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人文”是东方出版中心的自有图书品牌,设立于2022年12月,聚焦中国和全球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事件与人物,出版具有可读性、知识性、思想性的优质人文社科图书。
“以知为力,识见乃远。”2025年,时刻人文计划出版20多种图书。这些图书题材多样,但主题是期望通过阅读,扩展我们的生活视界,更清晰地认识当下的世界,走向未来。当然,这是我们的计划,在出版过程中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有所推迟,不过我们将尽力赶工,也有可能没有预告的图书会较早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钱存训为李约瑟所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纸和印刷》分册英文本的第三部中文译本,注重纸和印刷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范围包括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上自二者最早出现,下迄19世纪末期,即手工业时代结束。全书分十章:首章绪论为全书的提要;纸和印刷(包括制墨和装订)各占三章;传播和影响也占三章,其中最后一章以纸和印刷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功能和影响作为结论。全书结构简明而有系统,内容分配平均,数据包括实物和文献,另有插图174幅,附录《中国印刷史书目》千余条,可供研究者作进一步的参考。【作者简介】
钱存训(1910—2015),字公垂,号宜叔。北美最具影响力的东亚研究图书馆学家,享誉世界的中国书籍史、印刷史专家。
1910年出生于江苏泰县(今泰州市)的书香世家。青少年时代接受新式教育,思想进步,曾从军参加北伐。1927年入金陵大学攻读历史学、图书馆学,从此与图书馆事业结缘。1931年任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代理馆长。193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37年任北平图书馆南京分馆(工程参考图书馆)主任,1938年转任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主任。抗战期间始终坚守在上海,守护南迁古籍善本,并冒生命危险寄存美国国会图书馆。1947年至1978年,任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将该馆建设成北美最重要的东亚研究图书馆之一。
先后用中、英文发表专著、论文等170余种,范围涉及图书馆学、目录学、书籍史、印刷史、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传记等。所著《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是中国文化史、书籍史、印刷史研究的经典著作,被译成日、韩等多种文字,在中外学界影响广泛。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我们所处时代的文学研究应当突破欧洲中心主义的局限,将非欧洲以及“次要”欧洲文学中的杰出作品纳入世界文学的范畴。鉴于世界上众多文学作品尚未被译介,且鲜为人知,这一包容性的扩展过程将开启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文学发现。张隆溪深入探讨了正典、流通、美学价值、翻译、世界主义以及文学普遍性等核心议题,并提出了一种创新且具有解放意义的世界文学观念,旨在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体系。本书倡导一种更加包容的世界文学理念,并向学生与学者们证明,包括非欧洲传统在内的所有文学传统,都能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作出重要贡献,并且丰富其内容。
【作者简介】
张隆溪,国际著名学者,专攻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被誉为“中西方文化的摆渡者”。北京大学硕士(1981),哈佛大学博士(1989),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香港城市大学。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讲座教授,获选为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学院院士(2009)、欧洲科学院院士(2013),并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2016—2019)。
(原版封面)
[美]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著于歆砚 译
本书是20世纪美国著名汉学家顾立雅对中国早期(约公元前1400年至前600年)文明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早期中国研究最早在西方风行的权威之作。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的最新考古发现、商代和周代的文明,是作者1932—1936年到中国访学,并实地考察殷墟等考古遗址和亲手检视众多文物后,根据当时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结合中国思想和历史文献撰写的,为西方第一部利用甲骨文、金文及考古遗址和文物对商周文明进行综合性论述的著作,揭示了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的面貌,生动地再现了早期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全书饱含着对中国伟大文明的温情与敬意,以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驳斥“中国文化西来说”“白人种族优越性”,阐述中国文明形成与发展的独有特性,对西方中国研究和大众读者认识了解中国产生了重要且持久的影响。
中译本为本书问世近九十年以来的首次出版,由夏含夷教授撰写中译本序《顾立雅与我》,附录顾立雅《〈中国之诞生〉的诞生》和20世纪30年代用中文撰写发表的《释天》《原道字与彝字之哲学意义》《梅迪生——君子儒》、钱存训等在顾立雅追思会上的发言、钱存训《记美国汉学家顾立雅教授》、夏含夷《孔子与芝加哥大学:神话与人》,书前配有顾立雅照片、顾立雅夫妇于20世纪30年代考察殷墟时与董作宾、梁思永等人合影,顾立雅与钱存训的合影,以及顾立雅夫妇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给钱存训的两封信件等。
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1905—1994),美国汉学元老,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芝加哥大学东方语文系主任。1929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32—1936年赴中国访学,结识诸多中国名家,并赴殷墟考察。回国后致力于汉学研究推广,著有《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之诞生》《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孔子与中国之道》《中国思想》《中国治道之源》等。2006年芝加哥大学建立“顾立雅中国古文字学中心”纪念其学术成就。于歆砚,牛津大学历史系本科、古典学系硕士毕业,现为爱丁堡大学古典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地中海与先秦时期中国的比较史研究。(原版封面)
[美]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 著罗启权 译
中国古代的修行者每天都在进行身心的修行。他们采取了一些方法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言语、呼吸、饮食、感官、欲望,甚至是梦境。然而,与清醒的生活相比,梦是不可预测的。那么,自我修行是如何与梦境——一个无处不在的个人体验领域——作斗争的呢?本书是荣获儒莲奖、列文森奖的《中国梦境》的续篇,探讨了道教、佛教、儒家和其他自我修行者是如何处理梦境的。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芝加哥大学博士,范德堡大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和亚洲研究教授,中国宗教和文化史学家。著有《〈述异记〉:早期中古中国的志怪小说》(1996)、《与天地齐寿:葛洪〈神仙传〉的研究与翻译》(2002)、《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2009,获美国宗教学会2010年度宗教研究杰出著作奖和美国亚洲研究协会2011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著作奖)、《〈冥祥记〉:早期中古中国的佛教灵应故事》(2012)、《异苑:早期中古中国的神奇故事》(2015)、《中国梦境:公元前300年—公元800年》(2020,获得2022年度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中国研究著作奖和法兰西学院儒莲奖)、《中国的梦与自我修行:公元前300年—公元800年》(Dreaming and Self-Cultivation in China, 300 BCE-800 CE,2023)。目前正在准备翻译和研究《列仙传》,并正着手撰写《自我修行者的宇宙》(A Cosmos of Self-Cultivators,暂名),内容涉及早期中古中国跨物种变形的理论、践行与故事。罗启权,哲学博士,暨南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为道家哲学和比较哲学。
(原版封面)
章潇逸 译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功绩彪炳史册。而支撑他完成这份伟业的,正是丰富多样的书籍。
秦始皇如何接触这些书籍,又如何通过阅读汲取智慧?通过细致分析秦代书籍的使用与阅读方式,可以发现,他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受书籍影响的独特轨迹。即位之初,他研习帝王之道;征战六国期间,他钻研军事策略;天下一统后,他专注于治理之术;而晚年,他则为追求长生不老投入精力。正如现代人随着年龄增长阅读兴趣有所变化,秦始皇的阅读重点也因人生阶段而不断调整。
然而,这位以博览群书为治国方略的英明帝王,为何在晚年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透过书籍的视角,重新审视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的生平,为理解他的一生提供了全新的切入点。
鹤间和幸,1950年出生于东京都。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文学系。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科文学博士。曾任茨城大学教授,现任学习院大学文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秦汉帝国史、中国文明史,尤其重视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主要著作《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之一)等。章潇逸,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简牍文书学及秦汉时期的制度与地方行政。曾就读于厦门大学,获历史学学士、中国史硕士学位,并于京都大学取得历史文化社会论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出土文字与秦汉法制史料的研究。(原版封面)
黄怡君 著
秦汉时代是奠定中国官僚制度的重要时期。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往往被史家称述为以德行、才能选人,优异人才“无下滞之弊”,小吏有望以绩效品操升进,官吏的士气高、吏治佳。学界过去对汉代选官、察举、考课等制度的研究虽涉及官吏的选任与迁转,但对于此时期小吏为何能达到如此大幅度的向上流动,仍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本书全面研究官吏的选任与迁转,借此展现汉代官僚人事制度的特色。黄怡君,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博士级研究人员。研究领域为秦汉政治史、制度史,曾在《台大历史学报》《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原版封面)
[美] 任博克(Brook A. Ziporyn) 著本书是第一部对新道家思想家郭象进行深入研究的书籍。郭象是《庄子》这部经典道家文本的注释者。作者探讨了郭象关于自由和自发性的哲学思想,解释了其连贯性和重要性,并展示了其对后来中国哲学,特别是禅宗的影响。此外,书中还将郭象的思想与西方哲学史上几位重要人物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包括斯宾诺莎、康德、叔本华、费希特和黑格尔。这种比较有助于理解郭象关于自由与决定论的思考,并将其置于更广泛的哲学背景中进行考察。任博克(Brook A. Ziporyn)是美国汉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道家思想、天台宗思想以及中西哲学比较等。任博克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任职或授课,目前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神学院。他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及多本汉学著作,在当代美国庄学研究及天台宗思想研究方面成绩显著。
【译者简介】
许家瑜,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哲学的先秦哲学、道家哲学等。
张云起,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译校者简介】
苏杭,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家哲学。
六朝史上的“地方”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六朝史上的“地方”为研究对象,由三个部分组成——“环境、景观与居地”“政区、地志与地方”以及“人群、编户与家族”,综合使用传世文献、石刻资料、出土材料和散见的佚文,探讨长时段和区域差异视角下制度对“地方”的形塑、地方人群和制度的互动,并围绕“地方”的不同面向,考察 与地域社会史相关的社会群体的身份表达和地方认同等核心议题。本书采取自下而上的视角,聚焦“地方”,在地方历史的脉络中观察国家制度及其运行、大小政治事件的发生和消亡。本书还考察地名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梳理六朝地记文本的产生、编纂和地方行政制度间的关系,就编户对边缘人群汉化、进入行政系统中的作用,家族的成长和地方势力的营建,人群的身份表达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综合使用石刻、墓砖铭文和相关考古资料,呈现了中古地方社会丰富多元的图景,凸显零散史料在汉晋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作者简介】
林昌丈,浙江温州龙港市人。201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三至九世纪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为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区域历史地理,已出版《汉魏六朝墓砖铭文辑录校释(一)》,先后在《历史研究》《文史哲》《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原版封面)
严昊 著
本书以学界关注度不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支山居族群——稽胡、丁零为研究对象,以长时段为视角,结合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走访见闻考察了两个族群从塞外到中原,进而融入中原文明的演进过程。本书共八章,分别考察了丁零的入塞与分布、稽胡的形成、魏晋南北朝中央政权对丁零和稽胡的治理以及入塞族群的汉化过程。本书史料翔实、考证严谨,是在前辈学者研究入塞问题及融入中原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的系统整理与总结。严昊,1989年生,江苏吴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面具下的兰陵王》。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史、边疆民族史。10
敦煌写本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9至10世纪敦煌的写本文化,探索这座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市在多文化交融中的独特地位。1900年,敦煌藏经洞中发现了数万件手稿。这些手稿以超过二十种语言和文字书写,包括中文、藏文、古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及梵文等,展现出非凡的多样性。本书以9世纪中期至10世纪晚期的四类写本为中心,作者提出,写本不仅体现了显著的中原文化元素,更深受中亚文化的影响,本书对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与语言互动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理解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视角。
高奕睿(Imre Istvan Galambos),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曾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院董事会成员、剑桥大学鲁滨逊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悉尼萨塞克斯学院院士,兼任欧洲写本研究学会会长、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会士、汉堡大学写本文化研究中心顾委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同时担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期刊中国区主编、中古中国研究期刊顾问会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汉文和西夏文写本的文字研究和古文书学。目前出版有《中国先秦文字结构研究》《写本与行者:一位十世纪西行汉僧的汉藏文书》《黑水城出土西夏译中原文献》等著作,发表论文80余篇。
冯婧,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研究领域涵盖敦煌学、写本学及书籍史。冯婧博士于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系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完成本硕连读。其研究聚焦敦煌写本文化与西方写本学的对话,发表多篇重要论文,包括《西方写本研究对敦煌写本研究的启发——以实物写本学、比较写本学为例》(《敦煌吐鲁番研究》第21卷)、《敦煌的缝缀装册子与外来写本文化》(《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23辑)等。
【内容简介】
《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合称有关蒙古历史的三大经典。《蒙古秘史》成书于13世纪中叶,是最早用畏兀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生动记述了蒙古人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事迹,尤其是重点记载了成吉思汗早年的艰难经历、在战乱中壮大势力、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汗国、收服畏兀儿、南征金夏等历史事迹,以及成吉思汗及其母亲诃额伦、王罕、札木合、塔阳汗、合撒儿和“四杰”“四狗”等众多人物的言行,为研究蒙古早期的历史、社会、文学、语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研究蒙古社会发展史的最重要典籍,也是世界历史和文学宝库的珍贵典籍。《蒙古秘史》因元朝皇室规定“事关秘禁,非可令外人传”,蒙古文原本已失传,现存的是明初的“汉译蒙音本”,称为《元朝秘史》。
札奇斯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与姚从吾费时七八年时间作《汉译蒙音元朝秘史新译并注释》,1975年他又重新译注,于1978年初版。《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以《元朝秘史》为基础,将其还原为蒙古文,再翻译成汉文,并根据元朝的历史事实、蒙古的风俗和中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注释,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此次出版改正了不少错字和引文、标点错误,规范了专有名词的体例,并修订了部分蒙古文罗马字的转写方式。
札奇斯钦(1915—2009),著名蒙古学家,汉名于宝衡。1915年生于北京,祖籍内蒙古原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王爷府大营子(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师从姚从吾研究蒙古政治史。1938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留学,得到白鸟库吉、乌居龙藏、矢野仁一等北亚史专家指教,并结识小林高四郎等学人。1939年回国。1949年移居台湾后,潜心研究辽金元史,致力于蒙古历史、语言、文化、民俗研究。1957年任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社会系(边政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1958年兼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1972年赴美,任美国杨百翰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教授、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中亚学院研究教授。用汉、蒙、英、日等多种文字著述,学术著作颇丰。著有《蒙古之今昔》《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蒙古文化与社会》等专著十余部,译著有《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蒙古黄金史译注》等,还撰有《说旧〈元史〉中的“秃鲁花”与〈元朝秘史〉中的“土儿合黑”(散班)》等中文论文九十篇、英文论文四十三篇。《蒙古黄金史》的蒙古文原意是“记载古代(蒙古)可汗们的源流,并建立国家纲要的黄金史纲”。编著者罗卜桑丹津为清代乾隆年间博学的喇嘛,成书时间在1649年至1736年之间。原书未分章节,以著者短序和印度、西藏诸王世系开篇,接着写孛儿帖·赤那及其后裔之繁衍,孛端察儿至成吉思汗之诞生,成吉思汗一生及其谱系,斡歌歹(窝阔台)至妥欢·帖木儿诸可汗简史,达延汗以前蒙古诸可汗,达延汗至林丹汗败亡,并记成吉思汗和达延汗之后裔,全书以跋结束。《蒙古黄金史》迻录了《蒙古秘史》282节中的233节,并补充《蒙古秘史》所没有的蒙古史料,具有珍贵的史料、文学和民俗学价值。
《蒙古黄金史译注》由札奇斯钦费时四年多于1962年译成初版,1978年修订再版。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蒙古黄金史〉与〈蒙古秘史〉之间关系及其异同》。《蒙古黄金史》从成吉思汗的祖先到斡歌歹(窝阔台)可汗时代的传说与历史,内容与《蒙古秘史》有许多章节大致相同,本书略去完全重复的部分,仅保留《黄金史》中所有而《蒙古秘史》中所无的部分,同时考据两书内文章节之关联及内容记述有出入之处,并对蒙古的神话及后人加入的传说进行探讨。第二部分《自斡歌歹可汗至林丹汗的历史》,翻译和注解了斡歌歹可汗至17世纪林丹汗之间的历史,并使用蒙古文的各种史料进行补充考证。关于明代蒙古的历史,汉文资料相当匮乏,本书为研究蒙古史极具价值之史料。此次出版改正了不少错字和引文、标点错误,规范了专有名词的体例,并修订了部分蒙古文罗马字的转写方式。
【作者简介】
札奇斯钦(1915—2009),著名蒙古学家,汉名于宝衡。1915年生于北京,祖籍内蒙古原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王爷府大营子(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系,师从姚从吾研究蒙古政治史。1938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学院留学,得到白鸟库吉、乌居龙藏、矢野仁一等北亚史专家指教,并结识小林高四郎等学人。1939年回国。1949年移居台湾后,潜心研究辽金元史,致力于蒙古历史、语言、文化、民俗研究。1957年任台湾政治大学民族社会系(边政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1958年兼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1972年赴美,任美国杨百翰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教授、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中亚学院研究教授。用汉、蒙、英、日等多种文字著述,学术著作颇丰。著有《蒙古之今昔》《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蒙古文化与社会》等专著十余部,译著有《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蒙古黄金史译注》等,还撰有《说旧〈元史〉中的“秃鲁花”与〈元朝秘史〉中的“土儿合黑”(散班)》等中文论文九十篇、英文论文四十三篇。
中国与现代世界之形成
[美]胡马云(Ali Humayun Akhtar) 著
【内容简介】
1368年大明王朝的建立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早于哥伦布一个世纪,北京便派出一系列的外交使团,跨越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为中国的第一个现代全球时代铺平了道路;及至鸦片战争结束,中国的改革者开始呼吁工业革命,并终于在20世纪末作为一个制造业超级大国重新崛起。波斯语和奥斯曼土耳其语的壮观记录,描述了北京紫禁城的丝绸和玉石宫殿。马来传说讲述了中国公主带着瓷器和黄金礼物抵达马六甲的故事。在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伊比利亚半岛的水手开辟了通往中国的新航道,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其改造成利润丰厚的茶叶航线……自明朝以来,世界从中国学到了什么?胡马云(Ali Humayun Akhtar),美国贝茨学院宗教研究、古典与中世纪研究助理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国际研究访问学者,伍斯特艺术博物馆艺术与教育顾问。他专注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宗教和知识机构之间的复杂互动,对地中海作为文化十字路口的研究尤其深入。他的学术工作揭示了中世纪政治与思想的影响,帮助现代社会更好地理解其历史脉络。【译者简介】
董建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清代政治史,译有《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的合理化财政改革》(2005年)、《自贡商人:近代早期中国的企业家》(2014年)、《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2017年)、《马背上的朝廷:巡幸与清朝统治的建构(1680—1785)》(2019年)等。(原版封面)
货币与奢靡的15—16世纪
[日]大田由纪夫 著
【内容简介】
从经济货币交流的角度阐述东亚的共同发展史。15世纪后半期,明朝首都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奢靡成性。这种奢侈风气经由朝鲜半岛又传入了日本列岛,丝绸制品、陶瓷、金银珠宝等“唐物”在东海区域的交易日趋繁盛。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横跨大陆、半岛与列岛的“奢侈连锁”呢?应仁之乱一直都被视为日本列岛经济成长的重要节点,这与在热火朝天的日朝贸易下由朝鲜半岛流入日本列岛的朝鲜棉布、经由琉球流入日本的唐线和青花等横跨多个区域的国际贸易密不可分。日本15—16世纪的经济增长、私铸钱币的流通和向石高制的转化等社会现象,与东亚各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书揭示了中国、朝鲜和日本的经济变化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以及它们诞生于不同地区却又能够在同一时期造成历史性变化的原因。【作者简介】
大田由纪夫,鹿儿岛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与亚洲文化。胡炜权,1985年出生,中国香港人。留学日本十一载,专攻日本中古史,2019年于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博士毕业。现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系副教授,讲授日本史和东北亚古代关系史。【内容简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在激烈的改良和革命中经历了破除帝制和走向共和的艰难曲折历程。在改良与革命的风潮中,成千上万散居海外的华侨与国内的政治运动保持了紧密联系。
本书利用鲜为人知的北美史料与新的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1898至1918年间北美唐人街的改良与革命运动如何影响中国政治变革及跨太平洋华人社会改造。特别的是,康有为、孙中山等政治人物的跨国活动引导了北美华人加入改良派或革命党,为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或共和国进行了爱国斗争。这些改良和革命团体包括最早的华人妇女政治组织,发起了1905年反对排华种族主义的跨太平洋抵制美货运动,并支持了1911年前后的国内立宪改革和共和革命。通过对北美和跨太平洋华人改良与革命的各自起源、相互关系及其广泛影响的深入分析,本书为中国近代史、华侨史及北美华人史研究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陈忠平,南京大学历史系1977级本科生,1982年和1984年先后获得历史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此后在南京师范大学任教,1987年荣获国家教委首批青年社会科学基金。1990年前往美国夏威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加拿大麦哲尔大学。现为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曾发表中英文论文六十余篇及专著、传记、目录、译作和论文集共九本,其中一本传记和两本目录均为合著。走向全球战争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本书是陈兼教授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代表作。陈兼引入国际关系理论的整体框架和具体概念,基于国际化的视野,理论化的工具,观察和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但是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具体政策的产物,而且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整体弊病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局部战争到整体战争的动态过程,由此,他重新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主义、纳粹主义、日本军国主义、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陈兼的论述对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至今对广大历史研究者,特别是二战史研究者,仍有启发意义。【作者简介】
陈兼,上海纽约大学全球杰出历史学讲席教授、纽约大学全球特聘教授及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加入上海纽约大学前,他曾任康奈尔大学美中关系史讲席教授、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历史与国际关系讲席教授、香港大学访问研究教授。陈教授在南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复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陈兼教授是中国近代史、中美关系史和冷战国际史方面的领军学者。(原版封面)
[意]卡洛•金兹伯格(Carlo Ginzburg) 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享誉国际学术界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金兹伯格的最新文集,汇集了他近年来的四篇深刻而相互关联的文章与演讲稿,展现了他在历史与哲学领域的广博视野与独特思考。金兹伯格自20世纪70年代开创微观史学以来,一直走在学术前沿。《野兽之魂》集中体现了他对人类文明、哲学思辨以及历史方法的深刻探究。【作者简介】
卡洛•金兹伯格(Carlo Ginzburg),1939年生于意大利都灵,微观史学派的代表学者,曾获有“欧洲诺贝尔奖”之誉的巴赞奖。先后任教于博洛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比萨高等师范学校等。代表作有《夜间的战斗》《奶酪与蛆虫》等。【译者简介】
李根,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03
(原版封面)
本书是由东南亚研究泰斗许云樵撰写的一部重要作品,全书分为绪论和古代史两部分。绪论部分为读者提供了对南洋地区历史研究的宏观视角和基本框架,涵盖了南洋地区的地理、民族、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古代史部分则详细记录了南洋地区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发展,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变迁等。此外,许云樵在书中不仅关注了南洋地区的历史发展,还深入研究了华侨华人在南洋地区的生活和贡献,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他的著作对于推动东南亚历史及华侨华人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一代学人”和“东南亚研究泰斗”。许云樵(1905—1981),原名钰,以字行,号梦飞,别号希夷室主,是中国著名的东南亚史及华侨、华人史学家。许云樵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被誉为“东南亚研究泰斗”。他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东南亚历史、华侨华人史、中医药等,他著有《北大年史》《马来纪年》《南洋史》等重要著作。
04
(原版封面)
白伟权 著
本书是一部历史纪实作品,以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马来西亚拿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史料,展现了南洋华人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书中深入挖掘了拿律这一地区的历史脉络,以人物、事件、物品为核心,向外延伸出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生动再现了当时华人社群的生活场景,还揭示了他们在异国他乡所经历的种种挑战与适应过程。书中对于华人如何在马来半岛这片异域土地上扎根、发展并最终实现重生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展现了华人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白伟权,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博士,曾任东吴大学兼任助理教授。现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兼东南亚学系主任、马来西亚董教总统一课程委员会地理科学科顾问、《当今大马》专栏作者。研究旨趣包括马来西亚区域地理、历史地理、华人研究、地名学。著有《柔佛新山华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1855—1942》(2015)、《赤道线的南洋密码:台湾@马来半岛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志》(2022),主编《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年刊》(2018-2021)。
[美]苏米特·古哈(Sumit Guha) 著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1400年至1900年间南亚的生态变迁,揭示了帝国权力与地方抗争如何塑造自然与人类的景观。通过比较莫卧儿帝国和大英帝国的实践,作者展现了两大帝国在环境知识形成中的深刻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将土地与人民纳入自己的统治体系。作者指出,帝国将地方性的环境知识转化为集中化的信息,用于巩固权力。这种“政治生态”重塑了整个生物群系:动植物迁徙、物种兴衰、人类社区的迁移与破坏。然而,这些国家工程又叠加于地方的地理文化之上,诸如朝圣路线、河流渡口、温泉、狩猎场和标志性自然景观等,展现了地方生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古哈通过发掘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揭示了帝国建构与地方抗争中的生态历史,深刻展现了南亚次大陆在政治权力与生态变迁交织下的变革,为理解帝国历史与环境互动提供了独特视角。【作者简介】
苏米特·古哈(Sumit Guha),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学教授,著有《南亚的历史与集体记忆(1200—2000)》等著作。【译者简介】
张忞煜,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印度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印度文学、印度宗教、印度历史。
熊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
[英]菲利普·J. 斯特恩(Philip J. Stern) 著
本书认为,英国殖民主义的核心是公司,而非王权。公司主导了殖民扩张与治理,不仅推动了领土征服和人口支配,还深刻影响了大英帝国的经济与社会。公司以公共与私人、集中与分散交织的复杂本质,成为殖民扩张的最佳工具。它们驱动了全球帝国的形成,同时遗留的“殖民企业主义”对当代企业仍有深远影响。本书重新定义了帝国与企业的关系,挑战了传统关于国家与企业的分界,提供了一种理解大英帝国的新视角。菲利普·J. 斯特恩(Philip J. Stern),200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杜克大学历史系教授。他的研究涉及英国殖民企业中公司和法人机构的角色、海外开拓与制图、早期现代经济思想等领域,并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和数据可视化的方式探索历史问题。徐桑奕,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关注领域为英国史、大洋洲史、自然知识传播史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帝国与南太平洋岛屿问题的历史和国际关系研究。已在《世界历史》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环球共此食
[英]克里斯·奥特(Chris Otter)著
一部不可持续的现代饮食史。人类正面临着空前规模的世界粮食危机,人类选择的不可持续的饮食方式和对农业系统的依赖正在给自身健康和地球带来问题。本书认为,这一切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的英国,那时含有大量肉类、小麦和糖的饮食开始流行。随着经历了稳步增长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扩张,英国改变了食物选择。这种富含动物蛋白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新饮食方式使人变得更高大、更强壮,但也导致了新的健康问题。食物的生产依赖于比英国国土面积更大的种植土地,这迫使英国变得更加依赖全球资源。本书展示了这个问题如何扩展到英国以外的地方,并论述了大型农业食品系统的全球影响,而这一系统需要的资源超出了地球的承受能力。【作者简介】
克里斯·奥特(Chris Otter),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史、物质史、食品史、健康和疾病史。【译者简介】
杨恩路,中共厦门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讲师。英国思科莱德大学理学硕士、上海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明尼苏达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英国惠康基金“中英医学人文项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史、宗教政策、宗教与近代中国社会史等。 欧洲的创造者、亚洲的征服者
[英]列维·罗奇(Levi Roach)著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加冕为英格兰的国王。从此,盎格鲁-撒克逊人、维京人将不再统治英格兰,今后是诺曼人的时代。作为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失败在中世纪历史上都具有最戏剧性的影响。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随着诺曼人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他们的权力将不可阻挡地扩散到整个欧洲。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直到西西里岛、马耳他和塞维利亚,诺曼人建造了宏伟的城堡和教堂……他们建造了一个新的欧洲。本书讲述的即是诺曼人如何主宰欧洲、地中海的传奇故事,诺曼人凭借军事力量、政治智慧、坚定的宗教信仰和对自身命运的深刻认识,使他们的影响力遍及西欧和地中海地区。列维·罗奇(Levi Roach),埃克塞特大学中世纪史讲师。[日]黑田明伸 著
在远离发行国奥地利的中东地区,直到20世纪初仍流通着玛丽亚·特里萨银币。在封建时代的中国,发行铸造成本远高于面额的铜钱,经常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情形。在印度流通一位数以下的小面额货币,马尔代夫产贝币……
日常生活中货币是须臾不可欠缺的。但是,其历史仍然充满着各种谜团。“货币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不断引起我们沉思。从“非对称性”的概念入手来解读货币与市场复杂的多层次的世界时,便会从根本上重新把握世界历史上的货币现象。本书从古代到现代,以全球的视角提出了全新的历史货币论。
黑田明伸,1958年生,1980年京都大学文学部毕业。1995年于京都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任教。现任日本东京大学东阳文化研究所教授。何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银行理论、中日金融发展比较、比较金融制度。兼任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国际十八世纪研究会会员。已出版多部著作和教材,其中包括《清代赋税政策研究》(1998)、《传统中国的货币与财政》(2019)等,翻译作品《货币制度的世界史》(2007)、《别无他法-作为终极风险管理者的政府》(2014)等5种,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