. 有限的资源
金融资源:货币资本和现金
人力资源:组织中拥有的成员的技能、能力、知识以及他们的潜力和协作力
物质资源:组织存续所需要的诸如土地、厂房、办公室、机器设备、教学设施、各种物质材料等
信息资源:能够通过各种信息媒介和渠道的传播,可以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类信息
关系资源:组织与其他各方如政府、银行、企业、学校、团体、名人等方面合作及亲善的程度与广度
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一切信息资源,如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
信息同能源、材料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
6. 管理的界定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它用最好的方法干
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家庭、企业或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西蒙认为,管理即制定决策
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牟取剩余
穆尼认为管理就是领导,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的有效性,所以管理就是领导
管理是人们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综合运用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以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人们之所以需要管理,是因为管理有助于人的追求和组织目标的确立和实现。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7. 管理的好坏
可用管理的有效性来衡量管理工作的好坏,有效性包括效率、效益
效率是指产出与投入之比,讲求效率要求我们用比较经济的方法来达到预定的目标。由于人们所拥有的资源常常是短缺的,因此就必然关心资源的利用效率,因而有效的管理也就必然与资源成本的最少化有关
效益是指目标的达成度,也就是产出满足需求的程度
问题:效率与效益相比较,哪方面更为重要?
三、认识心理学(参考普通心理学教材)
1.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它由10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个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存在1万个以上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2. 在脊椎动物脑的进化中,新皮层容积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皮层指数CQ是指新皮层的实际容积与一种典型的哺乳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的比值,人类新皮层的容积是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新皮层容积的3.2倍,是具有相同体重的猩猩的新皮层容积的3倍
3. 神经元
①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② 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由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③ 人脑神经元的数量大概在100亿个以上,胞体的形态各异,由圆形、锤体形、梭形和星形等几种
④ 分类
突起的数目: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多极细胞
功能: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4. 胶质细胞,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总数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
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在脑细胞受到损伤时,帮助其恢复
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楚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5. 神经冲动的传递
①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
② 轴突内为负,外为正,电压相差70毫伏,为静息电位
膜外是带正电荷的Na离子和带负电荷的Cl离子,而膜内是带正电荷的K离子和带负电荷的大分子有机物
细胞膜对K离子由较大的通透性,对Na离子的通透性很差,其结果K离子经过离子通道外流,而Na离子被挡在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内负于外
③ 动作电位
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Na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Na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
④ 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交递出现,紧接着动作电位后,细胞膜又恢复稳定,关闭离子通道,泵出过剩的Na离子,使自己重新稳定下来,并恢复到-70毫伏的状态
⑤ 神经冲动的传导服从于全或无法则
6.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① 各个神经元必须互相联系,构成简单或复杂的神经回路,才能传导信息
②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③ 包括三个部分:
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的球形小体,其中包含许多突触小泡,是神经递质的存储场所
突触间隙
突触后成分:邻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细胞内的一定部位,通过突触后膜与外界发生关系
④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神经递质来完成的。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⑤ 两种突触
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可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甘氨酸等,使突触后膜超极化,从而显示抑制性的效应
7. 神经回路
①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回路,神经回路才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② 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8. 神经系统
① 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
② 分类
A 外周神经系统
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由脊髓前根和后根的神经纤维混合组成,是运动兼感觉的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脑神经:由脑部发出,共12对(嗅神经、视神经、眼动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植物性神经
交感神经,从脊髓的全部胸髓和上三节腰髓的灰质侧角内发出,应付紧急情况
副交感神经,发自中脑、桥脑、延脑和脊髓的骶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
B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是低级部位,位于脊椎管内,上接延髓,下端终止于一根细长的终丝;呈H形的灰质是神经元的胞体和纵横交织的神经纤维;灰质的外面为白质,由纵行排列的神经束组成
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各种刺激,只有经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受到脑的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而由脑发出的指令,也必须通过脊髓,才能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反射是可以不受脑的支配的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小脑,是一个狭长的结构。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被称为”生命中枢“
桥脑:在延脑的上方,位于延脑和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分成中央灰质、中脑四叠体、大脑脚三个部分
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
丘脑:后部是有内、外侧膝状体,分别接受听神经与视神经传入的信息,除嗅觉外所有来自外界感官的输入信息,都通过这里再导向大脑皮层,从而产生视听触味等感觉
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小脑,在脑干背面,分左右两半球;主要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侧被盖等;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关,海马在记忆功能有重要作用
9.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① 大脑的结构
分左右两半球,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总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60%
② 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初级感觉区:视觉区(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布鲁德曼的第17区)、听觉区(颞叶的颞横回处,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机体感觉区(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布鲁德曼的第1&2&3区)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布鲁德曼的第4区,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联合区: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是大脑皮层进化较晚的一些脑区,和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有密切的关系,动物进化水平越高,联合区在皮层上所占的面积就越大
③ 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从功能上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会迅速地经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作出统一的反应
语言功能主要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则在右半球
10. 人的信息加工
① 感觉
感觉是指人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由体内、外的刺激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产生的,包括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和近刺激(感觉器官直接接受到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感觉系统对信息进行一定的选择和分析,然后进行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的刺激作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所需刺激量越大,感受性越小);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为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② 知觉
知觉就是,认识到事物的整体,并且知道它的意义(人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并理解了它的意义)
以感觉作基础,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确认
根据起主导左右的感官的特性,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根据意识参与的程度,分成阈上知觉和阈下知觉
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知觉恒常性(形状、大小、明度、颜色)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叫知觉适应
错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螺旋和运动错觉、明暗错觉
③ 意识和注意
A 意识
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
意识状态-睡眠
各个阶段
成年人的睡眠模式
意识状态-梦
所有人都做过梦,每个人在睡眠中都会有快速眼动阶段
梦的持续时间和你感觉的时间是一致的
意识状态-催眠-容易被催眠的人的特征
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想象力丰富、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意识状态-白日梦、幻想
B 注意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具有指向性(在每一瞬间,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和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时,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
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
注意的认知理论: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后期选择理论、多阶段选择理论
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认知资源理论、双加工理论
④ 记忆
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的分类:情景记忆(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和语义记忆(人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内隐记忆(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用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和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陈述性记忆(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和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⑤ 思维
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决策等活动中
特征: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改组
种类: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包括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概念: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包括内涵(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和外延(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
推理: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演绎推理),或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活动(归纳推理);三段论推理、线性推理、条件推理
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包括界定清晰或模糊的问题、对抗性与否的问题、语义丰富或贫乏的问题、
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包括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决策:在几种备选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分为确定性决策和风险决策,有期望效用理论、前景理论等,倾向于用启发法进行决策,包括代表性启发法、易得性启发法、锚定和调整启发法
⑥ 语言
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和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层次
语言的形式:对话、独白、书面、手势、内部语言
语言的产生,是指人们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或通过手势动作表达出来的过程,包括言语产生、书写、手势语三种形式
言语产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语误分析和基于反应时间的实验室实验
END
多一个点在看
多一条小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